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建立参枣滴丸的薄层定性鉴别方法及没食子酸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TLC法鉴别参枣滴丸中广枣、丹参、人参、苏合香、冰片等主要药味,采用HPLC法测定参枣滴丸中没食子酸的质量分数.结果 广枣、丹参、人参、苏合香、冰片的薄层色谱图条带、斑点均清晰,分离度较好,阴性无干扰;没食子酸在0.4375~12.4080μg范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测定珍珠滴丸中冰片含量的方法,并用该方法对制剂中冰片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以FFAP大口径石英毛细管柱(30 m×0.53mm,0.5μm)为色谱柱,高纯氮气(99.999%)为载气;柱前压20 kPa,柱温130℃,进样口温度22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250℃;氢气(99.99%)流量为40 ml/min,空气流量为400 ml/min.结果:龙脑在0.25~0.75 g/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加样回收率为99.33%,RSD为1.4%.结论:气相色谱法可作为珍珠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制剂中冰片在30℃以下放置基本稳定,应避免高温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心可宁滴丸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方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乙腈-0.1%磷酸水液(21.5:7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nm,流速1ml/min。结果冰片、蟾酥和牛黄具有良好的鉴别特征,阴性未见干扰;丹酚酸B在0.196~1.960μg范围内均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3%(N=5),RSD=3.33%。结论建立了心可宁滴丸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强,稳定性高,可用于心可宁滴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小儿感冒贴质量标准,建立小儿感冒贴中四味中药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 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小儿感冒贴剂中麻黄、蒲公英、冰片和樟脑等中药进行了定性鉴别。结果:处方中麻黄、蒲公英、冰片和樟脑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结论:薄层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可作为小儿感冒贴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珍珠滴丸的抗炎镇痛作用,并观察珍珠滴丸的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采用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观察珍珠滴丸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的痛阈、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观察珍珠滴丸的镇痛作用。结果 珍珠滴丸能显著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阂,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且无急性毒性反应。结论 珍珠滴丸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双料喉风片的质量控制方法,建立了山豆根、甘草、青黛、黄连、人工牛黄等五味中药的薄层色谱鉴别法,并以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冰片含量。  相似文献   

7.
解热镇痛栓主要由茶叶、甘草、冰片等药组成 ,具有发汗解热、镇惊安神之功效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高热不退。为了保证药品质量 ,本实验进行了其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1 试药与仪器甘草药材由张昌禧教授鉴定为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冰片购自浙江省金华市医药站药材公司 ;解热镇痛栓及缺味栓剂由浙江中医学院制剂室提供 ;薄层用硅胶 G(青岛海洋化工厂 )。咖啡因对照品 (国家麻醉品实验室提供 ) ;冰片对照品、甘草对照药材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验所 )。冰醋酸、甲醇等试剂均为分析纯 ,水为重蒸馏水。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 ,5 1 …  相似文献   

8.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瘢痕涂膜中五倍子、苦参、冰片、甘草等成分进行鉴别,薄层扫描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加样回收率为95.4%,RSD=2.1%(n=6)。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头风宁滴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滴丸中天麻素的含量,以乙腈-0.2%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结果:薄层色谱检出白芷药材,天麻素在0.233-2.33 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8%,RSD为2.26%(n=6)。结论: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作为头风宁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胃灵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胃灵颗粒中甘草、白芍、延胡索、白术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胃灵颗粒中甘草、白芍、延胡索、白术的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分离较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定性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胃灵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加味左金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加味左金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黄连、吴茱萸、木香、香附、延胡索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味左金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法中能够鉴别出黄连、吴茱萸、木香、香附、延胡索。盐酸小檗碱的进样量在0.204 08~0.816 32μg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5.92%,RSD=0.85%(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加味左金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甘草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栓皮与未去栓皮甘草中的化学成分,探讨粉甘草净制加工中去除栓皮的合理性。方法:采用TLC法,分析甘草栓皮与未去栓皮甘草中化学成分的差异,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溶液显色,在紫外灯(365nm)下检视。结果:甘草栓皮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未去栓皮甘草供试品色谱和甘草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未显相同颜色和大小的荧光斑点。结论:甘草栓皮与未去栓皮甘草中的化学成分有较明显的不同,推测粉甘草在净制加工中去除栓皮是有一定原因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养血润燥丸的质量标准,以评价和控制其质量。方法对处方中的何首乌、白芍和白鲜皮3味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何首乌中主要成分二苯乙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何首乌、白芍和白鲜皮3味药材的薄层鉴别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在0.028-0.28μg/mL(r=0.992 9)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值为3.90%(n=5)。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养血润燥丸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订消栓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的赤芍、当归、川芎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处方中黄芪进行了含量测定,以CAPCELL PAK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以乙腈-水(35∶6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赤芍、当归、川芎可用薄层色谱鉴别;黄芪甲苷进样量在1.2795~12.795μg范围内进样量的自然对数与峰面积的自然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n=9)为101.25%,RSD为1.91%。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重复性好,提高后的质量标准更有效的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清利通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栀子、萹蓄、大黄、川木通、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方中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1.8%.结论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舒筋通络外用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法对制剂中的当归、桂枝、独活、大黄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可明显地检出当归、桂枝、独活、大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大黄素、大黄酚含量之和为34.50~35.24mg/15g,大黄素在0.010~0.5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3%,RSD为0.93%(n=6);大黄酚在0.025~1.25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1.30%(n=6)。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舒筋通络外用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湿消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湿消丸中的木瓜、乌梅、白芍进行薄层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湿消丸中白芍的有效成分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芍药苷在0.101 8μg~2.54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83%,RSD为0.62%。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以有效控制湿消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甘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甘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尝试将其应用到质量评价中。方法:采用RP-HPLC(DAD)法,用Agilent Extend-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和Extend-C18保护柱(20 mm×4.6 mm,5μm)。以乙腈(A)-0.026%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0~20 min,A为20%~25%;20~30 min,A为25%~33%;30~55 min,A为33%~50%;55~65 min,A为50%~60%;65~80 min,A为60%。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对29批甘草药材进行测定,标定了29个共有峰,且样品基本上被分成了三类。结论:建立了高效液相指纹图谱(RP-HPLC),能有效地体现出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对29批甘草药材进行的相似度评价,反应出一定的差异性,推测这三类甘草的差异可能为种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定东田糖脉灵颗粒(黄连、红芪、生地、黄芩、姜黄)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连和黄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2-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9%,RSD=1.76%。结论: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妇得乐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妇得乐颗粒中的丹参、赤芍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丹参酮IIA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中检出丹参、赤芍;丹参酮IIA在0.039μg~0.401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回收率97.33%,RSD为1.6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