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探讨有关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是否影响平滑肌细胞清道夫受体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结合活性,以Cu2+氧化法制备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免疫豚鼠,制备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抗体,在培养的小牛主 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测定清道夫受体结合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活性。结果发现,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可提高血管平滑肌细胞表面清道夫受体活性,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清道夫受体活性无影响。此结果提示,某些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对平滑肌细胞清道夫受体活性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有关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是否影响平滑肌细胞清道夫受体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结合活性,以Cu^2+氧化法制备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免疫豚鼠,制备抗氧化型低密度脂慢白抗体,在培养的小牛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用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测定清道夫受体结合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活性。结果发现,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可提高血管平滑肌细胞表面清道夫受体活性,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相似文献   

3.
CXC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是一种具有黏附分子、趋化因子、清道夫受体功能的趋化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可促进活化的T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黏附,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抗原递呈细胞在炎症部位的聚集,增加巨噬细胞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促进泡沫细胞形成,并参与到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中。CXCL16及其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血液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并在临床疾病发生预测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巨噬细胞表面是否存在特异性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选用A型清道夫受体基因敲除小鼠来进行研究。竞争抑制实验发现 ,在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存在 (终浓度为 2 0 0mg L)的情况下 ,A型清道夫受体基因敲除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降低了 2 4 .8% ,还有大约 80 %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能通过特异性受体途径被摄取。蛋白配基印迹技术发现一种膜蛋白 ,分子量为 84~ 97kDa,它不结合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 ,只结合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并且未标记1 2 5I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能竞争性抑制1 2 5I标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该膜蛋白的结合 ,上述结果提示这种膜蛋白是特异性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清道夫受体、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观察了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途径的影响以及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所致细胞内胆固醇酯积聚的影响.结果发现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能增加培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的清道夫受体数目,使之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结合和降解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增加,并使细胞内胆固醇酯积聚增多.表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通过增加清道夫受体数目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结合和降解增多,从而增加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促进动脉壁内泡沫细胞形成.  相似文献   

6.
天然及氧化型脂蛋白(a)与巨噬细胞表面结合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脂蛋白 (a)及氧化型脂蛋白 (a)在巨噬细胞上的结合和降解途径 ,将生物素标记的脂蛋白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进行结合和竞争性结合试验。结果发现 ,脂蛋白 (a)能以一定的亲和力、可饱和性地与巨噬细胞表面结合 ;低密度脂蛋白对其结合无明显抑制作用 ,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脂蛋白 (a)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这种结合。脂蛋白 (a)经氧化修饰后 ,与巨噬细胞的结合量显著增加。脂蛋白 (a)、低密度脂蛋白不能有效竞争氧化型脂蛋白 (a)的结合 ,而氧化型脂蛋白 (a)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为有效的竞争性抑制剂。提示脂蛋白 (a)主要经清道夫受体与巨噬细胞表面结合 ;氧化型脂蛋白 (a)除经清道夫受体介导外 ,可能还通过其它特异性受体与巨噬细胞表面结合。  相似文献   

7.
趋化因子CXCL16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新发现的跨膜趋化因子CXCL16既具有趋化因子的功能,可以趋化激活的T淋巴细胞,促进T细胞与抗原递呈细胞的作用,同时还可作为清道夫受体吞噬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促进泡沫细胞形成,此外CXCL16还有促进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增殖,增加细胞与细胞黏附的作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CX-CL16表达增高,因此CXCL16可能在多个环节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AS)的炎症学说越来越受到重视,趋化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最近发现的趋化因子CXCL16除了能使炎症细胞定向迁移外,还能促进细胞间的黏附、平滑肌的增殖、血管新生,其同时是可以结合磷脂酰丝氨酸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道夫受体。充分参与炎症反应的CXCL16在AS病变处聚集,了解其所发挥的作用可能有助于进一步认识AS炎症反应,并提供新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细胞内蛋白磷酸化水平对清道夫受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蛋白激酶C抑制荆星形孢菌素处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利用蛋白质印迹试验和放射自显影方法观察药物对细胞表面受体表达的影响,并分别测定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对碘标记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结合、降解以及细胞内脂质蓄积的程度。结果 0.4μmol/L蛋白激酶C抑制剂星形孢菌素可以促进细胞结合碘标记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增加细胞表面受体的表达,但抑制细胞降解碘标记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同时抑制细胞内胆固醇酯的蓄积。结论 以上表明清道夫受体功能与细胞内蛋白质磷酸化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基因沉默后能否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分形趋化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表达。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孵育,及预先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转染pGenesil-1 LOX-1 shRNA后再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半定量RT-PCR、Western blot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分形趋化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能呈浓度依赖性诱导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分形趋化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用RNA干扰抑制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的表达后,显著抑制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分形趋化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能呈浓度依赖性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分形趋化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这种诱导作用可以被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基因沉默抑制。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清道夫受体、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观察了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途径的影响以及重组人巨细胞内胆固醇酯积聚的影响。结果发现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能增加培养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表面的清道夫受体数目,使之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结合和降解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增加,并使细胞内胆固醇酯积聚增多。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观察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对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脂类堆积的影响及机制,用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β- 极低密度脂蛋白、正常低密度脂蛋白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与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温育48 h 后,发现β- 极低密度脂蛋白、正常低密度脂蛋白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都能促进平滑肌细胞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堆积,以β- 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更显著。乳铁蛋白作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的一种特异配体,当它与上述脂蛋白共同与平滑肌细胞温育后,发现乳铁蛋白对脂蛋白所致的平滑肌细胞内脂质堆积有抑制作用。乳铁蛋白与标记的β- 极低密度脂蛋白、正常低密度脂蛋白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竞争结合实验也进一步发现乳铁蛋白可明显竞争β- 极低密度脂蛋白、正常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平滑肌细胞的结合,且对β- 极低密度脂蛋白的竞争抑制作用尤为明显。提示β- 极低密度脂蛋白、正常低密度脂蛋白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能主要通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介导进入平滑肌细胞,导致平滑肌细胞内脂质堆积。  相似文献   

