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HCG日单个卵泡雌激素水平对于IVF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分析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本中心行IVF/ICSI的不孕患者,所有病人均第一次接受IVF,共161个周期,分为妊娠组与非妊娠组,E2/卵泡<100,100-200,>200组,计算比较各组的一般情况,Gn的用量,促排卵天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妊娠率等,并用分析HCG日血清E2,E2/卵泡(卵泡指HCG日≥14mm的卵泡)与受精率,卵裂率,HCG日LH的相关性。结果 E2/卵泡100-200组与>200组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与可用胚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而E2/卵泡100-200组的妊娠率明显高于E2/卵泡>200组,两者比较有非常明显的差异(P=0.006)。E2/卵泡与受精率无相关性,与可用胚率呈负相关,与HCG日LH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HCG日单个卵泡雌激素水平对IVF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可以作为决定HCG注射时间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长方案中HCG日雌二醇(E2)和获卵数的比值与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1年10月在我中心行IVF/ICSI-ET共278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黄体中期长方案,根据患者HCG日E2浓度和获卵数的比值分为3组,A组:E2/获卵数〈200pg/ml;B组:E2/获卵数200-500pg/ml;c组:E2/获卵数〉500pg/ml。比较3组患者的基本资料,IVF/ICSI过程中的临床参数和妊娠结局。结果3组患者Gn天数,Gn总量,受精率,优胚率无统计学差异;妊娠率,种植率c组最低,与A,B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宫外孕率A组最高,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流产率c组高于B组(P〈0.05),OHSS发生率C组最低(P〈0.05)。结论HCG日雌二醇(E2)和获卵数的比值会影响长方案的妊娠结局,此值〉500pg/ml会降低妊娠率,种植率,且增加流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IVF—ET中GnRH antagonist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对血清及卵泡液中VEGF的影响。方法 将2006年4月至6月42例临床诊断为PCOS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人(GnRH antagonist多荆方案)和对照组24人(GnRH agonist长方案),在超促排卵周期的取卵日留取卵泡液,采用EusA方法检测血清和卵泡液内VEGF的水平,同时比较两组间的获卵数、成熟卵母细胞数、卵裂数、受精率、植入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 两组hCG日血清E2、LH水平及HCG日相对采卵日血清VEGF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着床率和妊娠率经Х^2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G日卵泡液VEGF水平,两组Gn的用量及用药天数,获卵数,成熟卵母细胞数,受精率,卵裂率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GnRH antagonist治疗PCOS不会改变卵泡液的VGEF水平,不会影响卵泡的发育及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和卵裂率,而妊娠率和着床率均升高,E2水平明显降低可能是影响着床率和妊娠率的主要因素。治疗组OHSS的发生率是下降的。GnRH antagonist用药是安全和高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GH)在高龄妇女(≥35岁)患者,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治疗周期中,不同超排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l月至2014年6月在我中心行改良长方案及标准长方案促排卵的IVF-ET高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加用GH,对照组未用GH,两组患者启动剂量均为尿促性素(丽珠药业,75U/支)150U-300U,分析两组获卵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内膜厚度、形态、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两种促排卵方案中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受精率均明显增高,有显著差异(P〈0.05),妊娠率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差异,其中长方案促排卵研究组优质胚胎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改良长方案促排卵研究组优质胚胎率无此趋势,两种促排卵方案中研究组与对照组中获卵率、卵裂率、HCG日内膜厚度.HCG日内膜形态、优质胚胎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高龄患者行IVF-ET治疗中使用GH可以显著提高受精率,并有增加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的趋势;针对不同年龄或卵巢功能状态,个体化调整GH剂量可能更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雌二醇水平及其对促排卵结局和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输卵管阻塞和/或男方少、弱精在我院生殖中心进行IVF/ICSI—ET助孕的患者的资料,比较不同E2水平患者的获卵数、受精率等促排卵相关参数及临床妊娠率。结果HCG日E2水平〉5000pg/ml组患者的获卵数明显高于HCG日E2水平较低的两组,但是HCG日E2水平〈3500pg/ml组患者的受精率及临床妊娠率高于E2水平较高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中HCG日E2水平对促排卵结局有影响,HCG日E2水平过高会影响促排卵患者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联合小剂量HCG、低剂量HCG和中剂量HCG三种药物方案对行IVF-ET助孕的PCO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行IVF-ET助孕的120例PCOS患者,根据HCG日扳机药物不同分为A、B、C三组,分别使用GnRH-a联合2000U、8000 U以及10000 U HCG诱导卵泡成熟。