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关节镜下双束重建与单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患者使用双束重建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单束重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给予患者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Tegner体育量表评分、Lysholm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体育量表评分对比治疗前均增高(P<0.05),且治疗组的评分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束重建与单束重建对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双束重建比单束重建更能满足膝关节生物力学平衡,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枫  尹培荣 《贵州医药》2006,30(2):178-181
随着体育运动的日趋普及和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率也有所增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损伤是常见而严重的运动创伤之一。ACL断裂引起的膝关节不稳称ACL缺损膝,治疗不当将严重影响运动能力或丧失运动能力,晚期导致严重的膝关节骨关节病。目前,对ACL损伤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检查和MRI检查。临床检查主要包括3项特殊物理检查:前抽屉试验(ADF)、Lachman试验(L-T)和轴移试验(PST)。  相似文献   

3.
刘毅  彭笳宸 《贵州医药》2004,28(2):145-146
临床上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是最常见的膝部韧带损伤,如不及时修复稳定膝关节,则将出现膝关节韧带松弛、关节软骨退变、创伤性关节炎以及其它结构的继发性损害等并发症。我科自1999年10月至2003年1月利用关节镜下髌韧带中1/3重建膝前交叉韧带12例,经随访观察膝关节功能稳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正>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是辅助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其作用在膝关节附属结构中最为重要[1],但其在运动及外伤过程中也最易受损断裂且自行修复能力极差[2]。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时机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重建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57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按照患者的接受手术的时间将57例患者分为A组与B组,A组26例患者为早期重建,B组31例患者为晚期重建。在两组患者接受手术6个月后进行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HSS评分。结果 B组(晚期重建)患者的膝关节HSS评分稍高于A组(早期重建),组间统计学检验无差异,P> 0.05。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手术时机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术后膝关节修复程度及关节活动度影响不大,因此对于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早期重建、晚期重建均可。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解剖特点诊断方法,探讨膝关节镜下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种不同移植材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01月至2013年04月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62例,患者均行关节镜下重建手术,按不同移植材料分为两组:自体骨-髌韧带-骨组(A组)32例;自体半腱肌腱股薄肌腱组(B组)30例。术后定期随访2年,对Wemer髌股痛评分、肌力恢复程度、膝关节活动度、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Lysholm评分等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62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2年两组比较膝关节活动度、肌力恢复情况、Lysholm膝关节评分、髌股痛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前交叉韧带解剖结构复杂,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疗效与移植材料的种类之间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重建方法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损伤。方法对18例PCL损伤的患行动力重建。21例PCL损伤的患行静力重建。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根据LYsholm评分,静力重建PCL,平均分为95分;而动力重建的平均分为86分。结论采用半腱肌替代的方法静力重建PCL的损伤,术后因解剖学上的恢复而使受伤的膝关节稳定,达到了生物学固定,是重建PCL的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骨挫伤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挫伤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经两名高年资MR诊断医师与一位MR专家对12例X线检查阴性、MR检查骨挫伤并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病例中前交叉韧带断裂的4例,挫伤8例,合并有后交叉韧带损伤3例,内侧副韧带损伤3例,外侧副韧带损伤的3例,内侧半月板损伤的1例,外侧半月板损伤的1例,出现膝关节股骨与胫骨内侧对吻性骨挫伤3例,外前侧对吻性骨挫伤3例,胫腓骨上段对吻性骨挫伤3例。所有病例中:股骨内髁前部骨挫伤5例,后部骨挫伤3例,股骨外髁前部4例,后部骨挫伤2例,胫骨平台内侧前部8例,后部4例,胫骨平台外侧前部7例,后部3例,腓骨2例,共计挫伤数目为38个。结论 “对吻性骨挫伤”和交通伤致胫、股骨前部骨挫伤高度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解剖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术后的MRI与正常膝关节MRI比较,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能否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3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手术组),行解剖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按照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 IKDC)、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观察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术前及术后常规检查MRI(3.0TGE,4 mm层厚),前叉韧带信号评定及进行Blumensaat角、矢状位ACL角、PCL角、PCL指数测定、胫骨前移测定与30例正常膝关节(正常组) MRI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伸屈活动度正常,前抽屉试验均阴性。 Lachman试验Ⅰ度阳性3例,Ⅱ度阳性1例;轴移试验阳性3例。术后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及Lysholm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前交叉韧带信号按Rak's方法评定:其中1级为27例(优),2级为3例(中)。 ACL角手术组术前、术后与正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与正常组Blumensaat角、PCL指数、胫骨前移均较术前降低( P<0.05),手术组术后与正常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组术后、正常组PCL夹角均较术前增大(P<0.05),手术组术后PCL夹角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通过解剖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术前、术后MRI与正常MRI比较,说明解剖型前交叉韧带重建能够很好恢复膝关节前后向及旋转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均在关节镜下采用月国绳肌肌腱和缝线钢板行韧带重建,均获治愈出院。