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门脉高压症不同术式后机体肝功能的变化,初步评价不同术式在门脉高压症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肝硬化大鼠疾病模型.实验分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脾部分切除术组,分流术组,断流术组.术后4周对各组进行肝功能检测.结果 术后4周,肝能正常对照组、脾部分切除术组基本正常,两者无差异(P>0.05),但与实验对照组、分流术组,断流术组有差异(P<0.05).结论 对于门脉高压症,脾部分切除术效果较好,其次为分流术,断流术效果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门脉高压症不同术式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初步评价不同术式在门昧高压症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肝硬化大鼠疾病模型.实验分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实验时照组,脾部分切除术组,分流术组,断流术组.术后4周对各组进行免疫功能检测.结果 术后4周,免疫功能正常对照组、脾部分切除术组基本正常,两者无差异(P>0.05),但与实验对照组、分流术组,断流术组有差异(P<0.05).结论 对于门脉高压症,脾部分切除术效果较好,其次为分流术,断流术效果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门脉高压症不同术式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初步评价不同术式在门昧高压症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肝硬化大鼠疾病模型.实验分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实验时照组,脾部分切除术组,分流术组,断流术组.术后4周对各组进行免疫功能检测.结果 术后4周,免疫功能正常对照组、脾部分切除术组基本正常,两者无差异(P>0.05),但与实验对照组、分流术组,断流术组有差异(P<0.05).结论 对于门脉高压症,脾部分切除术效果较好,其次为分流术,断流术效果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断流联合部分脾切除及网膜包残脾、肾术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回顾2003~2007年因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手术治疗的70例病人,其中40例选择断流联合脾部分切除及网膜包残脾、肾术(A组),30例选择断流联合全脾切除术(B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d及术后2个月患者门静脉血流量(PVF).观察术后2个月血中IgM水平、术后出血、肝性脑病、腹腔感染及门脉血栓发生率等情况.随访5年后,再出血率、门脉高压胃病发生率及生存率.结果:两组术后1d、术后2个月PVF均较术前减低(P<0.05),但B组较A组低(P<0.05).术后2个月,两组PVF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A组血中IgM水平高于B组(P<0.05),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术后随访5年较B组发生再出血、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均明显下降(P<0.05),而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流联合部分脾切除术及网膜包残脾、肾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术后复发出血率低,又可维持脾脏的免疫功能,并有部分自发性分流,兼有分流术及断流术的特点,是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合理术式.  相似文献   

5.
张竝  蔡乾荣  姜朝晖 《浙江医学》2005,27(9):641-643
目的评价门奇断流/近端脾肾分流联合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将58例门脉高压症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1)门奇断流术组(断流组)23例;(2)近端脾肾分流术组(分流组)19例;(3)门奇断流/近端脾肾分流联合手术组(联合组)16例,观察病人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程度及近、远期疗效.结果关腹前联合组自由门静脉压明显低于断流组(P<0.05),而与分流组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及随访时联合组门静脉直径、门静脉血流量均显著小于断流组(P<0.05),术后门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显著大于分流组(P<0.05);术后断流组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程度明显重于分流组和联合组(P<0.05),而分流组和联合组间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无手术死亡,近期未发生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在远期疗效上,联合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断流组(P<0.05),肝功能分级显著好于分流组(P<0.05).结论联合术应为目前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6.
丁辉  胡永光  曾勇  蔡岷  何彦安 《西部医学》2011,23(12):2387-2389
目的观察选择性断流术与断流加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采用断流术加脾肾分流术(联合组)与14例选择性断流术(断流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术后及手术前后下降的自由门静脉压、术前及术后1个月行胃镜检查的食道静脉曲张及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均无无手术死亡、再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生。断流组FPP降低(4.25±0.74)cmH2O,联合组降低(7.49±1.23)cmH2O,联合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断流组(t=-8.078,P〈0.01)。胃镜检查食道静脉曲张均有明显好转,组间无差异(P〉0.05),而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好转情况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门静脉降压及胃黏膜病变改善均明显好于选择性断流术,故联合手术应作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出血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CDFI(彩色血流显像)和彩色多普勒技术测定脾肾分流术(SRS)、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PCDV)及联合手术(SRS PCDV)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前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以评价不同术式对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意义及临床价值.方法 将8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为三组1组脾肾分流术(SRS)24例;2组脾切除加PCDV(断流组)26例;3组联合手术组行脾切除加近端脾肾分流术(SRS PCDV)30例,应用CDFI和彩色多普勒检测技术分别检测手术前后门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①SRS组术后较术前门静脉血流量(PVF)减少(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断流组术后较术前PVF减少(9±6)%.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RS PCDV组术后PVF减少(35±6)%,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SRS PCDV组术后的PVF介于断流组与SRS组之间,且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助于评价门静脉高压症的三种术式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效果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腔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行断流联合脾腔分流术治疗的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腹水短期增多2例。随访期间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2例(6.88%),肝性脑病1例(3.44%),因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3.44%)。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脾腔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具有再出血率低,近远期治疗效果满意等优点,是目前治疗门脉高压症的较佳术式。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在基层医院也可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种手术方案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共100例,上述患者均为肝炎后所致肝硬化,上述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对照组实施双介入栓塞术。对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肝功能检查及血常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蛋白水平和凝血酶原活动度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不同类型手术治疗后长期疗效.方法 自1999-06~2008-06对不同病因类型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325例进行手术治疗,对其中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209例进行随访,包括断流术组(单纯脾切除21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42例)和分流术组(门腔分流术34例,脾肾分流术12例).术后随访1~10年,对术后再出血率、病死率、肝功能损害率、继发性肝癌发生率以及严重感染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均为高龄(>65岁),肝功能Child分级多为B到C级,且乙肝病史长达15年以上,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随访1~10年发现,分流术组患者术后继发性肝癌发生率和肝功能Child分级为B到C级所占比例明显提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远期疗效分析,断流术组,尤其是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