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检测了6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病人红细胞镁(E-Mg(2+))浓度变化,同时观察了镁在体外对NIDDM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ED)、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E-Mg(2+)和红细胞钙(E-Ca(2+))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NIDDM病HE-Mg(2+)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有血管病变者降低更明显。NIDDM病人红细胞与镁共同孵育后,红细胞滤过指数(IF)、E-Ca(2+)明显降低,E-Mg(2+)和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明显增高,与孵育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镁对改善NIDDM病人血液流变学、减少血管病变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新进展。方法查阅本领域国内外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有密切关系。结论抗LFA-1单克隆抗体和抗ICAM-1单克隆抗体可分别阻断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对DN患者单核/巨噬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粘附,阻止DN的发生发展,可广泛用于实验与临床。  相似文献   

3.
汪恕萍 《四川医学》1992,13(4):200-201
测定80例NIDDM患者的WCD,结果显示其降低与尿AER水平增高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呈显著相关性,且同时并发上述两种病变组的WCD显著低于仅有白蛋白尿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而后者WCD又显著低于无上述病变组。提示糖尿病患者WCD降低可能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中是一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1目的 探讨糖尿病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 (ED)与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 (L PO)及血浆补体激活片段 (s C5 b- 9)浓度变化的关系。2方法 采用 DXC- 30 0 A核孔滤膜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仪、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 ,检测了 79例糖尿病病人红细胞滤过指数 (EFI)、红细胞膜 L PO和 s C5 b- 9浓度变化。3结果 糖尿病病人 EFI,L PO和 s C5 b- 9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t=6 .2 5 0~ 2 6 .119,P<0 .0 0 1)。有血管病变者各指标增高较无血管病变者更明显 (t=8.82 5~ 2 0 .0 0 0 ,P<0 .0 0 1)。糖尿病病人和有血管病变者 EFI与 L PO和s C5 b- 9呈正相关 (r=0 .714,0 .779,P<0 .0 0 1)。4结论 糖尿病病人 ED降低与红细胞膜 L PO和血浆 s C5 b- 9浓度增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1(IGF-1)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在糖尿病合并妊娠(PDM)孕妇血清中的表达及检测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46例PDM孕妇血清sICAM-1、sVCAM-1和TNF-α水平,并与30例正常妊娠和30例健康妇女作对照。结果 PDM各期:血清TNF-α、ISI、sICAM-1及sV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NF-α与GHbA1c、TNF-α、ISI、sICAM-1及sVCAM-1均呈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sICAM-1和sVCAM-1的综合水平分别与GHbAlc的综合水平密切相关(r=0.305,P〈0.05;r=0.394,P〈0.01)。结论 PDM孕妇血清TNF-α与sICAM-1及sVCAM-1存在协同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胰岛素受体底物 (IRS)及血清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 1)的表达及二者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ASA法及Western印迹技术分别检测了 39例 2型糖尿病患者在上述两种物质的表达 ,并以 2 0例非糖尿病者作对照 ,检测结果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中IRS - 1蛋白表达减少 ,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 ,IRS - 2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sVCAM1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 ,差异具显著性 (P <0 .0 5 ) ,而且伴微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亚组血清中sVCAM1高于不伴微血管并发症组。结论 检测 2型糖尿病血液中IRS及sVCAM1,有助于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监测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ED)与红细胞膜骨架结构和收缩蛋白(SP)的关系。②方法采用DXC-300A型核孔膜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仪、JEM-1200EX透射电镜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了64例NIDDM病人和39例正常人红细胞滤过指数(EFI)、红细胞膜骨架结构和收缩蛋白二聚体(SP-D)和四聚体(SP-T)的变化。③结果NIDDM病人EFI,SP-D,SP-D/SP-T明显增高,而SP-T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3.86~11.52,P均<0.001),且有血管病变者较无血管病变者变化更明显(t=4.88~14.67,P均<0.001)。NIDDM病人EFI与SP-D,SP-D/SP-T呈正相关(r=0.517,0.536,P均<0.001),与SP-T呈负相关(t=-0.550,P<0.001)。NIDDM病人红细胞膜骨架结构松散,部分缺失,纤维粗丝不一,有许多纤维断裂或融合,网眼大小不一。④结论NIDDM病人ED降低与红细胞膜骨架结构破坏和SP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9.
