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结合自身的实践,并批判性继承前人的著述下完成的,最能体现其批判性继承态度的是他的辨疑思想。他运用辨音析字、探本求源、归纳比较等方法对大量药物的名称、药性、结构、外形、用法、功效等进行辨疑、正误;同时,他的辨疑思想又体现了格物穷理、知行合一、实事求是和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对其辨疑思想的研究和梳理可以让我们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李时珍的整个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
《本草纲目》中载有“正误”七十余处,这是李时珍在考察历代本草“(王比)瑕不少”的基础上,为正其谬误而设。并在其它条中,如“释名”、“气味”等处也有正误的内容。故其范围涉及广泛,包括纠正药名之误,纠正药物形态、出产等错,纠正气味之讹,纠正主治之谬,等等。李时珍为什么会有这样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  相似文献   

3.
《海药本草》是总结唐末五代时南方药物及外来药物的专书.作者李珣,字德润,诞生于四川梓州(今四川三台县).其祖先是波斯人,世售香药为业.关于李珣的生卒年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历代诸家本草说:"珣盖肃、代时人",清初王宏翰《古今医史》从时珍之说.但《海药本草》象牙条引有段成式《西阳杂俎》,段氏自序谓"武宗  相似文献   

4.
 《山海经》是研究我国史前本草的珍贵文献,李时珍将其中的本草有用史料撷入《本草纲目》。据笔者统计,《本革纲目》中,所汲取的《山海经》药物史料共有72处,除沿用前人引用的13处外,李时珍新引为59处,涉及药名67种。此外,李时珍又对《山海经》中的某些“古显令隐”的药物作了本草学考证,将所发掘的药物及其效用辟为新增条目和新增主治,以冀“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5.
李时珍本草比较药物功能及应用异同刘玉荣②赵冰②王桂荣③关键词李时珍本草药物比较,是用以区分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逻辑方法。我国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著述《本草纲目》时,广泛应用了这一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功能是药物治疗作用的直接概括,与药物的临床...  相似文献   

6.
正历代本草对白及别名的记载约有26个。《全国中草药汇编》有"白鸡娃",《吴普本草》有"白根",《新修本草》有"白给",《《证治准绳》、《本草蒙筌》有"白芨",《滇南本草》有"大白芨"、"小白芨"、"鱼眼兰"、"白鸟头儿"、"粽叶白芨",《贵州民间方药集》有"冰球子",《江苏植药志》有"白鸟儿头",《湖南药物志》有"地螺丝"、"羊角  相似文献   

7.
三、新增植物药168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由李时珍增加的药物有374种,其中源于植物的有168种,这些植物药源于:一是从其它文献书籍中转载而来.二是来自当时的民间草药.三是李时珍自己亲身实践而得.如曼陀罗Datura metal L.在宋代的《岭外代答》和《淡苑》中都有记载,在南宋浙江的民间草药《履?岩本草》也提到.而正式把它列入本草的是李时珍,并大  相似文献   

8.
第二讲主要本草典籍查阅法(二)《本草纲目》今年是李时珍逝世390周年,他对中医药学作出的卓越贡献,将永远受到后人的崇敬。李时珍编写此书时,有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即编写本草应“不厌详悉”,以免许多药物失传。因此,他花了27年功夫“搜罗幽微”,博采群书,撰成这么一部载药1892种(据时珍自称实际统计为1897种。)、190余万字的药学巨著。李时珍自家涉猎的参考文献就将近800种。他并没有满足于资料罗列的旧本草  相似文献   

9.
<正>山楂是我国的原产植物,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古代文献《尔雅》一书中,即有记载,称之为"朹(qiú)""■(xì)梅",作为药用,也有一千五百多年了。最早载于南朝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唐代《新修本草》称山楂为"赤瓜",宋《图经本草》称为"棠梂子"。明代李时珍说"赤瓜、棠梂、山楂一物也",并说"古方罕用,自丹溪朱氏始著山楂之功,而后遂为要药"。所以,近人陈长明的《山楂》词云:"大酸小甜山里红,消积为功用,未遇丹溪翁,妙  相似文献   

