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针对安徽省农民工开发艾滋病健康传播材料并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方法采用社区干预方法,根据需求评估结果,开发传播材料,设计和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配合材料使用,并对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后调查对象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2.6%和86.7%(P〈0.001)。干预前后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分别是48.6%和78.2%(P〈0.001)。干预后两个知晓率均达到了《中国遏制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的目标。于预前后艾滋病自愿咨淘检测(VCT)服务的知晓率分别为46.3%和74.8%(P〈0.001):干预前后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相关正确态度符合率分别是736%和85.0%(P〈0.001)。干预前后接受VCT服务的比例分别是16.0%和36.2%(P〈0.001).自报有婚外(婚前)性行为的比例在于预前后分别为26.8%和20.1%(P=0.066)。最近3次与婚外(婚前)性伴的性行为中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在干预前后分别为11.8%和16.4%(P=0.458)。结论针对农民工开发和利用艾滋病健康传播材料有效地提高了集中场所农民工的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和正确态度,改善了VCT服务的利用行为.但对危除性行为的改变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东省肇庆市农民工非婚性行为及安全套使用情况,性病相关知识认知现况,分析其行为影响因素.方法 用配额抽样法对当地制鞋、电子、机械业一线农民工700人进行现场匿名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35份,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非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635名农民工3种性病认知以艾滋病认知最好,得分比例占46.85%,淋病认知最差,0分人数达到42.2%,而完全认知人数占2.83%;有非婚性行为249人,占39.21%,其中只有113人(45.38%)每次使用安全套;小学文化(OR=4.28)、男性(OR=2.14)、>35岁(OR=5)是影响非婚行为的危险因素;艾滋病认知是影响非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作用因素(OR=2.19).结论 肇庆市部分农民工对性病相关知识认知不足,有非婚性行为,应加强该人群尤其低学历、男性、>35岁农民工的性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东莞市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东莞市农民工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制定针对这一人群的艾滋病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和方便抽样的方法,对东莞市厚街镇和常平镇两闯工厂的615名农民工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对HIV/AIDS及非婚性行为的态度及个人行为。结果:东莞市的农民工多为来自农村、15~39岁的未婚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44.39%,已婚及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未婚和文化程度低者;农民工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主要来源渠道为电视和报刊;对婚前性行为、婚外情、一夜情、卖淫和嫖娼行为的赞同率分别为11.71%、2.28%、2.76%、0.49%和0.81%,且男性和文化程度高者对上述5种非婚性行为的赞同率均显著高于女性和文化程度低者;22.16%的未婚农民工有过性行为、6.02%的农民工有临时性行为,2.93%的农民工曾经有一夜情;农民工在近6个月与固定性伴和临时性伴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儿.47%和21.62%;农民工中性病的患病率为1.79%,患病后90%以上的人均能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结论:东莞市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对非婚性行为普遍不赞同,但该人群中依然存在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等感染HIV的高危行为。建议通过电视和报刊等农民工喜闻乐见的媒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同时开展推广使用安全套等干预措施,遏制艾滋病在这一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郊区建筑业农民工生活环境与艾滋病知信行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该人群的艾滋病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上海6个工地的657名建筑业农民工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婚姻状况、收入、工种等生活环境因素对建筑业农民工的非婚性行为的影响较大(P〈0.01);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有月收入水平、年内有否探亲、居住类型(集体和非集体工房)、有无上海居住证和不同工种;建筑业农民工婚姻状况对其性行为的态度、对艾滋病患者态度影响较大;认同建筑业工人的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职业仅有69人(占10.5%),认为在上海外来建筑业农民工是受歧视的高达42.92%,只有22.97%认同大多数外来建筑业农民工都愿意留在上海。被调查者中有97.1%的人从未做过HIV检测,而当感染疑似性病时去性病专科门诊就医者仅占到11.4%。[结论]建筑业农民工生活环境堪忧,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流动性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安全套正确使用率低,迫切需要加强对该人群生活环境的关注和针对性的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济南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情况,掌握艾滋病防治需重点关注的人群。[方法]对2006~2010年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求询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共有8350人接受了VCT服务,其中20~39岁占85.16%;男性占91.21%,女性占8.79%。求询原因是因为有非婚异性性行为的占37.34%,有男男同性性行为的占51.96%,有输血或血制品史者占0.86%。