细胞因子与糖尿病心肌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晨东  李兴 《医学综述》2006,12(1):34-36
糖尿病心肌病是一种特异的心肌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细胞因子可以从影响心肌细胞舒缩性和心肌重构等方面参与其发病。本文就细胞因子各家族中与糖尿病心肌病发病关系密切的肿瘤坏死因子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转化生长因子β1等因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髋部和骨盆骨折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粘附分子 - 1(ICAM - 1)的测定值变化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本科髋部及骨盆骨折患者 ,根据静脉造影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 ,于术前、术后 1天、术后 3天、术后 7天、术后 14天抽清晨肘静脉空腹血 ,测定血清TNF -α、ICAM - 1的含量。结果 :血栓发生组和无血栓发生组TNF -α、ICAM - 1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TNF -α、ICAM - 1在严重损伤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 ,和静脉血栓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及高敏CRP(hsCRP)水平与下肢大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与30例年龄匹配的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血清sICAM-1、sVCAM-1、hsCRP及生化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同时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糖尿病组根据病变性质及严重程度评分分为血管无病变组(26例)、血管轻度病变组(45例)和血管中重度病变组(59例)。比较各组问指标水平,对sICAM-1、sVCAM-1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下肢血管病变与各项危险因素的Person相关性分析,以下肢血管评分作为应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血管中重度病变组的sICAM-1[(385±88)gg/L]、sVCAM-1[(811±293)μg/L]水平,高于血管轻度病变组[(292±84)μg/L与(572±189)μg/L]、血管无病变组[(282±56)μg/L与(4504-176)μg/L]和对照组[(2394-60)μg/L与(358±177)μg/L](t值为4.15—8.93,均P〈0.05);hsCRP水平为(1.614-1.01)mg/L,高于血管轻度病变组(1.044-0.79)mg/L、血管无病变组(0.594-0.34)mg/L和对照组(0.924-0.56)mg/L(t值为2.18~4.27,均P〈0.05)。sICAM-1水平与TC、LDL.C、sVCAM.1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3、0.20和0.49,均P〈0.05,sVCAM-1水平与病程、收缩压、hsCR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4、0.18和0.21,均P〈0.05)。结论T2DM患者sICAM—1、sVCAM-1及hsCRP水平与下肢大血管病变程度有关,其升高与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及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贫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9例T2DM患者进行体脂参数、血压、血糖、血脂、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CRP)、24h尿微量白蛋白等测定,同时进行眼底检查。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无DR(NDR)组和DR组。依据国内的贫血标准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分析贫血与DR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T2DM患者中,贫血组的DR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贫血组(P<0.01),DR组的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NDR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病程、体质指数、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舒张压、CRP、24h尿微量白蛋白等因素后,贫血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52,95%CI为1.273~2.995,P=0.002)。结论贫血是DR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收集 291 例 T2DM 患者临床资料,按照眼底检查结果分为 DR 组与非 DR (NDR)组,ELISA 法检测血清CTRP9、脂联素及胰岛素水平。统计分析血清CTRP9水平与T2DM患者、T2DM并发DR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探讨血清CTRP9水平与T2DM患者并发DR的关系。结果 与NDR组相比,DR组血清CTRP9水平显著升高(P<0.001);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并发DR患者中,血清CTRP9水平与DR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血清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P=0.01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高血压病史、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混杂因素,随着血清CTRP9水平的升高,T2DM并发DR的风险显著升高(P<0.001)。结论 T2DM并发DR患者血清CTRP9水平升高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14.
