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腰背肌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腰背肌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分别对1998年以后(观察组)及1997年以前(对照组)LDH术后随访、手术方法及用药均相同,观察组65例术后进行系统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对照组59例术后卧床1~3个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腰部疼痛消失率、下肢功能恢复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系统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对LDH术后腰背肌功能及下肢功能的恢复均有明显提高,并对腰背肌衰弱综合症及腰椎不稳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舒筋活血汤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FBS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中医院、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就诊的FBSS患者100例,根据简单随机排序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腰背肌功能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经活血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腰部功能Oswestry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χ2=8.306,P=0.004)。治疗2、4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NR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逐渐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舒筋活血汤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FBSS的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患者腰背部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腰椎微创融合手术患者应用早期腰背肌功能锻炼对术后康复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1月收治的行腰椎微创融合手术患者68例临床资料,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n=34例)采用常规康复锻炼干预,观察组(n=34例)采用早期腰背肌功能锻炼干预,对比两种康复锻炼方式在功能障碍、腰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强腰背肌锻炼结合中药辨证施治内服治疗原发性下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21例、对照组16例。观察组采用三点式、五点式、飞燕点水、抱膝滚腰等腰背肌功能锻炼方法结合中药辨证施治内服治疗;对照组内服塞来昔布(西乐葆)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腰椎活动范围分别进行评分,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背肌锻炼结合中药辨证施治内服治疗原发性下腰椎不稳症的疗效确切,简单易行,经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腰背肌锻炼的依从性对青年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年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对严格遵从护嘱完成腰背肌锻炼的患者(治疗组)23例和未能严格遵从护嘱进行腰背肌锻炼的患者(对照组)27例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治愈7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7.7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背肌锻炼依从性好的青年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功能锻炼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9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493例为对照组,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493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手术前进行俯卧位训练、腰背肌训练及咳嗽、咳痰、床上排泄训练,以适应术后长时间卧床,避免发生不良的并发症。手术麻醉过后指导进行直腿抬高和屈髋、屈膝锻炼,根据手术方式行腰背肌功能锻炼。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术后1~10年随访复查,观察组患者发生神经根粘连、痛侧下肢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症状复发需要再次手术者,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功能锻炼,可以预防术后出现神经根粘连、下肢肌肉和腰肌废用性萎缩、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并且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功能锻炼模式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本院5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28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牵引、电针等非手术治疗。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传模式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传统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接受辅助性的腰背肌功能锻炼。结果观察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控制时间和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腰背肌功能锻炼模式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行保守治疗的稳定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在腰背肌功能锻炼掌握情况、依从性以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9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预见性护理组(观察组48例)和普通护理组(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的方法干预,观察组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腰背肌功能锻炼掌握情况、依从性以及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能坚持锻炼的例数为40例,其中能正确掌握腰背肌功能锻炼的为36例;对照组有26例能坚持功能锻炼的,其中正确掌握的仅有12例;观察组总依从率95.83%,对照组总依从率65.22%;3个月后复诊,观察组疗效中优占23例,良18例,优良率为85.42%,对照组疗效中优占12例,良17例,优良率为63.04%.观察组在腰背肌功能锻炼掌握情况、依从性、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提高压缩性骨折患者卧床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提高正确康复锻炼的掌握率,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功能锻炼配合中药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腰背肌锻炼及内服六味地黄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随机将360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180例患者只接受常规保守疗法,观察组180例患者在常规保守疗法基础上,于治疗后第2天进行"五点式"腰背肌锻炼及内服六味地黄丸,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进行随访评分。结果 3个月后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年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背肌锻炼及内服六味地黄丸能明显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夹脊穴针刺联合腰背肌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两组均接受腰背肌锻炼,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则给予夹脊穴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腿疼痛、腰椎功能障碍及炎性反应的变化.结果 治疗1、2、3个疗程后,两组JOA及O...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积极康复训练对微创腰椎融合术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符合入选标准的行腰椎融合术的14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69例,对照组72例.术后两组均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和双下肢直腿抬高练习训练,观察组在直腿抬高练习的基础上给予早期、积极的腹肌及腰背肌康复训练.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腰背痛,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优良率,椎间植骨融合通过术后腰椎X线片、动力位X线片检查按照Suk标准判定.结果 两组均未出现感染病例,无一例发生融合器移位、脱落,未出现护理并发症.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3.2个月.