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的逻辑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是一部论述多种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著,其理明,其意深,其方疗效卓著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时至今日,它不仅是我们国内深入研讨的一部经典医籍,而且在国外也有很大影响,引起了医学界广泛的重视。《伤寒论》之所以有如此的生命力,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善于运用逻辑方法。本文谨就《伤寒论》中常用的逻辑方法,做如下初步探讨: 一、比较法“比较”是分析和确定研究对象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的逻辑方法。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的逻辑方法。《伤寒论》中比较法的运用非常普遍,诸如病证的比较,病机的比较,以及治疗的比较等,都有十分详尽的论述。就其比较方法而言,主要有两方面:  相似文献   

2.
艾碧琛  赵国荣  肖碧跃 《光明中医》2011,26(7):1317-1318
从柳宝诒《温热逢源》的两篇文字分析其阐述伏气学说时比较法的运用,发现柳氏通过反复比较,将伤寒与温病、伏气温病与新感温病,这两个概念清晰区别开来,认为比较法是柳氏系统论述伏气温病理论不可或缺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3.
唐·孙思邈编撰的《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要方》)著录的脏腑辨证内容,是中医学发展早期保存最为完整的脏腑辨证专篇,对了解唐代及其以前脏腑辨证的基本状况具有重要的史料和学术价值。本文对《要方》卷十一肝脏证有关内容进行了详细考察与分析,并与当代肝脏辨证相比较,以期对现今脏腑辨证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一、名词术语之比较:《伤寒论》中有一些特有的名词术语,在中医学中的解释不完全一样。运用比较法可使自学者不致于概念混淆,盲目互代,而达到以此而强化自学目的。如“风温”一词,在《伤寒论》中是指温病本当辛凉透解、却误用了辛温发汗,以致形成全身高热如灼之状。此“风温”系指温病  相似文献   

5.
论述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认为《内经》和《伤寒论》奠定了中医学的逻辑思维体系 ,同时非逻辑思维方法 (包括形象思维和直觉心悟 )在中医学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现代科学的发展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被进一步揭示 ,因此只有将逻辑与非逻辑两种思维方式结合 ,才能够逐步地认识科学的未知领域 ,并使中医重新与现代科学哲学相结合 ,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述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内经》和《伤寒论》奠定了中医学的逻辑思维体系,同时非逻辑思维方法(包括形象思维和直觉心悟)在中医学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现代科学的发展,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被进一步揭示,因此只有将逻辑与非逻辑两种思维方式结合,才能够逐步地认识科学的未知领域,并使中医重新与现代科学哲学相结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巴建全  王伟 《河南中医》2007,27(12):3-4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提出了根据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纲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并长期有效地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纵观全书,里面既包含了作者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又体现着具体思维方法,试作探讨如下。1比较法比较法即辨别对象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这是对客观世界进行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逻辑规律和各种科学方法的前提[1]。《金匮》普遍采用比较的方法对医学理论和诊疗实践进行阐述。如《胸痹心痛短气病》篇第5条“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2]本条…  相似文献   

8.
比较法在中医医案学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起到以点带面、强化知识、宏观把握中医学理论发展脉络、客观全面认识历代医派医家思想、使枯燥呆板的理论形象化直观化等作用。在中医医案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比较法有同类比较与异类比较、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这些比较法常需结合运用,以提高中医医案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天人相应是贯穿《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方法。抓住了天人相应思想方法就从根本上理顺了《内经》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①用对天的认识说明对人的认识;②用认识天的方法认识人;③从人和天的关系中研究人;④研究天人相应规律和运用天人相应规律。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说明,我们不仅应该继承中医学中的具体理论和具体方法,尤其应该继承中医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根本方法,才能主动、自觉、广泛地吸收现代科学知识以发展自身。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立辨证施治之大法,创中医临床分型法之楷模。它义精文洁,言简意赅,极尽虚实反正,典型比较,求同比异,阐发幽微之能事。本文就《伤寒论》比较推理法的特点,做如下探讨。定性比较绳之有法比较法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的逻辑方法,它在《伤寒论》中是用来分析疾病和认识疾病的思维  相似文献   

