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评估胎兔神经同种异体移植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自体神经移植作为比较、桥接长度分别为缺损神经直径的4倍、8倍和12倍。术后1、2及3个月神经传导速度,单位面积髓鞘数,平均灰度值和面积密度值实验组与对照组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胎兔神经异体移植与自体神经移植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2.
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神经的损伤缺损十分常见,而修复对医学界来说一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在临床上,自体神经移植是最基本和最可靠的方法。但自体神经移植因其来源有限而无法满足较大神经缺损和广泛神经缺损修复的需要,而且增加手术创伤,造成供区的功能障碍。硅胶管等合成材料和自体骨骼肌、静脉等生物原性材料虽可引导神经再生,但是其结构与神经基底膜不同,轴突再生欠佳,修复神经缺损距离有限,临床应用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3.
犬化学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的早期观察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以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犬粗大神经的长段缺损,观察早期功能恢复及神经再生。方法:去细胞神经移植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各3犬,分别桥接坐骨神经5.0cm缺损。术后3个月观察其运动功能及神经再生。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术后功能恢复;移植段内新生神经纤维、新生血管及许旺细胞;吻合口远端有髓神经纤维等方面非常相似。结论:化学去细胞神经作为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在修复粗大和长段神经缺损时不会被宿主排斥和吸收,其早期功能恢复及神经再生与自体神经移植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
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自体神经移植是目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最基本手术方式 ,自体神经来自腓肠神经、正中神经皮支等 ,增加了手术创伤 ,造成该神经支配区的功能障碍 ,且供体有限 ,常无法满足较大神经缺损或较广泛神经损伤修复的需要。硅胶管等各种合成材料和自体骨骼肌、静脉等生物源性材料 ,可引导神经再生 ,但其结构与神经基底膜不同 ,轴突再生欠佳 ,修复神经缺损的距离有限 ,临床应用价值不大。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因免疫排斥反应需使用免疫抑制剂 ,经济代价高昂且易造成身体伤害 ,有时也会发生排斥反应而致手术失败。为寻求自体神经移植的替代物 ,国内外学者进… 相似文献
5.
诱导成鼠骨髓源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成鼠骨髓源神经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以含20ng/m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与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无血清培养液培养成鼠骨髓细胞,待细胞球形成后进行传代培养与单细胞克隆试验.以含100ng/ml bFGF培养液诱导分化,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结果:骨髓细胞在诱导条件下形成表达Nestin抗原的细胞球.亦表达造血干细胞标志性抗原CD90。分离成单细胞后很快形成新的细胞球,并可分化出神经元与胶质细胞。结论:骨髓细胞可在体外诱导为能自我增殖的神经干细胞。 相似文献
6.
自1870年Philipeaux和Vulpain首次利用游离神经移植术修复舌下神经缺损以来,自体神经移植被认为是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最佳选择,但白体神经材料存在来源有限,取材将给病人带来新的创伤,取材后可有供区麻木、瘢痕、神经瘤等并发症。异体神经移植及组织工程人工神经导管技术被认为是修复神经缺损新的发展方向,而单纯的异体神经移植也存在着受体免疫排异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超低温冷冻保存后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索大鼠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取Wistar大鼠坐骨神经 ,经超低温冷冻保存后移植于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处。分成超低温冷冻同种神经移植组 (A)、新鲜同种神经移植组(B)、及自体神经移植组 (C)。 3组均在术后 3、8、12、16周行大体观察 ,检测形态学、电生理变化及血清IL 2、TNF水平。结果 A、C组的腓肠肌萎缩 ;足无明显畸形 ,趾无缺损、无溃疡。B组的腓肠肌萎缩 ;足部溃疡伴趾部分缺损。A、C组在术后 8周刺激神经移植段近端有动作电位出现 ,B组在术后 12周出现。A组动作电位的波幅较B组高。血清IL 2 ,C组与B组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 ,A组与C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光镜下A组空泡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少。电镜下见髓鞘厚薄基本相同 ,轴突密度高 ,雪旺细胞发育较完善 ,明显优于B组。结论 超低温冷冻保存能降低同种异体神经的抗原性 ,在不用免疫抑制剂情况下 ,动物用同种异体神经移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9.
