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综合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中西药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倒和对照组30倒。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辨证施治。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及血流速度变化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明显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对25例经CT及全脑血管造影或CT三维成像(CTA)诊断为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行早期手术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术中在脑底池放置直径3.0mm末端为盲端带有侧孔的硅胶管持续引流,观察脑血管痉挛的指标.25例均在术后6-10d拔除引流管,发生脑血管痉挛者3例,其中轻度痉挛2例、中度1例.患者死亡1例.认为脑底池持续引流对防治颅内动脉瘤破裂术后血管痉挛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3.
经颅多普勒 (TCD)主要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产生的一系列脑血液动力学变化的检测。文章介绍了TCD在颅内动脉瘤围的术前准备、术中监测及术后评价等临床应用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经颅多普勒(TCD)主要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产生的一系列脑血液动力学变化的检测。文章介绍了TCD在颅内动脉瘤围的术前准备,术中监测及术后评价等临床应用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罂粟碱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高危并发症之一,是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罂粟碱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扩张血管的药物,对平滑肌有舒张作用,尤其是对脑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亦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氧供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70例aSA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常规治疗+法舒地尔)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5例。两组均于发病后1、3、7、10、14 d采集静脉血。另选15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正常组),查体时一次性采集。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中ET-1,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大脑中动脉(MCA)的流速。结果观察组aSAH后1~10 d、对照组在aSAH后1~14 d时的血浆ET-1均高于正常组(P均〈0.05),aSAH后14 d时观察组血浆ET-1水平与正常组相当(P〉0.05),aSAH后1 d时的血浆ET-1水平观察组与对照组近似(P〉0.05),3~14 d时观察组血浆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SAH后发生脑血管痉挛4例、对照组16例(P〈0.05)。结论法舒地尔能降低aSAH患者血浆ET-1水平,这可能是其预防脑血管痉挛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TCD以其早期、无创和可重复检测等特点成为监测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关于TCD诊断脑血管痉挛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文章介绍了TCD诊断脑血管痉挛的诊断标准,产生假阴性、假阳性的影响因素和矫正方法,以及预后判断方面研究所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血浆内皮素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发展的关系,对28例SAH患者的ET-1水平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并与30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显示,SAH组发病1~14天ET-1浓度明显增高;伴脑血管痉挛者第7天、14天血浆ET-1浓度均明显高于不伴CVS者;出血量多者血浆ET-1浓度较高。认为ET-1参与了SAH的发生、发展,测定其浓度可为监测SAH病情、出血量及判断有无CVS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TCD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CD以其早期、无创和可重复检测等特点成为监测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关于TCD诊断脑血管痉挛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文章介绍了TCD诊断脑血管痉挛的诊断标准,产生假阴性、假阳性的影响因素和矫正方法,以及预后判断方面研究所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是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血管收缩作用的物质.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显示,SAH患者脑脊液和(或)外周血ET-1水平升高,并在CV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对ET-1在CVS发生和发展中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改良Fisher分级与破裂动脉瘤患者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破裂出血动脉瘤患者改良Fisher分级与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关系。方法按改良Fisher分级评价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216例。症状性血管痉挛的诊断根据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并经颅多普勒检查证实。结果 216例患者中共发生症状性血管痉挛79例(36.6%),按照改良Fisher分级评价,术前不同级别的患者术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与蛛网膜下腔出血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微栓子信号(microembolic signal,MES)阳性率和相关因素,以及MES与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并进行MES监测.