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实时虚拟导航系统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肿瘤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患者共17个CT/MRI提示但二维超声显示不清晰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利用实时虚拟导航系统制定术前穿刺消融计划。12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45~82岁,平均(64.6±19.2)岁。将超声与CT/MRI图像融合后,术中根据术前计划在导航引导下对病灶及周边5 mm的消融安全边界进行RFA治疗,并于术中使用导航辅助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即时评价消融效果,消融术后1个月行CT/MRI评价消融是否完全。结果:17个病灶的超声与CT/MRI图像融合成功率100%(17/17),图像融合用时8~21 min,平均12 min。1个病灶(1/17)按计划消融后导航系统辅助的CEUS提示消融范围不足,再次穿刺1针消融。本组12例患者未发生消融相关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12例患者增强CT或MRI检查提示17个病灶均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100%(17/17)。结论:实时虚拟导航系统对于常规超声无法显示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具有较高的定位检出率,并可辅助CEUS在术中及时评价消融效果。实时虚拟导航系统在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RFA治疗时安全可行,能准确地引导病灶穿刺,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术(RFA)对于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搜集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56例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22~80岁,平均(56±10)岁;肿瘤最大径1.5~10.0 cm,平均(4.5±2.2)cm.其中单发转移灶35例,多发转移21例,共98个病灶.患者均为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全身化疗失败或无法耐受,且无其他脏器转移证据者.所有患者均行CT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术后每个月行肝功能、血象、肿瘤标记物检查,每3个月行腹部CT增强扫描1次.对于随访过程中肿瘤的局部残存及复发,在可能的前提下仍行RFA治疗.根据治疗后的影像表现分为病灶完全消融组和病灶部分消融组2个亚组.随访终点事件为患者死亡.对所有患者的整体生存期及两个亚组的生存期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Kaplan-Meier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FA全部采用经皮途径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完成.32例患者经过1次或多次治疗后达到局部病灶完全消除(病灶完全消融组);24例患者病灶部分消除(病灶部分消融组).随访时间l0~48个月,平均(25±10)个月.死亡33例,至今存活23例.中位生存期27个月(95%可信区间:24~32个月).至观察终点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4%(46/56例)、71.4%(40/56例)、41.1%(23/56例).病灶完全消融组和部分消融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68.8%(22/32例)和4.3%(1/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FA可以有效控制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内病变的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傅建英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70-70,72
通过对3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例围手术期护理情况的总结,探讨护理经验.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该病围手术期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手术切除肝转移灶的价值。方法联合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2007年1月—2012年9月关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治疗文献,并将文献中的治疗方案分为同期手术切除原发灶+肝转移灶组(A组)、手术切除原发灶+二期切除肝转移灶组(B组)、单独切除原发灶+术后介入治疗组(C组)、单纯手术切除原发灶组(D组)及非手术治疗组(E组)5组,比较各组3年或5年生存率。结果 A组5年生存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与C、D、E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8.158~22.130,P<0.05);C组与D、E组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117、8.295,P<0.05)。结论对于可以切除肝转移灶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手术切除原发灶及肝转移灶是首选的治疗方案。另外,二期行手术切除肝转移灶也是可以选择的。对于手术可以切除原发灶而不能切除肝转移灶的病人,手术切除原发灶后行介入治疗,可以改善预后并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996年1月-2006年1月外科治疗42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同期肝转移灶切除组(A组)22例;肝转移灶未切除组(B组)20例,其中6例行肝动脉化疗泵灌注化疗,14例行介入治疗。结果:A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9%、54.6%、27.3%;B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70.0%,3年和5年生存率为0。两组术后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同期肝转移灶切除预后较好,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孙民献 《当代医学》2011,17(15):88-88
