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付虹霞 《医学信息》2007,20(9):1663-1665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系统用于宫颈癌防癌涂片的筛查与传统宫颈涂片检查相比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51例TCT普查人群及同时期1050例CS普查人群的宫颈涂片结果。对两种方法的标本满意率及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进行了比较,并对两种方法与组织学的符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TCT组标本满意率明显高于CS组(P〈0.01);对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及其以上病变的检出率TCT组亦明显高于CS组(P〈0.05)。以阴道镜下组织学活检结果为标准,TCT组与CS组对LSLL及HSIL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44%,88.88%及66.7%,83.33%。结论与CS相比,TCT技术明显提高了标本满意率及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TCT技术是宫颈病变筛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48例宫颈异常的患者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将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细胞(ASCUS)以上病变者行阴道镜下活检,将细胞学检测结果与活检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648例TCT检测的患者中,宫颈病变发生率达81.9%,其中良性病变348例,占53.7%,宫颈上皮内病变183例,占28.2%,对183例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与组织病理学诊断比较,符合率为83.6%。宫颈上皮内病变高发年龄为30~40岁,占37.8%。结论TCT技术在宫颈病变的诊断中,具有简便、实用,准确率高的特点,配合阴道镜检查能及时发现宫颈早期病变,是防止宫颈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癌前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贝塞斯达(TBS)诊断系统对3227例经宫颈/阴道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的标本进行分析,部分病例经组织学对比印证。结果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异常228例(7.1%):ASCUS 119例(3.69%),低度上皮内瘤变(L.SIL)79例(2.44%),高度上皮内瘤变(H-SIL)18例(0.56%),鳞癌(SCC)9例(0.28%),不典型腺细胞(AGUS)3例(0.09%)。其中66例细胞异常者行病理活检,CIN2以上病变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2.6%(25/27)。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为一种准确、简便的宫颈早期病变筛查方法.可作为宫颈癌防治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高危型别检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及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375例宫颈组织细胞样本进行HPV高危型别检测,对其中阳性样本进行TCT检查,有宫颈上皮内瘤变者(CIN)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组织学确诊。HPV高危型别检测采用双色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8种高危型HPV DNA(主要高危型:HPV16,18,45,31)和次要高危型(HPV33,52,58,67)分型及病毒载量检测。结果 1375例样本高危型HPV DNA检测结果为阳性256例,阳性率为18.62%;TCT结果为WNL的样本高危型HPV的感染率为16.41% (42/256);TCT结果为ASCUS以上的样本高危型HPV的感染率为83.59%( 214/256)。HPV各型别的病毒载量在TCT结果为WNL、ASCUS及LSIL/HSIL/SC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TCT与阴道镜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WNL-正常或炎症92.86%( 39/42),LISL-CIN I 81.36%(48/59),HSIL-CIN Ⅱ&Ⅲ 85.19% (23/27),SCC-宫颈癌9/10。结论 HPV高危型别检测联合TCT技术及阴道镜检查能显著提高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可作为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筛查的可靠早期诊断方法,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15 393例宫颈液基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情况。方法对15393例做SurePath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者依次做Hybrid Capture-Ⅱ肿瘤相关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5%醋酸宫颈染色肉眼观察并拍照、阴道镜检查及宫颈多点活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细胞学诊断采用TBS(2001)分级报告系统,阳性诊断包括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以上病变;本组细胞学阳性病例有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并对两者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15393例宫颈细胞学检查与组织病理学对照结果显示:7例鳞状细胞癌(SCC)均符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为93.6%(103/110)、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为82.0%(443/540)。HPV—DAN阳性检出率与细胞学TBS分级及组织病理学分级正相关。结论应用液基细胞学制片方法、准确掌握TBS的诊断标准可确保宫颈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US/LSIL)的临床意义及处理方法。方法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4~2006年妇科门诊用TCT(宫颈液基细胞学)的方法检出的254例ASCUS/LSIL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36例进行了阴道镜检查。结果在140例ASCUS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病变占51.5%,其中高度病变占22.9%,114例LSIL中CIN病变占59.6%,其中高度病变占30.7%,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36例中阴道镜诊断炎症47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病变53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病变36例及病理检查结果炎症55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病变41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病变40例,阴道镜与病理对照进行了~致性检验,Kappa=0.314,U=0.064,P〈0.05,一致性好。病理证实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阳性的妇女中CIN发生率79%(67/84),而HPV阴性者中CIN发生率43.5%%(74/170),结果显示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88,P〈0.05。