自1870年Philipeaux和Vulpain首次利用游离神经移植术修复舌下神经缺损以来,自体神经移植被认为是周围神经缺损修复的金标准,但自体神经材料存在来源有限,取材将给病人带来新的创伤.取材后可有供区麻木、瘢痕、神经瘤等并发症。异体神经移植及组织工程人工神经导管技术被认为是修复神经缺损新的发展方向,而单纯的异体神经移植也存在着受体免疫排异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并研究移植细胞的转归和缺损区新生骨的来源.[方法] 24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只,所有动物的双侧股骨头均参加实验.用液氮冷冻法造模,股骨头钻孔造成骨缺损.对照组置入胶原蛋白海绵,实验组置入复合有定向诱导并用BrdU标记的第5代同种异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的胶原蛋白海绵.分别于术后2、4、8、12周处死3只实验动物.所获的股骨头标本分别做组织切片HE染色、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一步测算股骨头冠状截面的新生骨小梁在骨缺损区所占的面积百分比,做统计分析.[结果]股骨头标本切片后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成骨细胞及骨细胞的核均呈棕褐色.实验组缺损区2周时新生骨小梁开始形成,并可见少量的浆细胞和淋巴细胞,4周时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明显减少,12周时缺损区可见大量细小的骨小梁,炎性细胞消失.两组实验动物股骨头冠状截面的新生骨小梁在骨缺损区所占的面积百分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结论]移植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最终转归是缺损区新生骨小梁,同种异体骨髓基质干细胞可以用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骨髓源神经干细胞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骨髓源神经干细胞用于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 每组12只。A组: 将骨髓源神经干细胞与ECM凝胶混合, 种植于几丁糖神经导管中修复10mm坐骨神经缺损; B组: 仅将ECM凝胶种植于神经导管中; C组: 坐骨神经切下10mm, 翻转180°后缝合。16周后, 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腓肠肌湿重测定、组织学染色, 免疫组化染色和轴突计数等检查。结果: A组的各项检测指标与C组相近, 明显优于B组, 差异显著(P<0. 05)。结论: 骨髓源神经干细胞可作为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修复周围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12.
神经干细胞移植再支配失神经骨骼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采用神经干细胞移植的方法使失神经骨骼肌重获神经再支配的可行性。方法 将108只SD大鼠按注射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36只大鼠。切断右侧胫神经建立腓肠肌失神经实验模型。实验组:将神经干细胞悬液注射到切断胫神经的远端。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细胞培养液。损伤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8、10、12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HRP逆行示踪技术和神经形态学的方法,检测失神经骨骼肌是否重新获得移植神经干细胞的再支配。结果 术后8周局部即可检测到分化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其再生的轴突与靶肌肉已经建立神经突触连接。术后10、12周时,再生的神经纤维进一步增多。结论 周围神经断伤后局部用神经干细胞移植能够使远端失神经骨骼肌重新获得神经再支配。 相似文献
13.
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对周围神经再生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造成坐骨神经切断损伤模型,神经外膜端端缝合,于小腿三头肌每周分别注射生理盐水、未被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及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术后3、6、9周动态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以了解后肢功能恢复情况、组织学切片观察、肌湿重恢复率测定、9周后吻合口神经干的电镜观察。结果 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组动物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神经组织面积、髓鞘厚度、肌湿重以及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均显著优于未被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组和生理盐水组,9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纯神经干细胞组各项指标优于生理盐水组。结论 将神经营养素3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于修复的周围神经,使局部释放的NT-3加快轴突再生速度以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减缓失神经支配肌肉的萎缩。 相似文献
14.
Xu C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26(2):186-189
目的综述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与BMSCs的免疫学特性及治疗脊髓损伤(spinal cordinjury,SCI)的新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NSCs与BMSCs的免疫学特性、移植治疗SCI的实验研究与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动物实验表明NSCs与BMSCs移植可促进SCI动物行为学改善,但由于两种干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后将产生免疫排斥反应。结论 NSCs与BMSCs对SCI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免疫排斥问题值得考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传统中药红景天苷诱导大鼠BMSCs向胆碱能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及影响,以期为红景天苷应用于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4~6周龄Wistar大鼠(体重约120 g)2只分离、培养BMSCs,并采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取第2代细胞,根据诱导方法不同将实验分为红景天苷诱导组(A组)、维甲酸诱导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A、B组BMSCs分别采用红景天苷(20μtg/mL)和维甲酸(5μmol/mL)诱导培养1、3、6、9 d,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细胞相关标志分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神经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2,MAP2)、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及NGF的表达;RT-PCR检测NSE、β-TubulinⅢ、GFAP、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mRNA的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BDNF和NGF含量;Western blot检测N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90和CD106阳性,CD34和CD45阴性,实验细胞为BMSCs。A、B组诱导培养6 d和9 d,细胞增殖活力较C组明显增强(P<0.05)。RT-PCR检测示,A组诱导培养6 d,NSE、BDNF、β-TubulinⅢ、GFAP mRNA表达丰度上调至峰值。B组诱导培养6 d,NSE mRNA表达丰度上调至峰值;1 d时BDNF mRNA表达丰度上调,6 d时达峰值;3 d时β-TubulinⅢmRNA表达丰度上调至峰值;1 d时GFAP mRNA表达丰度达峰值,与其余各时间点及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各时间点均未见GABA mRNA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示,诱导培养3 d,A、B组NSE、MAP2、β-TubulinⅢ和GFAP阳性率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诱导培养3、6、9 d,Ach阳性率均高于诱导培养1 d时及C组阳性率(P<0.01);A、B组各时间点NGF阳性率均显著高于C组(P<0.01)。