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巨大心脏瓣膜置换术6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尖瓣瓣膜置换术仍是我国目前常见的心脏手术之一.如何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尤其对那些巨大左心室左室舒张末径(LVEDD) >65 mm、心功能较差的患者,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总结.本院自1993年6月至2001年6月共对67例巨大左心室、心功能Ⅲ~Ⅳ级的瓣膜病患者进行二尖瓣膜置换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巨大心脏瓣膜置换术6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尖瓣瓣膜置换术仍是我国目前常见的心脏手术之一.如何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尤其对那些巨大左心室左室舒张末径(LVEDD)>65 mm、心功能较差的患者,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总结.本院自1993年6月至2001年6月共对67例巨大左心室、心功能Ⅲ~Ⅳ级的瓣膜病患者进行二尖瓣膜置换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再次心脏手术瓣膜置换术1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187例人工心脏瓣膜再次置换手术的治疗方法及体会。方法:自1986年1月至2006年12月,187例病人接受了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其中心脏停跳118例,心脏不停跳69例。其中二尖瓣置换165例,主动脉瓣置换9例,双瓣膜和三瓣膜置换13例。结果:手术早期死亡8例(4.2%),随访存活病人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再次换瓣手术应恰当掌握手术时机,可应用传统的心脏停跳法及不停跳法,手术疗效确切。围术期的心功能是影响术后疗效的主要决定因素。[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危重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的疗效,探讨术中心肌保护和围术期的处理。方法:1992年1月至2004年4月共为64例危重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了瓣膜置换术,主要高危因素有左室功能重度不全、巨大左室、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心源性恶液质和小左心室等;行二尖瓣置换28例,主动脉瓣置换20例,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置换16例。结果:术后早期出现严重并发症30例次,主要为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室颤和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早期死亡10例;随访46例,随访6个月至11年,晚期死亡6例,主要原因为心功能衰竭。晚期存活患者心功能I级8例,II级23例,III级7例,IV级2例。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和术后早发现和早处理并发症,可提高危重瓣膜病患者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背景:心脏手术后恢复初期,患者常常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不能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为了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评估其压力源,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应对压力。目的:调查心脏手术后患者所面临的压力,分析其压力水平。设计:调查研究。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对象:以1999—11/2000—0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从ICU病房转到普通病房第2天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纳人本实验中64例,男34例,女30例,均为自愿。方法:以Lazarus和Folkman的压力模式为理论框架,测量工具是在Carr,Power和Connelly的心理压力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4例心脏手术后患者进行压力源调查与评估。主要观察指标:心脏手术后患者压力源和压力水平。结果:①患者对总体压力源的压力评估在中等水平(2.59&;#177;0.70),其中与疾病有关的压力源的压力评估均值(2.71&;#177;0.71)高于与医院环境有关的压力源的压力评估均值(2.28&;#177;0.76),二者的压力评估均为中等水平。②在与疾病有关的压力源中,“疼痛或不舒适”发生频率为100%,“不确定的术后结果”压力评估均值为(3.12&;#177;0.88)。③在与医院环境有关的压力源中,“同其他患者共住一房间”发生频率为75%,“必须依赖他人”压力评估均值为(3.24&;#177;0.87)。结论:在与疾病有关的压力源中,最经常发生的是“疼痛或不舒适”,而被患者评估为压力程度最高的压力源是“不确定的术后结果”。在与医院环境有关的压力源中,最经常发生的是“同其他患者共住一房间”。而“必须依赖他人”被评估为压力程度最高的压力源。均为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6.
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术后血栓栓塞和抗凝所致出血是影响患生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减少术后并发症、帮助患掌握抗凝知识、提高生存质量,笔制定了换瓣术患规范化健康教育路径,并用于临床,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旨在探索出适合换瓣术患健康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院1990~2000年施行小儿心脏瓣膜置换术18例,列术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脏瓣膜置换术49例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科室2003—01/2008—09对49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现将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70例的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01-2010-06我科室共完成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70例,其中二尖瓣置换30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8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20例,二尖瓣置换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现将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作如下总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  相似文献   

10.
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卡瓣患者急救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术前患者心理疏导;手术人员合理配置及用物管理;术中出血的应急处理及预防;术中配合清理血栓及评估并发症;术中发生卡瓣的应急处理;术后安全转运及交接。本组5例均手术顺利,康复后出院。  相似文献   

11.
体外循环(CPB)广泛用于心脏直视手术,一般升主动脉开放后,冠脉循环恢复,心脏自动复跳,但是特殊情况下会遇到心脏复苏困难者,需要经过一定处理方能复跳[1]。对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脏不复跳1例体外循环处理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17岁,32kg,身高145cm,术前Hct0.42,术前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2006-05在全麻下行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体外循环过程:国产膜肺,常规预充,经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血流降温,鼻咽温29.5度阻断升主动脉,人工心肺机经主动脉根部灌注4:1(4份血:1份晶体)停跳液,每25~30min灌注一次,心…  相似文献   

