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反复扁桃体炎(RT)患儿缓解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亚群功能状态。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27例RT缓解期和21例健康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表面分子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IL-4水平。结果RT患儿与对照组比较,CD4 和CD3 细胞的表达率均显著下降(P均<0.01),CD4 /CD8 比值失调(P<0.01);与Th1细胞功能相关的IFN-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Th1/Th2比值失调(P<0.01);而CD8 细胞及与Th2细胞功能相关的IL-4细胞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均>0.05)。结论RT患儿缓解期存在T细胞功能紊乱;Th1亚群功能低下以及Th1/Th2平衡的紊乱可能在RT的发病中起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支原体肺炎患儿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状况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Hou AC  Lu Y  Sha L  Liu LG  Shen J  Xu Y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9):652-656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细胞的改变 ,为免疫治疗的可能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 (FACS)检测了3 5例支原体肺炎急性期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NK细胞和B细胞 ,同时通过检测分泌细胞因子γ干扰素 (IFN γ)、白细胞介素 4(IL 4)的CD+ 4细胞方法 ,测出相应TH1、TH2细胞的百分比 ,并与2 8例正常儿童进行比较。同时对 3 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 3 0例进行了血清免疫球蛋白及精制结核菌素 (PPD)皮肤试验。全部患儿均系在我院住院的患儿 ,男 15例 ,女 2 0例 ,年龄 3~ 13岁 ,平均 9岁。对照组男 14例 ,女 14例 ,年龄 3~ 12岁 ,平均 7岁。结果 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外周血CD+ 3 、CD+ 4T细胞百分率为 68 0 0± 6 66及 3 7 86± 5 84,较对照组 63 71± 7 92及 3 4 54± 6 2 3高 ,(P <0 0 5) ;患儿外周血TH1细胞百分率为 14 13± 8 46,对照组为 2 0 77± 6 89,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0 1)。NK细胞及TH1/TH2比值在患儿组降低 (P分别为 <0 0 1和 <0 0 5)。两组间CD8、TH2、B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差异无显著意义。 3 0例患儿之血清免疫球蛋白与同龄正常儿童比较 ,IgG全部正常 ;IgA升高 7例 ;IgM升高 4例。皮肤P  相似文献   

3.
早产儿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特点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早产儿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亚群功能特点,以足月新生儿为对照,ELISA法检测21例早产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产生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6和IL-6水平.结果显示早产儿PBMC体外产生IFN-γ、IL-2、IL-4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足月儿,尤以IFN-γ和IL-2更为突出.表明早产儿Th(包括TH1和Th2)细胞功能明显低于足月儿,但其Th1/Th2功能状态与足月儿相似,即Th2细胞功能占优势,相对强于Th1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4.
早产儿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特点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早产儿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亚群功能特点,以足月新生儿为对照,ELISA法检测21例早产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产生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4和IL-6水平。结果显示:早产儿PBMC体外产生IFN-γ、IL-2、IL-4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足月儿,尤以IFN-γ和IL-2更为突出。表明早产儿Th(包括Th1和Th2)细胞功能明显低于足月儿,但其Th1/Th2功能状态与足月儿相似,即Th2细胞功能占优势,相对强于Th1细胞亚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乌体林斯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对RRI患儿40例予乌体林斯肌肉注射1.72μg/次,1次/周,共用10次。分别于RRI发作期、缓解期、治疗后对患儿血清CD8、CD3、CD4、CD4/CD8进行动态监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后血清CD8下降,CD3、CD4、CD4/CD8增高,与发作期和缓解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乌体林斯是治疗RRI的安全有效的调节剂。  相似文献   

6.