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46%,HIV抗体阳性检出率,2006~2010年分别为0.98%、0.69%、1.07%、2.10%、2.37%(P〈O.01);有非婚异性性行为者为0.42%,有男男同性性行为者阳性检出率为2.35%。[结论]VCT门诊可及时发现人群中HIV感染者/病人,减少艾滋病的传播,济南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应有重点的关注男男性接触人群和有性乱的人群。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私营企业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探讨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8家私营企业中的流动人口开展自主学习和科普讲座为主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前,共调查流动人口815人,干预后共调查728人。干预后,调查对象知识点晓率大部分在75%以上,除“与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共用牙刷剃须刀会传播”以外,各知识点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P〈0.05);调查对象对“每次性行为后都用药水冲洗生殖器不可以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最低(46.3%)。干预后,调查对象正确态度持有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P〈0.05),但“认为艾滋病患者不应该被隔离”(55.0%)和“同情和关心艾滋病患者”(61.1%)的比例仍较低。干预后,调查对象知识题目全部的比例由干预前的0.9%上升为15.8%(x^2=117.84,P〈0.01),态度题目全部正确的比例由3.2%上升为12.9%(x^2=50.67,P〈0.01),知识与态度题目全部正确的比例由0上升为2.3%(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流动人口知识具有明显效果,但对态度转变的效果则较差,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应注重知识和态度的交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绵竹市娱乐场所暗娼人群(FSW)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安全套使用情况,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2010年5月,选择绵竹市160家娱乐场所的FSW进行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干预前后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调查。[结果]干预前调查130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3.08%,干预后调查108人,知晓率为95.37%(P〈0.05);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干预前为65.38%,干预后为92.59%(P〈0.05);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干预前为63.85%,干预后89.81%(P〈0.01);最近6个月商业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干预前为57.69%,干预后为6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梅毒阳性率为14.29%,干预后为9.52V%(P〈0.05)。[结论]在暗娼人群中开展艾滋病干预工作,可以提高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性行为的现状,为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和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9所中学(7所初中,2所高中)17个班进行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结果:中学生对艾滋病病原体的知晓率为60.47%,男生(61.70%)高于女生(6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5.137,P=0.023);高中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75.20%)高于初中生(48.01%)(Х^2=120.419,P=0.000);知识知晓率与相关态度呈正相关关系(r=0.421,P=000)。有4.42%学生报告曾经有过性行为,男生(4.82%)高于女生(4.02%),职业中学报告率(10.81%)〉普通高中(5.77%)〉初中学生(1.83%);男、女生报告率都随年级增加而上升的。结论: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的、适宜的艾滋病预防和性行为教育非常必要,要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某地高职学校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及相关态度和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高职学生性行为和艾滋病认知的现状,为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某地4所高职院校学生4873名,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学生性行为发生情况;对5280名学生分别于健康教育前后进行艾滋病认知情况调查。结果高职学生近50%有过恋爱经历;边缘性行为发生比例男生为48.1%,女生为34.3%;性行为发生率男生为14.4%,女生为3.0%;有性行为的女生中有6.7%有过人流经历;高职学生AIDS知识和对AIDS的态度经健康教育之后均有所改善(P值均〈0.01)。结论高职高专学生性态度趋于开放,性行为现况令人担忧;对艾滋病知识了解不够全面,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长途汽车司机性行为及其安全的因素,为探索适合该人群的健康教育模式提供支持。方法对广州市白云区2个物流中心的所有长途汽车司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艾滋病认知(13题)、性行为情况(10题)和自觉生殖器不适情况等,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19人,均为男性,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正确应答率为54.1%(837/1547),三大传播途径的正确应答率仅26.1%(31/119),“减少性伴侣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的正确应答率仅为7.6%(9/119)。性行为调查中发现,55.5%(66/119)的人有非固定性伴侣;73.1%(87/119)的人寻求过性服务;在与固定性伴侣、非固定性伴侣和性工作者发生性行为时,能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人数比例分别是23.9%(26/109)、19.7%(13/66)和6.9%(6/87)。25.2%(30/119)的人有生殖器不适。结论该人群的艾滋病认知水平低,寻求性服务的比例较高,安全套的使用率较低。对于该人群要从健康教育传播手法乃至到减少危害服务方法等全方面进行健康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