本组资料中年龄在35~55岁的妇女占83.5%与HPV阳性的妇女年龄高峰一致。结论对ASCUS的患者应与LSIL同样重视,立即进行阴道镜检查以避免22.9%的高度病变的患者漏诊或失访,对35~55岁的HPV感染的妇女应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DNA定量分析在桂西壮族妇女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同时行TCT、细胞DNA定量分析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的430例资料进行分析。宫颈脱落细胞液基薄层制片,1张巴氏染色做TCT诊断,1张Feulgen染色,应用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扫描诊断。结果以活检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TCT、DNA定量分析和联合检测的检出率分别为64.2%、90.6%和96.2%。联合检测与单独DNA定量分析检出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联合检测与单独TCT的检出率比较,TCT与DNA定量分析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显著(P<0.01)。结论 DNA定量分析检出率高于TCT,二者联合应用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假阴性原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回顾宫颈涂片中假阴性病例,分析产生假阴性的原因。方法利用TCT技术检测6850例宫颈涂片,其中细胞学阴性而活检阳性63例,分别记录其细胞量、有无宫颈柱状细胞/化生细胞涂片、是否血涂片、病灶与宫颈管距离及其组织病理结果。结果原细胞学诊断阴性复查为阳性、缺乏宫颈柱状细胞和化生细胞涂片、细胞量〈30%、有血涂片、病灶与宫颈管距离〉1cm者,在假阴性病例中分别占7.93%、19.04%、14.28%、20.6%、46.03%。病灶与颈管距离〉1cm且病变合并尖锐湿疣假阴性者与病灶离颈管距离〈1cm且病变合并扁平湿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获取满意的宫颈细胞样本、改进标本处理、加强细胞学医师继续教育和提高自身诊断水平是降低宫颈涂片假阴性的有效方法。临床医师对症状体征可疑但细胞学阴性的病例采取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可减少假阴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ThinPrep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病变上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ThinPrep液基细胞学在筛查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测了1036例妇科病例,同时做宫颈巴氏涂片检测。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阳性诊断包括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以上的病变,诊断结果与阴道镜下多点组织活检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出100%(4/4)的鳞状细胞癌(SCC);96.97%(32/33)的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及89.71%(61/68)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ThinPrep液基细胞学的敏感性与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32%、83.89%,且显著降低了标本的不满意率。结论 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查敏感性高,标本质量高,利于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TCT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TCT)联合阴道镜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来我院门诊主诉白带增多、性交出血及妇检宫颈糜烂的756例患者行TCT筛查,其中125例阳性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情况。结果 TCT异常率为16.53%,TCT检查CINI及以上病例诊断与病理活检诊断符合率为83.10%、灵敏度为86.44%(51459)、特异性为88.10%(74/84)、阳性预测值83.61%(51/61)、阴性预测值90.24%(74/82);阴道镜检查CINI及以上病例诊断与病理活检诊断符合率为71.43%、灵敏度为95.45%(63/66)、特异性为86.05%(74/86)、阳性预测值84.00%(63/75)、阴性预测值96.10%(74/77);TCT检查2例宫颈癌,而阴道镜和病理活检均诊断3例宫颈癌,提示阴道镜检查宫颈癌的诊断价值高于TCT。结论 TCT细胞涂片联合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明显提高CIN的阳性检出率,是发现宫颈疾病安全、方便、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适合作为CIN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细胞DNA定量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间在江苏省中医院同时行DNA倍体分析及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cytologic test,TCT)的5 042例妇女,其中1 573例行HPV检测,146例行病理活检.结果:宫颈病变筛查病例中DNA倍体异常390例,阳性率7.74%,TCT异常病例408例,阳性率8.10%,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个细胞且2.5≤DI<4.5者TCT阳性率为33.74%;≥3个细胞且2.5≤DI<4.5者,TCT阳性率为94.74%;DI≥4.5者,其TCT阳性率为9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及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病例DNA倍体定量分析阳性率分别为45.42%,97.14%和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型HPV总体感染率为24.5%,并且随着DI指数的升高,高危型HPV感染率也随之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DNA倍体异常病例及DNA倍体异常且TCT异常病例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56.8%和6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A倍体异常病例阴道镜活检组织病理学阳性率为70.5%,TCT异常病例阳性率为65.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检出率为74.6%.结论:细胞DNA定量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宫颈病变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用于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01月~2010年11月收治1032例妇科病人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结果:1032例受检妇科病人中,TBS分级系统感染为腺上皮异常级别的阳性患者852例。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提高了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能早期预知宫颈癌前病变,从而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技术联合HPV- DNA检测在宫颈早期病变筛查中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8年9月至2011年7月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375例HPV- DNA阳性患者行TCT检测,采取TBS报告方式,将TCT与HPV- DNA结果对进行照分析.