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行介入治疗肝癌疼痛中的运用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术前干预,术中干预,术后干预等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按主诉疼痛分级法(VRS)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情况。采用SF36表格评价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发生程度及术后3d出现疼痛的次数。结果观察组全程护理干预后的疼痛发生的强度及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后(<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提升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艾滋病(AIDS)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改善艾滋病患者的不良心境,提高AIDS/HIV感染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将50例艾滋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A组)26例,对照组(B组)24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及系统的健康教育,而对照组仅做常规的治疗护理。同时设50名正常人作为正常组(C组)。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和一些自选条目.于护理干预前测评A、B、C组,并于护理干预3个月后再次对A、B组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干预前A、B组的各方面比分均低于C组,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艾滋病患者总体生存质量较差,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专项护理干预在晚期癌症姑息治疗患者家属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自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临床上被确诊为癌症晚期且接受姑息治疗的101例患者及其家属10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共52例,仅给对照组患者进行姑息治疗;观察组患者共计49例,在对照组姑息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对其家属进行专项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并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焦虑及郁闷指数情况和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QLQ-C30量表中各项功能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家属的SDS、SAS两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郁闷指数,干预前,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QLQ-C30各项功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癌症晚期姑息治疗患者家属的专项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不仅对患者家属的焦虑和抑郁有缓解,更能够影响患者的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儿病情预警评分方案模式下的护理策略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血气指标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策略,观察组采用小儿病情预警评分方案模式下的护理干预策略.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症状、血气指标、小儿危重症(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评分、儿童生活质量测定量表(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PQL)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II,APACHE-II)评分、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干预后,出院前观察组血气指标、PCIS评分、PQL评分及APACHEⅡ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病情预警评分方案模式下的护理干预策略可改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血气指标、机体健康状态、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性化延续护理对川崎病患儿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58例川崎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个性化延续护理。护理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正常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出院时观察组患儿CRP、WBC水平和冠状动脉损害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家属对川崎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家属川崎病相关知识掌握率均明显比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延续护理更有利于促进川崎病患儿恢复和改善预后,且可提高患儿家属对川崎病相关知识掌握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零缺陷护理模式的实施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零缺陷护理模式。护理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疾病知晓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家属对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饮食、病例分型、治疗措施等疾病知晓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儿交流问题、治疗焦虑问题、心脏疾病和治疗问题、认知问题及对身体外貌感受等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儿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围手术期实施零缺陷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与家属的疾病知晓度,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予以循证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87.18%(34/39),明显高于对照组64.10%(25/39)(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89.74%(35/39),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27/39)(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助于改善新生儿肺炎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更高,可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甘雪梅 《医学信息》2018,(8):172-173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系统性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科在住院患者家属心理干预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8月-2017年5月150例陪同患者住院的家属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陪同家属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住院病情指导等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心理科的心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变化,干预1个月后自制问卷调查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心理干预1个月后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住院1个月后均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43,5.132;P=0.000);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78.67%(59/75)较对照组61.33%(46/7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65,P=0.021)。结论:心理科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消除负性情绪,改善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脉化疗栓塞术后肝区疼痛的观察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诊治的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区疼痛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环境干预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疼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经护理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脉化疗栓塞术后肝区疼痛的观察并实施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环境干预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优质干预模式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家属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6月-2018年6月诊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146例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方式,观察组给予优质干预模式。随访4周后;采取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对患者家属进行评估,对比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的应对方式和肺功能指标,观察其经济学指标及干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肺功能(PEF、FVC及FEV1)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7.710,6.042,9.083;P0.001);两组干预前的MCMQ评分中面对及回避、屈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MCMQ评分中面对得分高于对照组,屈服、回避得分低于对照组(t=3.622,-6.156,-6.388;P0.001);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及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t=-14.634,-12.197;P0.001),干预后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t=3.520,P0.001);两组患者家属干预前的疾病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性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干预后的疾病不确定感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3.025,-23.215,-20.080,-21.561,-16.645;P0.001)。结论:优质干预模式能有效的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家属疾病的不确定感,改善其肺功能,提高应对能力及干预满意度,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2.
邓艳兰 《医学信息》2010,23(18):3356-3358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患者的心理特点和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搜集我院2009年6月~2009年12月院前急救的清醒患者26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家属综合干预措施,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高效的急救干预护理措施是院前急救的重要保证,掌握患者的应激反应,护士采用语言、动作等方法使患者顺利过渡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早期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2012年5月~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7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干预,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后,35例患者中15例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恢复,而对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干预,35例患者中28例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恢复,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疗效感到满意。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进行早期干预有着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改善ICU危重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作用。方法以82例ICU危重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接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属的焦虑情绪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ICU危重患者家属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从而减轻家属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主动配合医护工作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家庭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80例抑郁症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均配对选择患者一名与其生活关系密切的家属。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家属接受家庭护理干预,1次/周,共8周。于入组前及第8周末分别采用SCL-90及自行设计的个人心理压力和对患者病态行为的应对能力测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属SCL-90评分中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且心理压力及应对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家属的躯体化、焦虑和抑郁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上护理干预对MHD患者的病情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78例血液透析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将其以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则仅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二者治疗效果,包括患者病情和预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病情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关预后并发症如水肿、心力衰竭、失衡综合征、低血糖和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行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影响,提升临床护理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眼科就诊的9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精神状态、社会活动评分及总体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加治疗依存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ABC合理情绪疗法对食管癌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及不良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某院120例食管癌患者的家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ABC合理情绪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Mishel制定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量表(SDS)]、主观幸福感[幸福感量表(MUNSH)]及生活质量[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IEF)]。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UIS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24,-3.60,-3.05,-5.05,-8.12;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5.33,-4.45;P0.05);干预后,观察组正性因子、MUNSH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16,5.45;P0.05),负性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t=-4.73,P0.05);干预后,观察组WHOQOL-BRIEF各维度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71,4.90,4.93,3.37,7.60;P0.05)。结论:与常规干预相比,ABC合理情绪疗法可降低食管癌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缓解不良情绪,增加主观幸福感,提升患者家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86例妊娠高血压的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预后的改善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急诊冠脉介入术(PCI)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否有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100例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术后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结果经过积极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减轻,并发症明显减少,术后恢复良好,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手术成功,观察组与对照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认真落实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是减少急诊冠脉介入术围手术期意外和并发症的关键,实施护理干预,提高对PCI患者的护理质量,可以有效提高急诊冠脉介入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