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和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EphA3在大肠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31、EphA3蛋白在80例大肠癌、20例大肠腺瘤、10例大肠正常组织中表达情况,并计算MVD值,分析MVD与EphA3蛋白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大肠癌组织、大肠腺瘤和大肠正常组织中MVD值分别为(89.78±14.31)、(49.35±4.12)、(20.90±2.42),三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EphA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P〈0.01)。(3)MVD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1);EphA3的阳性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关(P〈0.05)。(4)EphA3在大肠癌中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361,P〈0.01)。结论MVD及EphA3与大肠癌的生长、浸润转移有关,对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nm23-H1、P53及COX-2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76例大肠癌组织中nm23—H1、P^53及COX—2的表达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结果:①大肠癌组织中nm23-H1的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P^53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OX-2与大肠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②大肠癌组织中nm23-H1与P^53表达呈负相关(P〈0.05,rs=-0.402)。结论:nm23-H1低表达反作用于大肠癌的转移过程,可作为预测转移的良好指标。nm23-H1、P^53及COX-2的联合检测对判断大肠癌转移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抗CD34抗体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MVD。结果 不同大小肿瘤组间MVD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分化程度食管鳞癌MV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浸润深度食管鳞癌MV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MVD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VD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高雷  孟俊红  雷淑兰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1972-1974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和肿瘤微血管生成与肝细胞癌(H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6例肝细胞癌及15例癌旁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VD),分析两者间及其与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相互关系。结果 肝细胞癌组HIF—1α的表达水平及MVD较癌旁组织增加(P〈0.01),且肝细胞癌组中无包膜及已转移者HIF-1α的表达水平和MVD相应较有包膜及未发生转移者高(P〈0.05);低分化肝细胞癌MVD较高分化肝细胞癌高(P〈0.01);肝细胞癌组织中HIF-1α表达水平和MVD呈正相关(r=0.746,P〈0.01)。结论 HIF-1α可能参与了肝细胞癌微血管形成的调控,HIF-1α表达水平和MVD可反映肝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可作为预测肝细胞癌浸润转移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李四光  于照祥  田明 《中国医药》2013,8(5):653-654
目的研究内皮抑素(ES)与直肠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探讨其在直肠癌侵袭行为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正常直肠组织与40例直肠癌组织中ES蛋白的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结果ES阳性评分表达主要在正常直肠黏膜组织,正常黏膜组织的表达高于直肠癌组织[(3.7±0.5)分比(2.6±0.9)分],MVD低于直肠癌组织[(21±4)比(42±7),P〈0.05]。直肠癌浸润越深,直肠癌组织中Es表达越低[黏膜层(4.0±0.2)分,肌层(3.3±0.2)分,全层(2.4±0.2)分,P〈0.05],MVD逐渐增加[黏膜层(17.5±1.3)、肌层(28.6±2.3)、全层(46.8±3.1),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组织中ES表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组织[(3.1±0.2)分比(2.1±0.2)分,P〈0.05],MVD明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组织中[(30.0±1.5)比(56.2±3.1),P〈0.05]。随直肠癌浸润深度的增加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组织中ES蛋白的表达降低,MVD表达升高(P〈0.05)。结论ES表达降低,肿瘤血管生成增加,MVD升高,可促进直肠癌的局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受体FLTl和血管生成及大肠癌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02例大肠癌组织FLTl及VE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分析血管生成与大肠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FLTl及VEGF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P〈O.01)。FLT1、VEGF表达和MVD与大肠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VEGF表达和MVD与肝转移相关(P〈0.01),但FLTl与肝转移无关。FLTl及VEGF表达阳性或高MVD的大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P〈O.01)。VEGF表达与FLTl表达密切相关(P〈O.01)。结论FLTl及VEGF与大肠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对大肠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的表达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浸润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胃炎组织及50例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中TAMs、微血管密度(MVD)及uPA的表达。结果(1)胃腺癌中uP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胃炎组织及印戒细胞癌(P〈0.01),且与胃癌的转移有关(P〈0.05)。