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晶体充填根尖刮治术后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5例适于作根尖刮治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术后植骨组39例,26例未植骨组作为对照,植骨组应用羟基磷灰石晶体对根尖刮治术后的骨腔作填塞处理,然后观察3-6个月及1年期两组患者骨腔的愈合情况。结果:植骨组1年期的总成功率(89.7%)略高于未植骨组(80.7%),但3-6个月期的成功率则植骨组(82.1%)明显高于未植骨组(30.7%)。结论:羟基磷灰石晶体能明显缩短术后骨腔的愈合时间,而且可以提高根尖刮治术的成功率,是一种生相容性良好的植入体,在牙槽外科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颗粒塞填较大根尖周破坏刮治术后骨腔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根尖暗影超过1.0 cm瘘管久治不愈的患牙,行根尖刮治术后骨腔填塞颗粒状羟基磷灰石50例65颗牙,未行填塞的50例58牙作对照,观察5年两组病例骨腔的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治愈率达96.93%,对照组仅为 75.86%(P<0.01).实验组根尖暗影消失率均达100%,对照组仅为25.36%(P<0.01).结论:羟基磷灰石对治疗较大根尖破坏伴瘘管久治不愈的患牙,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 IO-OSS骨粉促进根尖周手术骨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根尖周刮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65例,术后使用B IO-OSS骨粉充填骨腔;对照组55例,术后不用骨粉充填骨腔。术后3、6、12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的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12个月的总成功率(92.3%)略高于对照组(80%);但3、6个月的成功率实验组(78.4%)明显高于对照组(27.2%)。结论:B IO-OSS骨粉能明显缩短术后骨缺损的愈合时间,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羟基磷灰石微粒填塞有感染颌骨囊肿骨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充填根尖病变骨腔体会哈尔滨医科大学一院口腔科(150001)李晓刚,郎英杰,毛立民黑龙江省鸡西矿务局总医院朱英杰慢性根尖周炎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有的患牙经根管治疗并根充完满,但仍长期不愈,多有粘膜瘘道形成,主要原因是根尖周围病变...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根尖切除术的疗效 ,笔者在治疗过程中用HA填塞根切术的骨腔和传统血液充盈法关闭骨腔进行对比 ,3年来共治疗 36例 4 0颗患牙 ,除对照组有 1例术后未能控制感染 ,1例术后半年复发外 ,余均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单位 :3 0 0 0 41天津市口腔医院  一、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 :36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具体情况见表 1,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 2 8颗患牙即术后置入HA ,对照组 12颗患牙即以传统充盈法关闭骨腔。2 .本实验所用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是由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与四川大学共同研制 ,微粒呈圆形或卵圆形…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在颌骨囊肿刮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各种适合刮治的颌骨囊肿患者共25例,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30岁。术前常规拍X线片,刮除囊肿后骨腔中植入适量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HA),术后定期复查。结果:本组25例患者,术后随访1~5年,X线片追踪观察,填充腔骨质形成均良好。结论:在颌骨囊肿刮除术后植入珊瑚羟基磷灰石可引导成骨,有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作者应用人工合成的羟基磷灰石(HAP)填充颌骨囊肿骨腔10例,术后随访时间最长3年,除1例因拔除病灶牙处形成瘘道,造成失败以外,其余9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排斥反应,可明显缩短疗程,避免术后长时间换药。术后X线检查:显示人工合成的羟基磷灰石能够加快骨缺损的修复,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有骨引导作用的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10.
羟基磷灰石根管充填诱导根尖形成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自1994年以来,应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作为根管充填材料,对60例根尖发育未完成合并牙髓病或尖周病的年轻恒牙进行根管充填,以诱导根尖形成。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选择60例(60个患牙)门诊就诊的1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小板浓缩生长因子(CGF)联合根尖刮治术及单一根尖刮治术治疗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CGF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根尖刮治术治疗,CGF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CGF覆盖根尖区创面治疗.结果 CGF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Bio-Oss骨粉或骨胶原植入较大根尖囊肿刮治术后骨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在南阳市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直径超过2 cm的较大根尖囊肿患者43例(124颗患牙),随机分为植骨组(22例,68颗患牙)和对照组(21例,56颗患牙)。囊肿刮治术后植骨组骨腔植入Bio-Oss骨粉或骨胶原,对照组不植骨,观察两组病例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    植骨组术后6个月的成功率(81.8%)明显高于对照组(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5.53,P < 0.05);两组术后12个月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20,P > 0.05)。结论    Bio-Oss骨粉或骨胶原能明显促进骨再生,缩短囊肿刮治术后骨腔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3.
