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Duboi's[1]报道以来,经多年实践,具有安全微创的优点。我院自1997年~2004年在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上,对具有胆总管探查指征的98例胆囊结石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8例,男33例,女65例;年龄29~81岁。术前均经B超等检查明确诊断为胆囊结石,其中继发胆总管结石97例,术中发现胆总管异常结合术中胆管造影需胆管探查者11例。1.2手术方法采用全麻或硬脊膜外麻醉,行右肋缘下斜切口,长5~7cm,不切断腹直肌鞘以利于手术野暴露,进腹后用小纱…  相似文献   

2.
经胆囊管行胆道镜胆总管探查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胆囊管行胆道镜探查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2例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内小结石患者在切除胆囊后经胆囊管行胆道镜胆总管探查。结果 22例切口甲级愈合,无胆道感染、胆漏及胰腺炎等并发症,无复发。结论 使用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应用。方法对疑似胆管结石的56例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结果 56例患者术中经胆道造影提示胆道系统正常者52例,成功施行了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平均住院时间6d,均痊愈出院;4例胆道造影提示有胆管结石,延长切口行胆道探查胆管切开取石,均行胆总管一次缝合,术后无胆漏,平均住院时间8d,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时,对术前及术中疑似胆管结石的患者,经胆囊管术中胆道造影,可有效地减少胆管残石率及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具有简单、经济、有效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2000-2002年,我们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20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45例,女75例;年龄18~72岁,平均45岁。其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80例,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13例,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7例,胆囊息肉17例,胆囊息肉伴胆囊结石3例。合并糖尿病12例,高血压20例。1.2手术方法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经右侧腹直肌切口长4-6cm,开腹后用带冷光源的小S拉钩及两把普通方钩显露胆囊,用胆囊钳钳夹Hartmann囊向上提起,置两块小盐水纱垫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前方及温氏孔,推开胃、肠管及肝圆韧带,即可充分显露Calot三角。明确三管关系后,常规解剖和处理胆囊管及胆囊动脉,用电刀顺(逆)行切除胆囊,电凝止血,再次确认“三管“关系及两指法检查肝外胆道后,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放置腹腔引流,分层关腹。  相似文献   

5.
自1882年Langenbueh用T形切口行第1例胆囊切除术以来,历经百年,胆囊切除术的腹部手术切口至少有7种之多,但最常用的仍为右上腹经腹直肌与右肋缘下斜切口,切口长度一般为15cm~30cm,这种切口的主要优点是手术暴露充分,能处理各种类型的胆囊切除术,同时能探查胆道和施行胃肠手术。但腹部大切口的组织损伤大,术后病人疼痛明显,恢复较慢。1982年Dubois和Barthelot采用腹部小切口行胆囊切除术,医生用头灯照明,胆囊管与胆囊动脉用钛夹钳闭,术后病人恢复良好,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王强  张越巍  宋茂民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0):1023-1025
目的:为探讨胆囊切除术中胆管造影检查的最佳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396例术前诊断为单纯胆囊结石而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于术中行胆管造影,造影选用经Hartmann袋切口及16号注射针头,25%~30%胆影葡胺为常选造影剂。结果:造影成功391例,失败5例;发现胆总管结石39例,左肝管结石2例,Mirizzi综合征12例,胆囊管与胆总管并行5例,胆总管损伤1例。结论:经Hartmann袋切口造影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中胆管造影有利于提高胆总管结石的检出率,及时处理胆道残余结石,减少胆总管阴性探查率,及时发现胆道解剖变异,减少术中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经胆囊管行纤维胆道镜在小切口胆道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行小切口胆囊切除后,对于不能明确胆总管内有无残余结石者,经胆囊管置入胆道镜,探查肝内外胆管,并取尽结石。结果 51例病人术中胆道镜检,发现有结石者20例(另外有2例发现胆道絮状物),经胆囊管胆道镜取石或冲洗入十二指肠17例(2例发现胆道有絮状物者经胆道镜冲洗入十二指肠),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3例。结论 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检的方法即可降低胆道残余结石发生率,又可避免不必要的胆总管探查,同时还能将部分复杂的胆总管探查手术转化为单纯的胆囊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的体会。方法有胆道探查指征、择期手术的胆囊结石患者39例,采用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术。结果39例中胆囊结石30例,其中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并取出结石28例,余2例胆道镜胆道探查阴性;胆囊并胆总管结石9例,均经胆囊管取出胆管结石。无住院期间死亡及胆瘘发生。术后住院时间7~10d。结论该术式有适当的手术指征、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特点。胆道镜经胆囊管胆管探查取石是部分胆石症患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和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张豫峰 《中国内镜杂志》2004,10(7):68-69,71