(2)胃癌中TAMs计数显著高于胃炎组织(P〈0.01),且有淋巴结转移组TAMs计数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uPA、TAMs及MVD三者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uPA、TAMs及MVD三者协同作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凋亡抑制蛋自Livi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的发展、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37例相应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Livin和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4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分别有27例Livin表达阳性(55.1%)和35例HIF—1α表达阳性(71.4%),明显高于相应正常食管组织(P〈0.01);两者的表达均与癌组织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其中HIF-1α与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Livin与编组织分化程度不相关(P〉0.05)。Livin与HIF-1α的表达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结论检测Livin和HIF-1α蛋白有助于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有利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及CD44v6、p53、nm23-HI和COX-2表达情况,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理资料,统计结直肠癌浸润深度、临床分期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44v6、1353、rim23-H1和COX-2在结直肠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淋巴结转移率随着结直肠癌浸润深度的加深而增加(P〈0.05);结直肠癌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率越大(P〈0.05);不同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结直肠癌淋巴转移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COX-2、p53、nm23-H1表达在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等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类型及不同Dukes分期CD44v6、COX-2、nm23-H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COX-2、p53、nm23-H1表达与浆膜浸润有关(P〈0.05);CD44v6、COX-2、p53、nm23-H1表达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患者3年生存率相关,CD44v6、COX-2、p53、nm23-H1可作为预测结肠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腮腺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对48例腮腺恶性肿瘤及30例腮味良性肿瘤、15例正常腮腺组织检测HIF-1α。结果:①HIF-1α在腮腺恶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IF-1α的表达与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HIF-1α在腮腺恶性肿瘤高表达,HIF-1α可能与腮腺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中期因子及MV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idkine,MK)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影响胃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107例胃癌组织中中期因子和CD34的表达,并以31例正常胃黏膜标本作对照。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MVD计数,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合随访资料,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胃癌预后结果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的中期因子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MVD为32.74±6.46;正常胃黏膜组织中期因子0.00%,MVD为14.55±4.07,胃癌组织中中期因子表达率及MVD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均P〈0.01)。中期因子表达与胃癌的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关(均P〈0.01),而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在胃癌组织中中期因子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592,P〈0.01)。MVD与胃癌的大小、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均P〈0.01)。Cox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胃癌的大小、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中期因子表达与胃癌的预后有关(P〈0.05),而性别、年龄等与预后无关(P〉0.05)。但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只有肿瘤的病理分期、MK表达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组织中,中期因子的过度表达可能在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MK过表达可作为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从而指导胃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PTEN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胃黏膜及80例胃癌组织中PTEN、VEGF、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PTEN全部阳性表达,胃癌组织PTEN阳性率为52.5%(40/80)、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VEGF在正常胃黏膜阳性率为10%(2/20),胃癌组织阳性率为53.8%(43/8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VEGF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胃癌组织MVD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MVD(P〈0.01),MVD与胃癌组织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胃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1),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VEGF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PTEN蛋白表达水平与MVD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PTEN蛋白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胃癌PTEN基因失活可能通过增加VEGF的表达来促进血管形成,导致肿瘤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13.