13.
CXCL16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趋化因子是一组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能吸引免疫细胞到免疫应答局部,参与免疫调节和免疫病理反应.目前,已知的趋化因子可分为CC、CXC、C及CX3C 4个家族和诱导性及组成性两类.CXCL16是近年在人动脉粥样硬化损伤部位的巨噬细胞中发现的一种趋化因子,同时也是一种膜结合蛋白,起到清道夫受体的作用.它属于CXC家族,同时具有CC家族和CX3C家族(如: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趋化因子的特征,它包含跨膜区和黏蛋白样结构。我们从CXCL16的基本特征、病理生理功能尤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2(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12,CXCL12)与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广泛表达于人体骨髓、心脏和脑等组织的多种细胞,二者结合后能够激活一系列的细胞内信号转导和效应,调节多种细胞的生物活动与功能,在维持体内自稳态和调节多种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发生发展中有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清道夫受体AⅠ/Ⅱ基因敲除小鼠及其野生对照小鼠,观察在正常饮食和高脂饮食情况下,清道夫受体AⅠ/Ⅱ对小鼠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分布和清除的影响。方法用South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实验小鼠清道夫受体AⅠ/ⅡDNA和蛋白的表达。将2月龄雄性野生对照小鼠和清道夫受体AⅠ/Ⅱ基因敲除小鼠各50只随机分为4组:清道夫受体AⅠ/Ⅱ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对照小鼠各38只,给予高脂饮食(常规饲料加15%油脂和1.25%胆固醇)8周,观察实验前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及血肌酐等水平的变化;清道夫受体AⅠ/Ⅱ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对照小鼠各12只,高脂饮食3天后从尾静脉注射125I标记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于10min、1、3和6h获取血液、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肠、脂肪和肌肉等标本,分别称取质量并用γ射线计数仪检测其放射性强度。结果正常饮食下,清道夫受体AⅠ/Ⅱ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对照小鼠血脂水平接近;高脂饮食下两组小鼠血脂水平均明显升高,但清道夫受体AⅠ/Ⅱ基因敲除小鼠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野生对照小鼠;清道夫受体AⅠ/Ⅱ基因敲除小鼠在注射125I标记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0min后的清除率明显低于野生对照小鼠,注射125I标记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6h后其主要分布于肝脏,在心脏和肾脏也有高分布;高脂饮食条件下,敲除清道夫受体AⅠ/Ⅱ基因对经尾静脉注射的125I标记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在体内的分布不同于野生对照小鼠。结论敲除清道夫受体AⅠ/Ⅱ后,小鼠脂质代谢的调节能力受到损伤,机体对血液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能力下降,组织细胞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减少,血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6.
趋化因子受体3是CXC趋化因子亚家族的受体之一,存在于活化的T细胞表面,在T细胞向炎症部位募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目前认为它可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炎症过程中发挥功能,本文就趋化因子受体3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清道夫受体 (SR)是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膜表面的一种糖蛋白 ,能特异性结合并摄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等多种配体从而介导脂类代谢。本文主要介绍与糖尿病相关的SRA、SRB Ⅰ和CD36的结构、分布和功能 ,以及细胞因子等对其调节作用。在 2型糖尿病中CD36表达的水平增加 ,CD36和SRA Ⅰ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介导胆固醇的摄取 ,SRA Ⅱ作为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受体在糖尿病肾病中有促进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杀手之一。一般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对侵入动脉壁的病原性脂蛋白所产生的炎症反应,最早肉眼可见的病变是脂纹的形成,其主要成分是大量摄取脂质后从巨噬细胞所衍变成的泡沫细胞。研究认为,脂质在巨噬细胞中的大量积聚主要由清道夫受体介导。在众多的清道夫受体中,A类清道夫受体是目前公认的介导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进入细胞的主要受体之一。  相似文献   

19.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因素引起的,以动脉壁内脂质的沉积甚至粥样斑块的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巨噬细胞内胆固醇的堆积和泡沫细胞的形成是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标志.然而,泡沫细胞形成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于此,我们推测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组成了一个促进泡沫细胞形成的"信号通路",在泡沫细胞的形成乃至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起始动作用.在这一通路中,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这种经过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是"激活子";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作为内皮细胞上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受体是信号"转导子";活性氧,这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结合后的直接产物是"催化子"和"诱导剂".  相似文献   

20.
清道夫受体与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道夫受体(SR)是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膜表面的一种糖蛋白,能特异性结合并摄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等多种配体从而介导脂类代谢。本文主要介绍与糖尿病相关的SRA、SRB-Ⅰ和CD36的结构、分布和功能,以及细胞因子等对其调节作用。在2型糖尿病中CD36表达的水平增加,CD36和SRA-Ⅰ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介导胆固醇的摄取,SRA-Ⅱ作为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受体在糖尿病肾病中有促进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