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志海  双金权 《安徽医药》2016,37(9):1145-1146
目的 观察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联合柱状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池州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行EST联合柱状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取石的15例患者,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一次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5例患者均一次性取净结石,取石成功率为100%。2例患者使用碎石网篮碎石,术后高淀粉酶血症1例,胰腺炎1例,出血1例,无穿孔发生。结论 EST联合柱状气囊扩张对胆总管结石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比较采用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气囊扩张术治疗及乳头括约肌切开术两种方法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共收集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23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病例资料将患者按照所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EST+EPBD治疗)和对照组(采用EST治疗)各118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胆管直径及结石数目、手术观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胆管直径及结石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性成功率(85.59%)明显高于对照组(71.19%),机械碎石患者所占比例(14.41%)、并发症中出血发生率(1.6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6.44%、5.08%),操作时间及曝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疗效明显优于采用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可明显提高一次性成功率、降低机械碎石及出血发生率,减少操作时间及曝光时间,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7,(7):210-213
目的临床分析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1例,将所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所有患者在入院收治后均进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标准组1采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标准组2采用内镜乳头柱状球囊扩张术EPBD,实验组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即EST+EPBD。治疗结束后,测量记录所有患有的一次取石成功率,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将结果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标准组1,即采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的患者,一次取石成功率为54.55%,采用内镜乳头柱状球囊扩张术EPBD的标准组2,一次取石成功率为69.70%,实验组患者的一次取石成功率为97.14%,χ~2=16.656,P<0.05。标准组1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36.36%,标准组2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33.33%,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5.71%,χ~2=10.504,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球囊扩张术治疗难治性胆总管结石疗效显著,应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及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22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86例):行十二指肠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术(SEST)+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二组(142例):行SEST。对比两组效果。结果216例成功取尽结石,其中SEST+EPBD 83例,成功率为96.51%, SEST 133例成功率为93.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组并发症少于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穿孔,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加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治疗有效、安全、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施行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 (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 4 0例中 ,男 15例 ,女 2 5例 ;年龄 2 3~ 87岁 ,平均 5 4 9岁 ;单颗结石 2 0例 ,2颗结石 11例 ,2颗以上结石 9例。结石直径 <12mm 36例 ,>15mm 4例 ,最大达30mm。伴有胆囊结石 18例 (其中 13例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急性胆管炎 7例 ,急性胰腺炎 3例。1 2 方法 采用日本产OlympusJF 1T30型侧视电子十二指肠镜 ,按常规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 ,了解胆总管宽度及胆管结石部位、大小及粒数 ,确定取石措施。经造影导管将斑马导丝插入胆总管内 ,拔除导管 ,…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对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1月梅州市人民医院确诊胆总管结石120例患者随机分为EST组(单纯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组)和SEST+EPBD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组),各60例。比较两组出血、穿孔、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等近期并发症,和胆道逆行感染、结石复发等远期疗效。并比较两组取石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SEST+EPBD组出血发生率低于E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穿孔。SEST+EPBD组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和总取石成功率高于E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ST+EPBD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E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定期复查,1年后统计SEST+EPBD组结石复发少于ES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ST联合EPBD在提高取石成功率的基础上,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有效缩短,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小结石(直径<10 m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行内镜下胆总管小结石治疗患者共160例,分为EPBD组及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组,每组80例。