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4例因先天性巨结肠实施根治术的患儿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开腹Soave’s法巨结肠根治术和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两种方法会阴部手术操作相同,均行Soave’s法直肠结肠全层吻合。术前均消化道造影,24h延迟拍片,直肠黏膜活检明确诊断。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两组患儿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及术中出血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辅助下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可充分发挥腹腔镜下探查的优势,减少对肠道的干扰,有效防止肠黏连,创伤少、恢复快、切口美观,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肛门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肛门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及幼婴先天性巨结肠1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0例患儿中,行单纯经肛门手术8例,腹腔镜辅助下1例,中转开腹1例;切除肠管23~38cm,其中单纯经肛门切除肠管最长32cm;均一期完成手术,均无吻合口漏,无腹腔及夹层感染,无切口感染病例;均一期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一期经肛门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美观、并发症少的优点,且对初学者易于掌握,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辅助经肛门改良Soave术Ⅰ期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近期疗效及影响痊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9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8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经肛门改良Soave术,对照组给予肛门改良Soave术.对比2组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改良Soave术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先天性巨结肠患儿121例,其中63例采用腹腔镜辅助经月T门改良Soave术,58例采用单纯性经月T门改良Soave术,分析两组患儿手术过程及术后并发症以及排便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问为(2±0.8)h,小于对照组(t=2.586,P〈O.05),术中j十I血量为(20±3.5)ml,少于对照组(t=1.834,P〈O.05)。两组均在术后1天有肛门排气,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改良Soave术后出现小肠结肠炎与单纯经肛门改良Soave术无显著差异;无l例ff}现肛门回缩,肠扭转;术后出现月下门狭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更少,排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改良Soave术是一种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全面、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詹国庆  董国钢  陈颖虎 《中国医药》2012,7(12):1585-158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s法I期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手术方式,并评价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行腹腔镜辅助改良Soave’s法I期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1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儿中男8例,女3例;年龄4个月至11岁。常见型6例,短段型4例,长段型1例。11例患儿手术时问80~130min,平均(120±10)ra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5)ml,肠蠕动恢复平均时间为(24±4)h,愈合后瘢痕不明显,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行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可行,具有直观、创伤小,在分离盆底直肠方面优于开放手术,具有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对25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实施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手术,在经脐腹腔镜监视下游离部分结肠,然后拖出体外完成直肠乙状结肠或左半结肠切除术。结果本组2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20例行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5例行左半结肠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23±13)min,切除肠段15-40cm,术中估计出血5-20mL。随访无吻合口狭窄和便秘复发,2例出现小肠结肠炎。结论经脐或经肛门腹腔镜辅助Soave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疾病安全、有效,手术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新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我院采用经肛门Soave Ⅰ期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22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排便情况.结果 全组手术顺利,切除病变肠营长度15~40 cm,平均23 cm;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约10~50 ml.全组无死亡,无术中严重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少.术后1例出现污粪,2个月后污粪自行消失;1例出现腹胀,放置肛管后腹胀缓解,经低压回流灌肠1周治愈;1例出现便秘,经扩肛治疗3个月后痊愈.随访3~36个月,所有患儿排便1~3次/d.结论 经肛门Soave Ⅰ期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护理方便,无手术疤痕、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经肛门Soave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10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新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1年9月起采用经肛门Soave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105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排便情况。结果105例手术成功,18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合并小肠结肠炎7例,单纯性腹胀9例,吻合口瘘1例,病变切除不全复发1例。复发率17.1%。结论经肛门Soave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护理方便、无手术疤痕、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两组不同术式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共70例,上述患儿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先天性巨结肠。上述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改良Swenson术。观察组行经肛门Soave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门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术后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行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巨结肠Ⅰ期根治术后排便控便功能。方法:2011年1月-2017年12月行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巨结肠Ⅰ期根治术16例,年龄:28天~4岁,平均年龄12.8月。术后定期随访,随访时间1~4年,平均时间2.8年。对患儿的排便控便能力、便秘、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进行评价。术后1年行钡剂灌肠及直肠肛管测压检查。结果:获访16例,根据李氏评分标准,排便功能"优"者(6-5分)10例,"良"者(4-3分)4例,"差"者0例,便秘1例,小肠结肠炎1例。钡剂灌肠检查发现结肠扩张段、痉挛段消失,肛管直肠角度正常。直肠肛管测压检查均未出现直肠肛管抑制性反射。结论:应用腹腔镜下辅助经肛门巨结肠Ⅰ期根治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排便控便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超声刀与传统电刀在甲状腺手术中对喉返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104例患者采用超声刀行甲状腺手术,108例采用传统电刀行甲状腺手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喉返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传统电刀组相比,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均明显降低(P<0.05),其他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刀行甲状腺手术可明显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利于对喉返神经的辨认。  相似文献   

12.
经肛门微创术治疗小婴儿巨结肠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及其临床效果。方法:30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常见型及短段型巨结肠的新生儿及小婴儿,均单纯经肛门进行巨结肠根治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25分钟(75~180分钟),平均出血20ml。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经随访3~12个月,所有患儿排便l~5次/d,无污粪。生长发育同正常儿。结论:经肛门微创术根治巨结肠,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4月~2005年12月行LC的547例老年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7例中372例(68.0%)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支气管疾病.537例成功完成手术,8例中转开腹,2例放弃.合并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87例中,术后46例症状及心电图明显改善.将注射用内给氧随术后静脉给药替代过去的吸氧以保持正常血氧饱和度.术后胆漏2例,分别经保守治疗、内镜鼻胆管引流治愈.结论:对老年LC应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灵活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应用超声刀、低压气腹及内给氧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4.
