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杨瑞芬 《医学信息》2018,(16):164-167
目的 通过护士的满意度调查了解我院临床一线护士工作满意情况, 分析影响我院护士满意度的因素,为制定提高护士满意度的相关措施提供依据,从而改善护理质量。方法 以问卷网的调查方式,调查对象为我院312名临床一线护士,从2016年1~3月数据中筛查出前三位的不满意项目,针对不满意项目进行分析,改进护理管理模式,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通过半年运行与2016年10~12月收集的护士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护士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影响护士工作积极性因素, 采取相应对策,护士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 通过提高护士满意度,保证了医院护理质量,提升了医院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分组模式在我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运用医护一体化模式管理患者,医生与护士共同参与交接班、共同查房、共同管理患者。以医护一体化管理患者模式为实验组,以传统的管理患者模式为对照组,分别考核两个组患者管理的质量与数量,且与护士绩效挂钩,并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绩效考核结果显著提高;实验组患者满意99.8%,对照组患者满意度96.4%,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专科业务素质,利于更好地深入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对临床一线护士实施岗位管理。从护士弹性排班、以岗位管理的绩效考核与分配、个人与岗位共同发展的分层培训体系、护理模式改变和护士分级管理等方面制定和完善制度框架,调动护士积极性,激励护士服务临床一线。保证患者治疗的及时性和安全性,使优质护理服务落到实处,提高病区的各项工作达标率,提高患者和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开始在各临床科室实施绩效管理,建立以临床护理工作量、质量、服务规范为主导的综合绩效考核办法。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绩效管理,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士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护士素质、行为、技能、知识水平等,表现在护士态度、解决问题能力、工作责任心、操作熟练程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方面[1]。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责任制、深化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服务水平;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其内容主要包括:满足患者的生活需要,保证患者的安全,使患者的身体舒适,协助平衡患者的心理,取得患者的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下,以高质量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社会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士礼仪培训在特需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观察培训的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制定护士礼仪流程标准以及考核标准,由专业老师集中授课,以点带面对特需病房39名护士进行规范化礼仪培训,培训前后分别对护士进行护士礼仪知识的考核;培训前后分别向患者发放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各69份,共计138份。结果通过护士礼仪培训在特需病房的实施,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培训前大幅提升,由培训前满意份数64份(满意度为92.75%)提升至培训后满意份数68份(满意度为98.55%),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8,P<0.05);护士培训成绩由培训前的优秀5人、良好23人、差11人,提升为培训后的优秀9人、良好29人、差1人,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P<0.05)。结论护士礼仪的培训,使护士“外塑形象,内修素质”,给患者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更好发挥专科护士在护理领域的咨询、指导作用,保障肿瘤患者护理服务的延续性。方法选取100例患者,采用问卷形式通过健康教育、患者依从性、护士操作、伤口护理,对专科护士满意度进行评价。每周两次参与肿瘤多学科联合会诊,有助于提高专科护士临床护理水平。结果采用问卷形式对MDT进行评估,100份调查问卷中,96%的医生认为专科护士对患者是有益的,78%的患者及家属认为对治疗是较好的。结论患者及医生对专科护士护理操作、伤口护理、健康教育、依从性满意度高于普通护士,存在差异。专科护士积极参与,有效改善专科护理质量,提出护理诊断,完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内容、提升了患者家属满意度,不断扩大专科护士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提高专科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专科护士提供专科领域的信息和建议,指导和帮助其他护理人员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推动专科护理的发展,带动医院整个护理水平的提升。结果通过开展各项护理活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约医疗成本,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专科护士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以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75例行冠心病介入患者为本,对全部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其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在介入手术中未发生紧张、恐惧等心理而引起的并发症;对全部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平均得分为(94.3±5.4)分,患者对整体护理过程中较为满意。结论人性化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主题,需要护士不断提升自我素养,以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作为基础,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核心,提高服务意识,,从而实现护理水平的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和康复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我院病房100名责任护士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进行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分析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程度。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6个月后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其中基础护理认真、经常巡视、视病人如亲人、让病人感觉像在家一样(t=5.238,5384,5.872,5.534;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护士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层级管理护理组长的作用。方法观察组19名和对照组9名的护士随机分为。在护理领导责任护士观察组护士的护理管理模式,在患者的具体负责人。通过本组护士护理组长完成这组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工作。护理层级管理模型对照组护士长责任护士。比较观察组,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考试的对照组,护理病房综合质量,医生患者满意度评分等指标。结果专业技术操作评分观察组,专业理论知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病房健康教育覆盖率,患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医生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设立护理组长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从而有效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2.
护士分层管理在国内大部分医院已开始实施,并经过大量临床实践来看,其在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护士满意度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笔者结合国内护士分层管理的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刘瑞华 《医学信息》2009,22(2):188-189
目的研究护士服务态度与医院效益的相关情况。方法使用自行编制的“住院病人对所住科室护士服务态度调查表”测查现住的324名住院病人对所住科室护士服务态度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的需求高于真实体验;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度低于护理技术的满意度。结论护士服务态度影响着医院效益,护理管理人员对护士应加强心理知识技能的训练,提高服务态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交班模式在产科应用的效果及体会。方法2012年11月起实施无缝隙护理交班模式,实施无缝隙交班模式前出院患者468例,实施无缝隙交班模式后出院476例。比较实施前后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治疗、护理的知晓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无缝隙护理交班模式,责任护士对所管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知晓度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亦得到了提高。结论通过无缝隙护理交班模式的实施,交接班内容具体、全面,患者信息交接清楚,患者观察重点突出,体现了个体化,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眼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方法开展优质护理,实施层级管理,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改变排班模式,简化护理文书书写,提供全程健康指导,实施延续护理。结果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也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效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及职业成就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3月开始在我院急诊科护理管理中采取团队管理模式,将采用团队管理模式前后1年急诊科护士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与分析。结果采用团队管理模式后,急诊科护士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比采用团队管理模式前高,两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我院急诊科护理管理中采取团队管理模式,能够增强急诊科护理团队的凝聚力与实力,能够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给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生满意度,减少医患、医护间的矛盾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做好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优质护理服务。结果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到离开手术室,患者感到安全、舒适,使他们在功能上获得最大程度恢复。同时医生、麻醉师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贯穿于手术全过程,使手术准备更加充分、完善,手术患者能以较好的心理、生理状态配合手术,手术更加安全顺利,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纠纷和差错的发生。同时也增强了手术室护士与医生、麻醉师的协作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护理管理中加强护士职业道德培养,能够提升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职业美以及服务优的内涵体现.通过认识到护士职业道德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采取系列建设途径.护士职业道德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职的65名护理人员,采取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将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前后,患者满意度以及各项护理质量有明显差异,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有助于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应用体会。方法针对我院100名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护士礼仪、护理专业技能、健康教育和护理环境等方面,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患者对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满意率。结果大部分患者仍然希望护理人员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并希望护理人员保持亲切、有耐心的服务态度,因此这两个方面是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重点内容;满意度调查方面,患者对病房环境的改善总满意度为97%,护患沟通及护理技术总满意度为95%,疾病健康宣教总满意度为94%,出院指导总满意度为92%;护理人员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整体满意度较高。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