随访1个月~最长3年,效果满意。结论综上所述,患者常因意外事故而致膝关节损伤,护理人员通过有效的围术期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术后护理对预防并发症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康复指导非常重要,是患者完全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eiate ligament,ACL)是膝关节重要的前向稳定结构,ACL损伤是较为常见而又严重的运动性损伤。损伤后可以产生明显的膝关节前向不稳,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随之继发关节软骨、半月板等主要结构损害,导致关节退变和骨关节病的早期发生。关节镜下ACL重建术近年来运用于临床并被广大医生和患者接受。回顾2000年8月~2005年4月在关节镜用骨髌腱骨重建19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2008年以来我院对120例前后交叉韧带断裂进行韧带重建手术的疗效观察。方法对其120例患者,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在关节镜下分别进行前交叉韧或后交叉韧带的重建手术,术后有计划的康复功能锻炼,术后9~24个月的定期随访。结果 12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下重建前后交叉韧带手术是一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镜监控下自体骨-髌韧带-骨重建前交叉韧带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较常见.传统的手术方法如半腱肌、阔筋膜张肌等重建ACL效果不佳,固定时间长达4~6周,去外固定后仍需用手杖助行4个月,如果术后保护时间不足,可使重建韧带渐渐松驰.1997年4月~1999年7月,我们在关节镜监控下行自体中1/3骨-髌韧带-骨(BPB)治疗ACL损伤5例,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中等距与非等距移植对韧带转归的力学变化。方法选取雄性日本大白兔60只,体重2 500~3 000 g,分成等距移植组(A组)、非等距移植组(B组)。术后3、6和12周每组处死10只,观察比较A组与B组韧带的组织学变化,并且行移植韧带的力学测试。结果 3、6和12周A组与B组韧带的组织学及力学性能均有所改善,但同期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ACL重建中应该采用等距移植,由此可以有利于ACL的力学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胫前肌腱单束重建与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41例,回顾性分析经胫骨前外侧隧道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手术与经胫骨前外、前内侧隧道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手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前、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膝关节活动度(ROM)、Lysholm评分,并用Kneelax 3评估膝关节屈曲30°和90°时的稳定性。结果单束重建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双束重建组(t=9.774 P=0.000);单束重建组与双束重建组都没有出现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单束重建组与双束重建组的膝关节活动度变化(t=0.073,P=0.943)、Lysholm评分变化(t=0.738,P=0.470)、屈膝30°时胫骨后移情况(t=1.035,P=0.314)及屈膝90°时胫骨后移情况(t=1.256,P=0.22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前外侧隧道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手术与经胫骨前外、前内隧道双束重建后交叉韧带手术均能提高术后中期的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但胫骨前外侧隧道单束重建比双束重建组的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6.
<正>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的核心性稳定结构,具有制导膝关节生理活动并限制非生理性活动的功能,其中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作用更为重要,其损伤的治疗已成为目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对比膝关节镜下采用两种自体材料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35例使用1/3髌韧带自体材料重建,对照组使用双股半腱肌半膜肌腱自体材料重建,选择Lysholm评分评价两组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膝关节不稳定均消失,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经过Lachman实验与轴移试验均呈阴性,利用KT-2000监测患侧、健侧,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各时间差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给予1/3髌韧带自体材料重建,可确保膝关节处于稳定状态,有利于本体感觉重建、腱骨愈合,加快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微创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11年8月,利用关节镜微创技术对163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撕裂伤患者进行双束重建手术。手术采用常规关节镜髌下前内侧(AM)和前外侧(AL)入路,镜下证实前交叉韧带撕裂伤并处理合并伤后在胫骨结节内侧做斜形手术切口,取出半腱肌及股薄肌腱,修整编织,分别对折成3~4股,备用。在胫骨及股骨分别钻制2骨道(共4骨道),引入编织好的半腱肌及股薄肌。股骨端采用Endobutton翻转固定,胫骨端采用界面可吸收螺钉固定。结果 163例患者中3例失访,其余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2~30个月。术前、术后采用Lysholm评分,手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50(43~71)分,12个月后随访时Lysholm评分平均为93(78~99)分。优良率为95%。结论关节镜微创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仿造正常前交叉韧带的解剖结构,有效地重建了维持膝关节前后直向及轴向旋转稳定装置,术后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得到了全面的恢复,疗效较单束重建术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8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和常规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后膝关节功能锻炼由患者自行掌握;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有计划、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2组术后6个月时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干预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利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对急慢性前、后交叉韧带(ACL、PCL)断裂的重建治疗,以期恢复膝关节稳定性。方法在关节镜下使用自体或异体的骨-髌腱-骨、肌腱重建修复断裂的前、后交叉韧带。结果2001年2月至2007年7月共治疗前、后交叉韧带20例,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效果良好。结论早期关节镜下重建修复断裂的前,后交叉韧带,手术创伤小,病人能最大限度的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