Hirschsprung's disease is the congenital absence of generating the peristaltic contractions transmitting from the proximal colon to rectum. We previously have found that tetraethylammonium (TEA), the nonselective Ca2+-activated K+ channel blocker, increases the maximal contractile force and the amplitude of the contraction in rat duodenum.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test the effect of TEA on motility of colon and rectum from rats and Hirschsprung's disease patients in vitro, in order to find an alterna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syndrome of Hirschsprung's disease. The rectal and colonic motility was recorded by a tension transducer connected to a biology function experiment system. Histology was analyzed with standard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 TEA (1, 3, and 5 mM)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of contractility of colon and rectum from rats in longitudinal and circular direction. TEA at 5 and 15 mM concentrations showed no effect on histology of colon and rectum from rats that were administered locally with TEA into colon lumen from anus for 10 days. TEA at 15 mM increased the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of contractions of the colon and rectum from Hirschsprung's disease patients. Our data showed that TEA increased the contractility of colon and rectum from rats and Hirschsprung's disease patients in vitro, suggesting that local administration of TEA in colon or rectum lumen might be an alternative method to ameliorate the syndrome of Hirschsprung's disease patients who are not cured completely by surgery or not suitable for surgery.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HD患儿15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Ⅰ、Ⅱ、Ⅲ组,对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D患儿使用第2、3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万古霉素的构成比分别是51.2%(133/260)、16.9%(44/260)和11.9%(31/260);HD患儿平均使用抗菌药时间为(6.8±3.4)d;Ⅱ与Ⅰ组和Ⅱ与Ⅲ组患儿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比较,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34,P=0.042),Ⅰ与Ⅲ组患儿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2,P>0.05)。22.4%(35/156)的患儿联合使用抗菌药物,Ⅰ、Ⅱ和Ⅲ组患儿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分别为16.9%(11/65)、37.0%(17/46)和15.6%(7/45)。结论:我院部分HD手术患儿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用药时间不合理,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监管,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分期手术与经肛门Soave一期拖出根治术相比,不占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到2010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105例,对他们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肾上腺手术时间为58~178min,手术中出血量为5~50ml;肾切除手术时间为29~109min,手术中出血量为15~32ml;肾周囊肿手术时间为43~60min,手术中出血量为11~15ml;肾囊肿手术时间为35~61min每侧,手术中出血8~20ml;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时间为25~55min,手术中出血量3~5ml。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8±2.1)d,手术后有2例出现皮下气肿,1例出现尿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6%。经随访6个月,均无病情复发。结论使用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进行临床应用,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11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科2009年8月~2011年7月采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的117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180min,术中出血10~50ml,术后阴囊及皮下气肿5例,腹股沟区皮下积液1例,手术后住院2~7天,随访3~10月,无复发。结论 TEP手术安全、治疗效果确切、可靠,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高伟  陈游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044-3045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在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11例患者在病灶清除后使用VSD,创面改善后据情况给予直接缝合或皮肤移植.结果:11例患者创面愈合出院,无不良反应,随诊未见复发.结论:VSD能保障引流,促进局部组织修复,治疗慢性骨髓炎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应用DHPLC筛查先天性巨结肠RET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DHPLC方法筛查先天性巨结肠RET基因突变。方法:提取3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的全血DNA,聚合酶链反应后应用DHPLC方法分析11、13、15号外显子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DHPLC技术分析有13例出现双峰,经测序后有1例突变为Gln849Lys,在15号外显子上;有3例患者有基因多态性:1例为Ser667Ser,在11号外显子上;2例为Leu746Leu,在13号外显子上。结论:DHPLC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基因突变筛查方法,RET基因的突变和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巨结肠的临床过程进行分析及疗效评估,总结新生儿巨结肠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48例先天性巨结肠新生儿,术前经钡灌肠检查和(或)直肠粘膜活检明确诊断,其中32例常见型,9例长段型,7例短段型,经充分的肠道准备后,采用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改良Soave术式)进行治疗,对临床过程进行分析并评估其近远期疗效。结果均成功完成一期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无再次手术者,无死亡病例,治愈率100%。短段型及常见型共39例单纯经肛门手术,长段型7例腹腔镜辅助,2例开腹手术。术前肠道准备时间平均为(7±2)d,手术时间平均为(88±15)min,出血平均为(7±2)ml,切除肠管长度平均为(18±6)cm,住院天数平均为(10±2)d。随访3个月~8年,无近期并发症(如吻合口瘘、夹层感染及腹腔感染等);远期并发症有吻合口狭窄9例,便秘8例,大便失禁8例,小肠结肠炎10例,肛周皮炎10例,经过处理均治愈或好转。术后半年复查钡灌肠检查均提示结肠形态恢复良好,扩张段、移行段、狭窄段消失。术后1年排便功能评分4分38例,3分7例,2分1例。所有病例均生长发育、营养状况良好。结论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使大部分确诊的新生儿巨结肠患儿一期完成根治手术,安全,并发症少,远期疗效好,效果满意,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