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拟清肝宝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自拟清肝宝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治疗组),并与对照组(护肝、降酶、对症支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例作对照,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ALT、HBsAg及HBeAg、HBeAb、HBV—DNA变化。结果:治疗1个疗程,治疗组症状、体征及ALT均明显好转,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HBeAg、HBV—DNA阴转率、抗HBe阳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且停药3个月后仍保持疗效。结论:自拟清肝宝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明显改善症状、肝功能及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2.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口服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连续用药2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各项实验室指标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主要症状、体征,ALT、AST水平,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及HBV-DNA阴转率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协同西药治疗CHB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蛇黄肝炎合剂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采用数字卡片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9例口服阿德福韦酯片及蛇黄肝炎合剂治疗,对照组42例仅口服阿德福韦酯片,疗程均为4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监测其肝功能、血清HBv—M和HBVDNA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各中医主要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3项肝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HBeAb阳转率治疗组为46.15%,对照组为26.4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2组HBeA2阴转率、HBVDNA阴转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蛇黄肝炎合剂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显著提高HBeAg的血清转换率,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6,(10):2144-2146
目的:研究加味柴胡疏肝散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月—12月该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仅予恩替卡韦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加味柴胡疏肝散。持续治疗6个月,统计治疗应答率、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HBV-DNA转阴率、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应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肝功能指标及HBV-DNA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所有患者肝功能指标及HBV-DNA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观察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柴胡疏肝散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助于提升疗效、增强肝功能、提升HBV-DNA转阴率、减少治疗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济生肾气汤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脾肾阳虚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效果。方法68例脾肾阳虚型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单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500IU/mL皮下注射,隔日1次;治疗组采用干扰素α-2b注射联合济生肾气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48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1%和7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均〈0.01);治疗组和对照组表面抗原阴转率分别为12%和9%,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HBeAg阴转率62%、HBV—DNA阴转率74%,对照组HBeAg阴转率47%、HBV—DNA阴转率5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71%,对照组53%,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联合济生肾气汤治疗脾肾阳虚型HBeAg阳性慢性乙肝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派罗欣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慢乙肝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派罗欣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已确诊为慢乙肝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派罗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促进临床症状、体征恢复,肝功能等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对HBeAg阴转、HBeAb阳转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派罗欣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慢乙肝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I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其疗效与对照组干扰素治疗组(Ⅱ组)及一般护肝治疗组(Ⅲ组)相比较,三组在改善患者症状及ALT复常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抑制病毒复制指标HBsAg阴转率及抗-HBs阳转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I、Ⅱ组在HBeAg、HBV-DNA阴转率及抗HBe阳转率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明显高于Ⅲ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苦参素联合胸腺肽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中药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慢性肝病特异性量表(CLDQ)观察对照组(干扰素组)52例和治疗组(干扰素加中药辨证治疗组)48例治疗前后CLDQ评分的变化及患者HBV DNA转阴率、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LDQ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血清中HBeAg阴转率、HBeAb阳转率、HVB DNA阴转率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联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能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生活质量及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六君子汤方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为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以苦参素针剂肌肉注射,2ml/次,隔日1次,结合一般护肝药进行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柴胡疏肝散合六君子汤方,1剂/日,水煎分两次服用。两组均以18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HBV—DNA、乙肝标志物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恢复有统计学意5C(P〈0.01),总胆红素(TBil)的恢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的恢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36.7%(11/30),HBeAg转阴率为23.3%(7/30),对照组分别为13.3%(4/30)和6.7%(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方柴胡疏肝散合六君子汤对改善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促进HBv—DNA、HBeAg转阴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解毒健脾疏肝方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HBeAg阳性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9例HBeAg阳性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阿德福韦酯胶囊加自拟清热解毒健脾疏肝方,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指标为两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和中医症状好转率。结果12周后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治疗12周后,治疗组HBeAg转阴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清热解毒健脾疏肝方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治疗HBeAg阳性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在中医症状好转率、黄疸消退、改善肝功能方面较单用阿德福韦酯胶囊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提高慢性乙肝对抗病毒药物的早期疗效,从而有可能提高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光林  靳燕宾 《中医药研究》2009,(12):1428-1429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味汤剂合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帕罗西汀与自拟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予帕罗西汀治疗,两组基础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优于对照组的78.79%(P〈0.01);治疗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优于时照组(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可更好地改善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徐菁  黄桂芹  耿建洪 《河北中医》2009,31(10):1508-1510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清热解毒胶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型的活动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7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2例予乙型肝炎清热解毒胶囊,每次6粒,每日3次口服;同时予拉米夫定,每次100 mg,每日1次口服,疗程1年。对照组71例予拉米夫定,每次100 mg,每日1次口服,疗程1年。观察2组血清HBV-DNA、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和肝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HBsAg阴转率为5.9%,对照组阴转率为7.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67.6%、HBeAg阴转率32.4%,对照组HBV-DNA阴转率42.3%、HBeAg阴转率12.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指标改善及Child-Pugh评分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乙型肝炎清热解毒胶囊联合拉米夫定对肝胆湿热型的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疗效理想,能有效抑制HBV复制。  相似文献   

