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文军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8):1313-1314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诊断价值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结果本组成人(7例)多于儿童(3例);儿童临床表现以脑缺血症状为主;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显示颈内动脉虹吸部末端和大脑前或中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并有脑基底部异常血管网形成。结论烟雾病儿童主要表现为脑缺血症状;脑MRA或DSA的异常征象是早期诊断烟雾病的重要依据。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烟雾病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成人型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对诊断烟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归纳64例经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年龄≥14岁的成人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经颅多普勒(TCD)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36~45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包括TIA和脑梗死在内的缺血性表现共33例(51.5%);最常见的确诊症状包括TIA和脑梗死在内的缺血性表现共32例(50.0%)。有21例(32.8%)患者在首次发作时,先行TCD筛查而后经MRA或DSA全部确诊。以非脑出血症状确诊的46例患者中29例(63%)先经TCD筛查而后行DSA或MRA确诊烟雾病。结论成人型烟雾病首发及确诊症状均以缺血性血管病表现为主,TCD是筛选烟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成人出血型烟雾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54例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DSA血管造影。结果 54例患者中累及大脑前动脉31例,累及大脑中动脉19例,同时累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18例,其中82.76%闭塞,7例累及大脑后动脉,6例出现基底动脉异常,7例合并动脉瘤。结论出血型烟雾病血管病变不仅累及大脑前、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亦可累及,动脉闭塞多于狭窄,可出现于单侧型烟雾病,可合并动脉瘤,DSA检查是诊断烟雾病的最主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 12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本研究纳入112例成年人,其中男性40例(35.71%),女性72例(64.29%),年龄20 ~ 80岁,平均年龄为(47.21±11.05)岁,临床表现主要以出血型脑卒中及缺血型脑卒中两方面起病,并以出血型脑卒中多见(99例,88.39%),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均可发现清晰的颅底异常增生血管网.结论 (1)成人型烟雾病的发病高峰可能为40 ~50岁,女性多于男性;以出血型脑卒中多见,合并脑动脉瘤或动脉畸形可能是成人型烟雾病发生脑出血的病因;(2)CTA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初步筛查及早期诊断烟雾病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结合脑-硬膜-肌肉血管融合术(STA-MCA+EDMS)治疗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22例成人烟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施行STA-MCA+EDMS术,治疗后随访3个月至2年,将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全脑血管造影(DSA)表现、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2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2例,其中1例为术侧脑梗死,1例为头皮愈合不良,术后3-6个月造影显示吻合口通畅21例。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mRs评分较术前降低。结论 STA-MCA+EDMS术治疗烟雾病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接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临床疗效。方法20例烟雾病患者均给予直接脑血管重建术治疗,即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记录患者血管吻合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20例烟雾病患者经直接脑血管囊建手术治疗后,患者吻合血管大多通畅(95.00%),日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90.00%)。结论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可获得满意疗效,但临床医师选择手术方案时仍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确保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用临床病例分析统计方法,对30例烟雾病患者的发病规律、临床特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烟雾病多见于青少年,以急性和亚急性起病,多累及颈内动脉系统(21例,占70%)、椎基底动脉系统(6例,占20%),可单独受累或并有颈动脉系统受累表现(3例,占10%).CT或MRI检查可见神经系统受累表现,血管造影(DSA)证实有异常血管网形成.结论烟雾病以颈内动脉系统受累多见,血管造影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8.