张梦媛  任安  尹长森  李红旗 《安徽医学》2018,39(12):1443-144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与血清胆红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203例,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78例)与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125例),比较两组患者之间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并对DR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DR组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分别为(9.91±3.55)、(3.35±1.25)和(6.55±2.72)μmol/L,均低于NDR组,而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10.77±4.85)年、(9.19±1.78)%、(4.25±0.72)和(2.61±0.66)mmol/L,均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红素是DR的保护性因素(P<0.05),而病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胆红素可能在DR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保护性作用,应重视胆红素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5月~2011年6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9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视网膜病变分为两组,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48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50例,对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GH-bA1c)、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和血脂等相关因素进行比较,DR与各种影响因素间相关性检验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年龄、病程、SBP、GHbA1c、CRP、HCY、UA以及LDL与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病程、SBP、GHbA1c、CRP及HCY 5个因素与DR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病程、SBP、GHbA1c、CRP及HCY是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吴芳  丁伟  李红  何敏慧  楼定华 《浙江医学》2003,25(12):710-712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醛糖还原酶 (AR)mRNA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运用RT-PCR技术检测54例2型糖尿病患者 (40例无视网膜病变和14例伴视网膜病变 )和35名正常对照者PBMC中ARmRNA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伴视网膜病变组PBMC中ARmRNA水平(1.07±0.94)高于正常对照组 (0.29±0.10,P<0.01)及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 (0.64±0.46 ,P<0.01)。糖尿病患者PBMC中ARmRNA水平与血压、血糖、血脂及病程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PBMC中ARmRNA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外周血中的VEGF和IGF-1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试验组;试验组再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30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组33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 ME)组22例,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35例。用ELISA法检测血浆VEGF和IGF-1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VEGF及IGF-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单纯型DR组血清VEGF及IGF-1水平明显高于无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并黄斑水肿组及增生型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单纯型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单纯型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型并黄斑水肿组和增生型组血清VEGF及IGF-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VEGF及IGF-1水平随着DR的发生、黄斑水肿以及DR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对其进行监测有利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8):69-74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DR风险的预测模型,以测DR的发生风险,从而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方法 以2019年于我院内分泌确诊为T2DM并于眼科就诊的60例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病例分为模型组和检验组,两组分别为51例和9例。两组组间比较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于模型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得出DR发生相关危险因素,据此建立DR风险预测模型。模型预测效力的评估则通过将检验组代入模型。受试者工作曲线采用MedCale软件绘制。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提示,入院次数、是否注射胰岛素、眼内是否注射药物、尿蛋白是DR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尿素、三酰甘油是DR发生的保护性因子。据此,构建的DR风险预测模型为,Y=1/[1+e(1.257X1+2.068X2+5.085X3-0.266X4-0.802X5+0.543X6-0.82)]其中,Y指DR发生概率,X1指入院次数,X2指是否注射胰岛素,X3指眼内是否注射药物,X4指尿素,X5三酰甘油,X6指尿蛋白。DR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组的发生DR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88,诊断临界值是1.5697。DR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检验组发生DR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951,敏感度为0.933,特异度为0.857,漏诊率为0.067,误诊率为0.143。结论本研究基于上述DR发生危险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效率,可以为DR的预防和筛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rine microalbuminuria,U-ALB)排出量及血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中的可能意义.方法 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01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伴视网膜病变分为无合并症组(n=49)及合并视网膜病变组(n=52,其中单纯期38例,增殖期1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n=50).151例受试者均接受临床指标[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收缩压和舒张压等]检查,并检测U-ALB及血Fb、Hb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U-ALB高于正常受试者,且合并视网膜病变组高于无合并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患者血Fb水平高于正常受试者,且合并视网膜病变组高于无合并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受试者Hb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且合并视网膜病变组低于无合并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单纯期视网膜病变患者相比,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U-ALB及血Fb、Hb变化趋势更明显(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U-ALB及血Fb、Hb水平的改变,且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改变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l(SVCAM-1)水平和对氧磷酯酶1(PON,)与老年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将6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心脑血管并发症组(32例),无心脑血管并发症组(30例)。并选取36例非糖尿病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老年2型糖尿病各组患者及健康老年人血清对氧磷酯酶1(PON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结果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组SVCAM-1高于无心脑血管并发症组和对照组,无心脑血管并发症组高于对照组;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组PON。低于无心脑血管并发症组和对照组,无心脑血管并发症组低于对照组。血清sVCAM-1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显著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C)、PON1显著负相关。结论SVCAM-1和PON1在老年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