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氯沙坦单用或与培哚普利合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氯沙坦50~100 mg/d或氯沙坦25~50 mg/d加培哚普利2~4 mg/d降压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氯沙坦或氯沙坦加培哚普利均能使LVMI及Fg降低,氯沙坦加培哚普利降低的程度更大,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氯沙坦与培哚普利功能逆转左心室肥厚,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且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氯沙坦单用或与培哚普利合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氯沙坦50~100 mg/d或氯沙坦25~50 mg/d加培哚普利2~4 mg/d降压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氯沙坦或氯沙坦加培哚普利均能使LVMI及Fg降低,氯沙坦加培哚普利降低的程度更大,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氯沙坦与培哚普利功能逆转左心室肥厚,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且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与美多心安合用的抗高血压疗效及其对左室肥厚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43例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服药前及服药后6个月、12个月血压、心率及左室肥厚、心功能的变化。结果①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②治疗后心率减慢(P<0.05);③治疗后6个月PWT、LVDd、LVCT均有明显减少(P<0.05),12个月时LVST、PWT、LVMI减少更明显(P<0.01);④A峰下降、E峰、E/A比值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非洛地平与美多心安合用可有效降低血压,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苯那普利单独治疗和联合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降压疗效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6 7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苯那普利 10mg(n =2 3) ,每日一次 ;左旋氨氯地平2 .5mg(n =2 2 ) ,每日一次 ;苯那普利 10mg及左旋氨氯地平 2 .5mg(n =2 2 ) ,每日一次 ;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观察降压疗效及肾功能变化。结果①三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血压及尿蛋白排泄量 (P值均 <0 .0 1)。但联合治疗组降低尿蛋白排泄的幅度比苯那普利、左旋氨氯地平组明显高 (P值均 <0 .0 1) ,而苯那普利和左旋氨氯地平组之间无差异 (P >0 .0 5 )。②治疗后 2 4h尿白蛋白下降幅度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均无显著相关。结论苯那普利、左旋氨氯地平长期单独治疗均可明显降低血压 ,并可减少尿蛋白排出、保护肾功能 ,两药联用治疗对保护肾功能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培哚普利、氯沙坦及两者联合用药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室肥厚(LVH)的干预作用。方法 EH伴有LVH患者90例随机分成A组(培哚普利4mg/d,30例),B组(氟沙坦50mg/d,30例)和C组(培哚普利4mg/d加氯沙坦50mg/d,30例)。治疗4周时若血压〉160/100mmHg(1mmHg=0.133kPa),则培哚普利和氯沙坦剂量分别增加至8mg/d和100mg/d。总疗程共24周,治疗前后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左室相关数据,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并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1、3组治疗前后比较均能显著降低LVMI(P〈0.01)。其中A组和B组LVMI的降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C组LVMI降低较A组、B组两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②分别比较3组治疗前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后3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培哚普利、氧沙坦均能逆转EH患者LVH,培哚普利和氯沙坦联合用药能使这一作用更为显著,且这种协同作用与降压效应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方法:老年高血压LVH患者50例,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65~80岁;予培哚普利4-8mg,口服,1次/日,共6个月。结果:培哚普利治疗后,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心肌重量(LVM)、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均显著下降。结论:培哚普利能有效地逆转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7.
