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院前急救机构是具有公共卫生属性的医疗机构,其所提供的院前急救服务作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首要环节,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性的缺失越来越凸显出来。在伦理道德的价值观也在由以"病"为中心向"以人为本"的核心转变的今天,急救医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必然要与这种转变相适应,只有如此,才能切实提高院前急救水平,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的 。  相似文献   

2.
构建院前急救电子病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院前急救电子病历应充分考虑院前急救"急、短、快"的工作特点,在其中纳入调度语音信息、急救视频信息、文字与图像信息等数字化信息,并采取有效的实现方式才能满足院前急救电子病历"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突出重点"的要求,达到提高急救质量,优化急救资源配置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院前急救护理管理中应树立注重细节的新理念,防止因工作中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疏忽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院前急救是体现急救医疗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细节的管理,可以提高"120"整体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院前急救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张萍 《吉林医学》2014,(3):570-570
目的:探讨加强院前急救管理与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加强院前急救管理,主要包括加强医务人员急救能力、救护人员服务态度,解决院前急救设施、网络以及管理缺陷,保证院前急救药品设备的齐全、规范现场急救、运送途中的急救制度等。调查2012年院前急救的质量,并与2011年院前急救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自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后,随着急救设施、急救制度的完善以及急救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院前急救质量明显提高,2012年院前急救呼叫出车反应时间和途中时间较2011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院前急救成功率为96.72%,明显高于2011年院前急救成功率84.2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院前急救管理能够明显的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和急救的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叶晓明 《吉林医学》2012,33(18):3968
目的:探讨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对提高院前急救质量的有效性,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于2011年1月起加强院前急救管理,调查2011年院前急救质量,并与2010年院前急救质量进行比较。结果:2011年加强院前急救管理后,院前急救质量明显提高,与2010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急救管理的实施与完善,院前急救质量提高效果更明显(r=0.757,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中加强急救管理有助于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欣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6,(17):2443-2444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的风险因素以及管理方案的构建。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入住我院的180例急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方式)90例,观察组(经过院前急救风险因素分析后根据患者情况采用的针对性急救方式)90例。结果观察组在采用针对性急救方式后急救满意度高达98.9%,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方式满意度为85.6%,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院前急救患者在对其进行潜在风险分析后提出的针对性急救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大大减少医生、护士在忙乱中出现差错的可能性,提高急救质量,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绍兴市院前急救医生工作满意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我市院前急救工作人员满意度、稳定队伍、提升院前急救治理管理、引导政府部门重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工作满意度指数量表设制提问方案进行实地调研及改良后的明尼苏达量表在系统内协同网以电子稿自填式问卷调查两种形式对我市127名院前急救医生开展工作满意度调查,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满意度指数测评上可以看到负向的累积百分比占86.6%,而正向只有13.4%。数据整体呈现出满意度指数较低的形态;MSQ测评中很明显看到样本对于报酬和安全的平均数较低,反映出院前急救医生们一个普遍的问题:薪酬较低,又面临各种可能的风险。结论我市院前急救医生工作满意度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主要问题存在于社会对院前急救工作的高期望值,与院前急救医生实际工作环境中的职业高风险性、相对较低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等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在院前救护中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院前救护效果提高的影响。方法本中心从2016年7月开始,加强了院前急救护理的管理,将加强管理后一年与加强管理前一年的院前救护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的意义。结果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后,出车间隔时间、到达时间均短于加强前,加强急救护理管理后急救成功率为98%,加强急救护理管理前急救成功率为89%。结论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能够明显提高院前救护效果,值得在实践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层医院加强院前急救管理提高急救反应能力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2009年我院院前急救反应能力,探讨基层医院加强院前急救管理提高急救反应能力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急诊科院前急救共2488例,呼救时间、出车时间、到达现场时间及出诊距离,计算出车准备时间、应急反应时间、急救半径。结果 2009年院前急救共2488例,出车准备时间平均1.26min,应急反应时间平均10.55min,急救半径平均6.15km,最远35km,最近0.5km。结论我院急诊科院前急救取得了一定成绩,需要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管理提高急救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严重多发伤的院前抢救成功率。方法:筛选80例ISS值(创伤严重度评分)〉16分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做院前急救的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院前急救在严重多发伤的救治程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论:严重多发伤早期病死率高。