目的探讨直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析186例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资料,96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同时I期行肝切除术,同时行FOLFOX方案化疗或TPVCE介入治疗;90例未切肝组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行FOLFOX方案化疗或TPVCE介入治疗,联合放疗12例,20例联合术中瘤体注射无水酒精,分析手术效果及术后生存率。结果两组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手术为主的联合术后化疗综合治疗是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不同治疗方法观察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生存期,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45例,其中术中同时切除结直肠癌肿瘤及肝转移病灶16例,结直肠癌术后出现肝转移再切除2例;肠癌根治术后肝动脉插管介入化疗12例;常规化疗15例.结果 术后其1,3,5年生存率为切除组>介入化疗组>常规化疗组,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27.8%,16.7%和0.结论 治愈性肝切除术是结直肠癌肝转移唯一能获得长期生存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治疗方法。方法:对68例CRLM患者行原发灶加肝转移灶切除术31例(肝转移灶切除组);肝转移灶未切除37例(肝转移灶未切除组)联合无水乙醇注射、射频消融、肝动脉、门静脉置泵化疗等综合治疗。结果:肝转移灶切除组1、3、5年生存率为83.9%、45.2%和25.8%。肝转移灶未切除组1、3、5年生存率为62.2%、27.0%和8.1%。2组1年和5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RLM患者,应尽可能彻底切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不能完全切除的肝转移灶同时行射频消融、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补充措施。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转移癌疗效评价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Liang P  Dong BW  Yu XL  Yu DJ  Feng L  Gao YY  Wang Y  Xiao QJ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2):806-8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和影响生存率的因素。方法1995年7月至2005年6月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行微波局部消融治疗肝转移癌128例患者282个肿瘤,原发灶分别为食道、胃肿瘤26例,结肠、直肠肿瘤44例,乳腺癌19例,肺癌15例,其他部位恶性肿瘤24例。肿瘤最大直径0.7~8.6 cm(平均3.5 cm±1.6 cm)。根据肿瘤的大小分组:直径≤3.0 cm 64例140个结节;直径>3.0 cm 64例142个结节。根据肿瘤的个数分组:单发47例,2个44例,3个或3个以上37例。根据肿瘤的分化程度分组:低分化57例、中分化53例和高分化18例。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采用Kap lan-M e ier方法;显著性检验采用Log rank方法;生存率的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方法。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0个月±20个月(1~103个月)。1、2、3、4、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0.88%、73.84%、51.09%、36.14%、31.89%。单因素分析肿瘤的大小(P=0.028)、分化程度(P=0.026)和病灶有无复发或转移(P<0.001)对生存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分析病灶大小(P=0.035)、有无复发或转移(P=0.001)及肿瘤的分化程度(P=0.038)对生存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转移癌对肿瘤直径小于3.0 cm、分化较好且无复发或无肝内外转移的肝转移癌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冯关荣 《医学文选》2002,21(6):759-760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在我国已成为第三位的常见肿瘤。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已有1 4%~ 2 4 %发生肝转移 ,而在死亡的病例中进行尸解时发现 80 %有肝转移。这类病人如治疗不当平均生存 6~ 1 0个月 ,可见肝转移是影响其生存率的主要因素。因此 ,积极、有效的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显得十分重要。近些年来 ,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新技术的应用 ,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已取得较好的疗效。1 肝叶切除术  对结直肠癌仅局限于肝转移者 ,采用肝叶切除术是唯一获得长期生存的有效手段 ,也是治疗肝转移癌的“金标准”。其术后 5年生存率仍有 2 7…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B超引导经皮氩氦刀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 CRYO-HITTM氩氦刀低温冷冻治疗系统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31例共55个病灶.随访观察病灶影像形态表现、血清CEA变化和患者生存率.结果 氩氦刀治疗后反应期2~5 d,包括局部疼痛不适、发热、ALT升高等;小肿瘤(<3.0 cm)完全坏死率达92.9%(26/28),3.1~5.0 cm的肿瘤完全坏死率为73.3%(11/15),病灶>5 cm者均未完全坏死;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1%、77.5%和54.8%.结论 氩氦刀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一种微创疗法,对较小病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同期治疗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微创手术方法 .方法 对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2006年3月至2008年6月5例同时性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的典型病例,采用5种不同形式的微创手术方法 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均行腹腔镜结直肠肿块切除,对不同肝转移灶1例开腹切除,1例腹腔镜辅助下切除,1例完全腹腔镜下切除,1例腹腔镜下切除+射频消融,1例综合治疗.平均手术时间177 min,平均出血量126 ml,术后胃肠恢复时间为48~72 h,住院时间平均7 d.随访10~27个月,肝脏转移灶复发1例,死亡1例.结论 微创手术方式同期治疗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4.