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治疗老年人高血压60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虔  徐宏贵  韦宏成  刘琼 《新医学》1998,29(4):185-186
目的 :观察新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 60例60岁以上的高血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用培哚普利 2~ 4 mg/ d和卡托普利 12 .5~ 2 5 mg/ d进行治疗。结果 :培哚普利组血压从 (2 1.5± 2 .2 / 11.4± 1.2 ) k Pa降至 (18.4± 1.9/ 10 .6± 1.5 ) k Pa,P<0 .0 1;卡托普利组从 (2 2 .3± 2 .5 / 11.3± 1.1) k Pa降至 (18.2± 2 .0 / 10 .5± 1.1) k Pa,P<0 .0 1,两者疗效相近。 2 4小时血压监测结果表明 ,培哚普利的降压效果更为缓慢而持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倍他乐克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而又安全的剂量。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98例 ,随机分为 4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第一组给予倍他乐克 2 5mg/d,第二组倍他乐克2 5mg/d 培哚普利 2mg/d ,第三组倍他乐克 2 5mg/d 培哚普利 4mg/d ,第四组倍他乐克 5 0mg/d 培哚普利 4mg/d ,治疗 3个月后观察其疗效。 结果 ①第四组加药后 ,患者的心功能明显改善 ,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 (P <0 .0 5 ) ,并且存在剂量相关性 ,即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 ,心功能改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愈显著 (P <0 .0 1)。②培哚普利首剂 2mg ,1次 /d ,与未加用培哚普利者比较 ,首剂血压反应相同 ,维持剂量 4mg后也未发生过度血压下降。③各组间死亡人数及不能耐受人数无明显差异。结论 应用合理剂量的倍他乐克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 ,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沙坦、氨氯地平单独和联用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氯沙坦组40例;氨氯地平组40例;氯沙坦联用氨氯地平组40例。分别给予氯沙坦(100mg/d)、氨氯地平(10mg/d)、氯沙坦(50mg/d)+氨氯地平(5mg/d)口服,疗程结束前后行偶测血压、24h动态血压监测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三组偶测血压、2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指标用药后均较用药前显著下降(P〈0.01);两单用组相比,治疗后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降压幅度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改善与单一用药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少。【结论】氯沙坦联用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效果佳,不良反应少,费用降低,为高血压左室肥厚比较优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妇女控制血压后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及与健康妇女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免疫浊度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ELISA法 )测定 4 1例已接受降压治疗的老年妇女及 2 4例健康妇女循环中C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E 选择素 (E se lectin)等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老年高血压组妇女CRP、IL 6、sICAM 1、E selectin水平分别为 (1.4 2± 0 .30 )mg/L ,(0 .2 9± 0 .0 5 )ng/ml,(2 5 1.79± 30 .34)ng/ml,(39.0 7± 6 .39)ng/ml较正常对照组上述指标的水平 [(1.13± 0 .19)mg/L ,(0 .2 4± 0 .0 3)ng/ml,(2 19.2 0± 2 2 .73)ng/ml,(2 9.82± 5 .30 )ng/ml]明显增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老年高血压妇女积极控制血压后其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仍存在明显异常 ,应寻求降压治疗之外的抗炎、抗粘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apelin-13和脂联素(APN)的影响.[方法]将7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左旋氨氯地平组各35例进行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的降压效果,并检测两组的血清apelin-13和APN水平及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两组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第12周末, 替米沙坦组和左旋氨氯地平组的降压达标率分别为65.7%和62.9%,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77.1%及两组降压幅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米沙坦组和左旋氨氯地平组治疗前apelin-13、APN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经治疗12周后,替米沙坦组apelin-13与APN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后(P<0.05).[结论]替米沙坦和左旋氨氯地平均能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替米沙坦具有升高高血压患者血清apelin-13与APN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结构及其缓冲功能的影响。方法64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与氨氯地平组 ,治疗一年后 ,应用二维及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颈动脉 ,观测治疗前后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 (IMT)、横断面顺应性 (CC)和扩张性 (DC)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两组IMT明显增厚 ,CC、DC明显降低 (P均 <0 .0 1) ;氯沙坦组与氨氯地平组治疗后IMT减小 ,CC、D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 <0 .0 1) ,以氯沙坦更明显 (P <0 .0 5 )。结论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缓冲功能降低 ,氯沙坦能改善颈动脉结构用其缓冲功能 ,其效果优于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阿昔莫司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117例高脂血症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并随机分为三组:辛伐他汀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辛伐他汀40mg,每晚1次;阿昔莫司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阿昔莫司,250mg,每天2次;联合治疗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阿昔莫司,每天2次,辛伐他汀40mg,每晚1次。