Feng M  Wang YB  Sun RP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12):947-948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特别是左向右分流型致肺充血者易并发肺炎等呼吸道感染,过去认为主要是血流动力学和机械因素所致。近年来发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存在免疫缺陷和免疫调节紊乱^[1-2],特别是肺充血型先心病患儿更为明显,但其具体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T、B淋巴细胞作为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参与其中。而红细胞不仅具有运送O2和CO2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患儿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Th细胞的极化状态.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快速免疫比浊法及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对28例RRTI患儿及26例正常对照组儿童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Th细胞的极化状态进行检测.结果 RRTI患儿T细胞亚群CD3+、CD4+的百分含量及CD4+/CD8+比值分别为(59.84±3.31)%、(28.96±3.19)%及1.05 ±0.15,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63.55±3.53)%、(32.74±3.25)%、1.20±0.16)](P<0.01),CD8+的百分含量为(26.51 ±2.23)%,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24.62±2.14)%(P<0.01).RRTI患儿IgG、IgA含量分别为(9.13±1.28) g/L、(1.02±0.19) g/L,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10.68±1.71) g/L、(1.22 ±0.21) g/L](P<0.01),而IgM含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RTI患儿IFN-γ为(6.93±1.69) pg/m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19.07 ±1.82) pg/ml] (P <0.01);而IL-4含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RTI患儿存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以及Th细胞的极化异常,可能是引起RRTI和病程迁延不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于每一个体来说,其易感性、病情严重程度均可有所不同,这显然与病原的种类及个休的免疫功能有关。为此,我们于1989~1990年间对90例肺炎患儿之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以探求肺炎时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A对实验动物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杭州医专儿科教研室(310012)刘雅明,黄先玫,孙鹂,徐少骏维生素A在免疫方面起重要作用。但其免疫方面特殊作用在人体还很不清楚。本实验目的是观察维生素A对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影响,并对某些机制作初步探...  相似文献   

10.
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儿科常见病,发病率在20%以上。目前已公认免疫力低下是其主要致病因素,临床中发现小剂量补充锌剂能改善儿童的锌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1]。我们通过对42例低锌水平RRI患儿的红细胞锌及T细胞亚群进行动态观察、对照比较,以期进一步了解小剂量锌剂补充对RRI发病的干预机理与疗效。资料与方法一、对象按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道会议制定的标准确诊为RRI患儿42例,年龄1~7岁,全部普查血清锌,低于正常水平11.47μmol/L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补锌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及对照组16例(男9例、女7例)。二、方法补锌组采取常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扁桃腺炎患儿T淋巴细胞表型和功能障碍情况,为分析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提供临 床和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了27例慢性扁桃腺炎患儿和21例健康儿童外 周血T细胞亚群、B细胞及NK细胞的表面标记和T细胞活化后表面分子(CD3+/HLA DR+T和CD3+/CD25+)的 表达;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患儿和对照组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L 2和IFN γ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 较,慢性扁桃腺炎患儿CD4+T细胞和CD3+/HLA DR+T活化细胞的阳性率显著降低(28.6%±4.4%vs25.4% ±4.5%,P<0.05;5.7%±1.9%vs3.9%±1.6%,P<0.01),CD4+/CD8+比值降低(1.17±0.30vs0.92± 0.18,P<0.01);但患儿CD3+T细胞、CD8+T细胞和CD3+/CD25+阳性的T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 义。患儿CD19+B细胞阳性率、与Th1细胞功能有关的IL 2和IFN γ表达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 P<0.05);而两组CD3 /CD(16+56)+NK细胞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慢性扁桃腺炎患儿存在CD4+T细 胞减少,T细胞活化障碍,Th1细胞功能异常及B细胞减少,这可能是患儿反复感染和病程迁延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Liu WJ  Liu B  Guo QL  Zhang YC  Yuan YJ  Fu XD  Deng ZH  Lin J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7):490-494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 (GCV)和黄芪对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所致脐血粒 巨噬系祖细胞 (CFU GM)、红系早、晚期祖细胞 (CFU E、BFU E)、多向造血祖细胞 (CFU Mix)及巨核系祖细胞(CFU Mk)体外增殖抑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造血祖细胞培养技术 ,培养、观察、计数巨细胞病毒AD169株 (CMV AD169)感染CFU GM、CFU E、BFU E、CFU Mix和CFU Mk后各祖细胞集落、峰期及维持时间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集落细胞内CMV DNA ;根据细胞毒性实验结果 ,将GCV和黄芪作用于CMV感染的CFU GM、CFU E、BFU E、CFU Mix及CFU Mk祖细胞 ,再分别计数集落、峰期及维持时间。