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解菁  宋纪文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2):1492-1492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国内外均有报道,应引起重视,本文就本地发生的一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一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研究探讨流行因素及病原学。方法按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 ,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细菌学鉴定方法。结果本次食物中毒,中毒食物为炒米饭;临床表现以呕吐为主,占发病人数的100.0%;病原学检查为蜡样芽孢杆菌,中毒食物中蜡样芽孢杆菌菌落为5.5×106cfu/g。结论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食品,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食物中毒,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一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一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研究探讨流行因素及病原学.方法:按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细菌学鉴定方法.结果:本次食物中毒,中毒食物为炒米饭;临床表现以呕吐为主,占发病人数的88.71%;病原学检查为蜡样芽孢杆菌,中毒食物中蜡样芽孢杆菌菌落为2.4×106/g.结论: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食品,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食物中毒,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2003年8月24日,沈阳市某大型酒店举行婚礼宴会,发生了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证实为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原因,为今后采取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环境卫生学、进餐情况、实验室检测等进行调查分析,并依据《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及《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原则》进行判定。结果发病学生共同食用的中毒餐次为5月10日午餐和晚餐,在炖鸡腿和茶叶蛋中检出蜡样芽孢杆菌核酸阳性(HBL毒素型),平板计数培养中炖鸡腿蜡样芽孢杆菌1.5×10~5CFU/g,茶叶蛋蜡样芽孢杆菌1.2×10~5CFU/g,1名学生呕吐物中检出蜡样芽孢杆菌核酸阳性(HBL毒素型)。中毒食品为炖鸡腿及其它被污染的食物。结论该事件为食用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炖鸡腿、茶叶蛋及其它被污染的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6.
2004年9月15日,南漳县龙门镇某村王某请人办事,吃午餐后,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确认为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益阳市某餐饮店出现一起全家5口人食用凉面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事件。方法采用对样品菌数测定、培养分离及生化分型等实验方法。结果确认此次中毒事件由蜡样芽孢杆菌1型污染食物引起。结论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群体性食物中物较为多见,大多以流行病学调查为主,而实验室病原学诊断尤其是生化分型实验却鲜有报告,本组则重点报告实验室病原学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一起因食用凉皮引起的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方法:GB/T4789-2003食品微生物检验,GB/T4789-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结果:从一份黄瓜1份剩余食物和3份呕吐物中检出蜡样芽孢杆菌,黄瓜中蜡样芽孢杆菌计数为6.2×106,剩余食物中蜡样芽孢杆菌计数为6.1×107,呕吐物中蜡样芽孢杆菌计数为7.0×107。结论:此次食物中毒是由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食物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一起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按照卫生部制定食源性疾病调查登记表和GB/T4789《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方法》进行.结果 受检样品有米饭1份,包子1份,热干面原料1份,呕吐物2份.其中有1份呕吐物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结论 本次食物中毒是1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0.
2004年4月7日,莱州市某镇医院因5名住院病人症状相似,并都食用过在某镇集市上购买的绿豆糕,疑为食物中毒而上报。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确定为一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将调查处理中的问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一起因食用凉皮引起的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方法:GB /T4789-2003食品微生物检验,GB /T4789-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结果:从一份黄瓜1份剩余食物和3份呕吐物中检出蜡样芽孢杆菌,黄瓜中蜡样芽孢杆菌计数为6.2×106,剩余食物中蜡样芽孢杆菌计数为6.1×107,呕吐物中蜡样芽孢杆菌计数为7.0×107。结论:此次食物中毒是由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食物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2004年9月7日,百色市某校学生食堂发生一起82例食物中毒事件,所有患者为蜡样芽孢杆菌中毒,经对症治疗处理,治愈出院。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实时荧光PCR检测蜡样芽孢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为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调查及食物中毒的快速准确定量检测提供手段.同时检测34株蜡样芽孢杆菌溶血素基因,了解各种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溶血素基因分布情况.方法 将广西各地食品样品蜡样芽孢杆菌分离株经纯化培养,提取DNA,应用荧光PCR进行确认检测,并检测34株疑似蜡...  相似文献   

14.
李勇  李仁波 《当代医学》2008,14(12):177-177
2008年6月20日,吉林省东丰县猴石镇某酒店招待集体就餐发生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共有48名就餐者先后发病,最短潜伏期约4小时,最长潜伏期10小时30分,发病呈单峰型分布。主要症状为恶心(占52.08%)、呕吐(占10.42%)、腹痛(占89.58%)、腹泻(占83.33%)。中毒餐次确定为6月20日午餐。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致病菌检测及菌落计数),依据WS/T82——1996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确定本次食物中毒为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5.
2002年8月13日,北京朝阳区一家3口在家食用前一天吃剩的烤羊腿,造成3人不同程度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分析,诊断为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1年9月25日,长治市潞安矿务局第二中学发生一起162人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分析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认为是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食品引起的细菌型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引起一起食物中毒的蜡样芽孢杆菌进行快速诊断和分子分型。方法对中毒人员的呕吐物、肛拭子、可疑食品等样品用国标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测,同时采用自主建立的荧光PCR方法进行快速检测。所分离的菌株PCR扩增vrrA基因多态性位点,产物进行基因双向测序和比较分析。结果在10份呕吐物、肛拭子、可疑食品中用传统方法和荧光PCR方法同时检出8份蜡样芽孢杆菌阳性,生物分型为10型。PCR测序结果显示它们有99%的同源性。结论这是一起食用了由蜡样芽孢杆菌10型污染的食品引起的呕吐型食物中毒,用蜡样芽孢杆菌呕吐毒素基因cesB为检测靶标的荧光PCR方法可以快速灵敏地对此类食物中毒进行初步诊断。以vrrA基因为多态性位点的PCR基因测序方法可用于蜡样芽孢杆菌的分子分型和食品污染源的准确追踪。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一起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进行调查,预防此类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根据食物中毒调查及处理原则,对就餐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患者呕吐物及可疑食品进行致病菌分离培养实验。结果本次食物中毒是一起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结论提示应加强对小型餐饮行业的食品卫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一起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进行调查,预防此类食物中毒的发生。方法根据食物中毒调查及处理原则,对就餐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患者呕吐物、排泄物及可疑食品进行致病菌分离培养实验。结果本次食物中毒是一起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结论只有加强对小型餐饮行业的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才能预防和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2008年6月20日,吉林省东丰县猴石镇某酒店招待集体就餐发生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共有48名就餐者先后发病,最短潜伏期约4小时,最长潜伏期10小时30分,发病呈单峰型分布。主要症状为恶心(占52.08%)、呕吐(占10.42%)、腹痛(占89.58%)、腹泻(占83.33%)。中毒餐次确定为6月20日午餐。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致病菌检测及菌落计数),依据WS/T82——1996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确定本次食物中毒为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