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儿童过敏性紫癜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手段,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68例HSP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出现皮肤紫癜,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者9例(占13.2%),以关节症状为首发症状者2例(占2.9%),出现肾脏损害者21例(占30,9%)。经综合治疗,64例(94.1%)治愈,4例(5.9%)好转。结论以消化道、关节症状为首发症状者易被误诊。肾脏受累程度决定患儿的病程及预后。应重视紫癜性肾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手段,提高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72例HSP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出现皮肤紫癜,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者11例(占15.28%),以关节症状为首发者2例(占2.78%),出现肾脏损害25例(占34.72%)。经综合治疗,68例治愈,4例好转,无一例死亡。结论以消化道、关节症状为首发者易误诊。肾脏受累的程度决定患儿的病程及预后。应重视紫癜性肾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罗欢 《吉林医学》2011,32(12):435-436
目的:讨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2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起病病因、临床症状、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①诱因:感染133例,占58.59%;进食特殊食物57例,占25.11%;②出现肾脏症状105例,发生率为46.26%;57例皮肤紫癜者14例出现肾损害,占24.56%;67例皮肤紫癜加消化道症状者中43例出现肾脏损害,占64.18%;48例皮肤紫癜加关节症状者中15例出现肾脏损害,占31.25%;55例皮肤紫癜加消化道症状加关节症状者中33例出现肾脏损害,占60%;③预后:215例治愈好转,占94.71%。结论:过敏性紫癜发病诱因以感染为主,特别是消化道症状明显者,易发生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临床发作特点、首发症状及发病规律,用于进一步指导临床预防、治疗,减少误诊。方法:对11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患儿均有皮肤紫癜表现,有明确诱因者占89.65%,其中感染最多见;病变累及多种组织器官,除皮肤表现外,45例患儿出现消化道症状,47例出现关节症状,38例表现出肾脏损害;所有病例经治疗后均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过敏性紫癜早期表现多样,容易误诊,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起病病因、临床症状、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①诱因:感染13例,占58.59%;进食特殊食物57例,占25.11%;②出现肾脏症状10例,发生率为46.26%;5例皮肤紫癜者14例出现肾损害,占24.56%;6例皮肤紫癜加消化道症状者中43例出现肾脏损害,占64.18%;4例皮肤紫癜加关节症状者中15例出现肾脏损害,占31.25%;5例皮肤紫癜加消化道症状加关节症状者中33例出现肾脏损害,占60%;③预后:32例治愈好转,占94.71%.结论 过敏性紫癜发病诱因以感染为主,特别是消化道症状明显者,易发生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50例HSP住院患儿的流行病学、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①高发年龄为7~13岁,占62%;男孩多于女孩,占74%;冬春季为发病高峰期,占72%;前驱上呼吸道感染者占62%,似为主要诱因。②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者24例,误诊22例,均在其中。③3例并发心肌炎。结论:①腹痛为HSP常见首发症状,未出现皮疹前误诊率高,对急性腹痛患儿应详查关节、皮肤情况,减少误诊。②可并发心肌炎,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15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以男性患儿为主,男女比为1.7:1.好发于7岁以上儿童。②春季发病最多,71例(46.71%)。③诱因多为呼吸道感染,53例(34.87%)。④所有患儿均出现皮肤紫癜,合并消化道症状者78例(51.32%),合并关节症状63例(41.45%),出现肾脏损伤45例(29.61%)。⑤早期应用抗凝药物后出现肾脏损害18例(17.6%)。结论HSP患病以男性为主,好发于春季,诱因多为呼吸道感染,易合并消化道、关节症状,早期使用抗凝药物可降低肾脏损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3月收治的小儿过敏性紫癜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部分患儿痊愈出院,随诊1—1.5年,少数患儿皮疹反复出现或伴腹痛、关节痛。21例肾脏受累患儿在3个月~1年内血尿及蛋白尿消失19例,1例呈急性肾炎综合征(病理Ⅲa级)病情好转,1例呈肾病综合征(病理Ⅳb级)病情进行性加重,伴有肾功能减退。结论:HSP的受累器官主要为皮肤、消化道、关节和肾脏,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时易误诊,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决定该病预后,对肾脏损害较重者需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9.