10.
李时珍《本草纲目》之释名,对药物命名的原因及异名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集本草释名之大成。在李时珍本草名物训诂的方法中,最有学术价值的当属声训部分。但声训往往掺杂着一些穿凿附会的解释。通过深入研究《本草纲目》谷部73味本草释名项的相关内容,运用训诂学的方法,将《本草纲目》谷部释名项中涉及到声训的部分,按照"同字为训""同音为训""音近为训"的标准进行分类,统计出相关条目共23项。除将相关条目逐条罗列外,还对其中有争议的条目做进一步的考证,以期得到相对公允的校释。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无论是对确立纲目体系 ,扩充本草内容 (增加药物品种 )及辨正本草疑误 [1 ] 等方面 ,还是对中药炮制学 ,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 ,笔者以《本草纲目》草部中药所列的修治项 ,从三个方面浅论李时珍对中药炮制学的贡献。1 对有关古文献及当时经验进行了整理和介绍 ,并提出规则见解 [2 ]《本草纲目》草部除杂草及有名未用类外共收载中药 448种 ,列有修治项的有 135种 ,占 30 .13% ;在这些中药的修治项中 ,摘录有古代经验的有 12 2种 ,其中并介绍了当代经验 ,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规则见解的有 3…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从医药两大方面论述了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对我国医药学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贯献。在药学方面,认为李时珍确立了纲目体系,树立了本草规范;扩充了本草内容,增加了药物品种;辩证了本草疑误。在医学方面,创立了“脑为元神之府”,“肾间命门”、“鼻为命门之窍”等学说;阐明了奇经理论;发展了脉学诊断和革新了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3.
李时珍《本草綱目》引論祖国医药学經典著作《神农木草经》有不少謬誤之处,顾观光在他的《重輯神农本草經》的《序》和《书后》中,已举出甚多,茲不重述。今只就《綱目》的所謂《神农本草經目录》、药品下所引經文和关于《本草經》若干論点,加以評述,并請世人指正。《本草綱目》卷二載有《神农本草經目录》,李时珍但說:《……故存此目,以备考古云耳》,而不說此目录的来源。《本草经》在北宋初年,业已佚亡,故李氏无从目覩《本經》,卽陶弘景的《本草經集注》、苏敬的《新修本草》和唐以前的古本草,李氏也不会看到,那末这《目录》来源,是大大可疑的,而《目录》上的經药,也有不少与《綱目》本义牴牾处,更启疑竇,(例如萆薢、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近代中药应用中屡有中毒发生,与本草记载有误有一定关系。因此,在本草正误中,对药物毒性及有关主治、剂量、用法的正误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海药本草》,是我国古代专门记载国外输入药材的专书。因原书早佚,今天只能散见于宋·唐慎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以下简称《证类本草》)和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书。笔者曾据《证类本草》作了统计,其中所引《海药本草》的药物共123味。这些记述不仅补充和纠正了我国唐以前诸本草(如《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新修本草》、《本草拾遗》)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李时珍是我国十六世纪伟大医学家,药物学家和植物学家,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蜚声海内外,不仅在本草学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对临床医学颇有建树,特别是在脏腑气血理论、辨证原则以及药物的运用等方面,发前人之未发。本文试就《本草纲目》中的有关临床学术观点,作一初浅探讨,借以纪念李时珍诞辰470周年,铭志先生对中国医药事业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李时珍《本草纲目》广泛应用比较法。1.比较药物形态,明确药用植物。旧本草中有一药数名,数药同名者。故李时珍在序例中辟药名同异栏。将五物同名、四物同名等等统列其中.一目了然.在具体药物中又以对出来区别易混药物。对形态相近的不同药物.亦指出其形态不同之处.2.比较药物产地,重视道地药材.李时珍亲自收采。  相似文献   

18.
李时珍是我国十六世纪伟大医学家、药物学家和植物学家。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蜚声海内外,不仅在本草学方面贡献卓越,而且对临床医学颇有建树,特别是对脏腑气血理论和辨证原则以及药物运用上发前人之未发。本文试就《本草纲目》中的有关临床医学观点作一初浅探讨,藉以铭志先生对中国医药学事业的伟大功绩,纪念李时珍诞辰470周年。  相似文献   

19.
《本草纲目》是一部世人皆知的医药学巨著。在这部书中,李时珍博采众家之言,仅收录的前代本草著作就达40余种,成为我们今天进行本草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书。但在此书的编纂过程中,李时珍对前代本草著作进行了不少删节和文字上的更改,特别是宋以前的资料多从《证类本草》转引。另外《纲目》中将《名医别录》与《本草经集注》混在一起;将《海药本草》与《南海药谱》视为一书,这些都是  相似文献   

20.
李时珍(1518~l593年),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明代杰出医药学家。父言闻,为名医。时珍幼习儒,又受家庭熏陶,兼好医书,遂精医药。曾在太医院供职,晚年进封文林郎、四川蓬溪知县。因念及本草类书历代注解谬误颇多,遂广采博收,辨疑订误,奋发编修,自1552年至1578年,历时二十七载,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纲目》五十卷,初刊于金陵。《本草纲目》为明代本草集大成之巨著,共载药1892种(其中新增药374种),分16部62类,各药列释名、集解、辨疑、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医药结合。书中附有药图1千余幅,药方1万余个。它对16世纪以前我国药物学进行了相当全面的总结,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