邵勇  常杰  朱震方  沈虹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629-2631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大脑中动脉中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MRA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35例患者均表现为偏瘫,其中面部和上下肢同时受累16例(45.7%),上下肢同时受累11例(31.4%),面部及上肢受累3例(8.6%),单纯面部受累2例(5,7%),面部及下肢受累2例(5.7%),单纯上肢受累1例(2.9%)。MRA影像学特征及脑梗死类型:29例(82.9%)患者表现为病变侧MCA中度以上狭窄,6例(17.1%)表现为MCA闭塞。30例(85.7%)表现为缺血性梗死灶,其中深部小梗死最为常见(53.3%),其次为交界区梗死(26.7%),皮层区域内脑梗死相对较少(20.0%)。结论偏瘫是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面部和上下肢同时受累;深部小梗死是影像学脑梗死常见的类型。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DSA与B超诊断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与B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优势。方法对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DSA检查以及B超观察及对比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的情况,分析影像结果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DSA检出颅外颈动脉病变者69例(检出率86.67%),受累动脉132支,颈动脉狭窄伴斑块75支,颅内动脉狭窄32支,其他颅外动脉狭窄25支,颈动脉狭窄高于非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不同受累动脉的狭窄程度分布:狭窄1级52支,2级41支,3级26支,4级13支。B超检出颈动脉狭窄(斑块)61例(检出率76.7%),CCA16例,BIF35例,ICA20例,管腔确定为管腔狭窄23例,管腔明显狭窄30例,血管完全闭塞8例。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利用DSA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比B超具有检查广泛性、确切性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邢卫红  邢丽  范国力  崔书彦 《河北医药》2010,32(23):3335-3336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MRA影像学的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08例明确诊断为烟雾病患者的MRA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有脑缺血性症状62例;有出血性症状患;患者进行了MRI检查10例,进行DSA检查8例,全部行CT平扫及MRA检查108例。应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0T超导磁共振,采用相位对比法(2D-PC)和三维时间飞跃法(3D-TOF)(FISP)技术进行成像。结果 108例患者的MRA均诊断为烟雾病,最后全部符合临床,准确率为100%,虽在显示血管狭窄程度及颅底异常血管网症方面明显不如DSA,但却明显优于CT及MRI。结论 MRA因具有无创伤、方便、快捷等特点是烟雾病诊断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赵敏  段枫  刘建国  戚晓昆  李丽萍 《河北医药》2011,33(11):1634-1635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成人烟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收集我院经MRA和(或)DSA确诊为烟雾病患者20例,按照影像结果分为3期。所有患者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TCD所检测的颅内动脉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p)及脉动指数(P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Ⅱ期患者Vp明显升高,而PI值下降,各组间Vp和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能一定程度反映成人烟雾病血流特征,对成人烟雾病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王秀茹  张秋瓒  王艳荣  杨倩  王浩 《天津医药》2011,39(9):860-861,884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提高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我院诊治的21例急性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急性缺血性肠病患者中17例(80.9%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该病早期可表现为多种消化系统症状,腹部体征轻与症状不符,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指标,腹部彩超、腹平片及螺旋CT对本病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结肠镜及腹部CTA有确诊意义。4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及1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患者行腹部CTA检查确诊;16例结肠缺血患者经结肠镜确诊。经扩血管药、抗凝及溶栓等内科综合治疗、手术治疗和腔内介入治疗,仅1例病情无改善。结论 急性缺血性肠病的诊断关键在于临床医生想到该病,根据情况及早行结肠镜、腹部CTA等检查, 以尽早诊断和治疗,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动脉溶栓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分析我科2006~2008年19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资料,并对38例接受动脉溶栓治疗的患者进行全程观察和护理。结果除4例剧烈躁动而终止动脉溶栓行常规药物治疗外,其余均采用动脉溶栓治疗获得成功疗效满意。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DSA检查可明确病因定位诊断,早期选择介入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操作简单,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烟雾病患者CT血管成像( CTA)和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的影像特点。方法根据29例烟雾病患者CTA和DSA的影像表现,将CTA和DSA发现的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异常增生血管、代偿血管的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根据烟雾病患者的DSA影像结果将29例烟雾病患者的57个病变半球进行铃木分期和统计分析。结果29例烟雾病患者中,CTA和DSA在发现大血管狭窄、闭塞(CTA 53个半球,DSA 57个半球)(χ2=2.167,P>0.05)以及显示异常增生血管(发现异常增生血管:CTA 41个半球,DSA 45个半球;未发现异常增生血管:CTA 16个半球,DSA12个半球)(χ2=0.757,P>0.0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显示烟雾病代偿情况方面CTA不如DSA。结论 CTA可以作为烟雾病有效的筛查手段,但是DSA可以动态观察颅内血管代偿情况、代偿程度,明显优于CTA,且能为进一步手术治疗提供更为详尽的血管情况。  相似文献   

15.