观察患者的优胚率、可移植胚胎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及OHSS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年龄、BMI、不孕年限、基础FSH、基础LH、基础E2、基础窦卵泡数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三组患者Gn用量、Gn天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卵子成熟率、HCG日E2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B组患者可移植胚胎数均显著高于C组,且A组优胚率显著高于B、C组(P0.05);三组患者多胎妊娠率、流产率、取消移植行全胚胎冷冻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B、C组(P0.05),而OHSS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C组(P0.05)。结论对于行IVF-ET助孕的PCOS患者而言,GnRH-a联合小剂量HCG诱导卵泡成熟有利于提高可移植胚胎数和优胚率,提高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降低OHS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在男性不育与非男性不育患者中的助孕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接受ICSI治疗109个周期,将其分组:A组:男性不育73周期,包括射精组43个周期,手术抽吸精组30个周期,B组:非男性不育36周期,均为射精组。结果①A组:手术抽吸精组中女方年龄、平均获卵数与B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射精组与手术抽吸精组:两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妊娠率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B组中移植(ET)胚胎数、种植率、妊娠率、流产率与A组相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ICSI仍是治疗男性因素的首要指证;②取精方式对妊娠率无影响;③对非男性因素,能获得较高的受精率,有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前瞻性随机比较黄体期GnRHa降调节方案中基因重组HCG(r-HCG)与尿源性HCG(u-HCG)在我国妇女中诱导卵子成熟的IVF/ICSI结局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接受IVF/ICSI助孕的不孕患者568例,随机分成2组:A组用r-HCG皮下注射诱导排卵,B组用u-HCG肌肉注射诱导排卵,比较两组间诱导卵子成熟效应和临床结局。结果 (1)两组间除2PN率A组明显高于B组外,其余超排卵参数、获卵数、MⅡ卵数、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的早发OHSS率无统计学差异,而晚发OHSS率B组明显高于A组,两组均无患者发生注射后过敏反应等情况;(3)随着血清β-HCG浓度增高BMI逐渐减小,获卵数、MⅡ卵数、MⅡ卵率、受精率、可移植胚胎数均有增加趋势,但着床率和妊娠率并未受到影响;(4)A组中有1例注射r-HCG后血清β-HCG〈1.2mU/ml,补注射u-HCG后34-36h取卵获得临床妊娠。结论 r-HCG与u-HCG在黄体期GnRHa降调节方案中能获得基本相同的诱导卵子成熟效应和临床结局;对BMI高的患者可考虑适当加大HCG量以保证足够的HCG浓度;建议HCG注射后12-14h检测血清β-HCG浓度,一旦发现浓度过低,应该更换药物或选择不同批次进行补注射后取卵,尽可能挽救该周期,保证患者利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IGF-Ⅰ、IGFBP-1及IGF-Ⅰ/IGFBP-1比值与ART中卵子质量、胚胎质量及妊娠率的相关性,期望找到ART妊娠结局预测的良好指标。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12月、年龄小于38岁、第一周期ART患者148例(其中IVF100例,ICSI48例)做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HCG日外周血及取卵日卵泡液中IGF-Ⅰ、IGFBP-1含量;按助孕方式分为二组,并计算妊娠率;按取卵数分为三组:低反应组(0-3枚卵子),正常反应组(5-15枚卵子),高反应组(≥15枚卵子);按妊娠与否分为二组,并计算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胚率。结合IGF-Ⅰ、IGFBP-1及IGF-Ⅰ/IGFBP-1比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VF和ICSI组无差异;不同反应组间IGF-Ⅰ水平无差异,血清及卵泡液IGFBP-1水平有明显差异,随获卵数目的增加,IGFBP-1水平有升高趋势,且卵泡液IGF-Ⅰ/IGFBP-1比值差异显著(P〈0.01),低反应组高于高反应组;妊娠组和未妊娠组卵泡液IGF-Ⅰ/IGFBP-1比值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与优胚率呈正相关。结论卵巢源性IGFBP-1可能通过表达量的改变调节IGF-1的活性,从而间接参与卵子发育的调控;IGFBP-1水平结合IGF-Ⅰ/IGFBP-1比值可以部分反应卵子质量,从而可能成为预测ART妊娠结局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日血清孕酮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中心接受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IVF-ET)的436例新鲜周期,探讨孕酮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当以1.0、1.5、2.0及2.5为截断值时,高孕酮组h CG日血清E2值、获卵数、MⅡ卵数、正常受精数、2PN卵数及胚胎数高于低孕酮组,高孕酮组妊娠率低于低孕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以1.0、1.5及2.0为截断值时,高孕酮组优质胚胎数高于低孕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 CG注射日血清P水平升高可引起IVF-ET的妊娠率下降,对受精率、优质胚胎率无影响,可能主要通过降低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而影响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GnRH antagonist治疗PCOS病人的IVF—ET结局。方法将2006年4月至6月42例临床诊断为PCOS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GnRH antagonist治疗组18人和GnRH agonist长方案对照组24人,记录促性腺激素的用量及其用药天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和雌激素水平,周期取消率,妊娠率,OHSS发生率等。