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在我国的患病率为0.77%[1],即目前大概有房颤患者约1 000万.无论是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还是永久性房颤,亦或是症状性房颤及无症状性房颤患者均显著增加血栓栓塞风险.非瓣膜病房颤和二尖瓣狭窄所致房颤患者卒中风险分别是窦性心律者的5倍和20倍[2],并且随年龄增长这一风险继续增加.此外,血栓栓塞并发症(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房颤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可见对于房颤患者采取适当的抗栓治疗尤为重要,加强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新发与复发对改善房颤患者预后意义重大,成为房颤患者综合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持续性房颤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变化,分析其在基础心脏疾病伴房颤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70例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房颤组,70例为正常对照组.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测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进一步将70例房颤患者分为孤立性房颤10例,冠心病伴房颤2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伴房颤25例,心衰伴房颤14例.所有房颤患者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24h HRV时域分析指标.结果 房颤患者HRV时域分析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1).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心衰伴房颤患者HRV时域分析指标较孤立性房颤患者明显降低(P<0.01).结论 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心衰、伴房颤患者HRV降低,即自主神经对心脏的调节能力减弱.HRV可作为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衰伴房颤患者的无创性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心房颤动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旨在防止房颤的发生. 方法 对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12月,643例房颤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年龄分组,分析老年人房颤的特点. 结果 643例房颤患者,年龄40~94岁,男女比例为1∶0.68;房颤病因中,<50岁患者最常见的是孤立性房颤,≥60岁患者的常见病因为高血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直径显著小于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P<0.01).阵发性房颤患者中心功能Ⅱ~Ⅳ级所占比例较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明显减少(P<0.01). 结论 房颤的发生随年龄增加而明显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衰等均是房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阵发性心房颤动进展为永久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对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患者的长期观察 ,分析阵发性房颤进展为永久性房颤的影响因素。 35 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 ,男 178例、女 180例 ,年龄 6 6 .86± 12 .2 7岁。当患者经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均未再记录到窦性心律 ,时间持续 6个月以上时判定转归为永久性房颤。结果 :随访 4 .9± 2 .7年 ,共有 6 4例阵发性房颤进展为永久性房颤 (17.9% ) ,永久性房颤组与阵发性房颤组比较 ,瓣膜性心脏病 (2 9.3%vs 16 .4 % ,P =0 .0 4 3)和心力衰竭明显增多 (P =0 .0 0 1) ,孤立性房颤较少。在合并用药中 ,永久性房颤组应用地高辛明显多于阵发性房颤组(P <0 .0 0 1)。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永久性房颤组左房内径≥ 4 0mm明显多于阵发性房颤组 (P =0 .0 2 4 )。多因素回归分析 :左房扩大 (OR 2 .0 73,95 %CI 1.80 1~ 3.4 94 ,P =0 .0 4 7)和服用地高辛 (OR 4 .15 3,95 %CI 2 .0 13~ 8.5 71,P =0 .0 0 1)为阵发性房颤进展为永久性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左房扩大和应用地高辛可能是预测阵发性房颤进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与左房内径的关系.方法冠心病病人285例,根据临床症状分非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和持续性房颤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3组病人的左房内径与二尖瓣反流.结果非房颤组的左房内径与房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左房内径的增大,房颤和二尖瓣反流的发生率不断增加.结论积极预防房颤的发生,可防止心肌缺血缺氧的加重.超声心动图是监测左房内径及二尖瓣反流最实用的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无症状房颤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经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确诊的持续性房颤患者82例,观察症状的有无及发生比例.