结果 ( 1)CMV感染组CFU GM、CFU E、BFU E、CFU Mix及CFU Mk集落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1) ;集落维持时间CMV感染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 2 )用PCR在感染组集落细胞内检测到CMV DNA的存在 ;( 3)黄芪和 (或 )GCV作用于CMV感染的祖细胞后 ,与病毒组比较集落维持时间明显延长 ,集落数和集落增殖率明显提高 (P <0 0 1) ,黄芪组集落增殖率分别为 2 7 2 %、4 5 2 %、4 9 1%、39 0 %、11 9% ;GCV组分别为 37 4 %、74 2 %、71 7%、6 7 4 %、38 9% ;GCV 黄芪组分别为 5 3 6 %、83 8%、88 7%、87 8%、6 1 5 %。结论 CMV AD169在体外能明显抑制CFU GM、CFU E、BFU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复发性单纯疱疹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TLR)表达水平及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来探讨TLR2和TLR9在儿童复发性单纯疱疹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复发性单纯疱疹患儿PBMC上TLR2和TLR9表达水平,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并探讨其相关性。13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结果:①复发性单纯疱疹患儿PBMC上TLR2和TLR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1)。②复发性单纯疱疹患儿血清IL-6 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③复发性单纯疱疹患儿TLR2和TLR9表达水平与其血清IL-6和IL-10水平存在线性相关关系(P<0.01)。结论:①TLR2 和TLR9可能共同参与了儿童复发性单纯疱疹时人体对单纯疱疹病毒的识别,激活 TLR 信号通路。②儿童复发性单纯疱疹时TLR2和TLR9可能介导了血清IL-6、IL-10的产生和释放。[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9):722-724]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反复肺炎患儿血清YKL-40与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30例反复肺炎患儿(反复肺炎组)、30例急性肺炎患儿(急性肺炎组)、3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的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YKL-40浓度。并进行血清YKL-40与体液免疫相关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YKL-40对反复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反复肺炎组血清YKL-40浓度高于急性肺炎组及对照组(P0.05),急性肺炎组血清YKL-40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反复肺炎组血清Ig G和补体C4水平均低于急性肺炎组(P0.05)。血清YKL-40浓度与Ig G水平呈负相关(r_s=-0.309,P=0.047),与补体C4水平亦呈负相关(r=-0.324,P=0.039)。血清YKL-40诊断反复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95%CI:0.921~0.994)。结论反复肺炎患儿体液免疫功能降低;血清YKL-40可能参与了反复肺炎的发生,并可作为反复肺炎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病儿外周血树突细胞(DC)产生IL12的变化,并探讨其对TH1/TH2平衡的影响及在HS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0例HSP病儿(HSP组)及21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浆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并对其中22例HSP病儿及21例健康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体外培养以诱生出DC,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2水平,同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1a+细胞表达率。结果:①HSP组血浆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30.59±11.27pg/mLvs43.38±19.19pg/mL,P<0.01),IL4水平高于对照组(45.08±9.19pg/mLvs32.95±7.10pg/mL,P<0.01),IFNγ/IL4比值低于对照组(0.70±0.28vs1.33±0.57,P<0.01),IL12水平低于对照组(153.95±91.88pg/mLvs323.06±162.34pg/mL,P<0.01);HSP组和对照组各自血浆中IL12水平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P<0.01,0.05),与IL4水平无相关性(P>0.05),与IFNγ/IL4比值呈正相关(P<0.01)。②HSP组培养上清液IL12水平低于对照组(357.06±153.56pg/mLvs489.80±213.45pg/mL,P<0.05),且与血浆IL12水平呈正相关(P<0.01)。③HSP组CD1a+细胞表达率低于对照组(27.42±10.75)%vs(35.68±12.18)%,(P<0.05),与培养上清液和血浆IL12水平皆呈正相关(P<0.01)。结论:HSP病儿存在TH1/TH2平衡失调,TH1功能的下降与血浆IL12水平低下呈正相关,而后者又与DC数量减少和/或功能低下关系密切,表明HSP病儿外周血DC数量减少和/或功能低下间接导致了TH1/TH2平衡的失调。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患者TH细胞的极化状态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TH细胞的极化状态与免疫调控。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4年3月住院患儿进行TH细胞检测,同时设正常儿童29人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应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用单细胞内染色法检测TH1,TH2百分率。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IL-2为15.94±3.07μg/L,与对照组的24.73±4.37μ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IFN-γ为487.2±43.6pg/mL,水平也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的654.07±14.64pg/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支气管哮喘患者TH1百分率(11.24±2.43)%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2.73)%,经t检验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支气管哮喘患者TH2百分率明显升高[(19.85±4.46)%vs(16.08±6.17)%;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机体TH1细胞数量及功能低下,TH1/TH2值下降,TH1/TH2极化异常,导致细胞毒性T细胞(CTL)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  相似文献   

17.