末次随访时,观察组优良率为95.7%、对照组优良率为70.8%,观察组VAS评分由术前的(4.45±1.66)分下降为(0.79±0.53)分、对照组VAS评分由术前的(4.68±1.13)分下降为(2.12±0.88)分,两组间优良率及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均获椎间融合.结论 应用膨胀性椎间融合器行微创腰椎融合术后,可以采用早期、积极的腰背肌康复训练.早期积极的康复训练能有效的促进微创腰椎融合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减轻腰背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持续、合理的运动训练在中老年腰椎失稳椎间融合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腰椎不稳行椎间融合术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直腿抬高运动训练,术后第5、10天分别增加“五点式”仰卧抬臀运动训练和“飞燕式”脊柱后伸训练。观察组每天早、中、晚各训练1次,每组动作训练10min;对照组训练时间长短以患者自我感觉不劳累、不疼痛为依据。结果观察组功能恢复及疼痛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持续、合理的运动功能训练能有效增加腰椎失稳椎间融合术后腰背肌强度,促进功能恢复,减少术后腰腿疼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手术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老年LD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经皮全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3d腰腿痛VAS评分、术后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老年LDH疗效显著,相比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经皮全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更具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电话随访对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和不同时段的术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康复训练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残留腰腿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话随访可以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减少腰腿痛的残留,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人民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0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研究人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手术方式,而治疗组患者则应用FIS理念指导下行手术,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出院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优于对照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但是两组患者出院时关节活动度没有差异(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临床疗效更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高晓哲  夏美玲  吴晓萍  向盼 《安徽医药》2024,28(6):1144-1147
目的研究通督扶阳推拿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 LDH)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0年 8月至 2022年 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接收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人( 150例)分为对照组( 75例,常规基础治疗)和联合组( 75例,常规基础治疗 +通督扶阳推拿和核心肌群训练)。对两组治疗前后生活功能障碍、疼痛程度以及腰背伸肌群力学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 94.67%比 80.00%)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联合组病人日本整形外科学会( JOA)评分[(22.98±3.77)分比( 18.98±3.56)分]、平均功率[( 44.03±11.09)W比( 38.98±10.79)W]、腰背伸状态下峰力矩[(88.65±15.42)Nm比( 79.99±15.66)Nm]明显高于对照组, VAS评分[( 1.78±0.56)分比( 2.39±0.67)分]、腰背屈伸比[( 69.53±9.15)%比( 74.42±9.52)%]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通督扶阳推拿与核心肌群训练联合治疗 LDH病人的效果较好,可减轻病人疼痛,改善病人腰背伸肌群力学性能,减少其生活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分析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75例为实验组,采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治疗方法,剩余75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3个月实验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术后3个月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椎问盘突出症可以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并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悬吊联合冲击波与针灸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腰肌劳损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冲击波与针灸常规治疗,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悬吊治疗,1次/d,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腰部疼痛显著的减轻,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的降低(t=7.268,P=0.0081);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背部肌肉耐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t=3.571,P=0.002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5.35%(x2=2.0476,P<0.05).结论 悬吊联合冲击波与针灸治疗腰肌劳损,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背部肌肉耐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疗效确切,是一种科学合理、疗效迅速、无副作用、易于被患者接受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磊  赵晓光  孙甫  周永新 《安徽医药》2016,20(11):2061-2066
目的 探讨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固定术治疗单节段性腰椎病变的疗效。 方法 选择76例经保守治疗但情况未见好转的单一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将全部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行Quadrant通道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固定术。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3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0.72)年,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 结果(1)两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6个月、24个月融合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3,P=0.152,P=0.713,P=0.602);观察组患者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相较于对照组有显著降低,且术后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24个月时的腰痛、腿痛VAS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均比术前有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呈逐渐降低趋势;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腰痛、腿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P=0.008);两组患者术后24个月腰痛、腿痛VAS评分以及术后1个月、24个月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9,P=0.442,P=0.890,P=0.854);(3)两组患者术后肌酸磷酸激酶(CPK)较术前有了明显升高,且在术后1 d达到最高峰值,在术后7 d基本恢复正常,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3 d的CPK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但两组患者术后5、7 d CP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3,P=0.678);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MRI测T2弛豫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Quadrant通道辅助下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固定术的近期疗效与传统后路开放术一致,且具有肌肉、软组织损伤小以及早期功能恢复更加良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