杨方政  田鹏  杨芳 《西部医学》2012,24(1):86-87,89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3年1月~2009年1月来院诊治的8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均〉2岁,平均发病年龄7.9岁;患儿于冬春季节发病占65.12%;有明确诱因、上呼吸道感染为占63.95%。所有患儿均出现皮肤紫癜,分布于下肢(100%)、臀部(47.67%)上肢(16.28%)等。89.53%患儿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症状,少数以胃肠道及关节为首发症状后2周内出现皮疹,未见肾脏损害为首发症状者。胃肠道症状发生率(60.47%),关节症状发生率(44.19%),出现肾脏损害发生率(52.33%)。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尿和(或)蛋白尿(68.89%)。有43.75%病人血沉增快,20%ASO增高,42.11%病人IgA增高。结论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学龄期儿童,发病季节为冬春季,发病诱因以感染占首位,临床表现多样,少数患者有复发倾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方法对68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在6—13岁为52例;发病时间多在9月一次年3月份。主要诱因为感染,皮肤紫癜是主要临床表现,可同时伴有胃肠道、关节及肾脏损害症状。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主要累及皮肤、关节及消化道,紫癜出现在其他症状之后者易引起误诊,紫癜性肾炎是影响HSP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提高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过敏性紫癜患儿236例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结果:发病年龄5~10岁180例(76.27%),农村患儿175例(74.15%)。男144例(61.02%),女92例。冬季发病98例(41.52%),春季发病79例(33.47%),其他季节也可见。常见上呼吸道感染84例(35.60%)。236例都存在皮肤紫癜,以双下肢最常见,易反复出现。伴胃肠道症状123例(52.12%),以脐周腹痛为主,首发此症状易误诊,伴关节症状135例(57.20%),伴肾脏损害27例(11.44%),以血尿为主。结论:HSP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腹痛、关节肿痛、血尿等症状的疾病。农村患儿发病较多,冬春季好发。发病诱因仍以感染为第一位。应早期诊断,尽早合理用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 HSP)患儿的各种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56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对HSP发生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发病年龄在2~12岁多见,最小年龄2岁2例。(2)发病时间,10月~次年3月份为最多见,其他月份也可见。(3)主要诱因为感染,常见上呼吸道感染为50例。(4)56例中都存在皮肤紫癜,以双下肢最常见,易反复出现。伴胃肠道症状者,以脐周腹痛为主,首发此症状易误诊,伴关节症状为30例。伴肾脏损害者,以血尿为主。结论:HSP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腹痛、关节肿痛、血尿等症状的疾病。应早期诊断,尽早合理用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临床特点,及早确诊,减少误诊。方法:对2002年1月—2010年4月本院儿科住院的85例HSP住院患儿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以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5例儿童HSP均有皮肤紫癜出现,同时伴有消化道症状者44例(占52%)、关节症状者23例(占27%)、肾脏表现17例(占20%)。结论:儿童HSP皮肤外症状发生率高,且先于皮肤表现出现,应提高认识,密切观察病情与相关疾病鉴别,减少误诊误治,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小儿过敏性紫癜1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分析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重点。方法:对158例患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HSP男女发病比例为1.63:1,1季度、4季度发病者占74.1%,发病年龄中5岁~14岁占82.3%,55.1%的患儿发病前有明确的上呼吸道感染史,100%的患儿有皮肤紫癜,67.1%的患儿有消化道症状,23.4%有关节症状,27.8%有肾脏损害。结论:HSP好发于冬春季节,男孩发病略多于女孩,以学龄儿童为主,上呼吸道感染是其主要发病诱因。HSP的受累器官主要为皮肤、消化道、关节和肾脏,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时易误诊,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决定该病预后,对肾脏损害较重者需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5.