15.
张宇 《当代医学》2011,17(10):52-5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手术时机的选择、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患者中19例同期切除,28例分期切除,4例通过肝动脉结扎加无水乙醇注射,6例通过肝动脉结扎加化学药物治疗泵灌注化疗6个月获得二期手术切除肝转移灶。手术方式:行肝不规则切除40例,右半肝切除8例,左半肝切除9例。术后1、3、5年存活率分别为85%、52%、23%,平均生存30.7个月。结论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掌握手术适应症,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正确使用治疗措施,能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施行肝切除术的3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Kaplane-Meier法分析生存率.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法.结果 全组总的1、3和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3.5%、68.5%和39.9%.单因素分析显示转移瘤最大直径、手术切缘、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类型及转移瘤病理分化程度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瘤最大直径(P=0.012)、手术切缘(P=0.027)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可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最大转移瘤直径小于5.0cm、手术切缘阴性预示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全毅  何柱光  李祥厦 《重庆医学》2012,41(9):859-860,863
目的探讨采用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治疗化疗后进展期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5例采用FOLFOX6方案化疗后疗效评估为肿瘤进展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应用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及碘油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观察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1年生存率。TACE前及TACE 1周后抽取患者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TACE 1周后患者外周血丙氨酸转氨酶(ALT)、CD4+较TACE前升高(P<0.05),而CD3+、CD4+/CD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及肝功能损害等。45例患者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21例。结论 TACE可作为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有效的二线补救方案。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癌和同时性肝转移灶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和其同时性肝转移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GP-β1和CD34在30例结直肠癌和其同时性肝转移灶中的表达,分析肝转移灶中TGF-β1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癌原发灶中TGF-β1阳性表达率、微血管密度均高于其同时性肝转移灶(P<0.01);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中TGF-β1阳性表达组的微血管密度分别高于相应的TGF-β1阴性组(P<0.05);经Gehan比分检验,结直肠癌肝转移灶中TGF-β1的表达同手术切除后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P<0.05)。结论 TGF-β1在结直肠癌和其同时性肝转移灶的肿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肝转移灶中TGF-β1的表达同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效果与预后因素.方法 对31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10例同时性肝转移行原发灶与转移灶同期切除患者中有2例出现并发症:1例切口裂开,另1例发生膈下脓疡,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生存情况:术后1年生存27例,术后3年生存14例,术后5年生存9例.本组单个肝转移灶者18例,其5年生存率为8/18;2~3个转移灶者13例,其5年生存率为1/13,二者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性肝转移者10例,其5年生存率为0;异时性肝转移者21例,其5年生存率为9/21,二者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肠癌肝转移手术治疗效果佳,单个肝转移灶和异时性肝转移者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20.
冉文华 《重庆医学》2013,42(9):1069-1072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全球第3位。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演变,世界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以每年2%的速度递增,而中国的增速则为3.9%,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肝脏是连接门静脉系统和腔静脉系统的桥梁,因其血窦的血液滤过作用,肝脏成为结直肠癌最先和最易侵及的器官。约25%的患者在初诊时即发现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其余25%~50%的患者在后续治疗过程中最终发展为肝转移,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近年来,CRLM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