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需机械通气的RDS患儿70例,随机分为HFOV组和常频机械通气(CMV)组,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并发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机械通气1 h后,两组患儿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平均气道压(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0 h有不同程度改善,且在1 h及6 h HFOV组较CMV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24 h后HFOV组的OI、MAP仍较CMV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CMV组(P〈0.05);两组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能更好更快的改善RDS患儿的肺氧合功能,缩短病程,同时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高频振荡通气(HFOV)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将5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7例采用HFOV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常频机械通气并经气管导管单体位(仰卧位)一次性快速滴注猪肺磷脂注射液200mg/kg。观察2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氧合指数的改变并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经HFOV治疗1h后氧分压明显上升为(71.2±13.6)minHg(P〈0.05),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下降为(50.9±8.9)mmHg(P〈0.01),氧合指数迅速下降为5.9±2.6(P〈0.05),A—aDO2上升为(0.44±0.12)mmHg(P〈0.05)。治疗3、6、12、24h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A-aD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FOV早期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性好、疗效肯定的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6,(5):196-198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叠加常频通气(CMV)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HFOV叠加CMV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对照组采用HFO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6、12、24、36h后氧合指数、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结果HFOV叠加CMV组氧合指数(OI)在治疗后6、12、24、36h均低于HFOV组;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高频振荡叠加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较单纯高频振荡通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早产儿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早产儿重症NRDS患儿分为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组和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上机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呼吸机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HFOV组在发绀、呼吸困难、临床症状改善、上机时间以及氧疗时间明显优于CMV组,住院时间、存活率及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治疗早产儿重症NRDS能更好地改善氧合,通气效果优于CMV,临床症状改善更快,减少上机时间及氧疗时间,减少肺损伤(VILI)的发生,是治疗早产儿重症NRDS的一种有效的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 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4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住院需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患儿45例,按通气模式分为HFOV组25例和SIMV组20例,比较2组患儿上机后1 h、12 h和24h的血气指标、上机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肺气漏( PAL)、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脑室内出血( IVH)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HFOV 组治疗1h后动脉血氧分压( PaO2)明显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氧合指数( OI)明显下降,与SIM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开始时、12 h、24 h的PaO2、PaCO2、O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上机时间、住院时间短于SIMV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2组PAL、BPD、IVH 发生率、治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结论 HFOV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迅速改善肺呼吸功能,缩短上机时间及病程,同时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性好的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NRDS 50例,随机分为常频机械通气(CMV)组25例和高频振荡通气(HFOV)组25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氧合指数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HFOV组患儿的血气分析值和氧合指数明显优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生气胸、肺气漏、慢性肺疾病等并发症低于CMV组(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肯定,并降低患儿对机械通气的需要,是安全、可靠的新型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高频振荡通气对治疗早产儿重症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52例早产儿重症呼吸衰竭随机分成两组,26例采用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另26例采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变化,并发症及转归等。结果:HFOV组患儿在治疗6、12、24、48h,氧浓度(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明显下降,a/APO2(动脉/肺胞氧分压比值)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CMV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患儿上机时间、氧疗时间、病死率及并发症均较CMV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能较CMV更好地改善氧合和通气功能,迅速纠正早产儿重症呼吸衰竭,减少上机时间及氧疗时间,提高存活率,疗效较CMV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对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5例在本院PICU治疗的ARDS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3例采用高频振荡通气,对照组32例采用常频机械通气,观察两组的氧合指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在2、15、24 h不同时间点氧合指数(OI)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临床疗效明显、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在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区别。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月我院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44例,其中给予高频机械通气22例(高频组),常频机械通气22例(常频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上机时间、上机后2h吸入氧浓度的变化、动脉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的比值、住院时间。结果高频组与常频组上机时间、上机后2h吸入氧浓度的变化、动脉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的比值、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用于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时,前者并未显示出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珂立苏联合高频通气(HFOV)治疗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足月儿RDS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按家庭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行珂立苏+高频通气治疗;对照组行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结果两组上机后1、6、12 h的吸氧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88.5%)、气胸发生率(3.8%)与对照组(68.2%、1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珂立苏可以提高足月儿重症RDS治愈率,并减轻肺动脉高压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足月新生儿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PPHN患儿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时间段治疗措施不同分为HFOV组、常频机械通气(CMV)+西地那非组、HFOV+西地那非组.