患者均连续服药6个月,并均于服药前和服药后第6个月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血脂水平。【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较血脂下降、颈动脉斑块消退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联合用药组血脂变化、颈动脉斑块消退治疗后最为明显,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昔莫司能够更有效地消退颈动脉斑块,其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辛伐他汀或阿昔莫司。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实验性大鼠(Wistar)心脏成纤维细胞(CFs)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探讨卡维地洛抑制CFs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12周龄SHR10只为对象,培养CFs,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卡维地洛干预组;另以Wistar健康大鼠10只的CFs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消化法培养CFs,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不同浓度卡维地洛干预下CFs培养液中的NO含量,用改良的MTT比色法观察CFs的增殖状况。【结果】①在基础状态下培养72h,SHR空白对照组的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大鼠空白对照组(P<0.01);SHR空白对照组的OD值明显高于正常大鼠空白对照组(P<0.05)。②卡维地洛以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CFs的NO含量增加。③卡维地洛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CFs的OD值。④在不同浓度卡维地洛干预下,SHRCFs的OD值随NO含量的增高而减低,二者呈显著负相关(r=-0.949,P<0.01)。【结论】卡维地洛能促进CFs的NO合成,直接影响了CFs的增殖,进一步抑制高血压的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联合中药对孕妇早孕蜕膜及绒毛的超微结构的影响,以探讨中西医结合抗早孕的机制.方法15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例:①西药组,服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②中西结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服中药清热祛瘀汤剂;③对照组,实施人工流产术.用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观察蜕膜、绒毛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西药组及中西结合组均可见蜕膜变性及绒毛损害,以中西药结合组更严重、普遍.结论清热祛瘀汤与米非司酮有协同作用,能加重蜕膜变性及绒毛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尿多酸肽(cDA-2)、亚砷酸、CDA_2与亚砷酸联合体外诱导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K562)株凋亡、抑制增殖的作用;探讨CDA-2与亚砷酸联合对诱导K562细胞凋亡及抑制增殖的协同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CDA-2、亚砷酸及二者联合处理K562细胞株,通过MTT比色法检测K562细胞细胞生长率,计算IC50值;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A0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及形态学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①MTT结果显示,在一定的范围内,K562细胞的生长率存在剂量及时间依赖性降低,CDA-2作用K562细胞24h、48h、72h的IC50值分别为75mg/L、59mg/L和37mg/L,亚砷酸作用K562细胞24h、48h、72h的IC50值分别为11.55μmol/L、6.14gmol/L及5.18μmol/L;②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未加药的对照组相比,二者单药均可促进细胞凋亡,二者联合后凋亡作用更加显著;③流式细胞术显示,cDA-262.5mg/L处理K562细胞24h早期凋亡细胞为(1.77±0.49)%,亚砷酸4umol/L处理K562细胞24h早期凋亡细胞为(1.33±0.58)%,而相同浓度的二者联合用药作用于K562细胞24h早期凋亡细胞为(11.03±0.7)%(P〈0.05),按照预计效应公式得出,两药联合存在协同作用,且协同作用于24h,两药最低浓度联合时已开始,随着两药浓度的增加,协同作用逐渐增大。【结论】CDA-2、亚砷酸单药及二者联合均可抑制K562细胞株增殖并促进凋亡,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和碱性磷酸酶(ALP)增高患者全麻中接受羟考酮与右美托咪定(Dex)联用后对麻醉相关指标变的影响.[方法]梗阻性黄疸或肝细胞黄疸致DBIL和ALP增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M组)和羟考酮联合Dex组(观察组,Q组),M组给予静吸复合全麻,Q组在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注射羟考酮4mg,泵注Dex0.5μg/(kg·h)至缝皮前25min结束.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情况.[结果]两组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Q组丙泊酚总量、瑞芬太尼总量少于M组(P<0.05);①Q组插管后1min(T1)、拔管后1min(T2)、拔管后10min(T3)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低于M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Q组拔管时、拔管后10min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M组,Ramsy镇定评分高于M组(P<0.05);③Q组苏醒期躁动、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略低于M组,呼吸抑制略高于M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与Dex联用于黄疸致血清DBIL和ALP增高患者全麻中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抑肽酶并纤维蛋白胶 (FG)对肺癌根治术术中和术后失血量、输血量、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 (HcT)、血小板计数 (PLT)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A组 ,n =2 0 )、抑肽酶组 (B组 ,n =2 0 )、FG组 (C组 ,n =2 0 )、抑肽酶和FG组 (D组 ,n =2 0 ) ,观察四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 2 4h、第二个 2 4h胸腔引流量以及术前、术后 2 4h、48hHb、红细胞压积HcT、PLT、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的含量变化。结果术中失血量B组与D组均明显少于A组或C组 (P<0 .0 1) ;所有患者均未输注异体红细胞 ;术后 2 4h、第 2个 2 4h胸腔引流量D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