院前急救能降低病死率。掌握院前急救的一般程序,熟悉严重多发伤的特点,加强创伤"黄金时间"的抢救,加强专业化创伤急救队伍建立,改变创伤急救模式,是提高严重多发伤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创伤的院前救护状况,提出比较完善的创伤院前急救护理,提高急诊医护人员的院前急救意识,发挥护士主观能动性,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7年1月-2010年2月参与527次创伤院前急救进行分析,从患者伤情和到达现场施救所需的时间,分析创伤院前急救的影响因素。结果:527次创伤院前急救中,重伤(包括脑部、胸部、腹部、多发性、骨折创伤)占70.8%;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施救所需的时间在0-10 min占16.9%,11-20 min占61.1%,21-30 min占14.2%,〉30 min占7.8%。结论:提高医护人员院前急救意识,提高急救基础理论知识及急救技能,改善交通状况,在本市实行"120"急救网络统一指挥中心,是完善创伤院前急救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常熟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征,对急救培训内容的制定提供依据,提高本地区院前急救处置和管理能力.方法 对2009年我中心全年接诊的院前急救病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中心有效急救出车共接诊患者16459例.其中男性患者、外科急诊所占比例较大;外科急救以中、青年居多,以创伤为主,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猝死等以老年组偏多.结论 应加强创伤救治、心脑血管疾病诊治、心肺复苏等能力的培训,对提高院前急救质量与管理水平,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院前急救以急救单元为基础,掌握急救原则,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争分夺秒抢救伤员生命,减轻伤员痛苦,预防并发症,是院前急救的重要内容。急救单元是由急救设备,急救运输工具,急救医疗设备,急救药品和相应的急救人员组成的能够单独完成院前急救任务的基本单位。太康县人民医院急救站于2006年3月1日~2009年2月28日接诊严重创伤病员180例,年龄5~64岁,就诊时间10~60 min,所有病例全部安全转送急诊科,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闫润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2974-2975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院前急救标准化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包括:建设模式的非标准化、急救中心的隶属和建设的非标准化、急救电话的非标准化、院前急救和急救管理行为的非标准化、院前急救教育和规划的非标准化、院前急救装备以及急救信息统计的非标准化等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阐述了院前急救标准化的制定和实施原则,以期能有效提高我国院前急救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评分)在群体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院前急救中的群体伤患者按照接诊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为242例群体伤的患者,按照院前急救常规监护方案实施管理;实验组为256例群体伤的患者,采用MEWS 评分系统设计院前急救程序化监护及综合管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患者对急救的满意度及医生对护理配合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群体伤抢救成功率、急救患者的满意度、医生对护理配合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可提高群体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医生对护理人员配合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优化工作流程 提高院前急救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我院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经验,探讨依托医院型120急救分站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能力。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分站急救资料,结合院前急救工作体会,提出优化工作流程,赢得急救时间与效果的最大化。结果 针对工作流程中可能出现影响院前急救的意外情况,加强工作流程管理,强化各级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提高了院前急救应急反应速度。结论 依托医院型120院前急救分站各地、各个医院模式大同小异,为了提高院前急救能力,必须从优化工作流程入手,做到接警,出车,现场急救和转运伤病员等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把握好每个细节,才能提高院前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二级医院院前三级医疗救援体系的设置与管理.方法 设立以市(县)医院急救医疗机构为中心,下设镇、村三级急救医疗机构,组成院前急救网络体系.结果 院前急救成功率由原来的12%提高至34%,急救成功率提高了近3倍.出院存活率由2%提高至14%.出院存活率提高了近7倍.结论 二级医院院前三级医疗救援体系能有效提高急救成功率和出院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谭光林  李杰  肖莉  蒲倩晗 《西部医学》2006,18(6):847-848
急救中心医生担负着院前急救,重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处理,生产事故、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转运等重大任务。在救治各种危重病人时,必须及时、准确、无误,雷厉风行。急救中心医生应具备良好的急救专业技术,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心态,端正的仪表,和蔼的态度,优美的语言,并处理好急诊和“及诊”的关系。管理上,强调服从管理,程序管理,学历继续教育管理,医德医风管理,情感管理等。急救中心和急救医生的社会功能就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不同层次的医疗健康服务,不断提高服务品质和水平,以保障病人健康为中心,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完善院前急救的护理管理工作,发挥护理管理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的作用,该研究结合多年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特点,就如何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工作,总结出完善急救护理管理体系,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提高护理护士素质,可以有效的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并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300例院前急救患者为本次研究工作对象,将接受常规院前急救措施的15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另将接受常规院前急救措施联合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的150例患者列为研究组比较分析两组前救护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急救出车时间更短,途中运送时间更短,急救成功率更高,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可以有助于提高院前救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