12.
背景心脏手术后恢复初期,患者常常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不能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为了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评估其压力源,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应对压力.目的调查心脏手术后患者所面描的压力,分析其压力水平.设计调查研究.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对象以1999-11/2000-0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从ICU病房转到普通病房第2天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本实验中64例,男34例,女30例,均为自愿.方法以Lazarus和Folkman的压力模式为理论框架,测量工具是在Carr,Power和Connelly的心理压力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4例心脏手术后患者进行压力源调查与评估.主要观察指标心脏手术后患者压力源和压力水平.结果①患者对总体压力源的压力评估在中等水平(2.59±0.70),其中与疾病有关的压力源的压力评估均值(2.71±0.71)高于与医院环境有关的压力源的压力评估均值(2.28±0.76),二者的压力评估均为中等水平.②在与疾病有关的压力源中,"疼痛或不舒适"发生频率为100%,"不确定的术后结果"压力评估均值为(3.12±0.88).③在与医院环境有关的压力源中,"同其他患者共住一房间"发生频率为75%,"必须依赖他人"压力评估均值为(3.24±0.87).结论在与疾病有关的压力源中,最经常发生的是"疼痛或不舒适",而被患者评估为压力程度最高的压力源是"不确定的术后结果".在与医院环境有关的压力源中,最经常发生的是"同其他患者共住一房间".而"必须依赖他人"被评估为压力程度最高的压力源.均为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3.
华静  袁振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8049-8050
目的评价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05例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对健康教育方法、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无死亡病例。无术后并发症发生,住院天数12~21 d,平均14.53 d。结论做好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工瓣膜置换术是心脏瓣膜病变的外科治疗手段。我院自1987年12月至1990年12月,选用沪产侧倾型机械瓣,共手术12例。其中男、女各6例,年龄20~42岁。二尖瓣置换(MVR)7例,主动脉瓣置换(AVR)3例,三尖瓣置换(TVR)1例,双瓣置换(DVP)1  相似文献   

15.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内膜炎行再次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人造心脏瓣膜心内膜炎(PVE)行再次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1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PVE接受再次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术前掌握病情判断原则,及时使用敏感抗生素,预防赘生物脱落;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意识,有效防治低心排综合征,严防感染复发,并认真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术后早期存活8例(占72.73%),死亡3例;晚期死亡1例.随访痊愈出院的7例患者2个月至8年,无死亡,无再次复发心内膜炎.结论:加强再次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30例老年瓣膜患者围手术期ICU治疗体会。方法:对2005-01/2008-01 30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ICU治疗阶段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后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低心排综合征,1例死于严重的肺部感染。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征等。结论:老年瓣膜病患者术前详细检查,术后积极防治低心排综合征、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是老年瓣膜置换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的治疗体会.方法:12例瓣周漏患者,二尖瓣瓣周漏10例,主动脉瓣瓣周漏2例.对其中1例症状和体征皆不明显者行长期随访,其余11例均先行内科保守治疗;10例有心力衰竭和(或)贫血的患者均行再次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均采用直接修补瓣周漏漏口.结果:1例保守治疗患者至今生活良好,1例入院当晚死亡,10例修补术后病例都顺利出院.对其中6例随访6个月~5年,无晚期死亡病例,心功能Ⅲ级1例,心功能Ⅰ~Ⅱ级者5 例.结论: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出现瓣周漏但无明显症状、心功能良好的患者,可行内科保守治疗;如有明显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贫血等的出现,应及早再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儿童心脏瓣膜疾病首先应尽量采用瓣膜成形修复,但对于瓣膜病变严重、成形失败或经成形后复发需再次手术者,应进行瓣膜置换术.本文回顾分析2002年2月~2008年2月期间本院完成的8例儿童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及术后华法令抗凝治疗过程,证实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儿童心脏瓣膜疾病首先应尽量采用瓣膜成形修复,但对于瓣膜病变严重、成形失败或经成形后复发需再次手术者,应进行瓣膜置换术。本文回顾分析2002年2月~2008年2月期间本院完成的8例儿童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及术后华法令抗凝治疗过程,证实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1  相似文献   

20.
儿童心脏瓣膜疾病首先应尽量采用瓣膜成形修复,但对于瓣膜病变严重、成形失败或经成形后复发需再次手术者,应进行瓣膜置换术。本文回顾分析2002年2月--2008年2月期间本院完成的8例儿童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及术后华法令抗凝治疗过程,证实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