对MES阳性组与MES阴性组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MES阳性的相关因素.定期随访患者,比较MES阳性组与MES阴性组6个月时的卒中转归和2年内的卒中复发.结果 共纳入165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其中68例MES阳性(41.2%).MES阳性组与MES阴性组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和D-二聚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BNP[优势比(odds ratio,OR)1.00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01 ~1.002;P<0.001]、cTn-I(OR 36.975,95%CI1.516~902.0;P =0.027)和D-二聚体(OR l.001,95% CI1.000~1.001;P =0.017)水平增高与脑栓塞发病48 h内MES阳性独立相关.MES阳性组与MES阴性组6个月后转归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与转归不良(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的患者比例无显著性差异.平均随访时间为20.8个月(7~ 24个月)时,MES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有23例(33.8%)和19例(19.6%)复发.Kap lan-M eier分析显示,MES阳性组卒中复发率显著高于MES阴性组(log rank检验:P=0.031).应用COX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MES阳性仍是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 0.328,95% CI0.142~0.761;P=0.009).结论 MES阳性与BNP、cTn-I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相关.MES阳性与发病后6个月时的临床转归无关,但与2年内卒中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次极量运动前后血浆内皮缩血管肽-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44例NYHA心功能Ⅱ~Ⅲ级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6min步行运动实验(6-MWT),记录运动距离,运动前后患者ET-1、CGRP水平并分析其与心功能的相关关系。结果老年CHF患者血浆ET-1、CG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与6-MWT距离负相关,与心功能显著正相关;运动后即刻,CHF患者血浆ET-1、CGRP显著增高,ET-1浓度与6-MWT距离显著负相关,与心功能显著正相关,CGRP浓度与步行距离显著正相关,与心功能无相关性。结论老年心衰患者ET-1、CGRP分泌失调,可能与心功能损害以及运动耐力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的迅速提高,老年人颅内动脉瘤的发现率和就治率明显增加。由于老年病人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手术风险大,病人手术耐受力差,常合并轻重不同的慢性疾病,导致老年人动脉瘤手术治疗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以前,大多数神经外科医师不主张积极手术[1]。近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急性脑出血痉挛(CVS)中的作用。方法 对SAH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脑检测术后24h内局部脑血流量(rBCF)、血浆及脑组织NO、ET含量的动态改变,并测量基底动脉(BA)管径,3d后行海马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SAH后24h内rCBF迅速而持续降低,BA痉挛;3d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明显受损,血清NO明显减少,脑组织NO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开颅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老年患者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选择65岁以上的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74例,分为开颅手术组(26例)和血管内栓塞组(48例).评价术后并发症及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结果,采用电话及门诊随访6个月至4年.结果开颅手术组术后有症状血管痉挛10例;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5例,因迟发性血管痉挛性脑梗死和脑水肿死亡2例;出院时GOS评分恢复良好19例,较差5例,死亡2例.血管内栓塞组有症状血管痉挛17例;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5例;死亡3例,其中2例死于迟发性血管痉挛性脑缺血和肺部感染,另1例死于弹簧圈脱出致大脑中动脉闭塞引起的大面积脑梗死;出院时GOS评分恢复良好33例,较差12例,死亡3例.两组比较GO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开颅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临床疗效相似,但由于血管内栓塞是微侵袭治疗,应成为治疗老年动脉瘤的首选.老年动脉瘤患者两种治疗方式术后迟发性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均较高,应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大小与瘤腔和载瘤动脉内血流速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5个颅内动脉瘤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学资料存入计算机内,用图像处理软件测出图像中选定区域像素随时间变化的密度值,并绘成时间一密度曲线,从曲线方程中求出曲线的流入系数Ka值并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不同大小动脉瘤腔内的血流速度。结果标志瘤腔内血流速度的动脉瘤中心区域Ka值(ACKa值)与动脉瘤大小呈负相关,r=-0.521,P=0.046(双侧)。动脉瘤大小与载瘤动脉内标志血流速度的Ka值(PKa值)无相关性,r=0.107,P=0.704(双侧)。结论动脉瘤腔越大,动脉瘤中心部位的血流越慢;动脉瘤腔越小,血流速度衰减越少,瘤腔中心区的血流速度越快。而载瘤动脉内的血流速度与动脉瘤大小无关。这一结果可用于评估动脉瘤的自然转归、栓塞治疗效果,并能对动脉瘤的复发原因做出部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