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3个月后复查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症状的变化情况.采用多无logistic回归分析持续性房颤症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82例患者中34例(42%)无症状房颤发作,48例有症状房颤发作.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3个月后,48例有症状患者中31例症状完全消失,其中4例转复为窦性心律,27例为无症状房颤发作.34例无症状患者中,5例转复为窦性心律,24例仍为无症状房颤发作.持续性房颤中有症状和无症状患者年龄,瓣膜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症状与瓣膜病呈正相关(b=1.959,P=0.001),与年龄呈负相关(b=-0.837,P=0.032).结论 持续性房颤患者中无症状房颤的发生率较高.抗心律失常药物既可减少房颤发作,又可减少房颤症状.高龄和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易发生无症状房颤.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很多研究揭示房颤与心房纤维化有关,而且有研究显示房颤病人的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和活性都有所升高.因此,清楚认识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房颤发病机制中的关系,对了解房颤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及纤维化的作用,和指导临床治疗房颤、预防房颤复发等诸方面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所有心律失常中,房颤的发病率增长最快,几乎上升了3倍,且有很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房颤已成为新世纪人类心血管疾病中面临的一大流行疾病.因此,加强对房颤流行病学及临床特性的研究已引起全世界的重视,研究不同人群房颤的患病率,评价其危险性,对房颤引起相关疾病或并发症的预防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查阅国内外房颤患者流行病学的相关临床资料,比较发现世界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民族房颤流行病学的异同,旨在进一步提高对不同人群房颤的认识,以便更好地防治房颤.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心房颤动(房颤)肺静脉电隔离术后早期(2周内)房颤复发者的随访结果.方法:105例房颤患者[平均年龄(55±12)岁],采用导管进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治疗,其中阵发性房颤78例,持续性房颤27例.实施环肺静脉电隔离共358根.结果:在术后早期随访[平均(3.9±2.6)d]中,105例患者中38例(36%)复发房颤.阵发性房颤与持续性房颤者早期房颤复发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41%,P>0.05).在后期随访[平均(208±125)d]中,67例早期未复发患者中58例(87%)、38例早期房颤复发患者中13例(34%)无房颤发生,二者成功率比较,P<0.01.结论:肺静脉电隔离术后2周内大约36%患者房颤复发,早期房颤复发患者较早期未复发者后期成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孤立性心房颤动(房颤)进展过程中左心房/肺静脉重构的作用.方法 连续47例孤立性房颤患者在房颤心律下接受左心房/肺静脉CT检查,其中25例为阵发性房颤,22例为新发持续性房颤.通过对两组间有差异的CT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孤立性房颤进展的预测指标.结果 新发持续性房颤组的平均房颤持续时间为1~12(6.4±4.3)周.与阵发性房颤组比较,新发持续性房颤组呈现如下的左心房/肺静脉重构特征:(1)左心房非对称扩张;(2)左心房容积显著增大;(3)肺静脉开口扩张.经Logistic回归分析,左心房容积(P=0.003,OR=1.139,95%可信区间:1.046~1.240)是预测孤立性房颤进展最强的独立指标.左心房容积≥108 ml预测孤立性房颤由阵发性进展为持续性的敏感性为68.2%,特异性为88%.结论 孤立性房颤在由阵发性进展为持续性的过程中伴随有显著的左心房和肺静脉重构;左心房容积显著增加是该过程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老年心房纤颤与脑栓塞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老年心房纤颤发生的病因、血栓栓塞的并发症、左房扩大与房颤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04年7月-2008年7月住院治疗的91例老年房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91例房颤患者中,阵发性房颤31例(34.1%),慢性房颤60例(65.9%);非瓣膜病房颤82例(90.1%),瓣膜病房颤9例,非瓣膜病房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瓣膜病房颤的发生率(P<0.05).慢性房颤脑栓塞的发生率高于阵发性房颤脑栓塞的发生率,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房颤是老年人栓塞卒中的常见原因,因此对房颤患者,尤其是老年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房颤是一种常见病,随着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进程,房颤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正在上升.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心力衰竭、死亡和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增加;约1/3的房颤因无症状或隐匿而未能被及时发现和治疗.