目的 初探腹腔镜结合胆道镜进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关键技术。方法 采用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4trocar位,切除胆囊后,经穿刺确认胆总管,然后在其前壁切开1.5~2.0cm的切口,以胆道镜探查并取净结石,直达胆道远端。放置T管,经右侧肋缘下锥孔引出。结果 该组27例手术成功,1例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术后6d出院。经造影,T管于术后15~21d拔除。无并发症,无残余结石。结论 腹腔镜结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是一种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实时检查胆道系统在硬性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5例胆结石患者在行硬性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前经超声检查进行肋缘下胆囊底部体表定位;硬性胆道镜直视下清除胆囊内结石后,术中实时进行经腹超声探查,观察胆囊、胆囊管及胆总管内是否有残余结石,必要时进行引导取石.结果 35例患者术前胆囊底部体表定位成功率为100%.硬性胆道镜清除胆囊内结石后,术中进行实时经腹超声探查.20例患者胆囊腔内未见明确结石强回声;11例患者胆囊腔内残存结石,结石直径0.3~0.9 cm,其中2例超声引导胆道镜取出结石;1例患者胆囊管残存结石,结石直径0.3 cm;1例胆囊后壁气泡误诊为小结石;2例患者经腹超声证实胆囊管结石嵌顿,继而转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论 术前超声检查行胆囊底部体表定位有助于手术部位的选择.术中超声检查可降低术后结石残留率,明确结石残存部位,为手术方式变更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带T管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38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个体化采用腹腔镜下行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后缝扎胆囊管(n=5)、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n=10)、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加术中留置鼻胆管引流(n=11)、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辅助小切口原位缝合并肝圆韧带局部缝合加固及术中鼻胆管引流术(n=5)、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辅助小切口下胆道扩张并鼻胆管引流再一期缝合手术(n=7)治疗,并对上述治疗方法加以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胆漏及胆道残余结石发生.结论 对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个体化选择手术适应证行不带T管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是科学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的应用(附48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应用的意义。方法:在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的同时,采用纤细型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完成胆囊检查和治疗胆管结石。结果:全组485例中,有胆道探查指征者105例,胆道镜证实43例(40.9%)胆管正常,胆管结石62例占59.1%(其中18例经胆囊管胆道镜取石成功,33例用胆道镜直视下将结石推送入十二指肠内,11例改行胆管切开取石);无胆道探查指征者380例,胆道镜证实328例(86.3%)胆管正常,52例胆管结石(13.7%),采用胆道镜将结石直接推送入十二指肠内。结论:在小切口胆囊术中经胆囊管完成胆道镜检查和治疗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既可弥补不探查胆管的盲目性治疗,又避免了不必要的胆管切开损伤,能替代一部分胆管切开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吕宇  刘金有  梁贵阁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1):3455-3455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逐步提高.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在腹腔镜下切除胆囊后再经胆囊管探查胆道,取出胆总管结石已成为可能。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06年12月共完成腹腔镜下胆道探查392例。选择其中46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正确选择胆囊切除的术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棉 《新医学》1998,29(11):572,574
从1882年行第1例胆囊切除术以来,该术式是治疗胆囊疾患最理想的方式。目前常用的胆囊切除术式有传统的开腹手术胆囊切除术(coventionalcholecys-tectomy,C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laparotomycholecyslectomy,M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CC多选用经右腹直肌切口或右肋缘下切口(Kochers切口)一般长8~15cm,MC切口位置与CC同,一般长3~6cm,LC由3~4个0.5~1.0cm切口组成,近两年推出针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needlescopiccholecystectomy),切口只有1.7~3.0mm,又称为微型腹腔镜手术。胆道外科的前辈一直在告…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 1986 - 0 1~ 2 0 0 0 - 0 1共施行胆道探查手术 112 4例 ,其中 10 2例行一期缝合手术 ,占同期胆道探查手术的 9.1%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 2例 ,女 6 0例。