分析各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6、12 h后的P/F比值、氧合指数(OI)、肺动脉压力,以及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转归.结果 治疗3、6、12 h后HFOV+西地那非组P/F、OI、肺动脉压力均优于CMV+西地那非组和HFOV组,CMV+西地那非组优于HFO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西地那非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CMV+西地那非组和HFOV组,CMV+西地那非组短于HFO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西地那非联合HFOV治疗PPHN疗效显著,能迅速改善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氧合情况,显著缩短患儿的上机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但对患儿病死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52例重症新生儿RDS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76)和观察组(n=76)。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常频机械通气模式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HFO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各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OI)。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H、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O2、O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21.5±4.9)d,观察组为(14.7±3.1)d,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7.59,P=0.006)。观察组治愈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χ2=5.37,P=0.018),并发症发生率为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χ2=6.99,P=0.008)。结论 HFOV能明显改善重度新生儿RDS的缺氧状态,改善氧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其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珂立苏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本院43例MAS患儿随机分成控制性机械通气(CMV)组23例和HFOV组20例。HFOV组应用高频振荡通气,CMV组常规机械通气,两组均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治疗。监测两组通气治疗0、2、12、24、48h后反映肺氧合功能的指标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肺泡氧分压(a/ApO2)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的呼吸机使用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及临床转归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联合珂立苏通气治疗后反映肺氧合功能的各参数在不同时间点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HFOV组在时限和程度上要比CMV组显著;HFOV组上机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CMV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肺气漏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CMV组(P<0.05),而病死率与Ⅲ度以上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珂立苏治疗重症MAS,肺氧合功能改善快,上机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可作为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抢救性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在新生儿肺出血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冬  孙晓娟  宋磊  孔炜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3348-3350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HFOV)叠加常规机械通气(CMV)的通气方式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新生儿肺出血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HFOV CMV治疗,对照组采用CM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呼吸机参数和氧合指标情况.结果:两组病死率无明显差异,HFOV CMV治疗24h后,氧合指数明显下降且低于CMV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儿的肺出血停止时间、撤机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FOV CMV通气方式对新生儿肺出血能更好改善氧合,减少气道伤,缩短病程,疗效好而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对婴幼儿心脏病术后急性肺水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24例心脏术后急性肺水肿病例分为两组,A组为高频振荡通气,B组为常频呼吸机通气,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护理措施。结果HFOV较常频呼吸机通气更有效改善婴幼儿心脏术后急性肺水肿患儿的通气,提高氧分压。结论HFOV是治疗婴幼儿心脏术后急性肺水肿的有效方法,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新型机械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应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NRDS的极低出生体重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鼻塞式CPAP治疗,观察组应用固尔苏联合鼻塞式CPAP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需有创机械通气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氨溴索(沐舒坦)预防和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早产儿入院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沐舒坦。观察2组早产儿在24h内RDS的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发生RDS后机械通气开始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下机后氧疗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发生RDS 5例,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发生RDS 12例,发生率为26.7%,2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9%低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下机后氧疗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沐舒坦防治早产儿RDS效果显著,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氨溴索治疗以及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以及具体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早产儿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通过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的早产儿,对于实验组的早产儿,则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进行治疗。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早产儿的24 h内RDS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RDS发生后的开始机械通气时间、持续通气时间、之后的氧疗时间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RDS发生率为12.0%,相较于对照组的27.0%有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在并发症上的发生率为13.0%,相较于对照组的31.0%有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下机之后氧疗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产儿的RDS防治方面,沐舒坦的疗效明显,方法简便,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