结果两组促性腺激素的用量及其用药天数、获卵数、受精率和卵裂率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在hCG日的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子宫内膜是增厚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妊娠率和着床率经X^2。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nRH antagonist治疗PCOS妊娠率和着床率均升高的,而卵泡的发育、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和卵裂率不受影响。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能为影响着床率和妊娠率的主要因素,GnRH antagonist用药是安全和高效的,为促排卵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GnRH antagonist与GnR Hagonist短方案的IVF-ET结局。方法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GnR Hantagonist治疗组54人和GnR Hagonist短方案对照组132人,记录促性腺激素的用量及其用药天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和激素水平、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妊娠率和OHSS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促性腺激素的用量及其用药天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着床率和妊娠率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GnR Hantagonist组在hCG日激素水平低,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GnR Hantagonist方案IVF-ET助孕治疗与传统的GnR Hagonist短方案比较,其hCG日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是OHSS发生率显著下降的主要因素;但卵泡的发育、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卵裂率及妊娠率和着床率均不受影响。GnR Hantagonist的使用为IVF-ET助孕药物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体外受精后异常受精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后单原核和多原核孕卵生成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异常受精率探寻可行的方法。方法应用卡方检验分析927个体外受精周期(608个IVF周期和319个ICSI周期),共计9718个卵细胞资料,研究多原核和单原核孕卵生成率与体外受精方式,女方年龄,超促排卵方案,HCG日血清E2水平和获卵数的关系;结果(1)体外受精中单原核孕卵生成率与体外受精方式、女方年龄、获卵数、HCG日血清E2水平、超促排卵方案均无显著性关系;(2)常规IVF周期中多原核孕卵生成率显著高于ICSI组,但.6-的受精率显著低于后者;当获卵数〉15个和HCG日血清E2〉4000pg/ml时,体外受精周期中多原核孕卵生成率显著升高;(3)ICSI组,随着女方年龄的增高,多原核孕卵生成率显著增高。结论体外受精中异常受精生成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不尽相同,针对不同不孕人群选择合适的体外受精方式有助于提高正常受精率,降低异常受精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控制性超排卵方案对卵母细胞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在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科接受黄体中期长方案317例(326个周期)及拮抗剂方案218例(220个周期)治疗的患者,对其卵母细胞质量进行评级,比较两组卵母细胞质量、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质胚胎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BMI、基础FSH、LH、E2水平、Gn总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黄体中期长方案组获卵数、成熟卵子数,3级卵子数显著高于拮抗剂组(P0.05);受精数、正常受精数、卵裂数、优胚数均显著高于拮抗剂组(P0.05)。两组的卵母细胞成熟率及各级成熟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中期长方案组的获卵数、优卵数及优胚数均高于拮抗剂方案组,但两组间成熟卵子率、卵裂率、及优胚率均无差异,两种方案对患者卵母细胞质量影响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几种短时受精脱颗粒细胞方式对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61个IVF-ET周期根据脱颗粒细胞时间分为:短时受精后18小时脱颗粒细胞组(A组)94个周期、短时受精后5h脱颗粒细胞组(B组)95个周期和短时受精5h后部分(1/3-1/2)脱颗粒细胞组(C组)72个周期。分别比较三组的受精率、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胚胎利用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结果三组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优胚率、胚胎利用率和胚胎种植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短时受精后即刻剥除部分卵子颗粒细胞观察第二极体,在确保受精的情况下剩余卵母细胞保留自体卵周颗粒细胞共培养,可以提高常规IVF的胚胎质量,从而提高常规IVF总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类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中,取卵后去除卵周颗粒细胞(拆卵)的适合时间。方法选择09年6月至10年3月男方精液正常、因输卵管因素进入周期的ICSI病例共190对夫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在取卵后1~2h(G1)和4~6h(G2)拆卵行ICSI。回顾性分析2组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及妊娠率。结果两组在获卵数、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及卵裂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妊娠率G2组高于G1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5);两组囊胚形成率差异显著(P〈0.005),G2组高于G1组。