11.
整体观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本文试从《黄帝内经》的有关整体观方面的论述,探讨其形成的原理,并与现代医学的方法论作一比较。(一)先秦自然哲学中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把阴阳和五行等看作天地大自然和人类生命活动的总规律。反映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65年美国自动控制论专家、应用数学家扎德(L.A,Zadeh)教授发表了《模糊集合》的论文创立了模糊数学以来,利用这一新兴数学分支已经在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成就。笔者回顾了中医学的发展史,研究了中医科研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认为借助模糊数学对中医学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对中医学运用模糊数学的可能性,即中医学的模糊性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笔者相信,模糊数学作为新的研究工具必将给中医事业带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升降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源于《黄帝内经》,其后,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在阐述病因病机、遣方配伍以及指导立法等方面继承和发扬了升降理论。本文从八法属性、营卫失调、脏腑气机、遣方用药和煎服方法等五个方面,探究《伤寒论》中升降理论的运用规律,以期加深对辨证论治思维的认识,为临床学习和运用《伤寒论》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金匮要略》是依据病种分篇论述的,中医学论病首重辨证,病不同证同者可异病同治,故在分篇学习之余,仍可以将相关内容放在一起前后合参,这样一横一纵更有助于全面掌握疾病的证治规律。此文即选取《金匮要略》中所有痹证相关内容,总结分析痹证的辨治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入门》是神户中医学研究会编著的一本中医学入门书,他们采取集体创作的办法,首先由伊藤良和森雄材先生执笔撰稿,尔后经过集体研究讨论修改定稿。先后参考了中国和日本的中医书29种,主要的如上海中医学院编《中医学基础》、北京中医学院编《中医学基础》、翟明义编《中医临床基础》、广州部队主编《新编中医学概要》、北京市中医院编《实用中医学》等,还参阅了61篇中日有关医学文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法和比较法,对中医学以及篆刻学的历史文化发展特点进行比较。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起源于实用而有先后、经方与汉印的共同命运、学术与艺术的不同命运、儒医与文人刻印现象、流派纷呈与百家争鸣、对外传播与捆绑宣传。中医学与篆刻学虽为两门不同学科,但同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捆绑宣传,有利于中医药学的国内外传播。  相似文献   

17.
对小柴胡汤"和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有把多种治法合于一方的组方特点。《伤寒论》"和法"的形成,是后世医家在对《伤寒论》及小柴胡汤的阐发过程中逐渐产生的。首次提出"和法"的是成无己,其涵义是融会多种治法合而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方法,不是一种单一的、具体的治法。"和法"是一种变化无穷的治疗方法,小柴胡汤只是"和法"中的一种方法。张介宾、程钟龄、戴天章、何廉臣等医家有关"和法"的论述丰富、完善了中医学"和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逻辑方法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建平 《国医论坛》1991,6(6):10-11
张仲景所撰《金匮要略》对四十余种中医杂病的症、理、法、方药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论述,论中所涉及的科学逻辑思维方法有取类比象、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抽象与具体等,尽管这些逻辑方法在中医学中有较广泛的运用,但《金匮》尤具特色.本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一、取类比象,明察易识由于中医杂病复杂繁多,症脉难辨,机理易惑,仲景为使后人易于掌握杂病之变化多端的症状表现和易于困惑的病理机制,在《金匮》中大量地采用了取类比象(又称“援物比类”)的方法,其运用不外说理与推理两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是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学习和运用《伤寒论》中的理法方药,指导临证选方用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从医疗经验的积累,升华为医学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在战国至秦汉之际,引进墨家的"类"、"故"、"理"等逻辑理论和方法,解释中华民族长期与疾病斗争积累的医疗经验事实,预测未知的经验事实,使中医学从医疗经验知识的积累,转变为医学理论的建构。但《黄帝内经》并没有照搬《墨辩》的三物逻辑,而是根据自己学科的需要,改良了三物逻辑,广蓄博采,吸收了荀子的"举统类";韩非子"理"即客观事物的具体规律;《易传》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将"阴阳"贯穿于故、理、类中,矛盾是类的本质,故的根据,理的法则。使中医学的逻辑形态,根基于墨学的形式逻辑,发展成为由"阴阳"对立统一思维规律控制着的故、类、理的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