观察两组取石成功率、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结果 EPBD组及EST组分别有78例(97.5%)及76例(95.0%)成功取净结石。术后早期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5.4%及6.3%,EPBD组高淀粉酶血症4例,胰腺炎3例,无迟发性出血;EST组高淀粉酶血症3例,胰腺炎2例,迟发出血2例,胆道感染1例。结论 EPBD取石具有与EST取石相近的成功率,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无明显升高,出血的发生率要更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12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EST-LC组和胆总管探查术(LCBDE)组,组内均有64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EST-LC组手术成功率、结石残留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与LCBDE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结石数量、胆总管内径方面,LCBDE组相较于EST-LC组更多、更大(P<0.05);LCBDE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EST-LC组(P<0.05)。结论LCBDE组与EST-LC组相比,二者手术成功率均较高,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而前者避免EST-LC两次分期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食管型柱状大气囊扩张十二指肠乳头治疗既往曾行EST术的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2011年7月我院16例既往有EST史的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EPLBD使十二指肠乳头扩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治疗。结果 16例患者中,6例患者(37.5%)伴有乳头旁憩室,3例患者(18.8%)有高血压,1例患者(6.3%)有肝硬化,其中3例患者应用了碎石器碎石,13例患者仅一次就取净结石,其中单发结石7例,多发结石8例,术后合并有胰腺炎1例,合并有穿孔1例,经内科保守治疗治愈,未合并有消化道大出血、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气囊的大小为12~15mm,扩张的持续时间为30~40s。结论对于既往曾行EST术的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患者,EPLBD是有效而安全的,尤其是多发及较大的胆总管结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175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85例采用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取石,作为观察组,90例行常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作为对照组,观察取石成功率、术中碎石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取石成功率为96.5%,对照组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碎石率分别为14.1%和31.1%,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无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7%。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和胆管炎两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气囊扩张术治疗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结石可以减少术中碎石率和出血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在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实施EST+EPBD78例,所有病例最大结石直径均大于1.0cm(其中憩室旁乳头14例,憩室内乳头12例,余52例),52例直径小于1.5cm结石均一次性取石成功;直径大于1.5cm结石经碎石网篮碎石后13例一次性取石成功,余13例经再次取石后清除全部结石。结果78例病例全部取石成功,3例出现高淀粉酶血症,2例出现轻症急性胰腺炎,无出血、穿孔等其他并发症。结论EPBD联合EST取石安全、有效,尤其对于结石大、乳头条件差的患者可提高取石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一期联合治疗胆囊和胆管结石病的方法和价值。方法对16例经B超或CT、MRCP检查证实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在全麻下一期先行ERCP+EST+内镜下胆总管取石以清除胆管结石,然后行LC术。结果16例病人均顺利完成ERCP+EST+内镜下胆总管取石术和LC术,1例LC后经鼻胆管造影见结石残留后再次内镜取石。结论LC联合EST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可行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8月-2009年7月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为治疗组,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胆道镜胆囊和胆总管切除术;选取2004年9月-2006年7月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8月~2011年11月收治的34例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给予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分析其安全性。结果34例患者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均获取成功。34例患者取石成功率为91.2%;其中一次取石成功率为82.4%;术后2例患者局部渗血,1例患者尿淀粉酶一过性升高,1例患者经对症治疗痊愈;通过1年随访,3例患者结石复发,2例患者放置塑料支架,结石体积缩小,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取出。结论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起到显著疗效,具有较高安全性,尤其是高龄患者,保证了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10例,其中开腹取石治疗55例(对照组),行ERCP联合LC治疗55例(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但术后研究组疼痛较轻,需要药物镇痛的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扩大了腹腔镜胆囊切除的范围,患者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富国 《北方药学》2011,8(4):52-53,10
目的:评价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经ERCP检查者152例,将ERCP检查结果与B超、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对发现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结果:83例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检测正确率显著高于B超、CT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05,X2=26.38,P〈0.05)。内镜取石成功率为93.8(76/81),结石一次性清除率为81.6(62/76),并发症发生率为6.2(5/81);其中急性胆管炎1例,急性胰腺炎3例,消化道活动性出血1例。结论:ERCP是一种诊断和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其可作为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介绍联合应用EST及外科手术处理内镜下治疗困难的伴有乳头功能紊乱的胆管结石。方法 :本组 5例病人先行ERCP了解胆管结构、结石大小、部位及乳头排空情况 ,后行EST及胆管探查取石术。结果 :所有病人术后T管造影均示乳头排空良好。无胆管炎再发。结论 :建议对所有胆管结石病人先行ERCP ,对内镜下治疗困难且伴有乳头功能紊乱者联合应用EST及外科治疗无需重建消化道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