PCNA、E2F-1、RASSF1A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CNA、E2F-1、RASSF1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1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中PCNA、E2F-1、RASSF1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0.0%,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为2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CNA蛋白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E2F-1阳性表达率为73.3%,正常胃黏膜中为8.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E2F-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RASSFIA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0.0%,在癌旁正常黏膜中为100.0%,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RASSFI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PCNA、E2F-1、RASSF1A在胃癌细胞中异常表达,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鳞癌,SCC)组织替拿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8例正常宫颈上皮(NCE)、3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68例宫颈鳞癌组织替拿素的表达情况,并检测Ki-67标记的增殖指数(PI)和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替拿素从NCE、CIN到宫颈鳞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8.33%和52.94%,替拿素阳性率有显著升高趋势(P〈0.01)。替拿素在宫颈鳞癌中表达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间质浸润深度及脉管浸润无关(P〉0.05)。无盆腔淋巴结转移者替拿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者(P〈0.05)。替拿素在宫颈鳞癌中表达与MVD正相关(P〈0.05),而与PI无相关性(P〉0.05)。宫颈鳞癌组织替拿素阳性表达者生存率与阴性表达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鳞癌组织替拿素过度表达可能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并抑制盆腔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MP-9,CD105在胰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MP-9,CD105在53例胰腺癌组织(实验组)及10例正常胰腺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并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胰腺癌组织中MMP-9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MMP-9的表达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P〈0.05)。胰腺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明显高于非肿瘤性胰腺组织。CD105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其MVD值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P〈0.05)。胰腺癌组织中MMP-9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5)。结论MMP-9的表达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MVD值有可能作为判断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胃癌中的HIF-1α和STAT3的表达及相互关系,初步探讨他们在胃癌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分别检测60例胃癌组织、15例胃正常黏膜中HIF-1α和STAT3的表达水平,了解HIF-1α和STAT3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HIF-1α和STAT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HIF-1α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STAT3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TAT3与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HIF-1α和STAT3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HIF-1α和STAT3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HIF-1α和STAT3可能联合通过抑制靶PTEN基因而促进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17.
低氧诱导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HIF—1α的表达。结果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率为52.5%(21/40),其中鳞癌中的表达率68%(17/25)高于腺癌的表达率26.7%(4/15)(x^2=4.87。P〈0.05)。临床分期中Ⅰ,Ⅱ期HIF—1α阳性表达率为42.3%(11/26),Ⅲ-Ⅳ期HIF—1α阳性表达率为85.7%(12/14),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x^2=5.35,P〈0.05),低分化的表达率71.4%(15/21)高于中高分化的表达率42.3%(11/26)(x^2=4.82,P〈0.05)。HIF-1α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无关(x^2=0.028,P〉0.05)。10例正常组织中HIF—1α呈阴性表达。结论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增强表达与肿瘤的分化、临床分期及病理组织类型有明显关系(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无关,认识HIF-1α在肿瘤不同阶段的表达可为抗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组织中HIF-α的表达及DNA结合活性的动态变化与肿瘤病理学特性的关系。方法收集8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及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RT—PCR检测HIF-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HIF-α的蛋白质表达水平,EMSA法检测HIF—αDNA结合活性的表达变化,并结合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HIF-α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在肿瘤组织中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α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组HIF-α的DNA结合活性较癌旁正常组织增高,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α的高表达及转录活性的增强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密切相关,可将此作为抑制肿瘤发病的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21、p27、bcl-2蛋白在大肠癌、大肠腺瘤及正常大肠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大肠黏膜、22例大肠腺瘤和69例大肠癌中p21、p27、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21、p27、bcl-2蛋白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93%、50.72%、52.17%,各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组织与对照组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p21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bcl-2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中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Ⅳ期bcl-2表达率显著低于Ⅰ、Ⅱ、Ⅲ期(P〈0.05)。结论:p21、p27、bcl-2蛋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p21、p27、bcl-2对于临床诊断大肠癌及判断病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 den-sity, MVD)和细胞增殖核抗原( Ki-67)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64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MVD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VEGF、MVD、Ki-67表达在不同Dukes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中存在明显差异( P <0.05),不同分化程度之间MVD表达存在差异( P <0.05),而三者的表达与性别、年龄、部位、大小无关(P>0.05),VEGF、Ki-67表达与MVD呈正相关,且VEGF、MVD表达与预后相关。结论 VEGF、MVD、Ki-67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相关,VEGF、MVD与预后相关,可作为检测大肠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