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女性痤疮5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华青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1):818-818
女性痤疮好发于青春期,除遗传、免疫等因素外,与皮脂增多,毛囊壁异常角化和痤疮丙酸杆菌的感染有关,其中皮脂和体内雄激素增多是致病的重要因素。笔者采用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女性痤疮55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寻常性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好发于面部,多数学者认为痤疮的发生是雄激素分泌增加,刺激皮脂腺细胞周转及脂类的合成,导致皮脂腺增生和皮脂分泌增多,影响皮脂的增生、腺管角化而成[1]。黄白痤疮膏外用治疗寻常性痤疮是经本课题组临床反复验证,疗效确切的一种纯  相似文献   

3.
丹参酮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的疗效及对皮脂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丹参酮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皮脂分泌的影响。方法:将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内服丹参酮胶囊,对照组口服罗红霉素胶囊。并根据自愿原则选择18例治疗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测定患者前额皮脂分泌率(SER),并作对照比较。结果:两组痊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18例被检患者治疗前后SER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丹参酮对女性迟发性痤疮疗效确切,拮抗皮脂分泌,副作用少,是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较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痤疮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好发于青少年,但目前在临床上中年女性痤疮的发病率却在不断增多。临床表现为白头和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以及囊肿。部分患者愈后留下色素沉着、萎缩或增生性瘢痕。这种瘢痕将长期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貌和心理健康。我们自2002年起,应用我院自制中药痤疮合剂对35~45岁的98例女性痤疮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导如下。1一般资料98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痤疮的诊断标准。好发于颜面、上胸、背部、皮脂分泌较多处,对称分布。皮疹为多种损害,有粉刺(黑头、白头)、毛…  相似文献   

5.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面部及胸背部。有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和疤痕等多种损害。常见有寻常痤疮、聚合性痤疮、婴儿痤疮、药物性痤疮及接触性痤疮等。寻常痤疮为青春期常见病,本病是在有遗传性因素情况下,由雄激素引起的,尤其是与皮肤组织中的双氢卑酮增加有关。在青春期,雄激素增多,皮脂腺发育旺盛,皮脂腺毛囊管壁出现角化并堵塞皮脂的排出而形成脂栓,即是“粉刺”。毛囊内的痤疮杆菌,在富有营养并相对缺氧的环境内繁殖较快,产生溶脂酶、蛋白分解酶及透明质酸酶等。溶脂酶分解皮脂中的三酸甘油酯,使成为游离脂肪…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家通过研究体质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影响,发现女性痤疮患者中气郁体质比重较大。为了提高女性痤疮的临床疗效,通过分析气郁体质理论,结合痤疮的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和现代医家从气郁角度论治痤疮的诊疗经验进行总结,认为从气郁体质论治女性痤疮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7.
枇杷去渣汤对痤疮患者血浆睾酮受体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痤疮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机制复杂,许多研究表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增殖,过度免疫反应,遗传及雄激素受体增多等都起了重要作用[1]。在我科长期的临床诊疗中,运用自拟中药枇杷去渣汤内服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李晶晶  幸运  陈明岭 《河南中医》2012,32(12):1588-1589
痤疮中医病因病机可概括为风热、肺热、血热、胃肠积热、血瘀痰结、冲任失调、阴虚不足7个方面;西医病因主要与雄激素、微生物、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导管角化过度、遗传因素等有关,了解痤疮的病因病机对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丹栀逍遥散合五味消毒饮治疗痤疮30例邵阳市卫校附属医院(422000)闫建开主题词痤疮/中医药疗法,丹栀逍遥散/治疗应用,五味清毒饮/治疗应用痤疮又名寻常痤疮,75%以上的青年男女均可发生,女性较为多见。本病为皮脂分泌过多,再经继发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  相似文献   

10.
清肺法脂方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敏  李斌 《天津中医》2002,19(1):12-13
目的:验证清肺法脂方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观察皮肤损害,记录个数、测量皮脂溢出率(吸烟纸法)。结果:通过临床观察,清肺祛脂方总有效率为90%,跟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清肺法脂方是临床治疗建党痤疮的有效药物,抑制皮脂溢出率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
腕踝针治疗寻常型痤疮2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病因较为复杂,主要与雄激素、皮脂分泌较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痤疮丙酸杆菌增殖及遗传因素有关。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去脂,溶解角质,  相似文献   