ELISA法检测显示,A、B组诱导培养1、3、6、9 d时,BDNF、NGF表达水平均较C组上调(P<0.01),各时间点A、B组间BDNF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A组诱导培养6 d、B组诱导培养3 d时NGF蛋白表达最高。结论红景天苷能定向诱导大鼠BMSCs分化为胆碱能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用菲立磁(Fefidex)和转染试剂体外标记兔骨髓基质细胞的可行性,为临床上应用磁共振成像(MRI)追踪标记细胞奠定基础.方法:9只2月龄新西兰大白兔无菌条件下行股骨穿刺取骨髓,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获取兔骨髓基质细胞,用菲立磁-多聚赖氨酸复合物(FE-PLL)标记骨髓基质细胞,采用普鲁士蓝染色和台盼蓝拒染实验等方法鉴定FE-PLL标记兔骨髓基质细胞的效率和细胞的活力,并在增殖条件下用改良SABC法进行抗单克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DAB-H<,2>O<,2>棕色法呈色)和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染色.对FE-PLL标记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菲立磁可以高效率地标记兔骨髓基质细胞,标记效率在99%左右.普鲁士蓝染色显示FE-PIJL标记骨髓基质细胞胞质内出现细小的蓝色铁颗粒.标记的骨髓基质细胞与正常未标记细胞相比较,细胞的活力、增殖和分化等能力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菲立磁可以用来体外标记骨髓基质细胞,标记后对骨髓基质细胞活力、增殖和分化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辅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 探索壳聚糖与聚乙醇酸联合制成的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辅加神经生长因子(NGF)修复大鼠外周神经缺损的可能性。方法 壳聚糖套管和聚乙醇酸纤维制备成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并辅加NGF,修复大鼠的坐骨神经10mm缺失。术后24周,进行足迹试验,电生理学测试,形态学观察。用自体神经,硅胶管以及壳聚糖套管与聚乙醇酸纤维等分别作为对照组,结果 术后24周内,实验动物均未出现明显炎症及排斥反应。实验组的各检测指标均优于除自体神经组外的各对照。结论 壳聚糖和聚乙醇酸与外周神经组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辅加NGF的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对修复缺损的神经具有良好的桥梁作用和促神经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从孕15 d鼠胚胎脑室下区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培养于DMEM/F12+B27细胞基础培养液中,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作为阳性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10、20、50μg/L的NGF,无添加成分作为阴性对照组.用噻唑蓝(MTT)比色分析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增殖、分化,鼠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鼠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10 d MTT比色显示,10μg/L NGF组(0.150±0.025)与阳性对照组(0.158±0.0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0.128±0.0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化实验显示:随着NGF的浓度递增,NSE阳性率分别为(15.21±1.27)%、(20.64±2.61)%、(24.20±3.10)%,GFAP阳性率分别为(27.98±2.35)%、(28.94±2.84)%、(30.79±3.23)%,神经干细胞分化的比率增高[FNsz(+)=3.47、FGFAP(+)=3.47,PGFA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示20、50μg/L NGF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l0μg/L NGF组细胞增殖指数(PI)较其他实验组高.结论 合适浓度NGF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随神经生长因子浓度的增高,促神经分化作用增强.随着NGF浓度的增加,其促NSCs凋亡作用增强.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oses of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on the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apoptosis of embryonic rat neural stem cells. Methods The neural stem cells were isolated from subventricular zone of rat embryonic brains and cultured in serum-free medium DMEM/F12 with B27. NGF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10, 20, 50 μg/L were added into the different experimental groups. The proliferation ability of the cells was measured by methyl thiazol tetrazolium (MTT) assay at 10th day. All cells were collected in plates at 7th day. Streptvidin-peroxidase immunocy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 and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 and the number of NSE( + ) and GFAP( + ) cells was counted. The apoptosis rat at 5th day after culture was assess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he number of neurospheres between 10 μg/L NGF group (0. 150 ±0. 025) and positive control group (0. 158 ±0. 017), 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10 μg/L NGF group and blank control group (0. 128 ±0. 015). In 10, 20,50 μg/L N GF groups, the rate of NSE ( + ) cells was ( 15. 21 ± 1.27) %, (20. 64 ± 2. 61 )%, (24. 20 ± 3. 10) %, and that of GFAP( + ) cells was (27.98 ± 2. 35 ) %, ( 28.94 ± 2. 84 ) %, ( 30. 79 ± 3.23 ) % respectively. The rate of cells differentiation was increased with the dose of NGF added[( FNsE (+ ) = 3.47,FGFAp( + ) = 3. 47 ,PGFAP( + ) < 0. 05)]. Flow cytometry revealed that in 20, 50 μg/L NGF groups the apoptosis rat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other groups. The proliferation index (PI) in 10 μg/L NGF group was higher than other groups. Conclusion NGF at a rational dose can 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NSC. Low dose of NGF mainly facilitates the proliferation of NSCs, and high dose of NGF shows obvious influence on proliferation of NSC.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