磷酸三钙与珊瑚羟磷灰石细胞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磷酸三钙 (TCP)、珊瑚羟磷灰石 (CHA)与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 ,为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牙周组织缺损提供依据。方法 将骨髓基质细胞分别与TCP、CHA复合体外培养 ,进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增殖、矿化能力测定。结果 骨髓基质细胞能在TCP、CHA上贴附、生长 ,其增殖功能不受影响 ,矿化能力亦无明显变化。结论 TCP、CH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可作为骨髓基质细胞的载体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2年随访观察和临床检查,分析比较手术治疗方法和治疗后植入人工骨对老年根尖周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需行手术治疗老年根尖周病患者67例,患牙77颗,分3组分别采用根尖刮治术,根尖切除术或根尖倒充填术。部分病例术后填入人工骨。连续2年随访观察和临床检查手术治疗方法和植骨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根尖切除术疗效高于根尖倒充填术和根尖刮治术,植入人工骨对根尖周病术后愈合效果好。结论:根尖切除术和术后植入人工骨有助提高根尖周病治疗后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体外构建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s)、珊瑚-羟磷灰石支架(CHA)、牙根复合体植入体内后牙根周组织的再生情况。方法:体外分离纯化的狗BMSCs分别与牙根及CHA支架共培养形成复合体后植入体内生长,16周后取材,组织切片观察牙根周组织的再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所不同的是:有更趋成熟、致密的牙槽骨生成;牙根与牙槽骨之间形成了清晰的软组织间隙———类牙周膜结构,主要由纤维组织、毛细血管组成。结论:BMSC-CHA-牙根复合物植入体内后有效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组织工程学方法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radiographic and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diopathic bone cavities from the Oral Pathology archives at Universidade Federal de Minas Gerais. Forty-three cases were retrieved. Age, sex, some radiographic variables and morphological variables measured of the connective tissu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e men who developed cavities tended to be younger than women (median 16 years (range 11-48) compared with 18 (12-64)). Radiographically rounded lesions that were single, unilocular, and small were more common in younger patients. While rounded cavities occurred mainly in the anterior region, cavities with interdental scalloping occurred in the posterior area. The median age of the patients with thin connective tissue on the wall of the bony cavity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ose with a thicker lining. In 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relation between age and sex, radiographic and histological variables. These findings may contribute to the diagnosis of idiopathic bone caviti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新的骨代用材料。方法:采用珊瑚转化多孔羟基磷石(CHA)作为移植物支架,用I型胶原作为rhBMP-2的缓释载体及赋形剂,将三者复合制成新型人工骨,进行了大鼠标准颅骨缺损骨移植实验。结果:CHA/胶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引导作用。rhBMP-2/CHA/胶原具有骨引导和骨诱导双重特性,其成骨效应明显优于单纯CHA/胶原植入。结论:该复合人工骨有可能成为临床修复骨缺损的有效材料。  相似文献   

18.
人成骨蛋白在颌骨囊肿之骨腔充填的临床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骨形成蛋白进行颌骨牙源性囊肿之骨腔缺损的充填修复,经临床应用4例,随访5年余,证明人体骨形成蛋白是一种高效的骨诱导物质,在促进骨缺损的修复中,其作用几乎与自体骨移植的效果相同,是骨组织缺损修复充填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犬自体皮下非受力部位植入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line hydroxyapatite,CHA),观察成骨情况及其转归。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成骨诱导、扩增犬BMSCs,并通过细胞化学、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成骨表型。将第2代细胞接种于CHA上,形成细胞一材料复合物,植于9只犬右侧腹部皮下,并在对称部位植入CHA作为对照。术后4、12、26周取材,HE染色,观察新生组织结构;通过形态计量学分析,对成骨情况量化,并行t检验。结果:成骨诱导后,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免疫细胞化学显示骨钙蛋白表达阳性。HE染色示植入4周后,无明显骨形成;12周后,实验组有较多新生骨小梁形成,苦味酸-硫堇和Masson染色示骨基质和胶原形成良好;26周后,实验组骨小梁量有减少趋势。图像分析显示,实验组12周成骨量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犬BMSCs诱导后具有成骨活性,复合CHA后,可促进形成组织工程化骨。在无应力刺激情况下,随时间延长.局部成骨活动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