13.
赵春宏 《河南中医》2014,(10):1924-1925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79例,采用随机数字法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给予加味小柴胡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39例,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间的相关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48周后中医症状与体征好转率、消退黄疸、改善肝功能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且明显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P〈0.05或P〈0.01),两组HBeAg阴转率治疗24周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HBV-DNA转阴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经12周、48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5,P〈0.01)。结论:加味小柴胡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肝功能复常率、HBVDNA和HBeAg阳性的阴转率。  相似文献   

14.
田素琴 《新中医》2010,(1):39-40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疏肝健脾方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疏肝健脾方药治疗,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YMDD变异,对照组有10.3%变异,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疏肝健脾方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  相似文献   

15.
林冰  夏进 《新中医》2011,(8):36-37
目的: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30例采用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西药组30例口服氟西汀治疗。用药前及用药8周时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药物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有效率中药组为83.3%,西药组为76.6%,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HAMD、SDS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D、HAMD减分率、SDS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与氟西汀相当。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洁贞 《新中医》2006,38(11):48-4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口服拉米夫定,肝功能异常期兼服肝泰乐片、齐墩果酸片、甘利欣胶囊。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施治,肝功能异常期用疏肝理气健脾法(处方:柴胡、白芍、香附、郁金、枳壳、白术、鸡骨草、麦芽、茵陈、甘草);肝功能正常后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处方:黄芪、石斛、丹参、太子参、茯苓、白术、女贞子、桃仁、当归、虎杖、构杞子、三七)。观察治疗前后2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检测肝功能、血清病毒学标志物、HBV-BNA定量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对于改善慢性乙肝的主要症状和体征、肝功能、特别是改善胁痛和尿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HBeAg阴转、HBeAb阳转方面,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而且治疗组尚有3例HBsAg转阴;对2组58例HBeAb阳转患者继续治疗6月后减量停药后复查,HBeAg在治疗组仅有8%的阳转、对照组则有40%的阳转,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加快血清病毒学抗原、抗体转换,减少拉米夫定长期使用产生病毒变异及停药后复发等缺点。  相似文献   

17.
赤珠清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国庆 《中医药通报》2003,2(2):199-121
目的:观察赤珠清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4例给予赤珠清毒汤治疗,并与凯西莱片、肝炎灵注射液联合治疗93例作对照,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指标、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59例,总有效率91.5%,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51.1%、57.4%;对照组显效42例,总有效率77.4%,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33.3%、37.6%。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主要症状和体征复常率、HBeAg、HBV-DNA阴转率及肝功能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且复发率低,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赤珠清毒汤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药肝能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抗病毒疗效。方法 选取乙肝病毒主要复制指标HBV-DNA、H&Ag、HH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84例,开放随机分为肝能滴丸治疗组56例和拉米夫定对照组28例,疗程0.5年;观察两组患者血清船矾卧HBV-DNA的阴转率和肝功能、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54.0%(27/50例)、HBeAg阴转率30.0%(15/50例)、ALT复常率80.0%(40/50例);对照组依次为67.9%(19/28例)、21.4%(6/28例)、75.0%(21/28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治疗组AST复常率98.0%(48/49例),对照组为48.0%(12/2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症状改善以胁肋胀痛、纳食减少、倦怠乏力、脘闷腹胀、尿黄最为显著,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或P〈0.01)。结论 肝能滴丸对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能有效抑制HBV复制,改善肝功能及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19.
拉米夫定联合灵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灵芝胶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用灵芝胶囊、联合拉米夫定;对照组口服拉米夫定。疗程均为1年。结果:治疗组在促进HBV-DNA转阴、HBeAg阴转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能够较早使ALT恢复正常,并且最终复常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YMDD变异治疗组有l例,对照组有6例,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联合治疗产生YMDD变异少于对照组。结论:灵芝胶囊与拉米夫定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可显著改善肝功能、快速抑制HBV-DNA的复制、促使HBeAg的阴转和血清转换。短期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20.
潘伟军  曾昭明  李钊 《新中医》2006,38(3):73-74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配合超激光照射治疗肋软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内服,配合超激光照射治疗;对照组予以局部封闭治疗。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90.32%,对照组为77.42%。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配合超激光照射治疗肋软骨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