口服抗凝剂治疗可降低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和死亡率,因此,尽早筛查出无症状性房颤并早期确诊,对正规使用口服抗凝剂和预防缺血性卒中至关重要.目前,房颤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指南较少.本文综述了房颤心电检测、筛查和诊断方法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房颤心房肌离子通道重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通道重构是参与房颤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对于房颤时心房离子通道改变的深入研究可能有助于解释房颤电重构的机制.文中概括介绍了不同类型离子通道在房颤中的变化及参与房颤电重构的机制,以期在一定程度上阐明离子通道功能变化在房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心肌梗死急性期并发心房颤动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MI)急性期心房颤动(房颤)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在急性期MI发病后连续3~5 d心电监护中,38例有新出现的房颤(房颤组),40例无房颤出现(非房颤组).根据房颤发生的时间将房颤组又分为房颤早发亚组(17例,房颤发生于MI发病24 h内)和房颤迟发亚组(21例,房颤发生于MI发病24 h后),比较两组间及两亚组间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两组间比较,房颤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发生率较高(P<0.05).两亚组间比较,房颤早发亚组梗死相关动脉以右冠状动脉近端阻塞为主(P<0.01),而房颤迟发亚组梗死相关动脉以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塞为多(P<0.01).结论:MI急性期并发房颤的患者有较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梗死后房颤出现的时间与梗死相关动脉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中国老年二尖瓣反流(MR)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率、治疗现状,分析房颤是否与MR治疗决策及预后相关.方法 选择中度以上老年MR患者2248例,分为房颤组(537例)和非房颤组(1711例),比较2组基线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差异.结果 老年MR合并房颤发生率为23.89%.与非房颤组比较,房颤组年龄更大(P...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左房异常与心房颤动发生的关系.方法 将入选患者根据心电图特征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持续性房颤(房颤发作持续时间大于7 d)患者为A组;既有窦性心律P波时限增宽,又有阵发性房颤(房颤发作持续时间小于7 d.一般小于48 h,多为自限性患者为B组;仅有窦性心律P波时限增宽,无阵发性房颤的患者为C组.对3组患者的P波异常,P波离散度及心脏超声波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电图P波切迹明显、P波离散度大者房颤发生率高;超声心动图检测左房直径增大者房颤发生率高,持续性房颤比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直径大(P<0.01),显示左房扩大、房内阻滞及P波离散度增大者易发生房颤,危险比增高.结论 左房扩大可能是发生房颤的先兆,是心房颤动的独立危险因素,左房内径增大可作为发生房颤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依赖一定的触发因素,但房颤持续需一定的维持基质.房颤发生后,心房很快出现电学特性和组织学变化,这些改变使房颤更易发生,并呈持续倾向.研究证实,节段性肺静脉隔离治疗阵发性房颤较持续性房颤有效~([1]);亦有研究提出,环肺静脉口外线性消融(CPVI)治疗持续性房颤与阵发性房颤相比,成功率也较低~([2]).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最具临床意义的也是仍然没有最后解决的心律失常,房颤患者有超过正常人5~17倍的中风危险性,房颤的治疗困难,已成为21世纪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多年以来恢复和维持窦律是患者和医生首选的共同愿望.阵发性的房颤如不加以干预可以转变为持续性的房颤,人们对阵发性的房颤的触发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大多数的房颤是可以通过起搏程序以预防的.我们对病态窦房结伴阵发性房颤的患者安置了预防房颤起搏器,进行长期随访观察预防阵发性房颤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房颤心房肌离子通道重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子通道重构是参与房颤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对于房颤时心房离子通道改变的深入研究可能有助于解释房颤电重构的机制.文中概括介绍了不同类型离子通道在房颤中的变化及参与房颤电重构的机制,以期在一定程度上阐明离子通道功能变化在房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Feinberg等[1]对全球4个主要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房颤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中国一项来源于29 079例30~85岁患者的房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房颤患病率为0.77%,标准化率为0.61%,年龄分组显示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房颤的患病率必将不断攀升.然而房颤的确切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临床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因此,从房颤的发生及维持机制方面入手,寻找预防和治疗房颤的新方法、新手段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