12.
痤疮好发于青少年。国内近年来多个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39.85%-46.6%的大学生患有痤疮。痤疮的发病除与内分泌、免疫等因素有关外,皮脂分泌过多和毛囊角质化过度也参与发病,痤疮丙酸杆菌等厌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3.
<正>痤疮是好发于青春期(10~20岁)的男女,俗称青春痘。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  相似文献   

14.
张丽丽 《中医杂志》2007,48(7):622-623
痤疮,是青少年的常见皮肤病,属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现代医学认为,痤疮是由于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皮脂腺肿大,同时使毛囊皮脂腺角化栓塞,皮脂淤积于毛囊形成脂栓,即中医所谓“粉刺”。临床以好发于颜面及胸背等处的黑头粉刺、炎性丘疹、继发脓疮或结节为特点,多由饮食不节、多食肥甘厚味或感受外邪而诱发,病情反复,缠绵难愈。  相似文献   

15.
论清热利湿法治疗皮脂溢出性皮肤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文球 《光明中医》1999,14(2):13-17
根据现代皮脂腺疾病中的皮脂溢出、脂溢性皮炎、寻常痤疮等疾病,都有皮脂分泌过旺、皮脂外溢及皮肤油腻的病理机制和临床特征,我们可以把上述几个疾病统称为“皮脂溢出性皮肤病”。皮脂溢出性皮肤病相于中医外科文献所指的“肺风”、“粉刺”、“酒糟鼻”等范畴。明·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痤疮合剂治疗肺经风热证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皮脂溢出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组口服痤疮合剂,对照组口服异维A酸胶丸,疗程6周,治疗2、4、6周对2组患者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皮脂溢出率等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皮脂溢出率比治疗前均有显著减少,但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2%,与对照组8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有7例患者发生局部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2例发生局部不良反应。结论痤疮合剂治疗肺经风热证寻常痤疮疗效显著,对患者皮脂溢出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药异维A酸疗效相当,而局部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异维A酸。  相似文献   

17.
鹿繁修  史立勤 《陕西中医》2009,30(3):279-280
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发生近年有增多的趋势,我们在临床中总结出一套较为有效的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中西药联用的治疗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科的接受本方法治疗的40例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痤疮俗称"青春痘","暗疮","粉刺","酒刺"。是由于皮脂腺分泌旺盛,阻塞毛囊,继发痤疮丙酸杆菌引起的一种多形性皮疹为特征的毛囊皮脂腺炎.本病多见于青年男女,好发年龄为15~30岁,多好发于油性皮肤的人,是青春期面部常见的皮肤病.其主要病因如下:1主要病因1.1内分泌因素:主要是活性较高的雄激素(双氢睾丸酮),其由男性睾丸和女性卵巢及两性的肾上腺分泌,青春期由于性腺发育,激素分泌旺盛,使皮腺分泌增多,同时毛囊口及皮脂腺导管上皮细胞角化阻塞,造成皮脂淤积不能排出。1.2痤疮丙酸杆菌:毛羹内存在痤疮丙酸杆菌,是一…  相似文献   

19.
简版:正文:痤疮是以毛囊皮脂腺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瘢痕,遗传、雄激素诱导的皮脂大量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痤疮丙酸杆菌过度繁殖、炎症和免疫反应等因素都与之相关。……  相似文献   

20.
青春期后痤疮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病因为皮脂腺管与毛孔的堵塞,皮脂外流不畅,主要皮损为黑头、丘疹、脓疱、结节等,好发于青年[1]。近年来,青春期后痤疮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上发现很多患者在青春期后甚至成年才发生痤疮,另有一些病人从青春期发病一直持续到成年,长达十余年之久,形成迟发性或持久性痤疮。现就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一般情况1.1男女比例国内相关报道较少,国外一些流行病学资料提示成年人痤疮以女性为主,且多为持续性。Plunket等[2]人调查发现澳大利亚成年女性(13.6%)较男性(11.8%)更易患痤疮。1.2年龄分布据李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