结果 375例HPV- DNA阳性患者TCT检查者,结果良性反应性改变273例(72.8%),ASC阳性者84例(22.4%),LSIL阳性6例(1.6%),HSIL阳性12例(3.2%),HPV高危亚型感染率分别为69.23%、92.86%、100%、100%.结论 TCT联合HPV- DNA检测可提高宫颈早期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宫颈脱落细胞学、HPV检测对宫颈癌检测的准确性。方法选取40例拟诊宫颈癌受检者,分别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学、HPV检测检测,对两种细胞学方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然后以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细胞学方法对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进行诊断价值的评价。结果 40例拟诊宫颈癌中,组织病理学确诊阳性36例,阴性4例。宫颈脱落细胞学与HPV检测对于宫颈癌与组织病理学病变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金标准分别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诊断试验评价,检出宫颈癌的灵敏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特异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颈脱落细胞学与HPV检测对宫颈癌的筛查有较高的检出率,敏感性都比较好,但是特异性都存在不足,在临床上建议共同采用,以提高宫颈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刘洪波  祁晓莉  乔星  杜睿  王丽梅 《医学信息》2018,(8):152-153,156
目的 探究人乳头瘤病毒(HPV)以及液基细胞学(TCT)的联合检测在宫颈病变的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 年12月~2016年11月因宫颈异常来我院就诊的2327例妇科疾病患者,对其实施TCT以及HPV DNA检测,对阳性的患者进行阴道镜活检,以患者组织的病理学结果作为最终确诊标准。结果 共计355例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其中HPV检测灵敏度为75.72%,准确性为70.43%,特异性为30.22%;TCT检测灵敏度为41.32%,准确性43.40%,特异性为47.87%;二者联合诊断灵敏度为88.21%,准确率75.10%,特异性为43.36%。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敏感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分型检测联合TCT的检测方式具有相当高的阳性率及灵敏度,能够提高患者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延长患者的筛查间隔,有利于临床上对于宫颈病变的筛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学及高危型HPV检测结果与宫颈组织病变的相关性,提高宫颈病变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 将254例不孕患者宫颈细胞学及高危型HPV检测结果分为四组,A组:宫颈细胞学阳性、高危型HPV阳性:B组:宫颈细胞学阳性、高危型HPV阴性;C组:宫颈细胞学阴性、高危型HPV阳性;D组:宫颈细胞学阴性、高危型HPV阴性,回顾分析此四组检测数据与宫颈组织病理之间的关系;并分别回顾分析宫颈细胞学阳性及高危型HPV阳性与宫颈组织病理之间的关系,比较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A组宫颈CINⅡ级及以上的发现率显著高于B组(P<0.01),A组、B组和C组的CIN Ⅰ级发现率无差异(P>0.05);单一宫颈细胞学检测CINⅡ级及以上阳性的敏感度100.0%、特异度46.74%,串行高危型HPV检测后其敏感度97.22%、特异度87.16%.结论 不孕症患者乃至日常体检宫颈筛查仍首选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细胞学串行高危型HPV检查明显降低了宫颈病变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17.
Integra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DNAs into the host genome is cru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cervical cancer. Overexpression of the P16 protein has been reported 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as well as cervical cancer. Such molecular biomarkers have been utilized for ancillary testing of liquid-based cytology specimens; however,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 remains controversial. To detect CIN 2 or more advanced lesions, 153 liquid-based cytology (LBC) specimens were investigated to determine the physical status of the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DNA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 (ISH) and to detect overexpression of the P16 protein by immunocytochemistry combined with HPV genotyping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he combination of ISH, P16 immunocytochemistry, and LBC showed high sensitivity (89.3%) as well as high specificity (92.6%). We confirmed the usefulness of P16 immunocytochemistry combined with ISH and HPV genotyping as ancillary molecular–biological tests of LBC specimens for identifying patients at high risk of cervical cancer.  相似文献   

18.
国萍  李青 《医学信息》2018,(23):96-100
探讨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患者发生CINⅡ 及其以上宫颈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完善设计的调查量表对我院门诊就诊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为ASCUS的23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收集,同时行人乳头瘤状病毒(HPV)基因型检测,和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236例ASCUS病变中,病理证实CIN共68例(28.81%),其中CINⅡ及以上检出36例,占总病例数的15.25%。236例ASCUS病例中,高危型HPV阳性率为55.51%,高危型HPV阳性及高危型HPV阴性组CINⅡ及以上病变检出率分别为25.1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检测CINⅡ及其以上的敏感性达91.67%,阴性预测值达97.14%。单因素分析中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流产次数、HR-HPV与CINⅡ及其以上密切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初次性生活年龄、流产次数、HR-HPV是宫颈CINⅡ及其以上的高危因素。结论 高危型HPV检测是ASCUS患者分流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年龄在30~50岁。初次性生活年龄≤20岁、流产次数>2次、HR-HPV是ASCUS患者发生宫颈高度病变的独立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