结论卵周颗粒细胞的存在对卵子体外成熟尤其是细胞质的成熟是必须的,取卵后培养4~6h拆卵行ICSI胚胎质量好,囊胚形成率高,有更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口服避孕药在IVF-ET短方案促排卵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口服避孕药(OCP)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短方案促排卵中的作用。方法对因输卵管因素或男方因素行IVF-ET的不孕患者共112例,均采用短方案促排卵,其中实验组59例,于促排卵前给予OCP口服1个月;对照组53例,促排卵前不给予OCP预处理,常规月经第3天促排卵。比较两组患者自然月经周期D3天和COH周期月经D3天的基础卵泡及内分泌情况;比较两组Gn使用天数、Cn总量、HCG日LH、E2、P水平;比较两组取卵日成熟卵泡情况、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周期取消率、临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①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自然月经周期基础FSH、LH、E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COH周期月经D3天FSH、LH、E2水平及HCG日LH、E2、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②COH周期月经D3天有〉5mm卵泡的患者数,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卵泡发育同步性好,卵泡大小相对较均匀;③平均Gn天数及用量实验组较对照组多(P〈0.05);④周期取消率实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⑤取卵日≥15mm成熟卵泡数、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实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⑥两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数等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在IVF-ET短方案中,在GnRH-a+Gn促排卵前用OCP预处理,能调整月经周期,使卵泡发育同步性增加,能获得比较好的促排卵效果,取卵日成熟卵泡数及获得的卵子数均较多,周期取消率降低,临床妊娠率能够得到适当的提高。但OCP预处理后可能抑制了早期内源性FSH的上升,对卵巢的抑制加重,使小卵泡发育缓慢而用药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然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Natural-cycle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NC-IVF-ET)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在我中心行NC-IVF-ET助孕的42例卵巢低反应患者共65个取卵周期的临床资料。结果65个周期获卵33枚,获卵率为50.77%,正常受精率为63.64%,优质胚胎率为45.45%,移植15个周期,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20%。根据患者年龄≤35岁、36-40岁、〉40岁分为3组,3组的获卵率没有明显差异(分别为48.15%、47.83%和60%,P〉0.05),优胚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53.85%、45.45%、33.33%),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三组中,仅≤35岁组有3例获得临床妊娠。根据取卵前是否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分为使用HCG组及未使用HCG组,两组的获卵率、受精率和优胚率没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44.44%vs51.79%;100%vs58.62%;50%vs44.83%;P〉0.05)。结论自然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NC-IVF-ET)较适用于年龄较低的卵巢低反应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MII期卵子的第一极体、卵周隙和胞浆形态三方面综合探讨卵子质量对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胚获得率的影响.方法对ICSI中去除颗粒细胞后的MII期卵子在光镜下从第一极体、卵周隙和胞浆形态三方面综合评价卵子质量并按形态表现分为五级.且分别比较各级卵子的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胚率.结果Ⅰ级卵子与其他各级含异常形态的卵子比较,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Ⅰ级卵子有最高的受精率(91.14%)、卵裂率(96.35%)和优质胚胎率(83.91%).形态异常的卵子的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取卵数≤15个及hCG注射日每个卵泡的血清E2浓度在732~1098pmol/L组中,可获得高比例的Ⅰ级卵子.结论根据MII期卵子的第一极体、卵周隙及胞浆形态三方面综合因素进行的卵子分级是可预测ICSI后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胚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卵巢正常反应患者卵子成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个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周期,按肌注HCG剂量不同分为4000IU组,6000 IU组,10000IU组,统计观察3组患者获卵数,获卵率,成熟卵子率,受精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3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基础FSH,LH,E2,促性腺激素(Gn)总量,HCG日LH,HCG日E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患者获卵数,获卵率,成熟卵子率,受精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OHSS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CG4000 IU组患者OHSS发生率有降低趋势。结论在卵巢正常反应患者中,适当减少HCG的注射剂量不影响卵子成熟及妊娠结局且OHSS发生率有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