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芳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1):45-46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重度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观察组30例哮喘持续状态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并与对照组20例健康儿童比较。结果重度哮喘惠儿急性发作期血清TNF—α,IL-6,IL-8均升高(P〈0.05),其中TNF—α明显升高(P〈0.01),缓解期TNF—α仍升高明显(P〈0.05)。结论重度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的气道炎症过程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形成的免疫网络调控异常造成的,其中TNF—α是影响儿童哮喘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IL-13、TNF—α与IgE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31例、缓解期29例和2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IL-13、TNF—α和IgE浓度。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组和缓解组TNF—α、IL-13与Ig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发作组IL-13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P〈0.05),而TNF—α水平与缓解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NF—α、IL-13升高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因素;IL-13在哮喘患者IgE产生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中的含量及其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以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M1F的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外周血中MIF的含量: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缓解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期组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F参与了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等病理生理过程,并与其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4.
周欣  陈小风  黄志华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749-1750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小儿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在患儿发作期及缓解期采外周静脉血标本,检测ET和TNF-α水平。同时以20例正常儿童作对照。结果哮喘患者ET和TNF-α水平在急性发作期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1),缓解期水平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ET和TNF-α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与支气管哮喘发作及其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134例不同时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血清sICAM-1水平,同时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63例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sICAM-1[(298.05±52.33)ng/L]水平较缓解期患者[(213.36±16.88).g/L]及健康志愿者[(117.83±13.23)ng/L]明显升高,并且随哮喘病情加重其值有明显升高;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EV.%)值与血清slCAM-1呈明显负相关。结论slCAM-1是支气管哮喘发病中重要的黏附分子,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及FEV1/FVC值.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血清TNF-α、IL-6、IL-8与FEV1/FVC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TNF-α、IL-6、IL-8水平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炎症反应,可作为判断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作期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和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2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和21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以及20例正常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清IL-2和sIL-2R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支气管哮喘患儿发作期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对照组,缓解期sIL-2R水平仍高于对照组。IL-2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外周血总CD3^+、CD4^+、CD4^+/CD8^+细胞比值均降低,CD8^+细胞增高。结论动态监测IL-2和sIL-2R水平含量,观察T细胞亚群变化可以判断哮喘发作的程度、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8.
李氢元  黄秀霞  张海燕  辛萍 《中国医药》2013,(11):1556-155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BA)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IL-23、IL-33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8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BA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水平。结果BA组血清IL-13、IL-23、IL-33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8±1.6)ng/L比(1.6±0.5)ng/L,(15.9±13.6)ng/L比(5.9±2.2)ng/L,(61.4±28.6)ng/L比(5.3±4.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BA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13、IL-23、IL-33水平升高,提示这3种IL在哮喘急性发作中起到促炎作用,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余楚烈 《中国基层医药》2014,(15):2369-2370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62例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支气管哮喘组)的治疗前后血清IL-10和CRP含量,并且与6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支气管哮喘组治疗前血清IL-10、CRP分别为(31.9±10.1) pg/mL 和(5.51±1.21) 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9.8±7.9)pg/mL和(1.23±0.26)mg/L(t=7.354、3.406,均P<0.05);治疗后,支气管哮喘组血清IL-10由(31.9±10.1)pg/mL降为(22.1±8.8)pg/mL,CRP由(5.51±1.21)mg/L降到(1.37±0.49)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60、3.171,均P<0.05);治疗后支气管哮喘组血清IL-10、CRP浓度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17、1.962,均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能降低血清IL-10及CRP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汪献忠 《安徽医药》2013,17(1):109-110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0例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缓解后及正常对照组儿童CRP及白细胞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CRP及白细胞计数,哮喘急性发作期明显高于症状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症状缓解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与儿童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患儿急性发作时的感染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10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42例急性发作期患儿作为A组,64例慢性缓解期患儿作为B组,40例健康儿童作为C组。测定血清IL-17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 B组和C组血清IL-17和CRP无明显差异(t=0.7128、0.4426,P>0.05),A组血清IL-17和CRP均高于B组和C组(t=9.3648、7.0614、10.7716、9.6242,P<0.01)。A组患儿血清IL-17与CRP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7026,P<0.05)。治疗4周后随访40例,血清IL-17为(152.3±21.6)ng/L;治疗后血清IL-17明显降低(t=8.7728,P<0.01)。结论血清IL-17可以用于监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的炎症状态,判断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2.
