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情况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某校43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贫困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整体水平较高,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女生,但在年级和专业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不同性别、专业的被试在移凇应对方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消极应对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的贫困大学生在积极和消极应对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关系密切,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探讨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情况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某校43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贫困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整体水平较高,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高于女生,但在年级和专业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不同性别、专业的被试在积极应对方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消极应对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的贫困大学生在积极和消极应对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关系密切,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师考研生择业效能感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对190名高师考研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高师考研生择业效能感在不同专业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t=-3.476,P0.01),在不同性别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t=3.604,P0.001),在是否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1.910,P0.05),在不同生源地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t=3.440,P0.01);(2)高师考研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在不同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t=2.017,P0.05),在不同专业、生源地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t=-3.861,4.341,P0.001);(3)高师考研生择业效能感与追求成功(r=0.322,P0.01)、成就动机水平(r=0.276,P0.01)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高师考研生择业效能感与成就动机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择业效能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R),对广州南方医科大学192名在校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择业效能感在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和不同求职期望等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择业效能感显著低于其他大学生(t=-6.96,P<0.01);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2.694,P<0.01);考研顺利者显著高于考研失利者(t=2.237,P<0.05);不同专业满意度的学生间存在显著差异(F=5.597,P<0.01)。结论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低于其他大学生,其受是否独生子女、考研是否顺利和专业满意度影响。  相似文献   

5.
肖凌燕 《校园心理》2021,(5):421-427
目的 比较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不良亲子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和家庭亲子关系测验(PCRT)对50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在不同性别、班委与非班委、不同学业成绩的学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本科院校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间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大四学生人格特质与择业效能感关系,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与择业效能感问卷对7所院校450名应届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四学生择业效能感的性别与专业交互作用显著,择业效能感的来源主效应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外倾性人格特质与择业应对、择业效能感总分呈正相关;精神质与自我了解、职业信息获取维度以及择业效能感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外倾性、情绪稳定性人格特质对择业效能感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感和高职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高职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的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以187名高职大学毕业生为被试,进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评定。结果显示社会支持的性别效应、专业效应和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性别效应和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抑郁和恐怖2个因子及阳性项目数上存在性别差异。社会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敏感、抑郁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呈负相关。提示高职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社会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影响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了解医学生自我效能感、自尊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为开展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尊量表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南京某医学院校的175名在读本科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医学生的自尊水平在不同年级、独生与否、学生干部与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神质水平在不同性别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向性水平在学生干部与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医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不同年级、不同居住地、不同性别、独生与否以及学生干部与否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之间呈正相关(P<0.01),自我效能感和自尊与外向性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自我效能感和神经质之间呈负相关(P<0.05),自尊与神经质和精神质之间均呈负相关(P<0.01)。医学生的自尊水平与年级、是否独生以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因素有关;医学生的人格特质与性别以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因素有关;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自尊水平以及艾森克各分量表得分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职业适应性的关系,采用择业效能感量表、职业适应性问卷对42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职业适应性的相关程度在总体和男生、女生、文科生、理工科生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男生择业效能感与职业适应性的相关程度显著高于女生(P<0.01),文科学生在择业效能感中的自我评价方面与职业适应性的相关程度显著高于理工科学生(P<0.05);②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对职业适应性回归显著。由此可见:①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职业适应性在总体和不同性别、学科上均呈正相关;②择业效能感对职业适应性回归显著,是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的正向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计算机从业人员的孤独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关注其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孤独感量表(UCLA)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C)对208名计算机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以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男性的高孤独感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有统计学意义。在低孤独感上,男性显著少于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未婚员工高于已婚员工、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女性的消极应对与男性相比分数偏高,非独生子女的积极应对高于独生子女;3孤独感与积极应对之间为负相关(r=-0.326,P0.01),与消极应对之间为正相关(r=0.521,P0.01)。结论:计算机从业人员在应对方式上存在性别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区别;性别在高低孤独感中也存在不同状况,且孤独感与采用的应对方式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