MR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永祥  张金平  钱振  高萍 《江西医药》2008,43(4):348-350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磁共振成像(MRI)对烟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烟雾病患者行MRI和MRA检查,MRI包括横轴位T1WI、T2WI、FLAIR及矢状位T2WI;MRA常规采用3D-TOF法,3例加做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2例加做增强后3D-TOFMRA。结果MRI表现为:脑出血12例,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脑梗死14例,脑出血合并梗死5例,仅轻度脑萎缩2例,无明显脑实质改变2例,21例脑内见Moyamoya血管。MRA均见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其中双侧18例,单侧10例,大脑中动脉狭窄42支,大脑前动脉狭窄36支,大脑后动脉狭窄13支;27例显示异常血管网,8例见颈外动脉分支侧支循环,16例见大脑后动脉代偿性侧支循环。结论MRI可良好显示脑内病变,MRA能较完整显示异常血管,MRA结合MRI可作为烟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脑出血高信号影响3D-TOFMRA显像时,CE-MRA可更准确诊断烟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1年6月本科收治的22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发病特点是多无明显诱因在安静状态下急性起病,男性多发,患者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多数患者有脑血管病易患因素。(2)临床表现多样,以意识障碍和眼球运动障碍为主,病情重;头颅CT或MRI检查可显示有2处及以上病灶。(3)诊断主要依据患者发病时出现基底动脉尖血管单侧或双侧2个及以上部位损害的临床表现以及发病24h后头颅CT或MRI检查示基底动脉尖供血区出现2个及以上病灶。(4)治疗原则与其他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同,但患者预后差,本组治愈5例(22.7%)、有效9例(40.9%)、恶化6例(27.3%)、死亡2例(9.1%)。结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表现多样、病情重,影像学检查可显示病灶;治疗原则与其他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同,但其致残致死率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血管侧支循环代偿类型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3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部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影像分析,判定责任血管,分析侧支代偿是否存在及其代偿类型,并结合临床资料,探讨侧支代偿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中的意义。结果所有患者病变累及血管共47支,其中锁骨下动脉14支(29.8%),颈内动脉13支(27.7%),大脑中动脉7支(14.9%),颈总动脉2支(4.3%),颈外动脉1支(2.1%),大脑前动脉2支(4.3%),大脑后动脉1支(2.1%),基底动脉4支(8.5%),椎动脉3支(6.4%)。经W illis环开放代偿14例,软脑膜动脉吻合代偿14例,颈内-颈外动脉代偿4例,颈外-椎动脉和锁骨下动脉肌间支吻合代偿1例,颅底异常血管网2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11例,未见明确侧支代偿1例。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时,颅内可形成多种类型的侧支循环,部分病例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侧支代偿共同向缺血区供血;临床症状与侧支循环建立速度、类型、完善程度密切相关;侧支循环的存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及预后意义深远,存在双面性,应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8.
烟雾病又称Moyamoya病、脑底血管网症,是一种以颅底Willis动脉环进行性狭窄为特征的慢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因其在脑血管造影时形如吸烟时喷出的烟雾,故称为烟雾病[1].病因尚不明确,好发于儿童与青年,女性多见,在儿童中多表现为缺血性症状,而在成年人则主要为出血症状,多见发作性肢体无力或偏瘫,左右交替,反复发作.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以脑室出血为首发表现的烟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介入检查对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对其进行DSA介入检查及治疗中介入DSA术,观察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改变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5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经过DSA检查后发现15例血管正常;41例患者血管异常,其中后交通动脉瘤2例,大脑动脉闭塞5例,脑动脉畸形6例,大脑动脉狭窄28例。对41例血管异常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后,血管完全再通的患者16例,血管部分再通的患者23例,血管未通的患者2例。患者病变较治疗前改善情况显著,病区的面积狭窄度治疗前后分别为(46.1±10.6)%,(12.8±5.3)%;直径狭窄度治疗前后分别为(43.1±11.5)%,(12.1±4.3)%;病变长度治疗前后分别为(7.6±2.3)mm,(11.1±2.2)mm;最小直径治疗前后分别为(0.8±0.3)mm,(2.4±0.8)mm;各个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介入检查提高了疾病的检出率,对治疗提供了依据,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烟雾病病例的临床特点,探讨烟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烟雾病发病特征、脑血管影像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多为青壮年起病,主要有脑梗死、脑出血两种起病形式,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无力、头痛、头晕、智力减退等症状;影像学表现为双侧大脑中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合并至少一侧异常血管网。结论常规进行MRA或CTA筛查可减少烟雾病的漏诊;药物治疗烟雾病效果有限,外科手术治疗可能有益于预防再出血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