赵碧波  谢静 《中原医刊》2011,(18):125-126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征,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郸城县人民医院2006年8月至2010年8月HSP住院患儿的临床表现,尤其是肾脏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结果85例HSP患儿以感染为诱因53例,占62.35%,出现肾脏症状23例,占27.05%;皮肤紫癜17例,出现肾损害3例,占17.64%;皮肤紫癜加关节症状15例,出现肾损害4例,占26.67%;皮肤紫癜加消化道症状28例,出现肾损害18例,占64.25%;皮肤紫癜+消化道+关节症状25例,出现肾损害15例,占60.00%(P〈0.01)。结论HSP患儿以感染为诱因占首位,早出现肾外症状越多,发生肾损害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6.
顾涛 《吉林医学》2009,30(21):2613-2614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9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学龄儿童80例(80.8%),有诱因者49例(49.5%),感染42例。②可累及多种组织器官,除皮损外,伴消化道症状31例(占31.3%),伴关节症状41例(占41.4%),伴肾脏损害13例(占13.1%)。③预后:治愈92例(92.9%),好转5例(5%)。结论: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冬春季节,多见于学龄期儿童,诱因以感染多见,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决定该病预后。  相似文献   

17.
刘兵  陈惠仁 《河北医学》2013,(11):1664-1667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及肾损害相关因素。方法:选择过敏性紫癜患儿122例,将伴有肾脏功能损害者选入观察组(49例),将不伴有肾脏功能损害者选入对照组(73例),分析所有患儿临床资料,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诱因及首发症状情况、临床表现及过敏性紫癜患儿肾脏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感染为患儿最常见诱因,比例为52.46%,紫癜为患儿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比例为64.75%。临床表现包括过敏性紫癜皮疹、关节症状、消化道症状及肾脏功能损害。卡方检验显示,观察组患儿年龄≥8y、皮疹反复≥4w及血FIB升高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皮疹反复发生≥4w及血FfB水平升高是过敏性紫癜患儿肾脏功能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典型的皮疹、关节症状、消化道症状是过敏性紫癜患儿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常见的诱因为感染,皮疹反复发生≥4w及血FIB水平升高是过敏性紫癜患儿肾脏功能损害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6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患儿年龄在2岁至13岁,男多于女;冬春季发病较高.46例患儿中临床症状为皮肤紫癜46人(100%),消化道症状18人(39.13%),关节症状22人(47.83)%,肾脏受损6人(13.04%).结论 感染为过敏性紫癜的主要发病诱因,主要受累器官为皮肤、关节、胃肠道、肾脏;可单独或同时存在,以消化道症状首发的病例易误诊;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决定该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和分析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56例患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发病比率为1.55:1,50%的患儿发病前有明确的上呼吸道感染史,100%的患儿有皮肤紫癜,57.1%的患儿有肾脏损害,53.6%有消化道症状,32.1%有关节症状。结论:HSP好发于冬春季节,男孩发病多于女孩,以学龄儿童为主,上呼吸道感染是其主要发病诱因,HSP受累器官主要为皮肤、肾脏、消化道和关节,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时易误诊,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决定该病预后,对肾脏损害较重者需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预防、预后及早确诊,减少误诊。方法:对1998年1月1日~2006年8月30日4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等进行系统性回顾性分析。结果:大多数患儿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的皮疹、腹痛、关节痛、尿检查异常,皮肤表现者误诊为肾炎2例,单纯性荨麻疹3例。以消化道为首发的误诊为胃肠痉挛3例,胃炎、肠炎各2例。肠系膜淋巴结炎、胰腺炎、胆道蛔虫各1例。以关节为首发症状者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1例。结论:单纯皮肤紫癜诊断并不困难,而先于皮肤紫癜出现消化道症状、关节症状、皮肤血管神经水肿者极易导致误诊。大部分预后良好,部分可病情反复、迁延甚至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