年龄 16~ 86岁 ,平均4 4岁。单纯胆总管结石 12例 ,胆总管合并胆囊结石 90例。全部患者术前均经 B超、CT及 PTC检查证实胆管结石。 12例作术中胆道造影 ,6例行术中胆道镜取石检查。急诊手术 14例 ,其余均为择期手术。1.2 手术方式 取右上腹经腹直肌或肋缘下斜切口 ,探查胆囊、肝外胆管及肝脏、胰腺。所有患者均行胆囊切…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95年1月~2004年12月对21例复杂胆囊疾病进行了胆囊切除术,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中,男8例,女13例;年龄30~72岁,平均40岁。1.2胆囊疾病种类诊断为胆囊管闭锁、胆囊动脉异常各5例,短胆囊管2例,双胆囊管1例;急性胆囊炎8例,其中急性单纯性胆囊炎5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2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并穿孔1例;胆道结石16例,其中胆结石12例,胆结石并胆总管结石3例,胆结石并肝管结石1例);胆囊三角区结构不清15例,胆囊不能完整切除6例。1.3手术方法均为连续硬膜外麻醉,采用右上腹腹直肌切口20例,右肋缘下切口1例。行顺行法胆囊切除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腔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治疗小儿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采用腹腔镜联合尿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小儿胆囊结石12例。胆囊多发结石7例,胆囊结石合并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2例。首先经脐部开放置入5 mm Trocar,建立气腹,压力8~12 mmHg,于右肋缘下腹直肌外缘处置入5mm Trocar,腹腔镜下将胆囊底部经右上腹Trocar孔提出腹外,切开胆囊底部约0.5cm,置小儿0°膀胱镜入胆囊,了解胆汁、胆囊黏膜、胆囊腔、胆囊颈、胆囊管和结石位置、数量、质地以及有无嵌顿等,发现结石后用电切环镜下依次取出,小结石可用吸引器吸出及生理盐水冲洗,胆道镜检查确认无结石残留。予36%泛影葡胺胆道造影,观察有无结石残留、胰胆管合流异常等。检查胆囊管开口见有胆汁流出,无出血,5-0PDS线缝合胆囊切口。观察无活动出血、胆漏等,缝合切口。结果 12例患儿中11例保胆取石获得成功,1例3岁患儿术中胆道造影提示胆总管稍扩张,胆囊开口与右肝管,中转行胆囊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其余11例行腔镜保胆取石术(2例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儿行腹腔镜脾切除)。手术时间30~70 min,平均50.45 min。术后24 h进食,3~7 d(平均4.27 d)出院。保胆成功的11例患儿获得随访3~30个月(平均16.6个月),期间复查B超检查未见结石复发,无特殊并发症。结论对于胆囊功能良好的小儿胆囊结石患儿采用腔镜下保胆取石手术,具有微创、可重复性强的特点,同时保留了胆道的完整性及胆囊功能,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对小儿的远期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意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全可行。保胆取石是治疗小儿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胆囊管行胆总管取石术效果。方法:采用经胆囊管行胆总管取石术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66例,作术中胆道造影证实无结石残留,随访病人58例(随访率88%)时间2~5年.结果:本组病例肝总管结石18例,胆总管结石48例,并发胆道残留结石1例。结论:对于胆囊管直径大于0.3cm,位于肝总管或上段胆总管的单发小结石(直径0.5cm左右),经胆囊管行胆总管取石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戴玮  邱建平  沈喜平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3):3935-3935
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临床并不少见,传统手术常规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08年2月在开放手术或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行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取石术12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双镜结合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治疗胆囊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65例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结合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方法治疗胆囊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6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16例发现或证实胆总管内有结石,其中3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13例腔镜手术成功,其中1例胆道镜经胆囊管切开取石术,胆总管未放置T管;12例行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胆总管内放置T管,术后6~8周行纤维胆道镜检查,1例发现残余结石,拔除T管后经窦道取净,11例未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再次行胆道造影后未发现结石,拔除T管,术中出血30~130 mL,手术时间90~220 min,术后住院4~8 d,所有病例均无发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结合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治疗胆囊炎急性发作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创伤小,康复快,胆管结石残留少,安全有效,减少不必要的阴性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中不能取净胆总管结石者,术后可通过T管窦道行纤维胆道镜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