谭丽兰  杜哲明  白羽 《江西医药》2010,45(11):1081-1082,1134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患儿尿白三烯E4、血白介素-4水平变化,探讨尿白三烯E4用于研究哮喘病情变化的意义。方法年龄3~14岁儿童,23例急性发作期、临床缓解期哮喘患儿及21例健康体检儿童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尿LTE4、血IL-4水平。结果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尿LTE4及血清IL-4水平均高于临床缓解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缓解期尿LTE4及血清IL-4水平均较健康体检儿童高(P〈0.05);哮喘患儿尿LTE4水平与血清IL-4水平正相关(r=0.819,P〈0.01)。结论 CysLTs参与哮喘急性期和临床缓解期的炎症反应过程,是哮喘的重要发病机理之一;尿LTE4与哮喘的病情变化相关,有助于哮喘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干细胞因子(SCF)、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急性发作组),并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危重组,另选择3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缓解组)和2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检测血清中SCF、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急性发作组患者血清SCF、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缓解组患者血清SCF、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急性发作组患者轻、中、重、危重组血清SCF、IL-6和TNF-α水平逐渐升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CF、IL-6和TNF-α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血清SCF、IL-6和TNF-α的水平可能与哮喘急性发作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13、18(IL-8、IL-13、IL-18)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急性发作期组)和45例缓解期患者(缓解期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血清IL-8、IL-13和IL-18水平测定,另外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患者血清IL-8、IL-13和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5.21,5.13,4.99,5.32,5.48,5.59,均P<0.05);急性发作期组患者血清IL-8、IL-13和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患者(t=4.18,4.71,4.89,均P<0.05).结论 IL-8、IL-13和IL-18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可能与IL-8、IL-13和IL-18的上调有关.检测血清IL-8、IL-13和IL-18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进展及指导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3例急性加重期、32例缓解期COPD患者和18名健康者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IL-8和TNF-a。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组IL-8(62.1±19.3)、TNF-a(37.5±10.9)和缓解期组血清IL-8(25.2±8.4)、TNF-a(27.3±7.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8(7.80±2.15)、TNF-a(21.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OPD急性加重期TNF-a、IL-8又明显高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a和IL-8共同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反应与COPD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哮喘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哮喘患者急性加重期、治疗后稳定期患者各18例及健康体查者16例,采用Elisa法及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血清中TNF-α及CRP,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老年哮喘急性加重期TNF-α水平为(32.40±8.10)pg/mL,稳定期为(13.12±5.90)pg/mL,急性加重期较稳定期明显增高(P<0.01)。正常对照组TNF-α水平为(7.81±2.23)pg/mL,与稳定期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哮喘急性加重期CRP水平为(73.2±13.74)mg/L,稳定期为(21.56±7.41)mg/L,急性加重期较稳定期明显增高(P<0.01)。正常对照组CRP水平为(4.35±1.92)mg/L,与稳定期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加重期TNF-α与CRP之间有相关性(r=0.635,P<0.05)。稳定期TNF-α与CRP之间有相关性(r=0.412,P<0.05)。结论 CRP与TNF-α参与老年哮喘的急性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哮喘患儿组胺H4R和人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的表达水平及玉屏风颗粒对哮喘患儿组胺H4R和IL-12(P70)的表达影响.方法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儿及健康体检儿童各60例,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组胺H4R mRNA和蛋白表达及血清IL-12(P70)的水平.将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治疗组30例,服用孟鲁司特8周;玉屏风组30例,除给予孟鲁斯特治疗外,联合玉屏风颗粒口服治疗8周,检测玉屏风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组胺H4R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及血清IL-12(P70)水平的变化.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期组患儿单个核细胞中H4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哮喘临床缓解期组患儿、健康对照组儿童(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组患儿血清IL-12(P70)低于哮喘临床缓解期组患儿、健康对照组儿童(P<0.05),但三者哮喘临床缓解期组、健康对照组之间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玉屏风组治疗前后H4R的mRNA及血清IL-12(P70)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H4R的mRNA及血清IL-12(P70)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玉屏风组治疗后H4R的mRNA水平、血清IL-12(P70)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的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儿玉屏风组治疗前后H4R的蛋白表达变化有差异,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H4R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 组胺H4R和IL-12(P70)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玉屏风颗粒可减少哮喘患儿H4R的表达,提升IL-12(P70)的水平,可能是玉屏风颗粒免疫调节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小青龙汤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研究中的105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均为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病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52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小青龙汤治疗。14天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PEF、EOS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7%(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显效时间比较(5.7±0.9天VS7.1±1.3天)更短(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EF南(60.35±2.71)%升高到(81.69±2.63)%.而EOS由(481.2±151.59)×10^6/L降低到(311.8±53.65)×10^6/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青龙汤治疗能够显著的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更好的改善肺功能的作用,对EOS水平的降低也具有较好的效果,且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120例,同时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COPD稳定期患者120例,所有受试者均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 d、7 d、14 d患者血清CRP与PCT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 d、7 d、14 d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血清 CRP[(12.32±6.59)mg/L、(9.05±3.31)mg/L、(7.31±2.31)mg/L、(4.45±1.54)mg/L]与PCT[(0.34±0.05)μg/L、(0.26±0.04)μg/L、(0.18±0.04)μg/L、(0.10±0.03)μg/L]水平呈下降趋势,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稳定期患者相比,治疗前、治疗后1 d、7 d血清CRP与PCT水平均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后14 d血清CRP与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早期血清CRP及PCT水平明显增高,治疗后其水平明显下降,联合观察血清CRP及PCT水平可以更好地反映COPD急性加重期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周阿旺  夏斌  陈升微  徐静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081-2082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25(IL-25)、嗜酸性粒细胞(EOS)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哮喘组)、其中经治疗后23例患者病情缓解(缓解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梯度高渗盐水法采集诱导痰标本,以ELISA法测定诱导痰中IL-25水平,计数EOS,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哮喘组诱导痰中IL-25及EO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13.12±75.64)ng/L与(236.43±57.90) ng/L、(0.386±0.267)×109/L与(0.005±0.002)×109/L,t=16.77、19.28,均P<0.05],且急性发作期显著高于缓解期[(268.63±40.19) ng/L、(0.120±0.016)×109/L](t=11.65、12.37,均P<0.05).结论 IL-25、EOS在哮喘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为监测和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