黄芪对IgA肾病模型大鼠免疫紊乱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黄芪对IgA肾病(IgAN)模型大鼠免疫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口服牛血清白蛋白(BSA)、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加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SP)复合方法,复制IgAN模型大鼠.实验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黄芪治疗组;黄芪治疗组给予黄芪颗粒剂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分别灌注等量蒸馏水.检测各组大鼠血尿、蛋白尿及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Th2类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5(IL-5)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中Th1类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Th2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结果 ①IgAN模型组大鼠尿红细胞计数高于正常组和黄芪治疗组(P<0.01);而IgAN模型组大鼠24 h蛋白尿亦高于正常组(P<0.05)和黄芪治疗组(P<0.05).②IgAN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区、肾小管、肾间质病理损害较正常对照组和黄芪治疗组明显加重;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系膜区IgA免疫荧光较正常组和黄芪治疗组明显增强.③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肾组织有少量TGF-β1和IL-5表达,而IgAN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TGF-β1和IL-5表达明显增强,与正常对照组和黄芪治疗组TGF-β1(P<0.05)和IL-5(P<0.05)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④模型组大鼠血清IL-4含量[(33.74±7.52)pg/ml]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2.36±0.85)pg/ml]和黄芪治疗组[(3.24±1.13)pg/ml]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大鼠IFN-γ水平[(18.79±3.80)pg/ml]显著下降,与正常组[(46.53 ±5.56)pg/ml]和黄芪治疗组[(41.28±2.95)pg/ml]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可降低IgAN模型大鼠血尿和24 b蛋白尿水平,减轻肾脏病理变化及IgA在肾小球系膜区的沉积.可能的机制是通过调节IgAN模型大鼠Th1、Th2平衡紊乱,从而改善血清中Th类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水平,并减少肾组织中Th2类细胞因子TGF-β1和IL-5的表达,来延缓IgA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再发川崎病20 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再发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该院1998年1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再发川崎病20 例,分析临床特点及相关实验室数据。结果:收治初发的1 489例川崎病中,再发20 例,再发率为1.34%,再发间期1.2年。再发病例临床病情较初发轻,症状不典型或复杂,热程、血小板、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较初发时明显降低,但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初发组(40% vs 25%, P<0.05)。结论:再发川崎病临床症状不典型,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增高。川崎病再发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高危因素之一,应加强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8,10(5):617-619]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反复发作热性惊厥患儿海马体积(HCV)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择34例热性惊厥反复发作且于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期间完善2次头部及海马磁共振平扫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检查结果.根据随访时间,分为第1次随访组和第2次随访组;根据预后,分为热性惊厥组、无热惊厥组和癫痫组.分析比较各组患儿HCV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反复肺炎患儿的肠道菌群变化和D-乳酸变化及意义。方法收集30例反复肺炎(反复组)患儿、30例急性肺炎(急性组)患儿及15例外科手术儿童(外科组)的粪便标本和血标本,采用16S r RNA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各组粪便标本的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并计算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数量对数值的比值(B/E值),同时测定血清D-乳酸含量,并进行肠道菌群与D-乳酸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反复组患儿的双歧杆菌数量以及B/E值均低于急性组及外科组(P0.05),而大肠杆菌数量高于外科组(P0.05),反复组患儿的大肠杆菌数量与急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组患儿D-乳酸较急性组及外科组均增高(P0.05);反复组患儿的B/E值与血清D-乳酸呈直线负相关(r=-0.539,P0.05)。结论反复肺炎患儿存在肠黏膜生物屏障及肠黏膜机械屏障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