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血液最佳库存量分析在选择性献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大限度地满足临床用血,保持最佳库存量,降低过期报废血液量,提高血液有效综合利用是血站的主要工作之一。笔者对血液最佳库存与选择性献血的关系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酸扩增技术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HBV/HCV/HIV核酸检测试剂对血站常规ELISA筛查阴性的献血者标本进行HBV DNA、HCV RNA和HIV-1RNA 3个项目的8人份汇集检测,阳性汇集池再拆分检测。结果 33 714份ELISA筛查阴性标本中,检出HBV DNA阳性标本5例,阳性检出率为0.015%,未检出HCV RNA阳性标本和HIV-1RNA阳性标本。结论核酸扩增技术应用于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有助于提高献血者的血液质量,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手机适时联络和短信功能对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影响,评估现代通讯手段对糖尿病管理的有效性和便捷性.方法 将我院97例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手机短信随访组(短信组)62例与门诊常规随访组(对照组)35例.两组在入组时均予相关糖尿病常规教育;入组后短信组每周电话或短信随访1次,对照组每月门诊随访1次,持续12周.结果 短信组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体重、血压控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手机短信管理,有助于提高糖尿病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于良 《当代护士》2015,(12):16-18
综述了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进展。内容包括无偿献血心理护理的机制、献血者心理特点的影响因素以及心理护理的实施。认为在献血过程中,针对献血者的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合理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献血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韦美丹  覃祚莲  凌彩业 《全科护理》2013,(36):3436-3437
血液灌流(HP)是指利用体外循环灌流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清除体内的外源性或内源性物质、药物,以清除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药物以及代谢产物等,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1].HP特别是在毒物及药物中毒等方面,是临床抢救危重中毒病人行之有效的方法.此外,HP对某些尿毒症的大中分子清除作用,减轻尿毒症症状;近年来随着吸附材料的研究深入,在治疗肝病、降低肝酶、胆红素某,对感染性疾病、脓毒症、免疫疾病致病因子、多脏器衰竭等方面有了新的进展.现将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总结床旁快速血液分析仪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体会。对50例急诊患者抢救处置时应用床旁快速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分析检测,缩短了急诊检验出报告的时间和患者在急诊科的滞留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早期确诊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产妇健康需求,给予及时、正确的健康指导,扩大、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自2002年以来对出院产妇在一周内由资深责任护士或护士长进行电话回访,及时了解产妇的健康需求,给予相关的健康指导。结果:通过电话回访,使产妇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后电话回访,针对不同产妇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既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也满足了产妇出院后的健康需求,对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提高健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雪红 《全科护理》2012,10(23):2193-2194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指导的效果。[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病人遵医行为、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后再次入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有利于控制血糖,可减少病人再入院的次数。  相似文献   

9.
徐慧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166-5166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医疗护理服务市场的迅速发展,而现代化通信技术的普及为实现护理服务的延伸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正是新形势下的一种开放式、延伸式的健康教育形式[1]。为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延伸医疗服务,我院从2010-10以来,开展了对出院患者的电话随访,成立了客户服务中心,受到了患者及社会的好评,找出了影响医院发展的瓶颈问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我科积极响应,在科内建立医疗组随访和护理组随访登记本。通过随访,大大缩短了医患间的距离,增强了医疗机构与患者的信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电话随访在优质护理延伸服务中的经验体会。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6月实行优质护理后,对我院普外科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结果 增加了医患之间的信任,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提高社会的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改变了服务意识。结论 电话随访是护理优质服务的延伸,是护理工作的必要补充,是建立护患、医患良好关系的纽带,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1.
我院属于二级综合性医院,负责本地区“120”院外急救,急诊科护士负责接听“120”电话,200401/2005-12共接诊急危患者8278例,其中触电46例,溺水27例,心脑血管3002例,各种创伤3023例,各种中毒275例,其他l180例。8278例患者中死亡275例,触电死亡30例,溺水死亡22例,心脑血管病死亡103例,创伤死亡105例,中毒死亡17例。发生纠纷5例,投诉4例。  相似文献   

12.
人工心脏起搏术是使用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传输到心房或心肌,形成人造的异位兴奋灶,以带动心搏的治疗方法.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和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1].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是一种有创手术,起搏器对机体来说是一种异物,所以易出现并发症及各种问题.为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改进服务态度,2009年1月~2009年9月本科对106例出院后起搏器植入患者进行了电话随访和对照观察,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电话回访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电话回访记录本,对80例新生儿于出院第1天、第7天、第30天进行回访了解疾病康复、生长发育情况。通过回访给予正确的指导,问题得到解决,患儿家属满意。认为电话回访及早发现问题,预防并发症,对于提高院外新生儿保育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过敏性紫癜又称舒-享综合征,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血管炎综合征,临床特点除皮肤紫癜外,还有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血尿等.该病病因不明确,感染,药物、食物、花粉过敏等通常都是致病因素,部分患儿可反复发作长达数周及数月,也可持续1年以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善献血环境,加强细节服务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步行街采血车上的献血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该地献血方舱内的献血者作为试验组(在献血服务过程中改善献血环境,加强细节化服务),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年龄段初次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献血者满意度和非标量血液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改善献血环境,加强细节化服务,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8%,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初次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其中18~25岁,25~35岁两个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45岁、≥45岁两个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献血者平均满意度更高。试验组非标量血液总量减少,报废血量减少。结论创造良好的献血环境,加强细节服务可以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报废血量,提高献血者满意度,稳定和扩大献血队伍。  相似文献   

16.
心理学知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无偿献血实施以来 ,公民对这一新生事物由好奇到认同直至参与 ,经历了一个过程。随着建立一支安全稳定的献血队伍的需求 ,实行采血模式由政府计划向自愿无偿转变已提到一个新的日程。笔者认为 :献血行为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 ,在血站推广应用心理学知识 ,能进一步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践 ,谈谈个人体会。1 心理反应与献血反应心理反应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应 ,客观事物是产生心理活动的源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 ,使之产生反应的过程是个刺激过程 ,心理学把这种心理活动称之为应激反应 ,即个体察知的需求和满…  相似文献   

17.
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是利用现代医学和高科技手段把术中的失血收集起来,进行过滤、分离、清洗、净化后再回输给患者的血液回收系统。应用后患者通过自身代谢,术后血常规、多项生化指标及血电解质检查均达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提高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的疾病康复和降低复发率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93例出院后的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97例和对照组96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定期电话随访及出院指导,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出院指导。4周后,全部患者接受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在遵医行为、健康行为及疾病复发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话随访有助于提高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及健康指导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在干眼症门诊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泪器门诊就诊的干眼症患者118例,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门诊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定期电话随访,进行延续护理干预.结果 实行延续护理3个月后,电话调查患者的满意度,根据回访记录及患者的复诊情况,了解患者的用药及治疗依从性.6个月后,联合主管医生电话随访,收集患者的疾病转归情况.对照组的疾病总有效率为71.19%,治愈率为32.2%,实验组患者的疾病总有效率为89.83%,治愈率为55.93%,在用药及治疗依从性方面对照组为79.66%,用药依从性达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满意度为91.5%,实验组的满意度为100%,实验组在各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干眼症门诊患者实行电话随访为主的延续性护理,提高了人们对干眼症及其危害的认识,增强了自我防范意识,自觉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坚持用药,改善症状,提高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糖尿病足病人家庭护理的作用。[方法]按糖尿病足病人出院顺序单双号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病人出院时给予心理、饮食、服药、功能锻炼、复诊、糖尿病相关知识指导,出院后不进行电话随访;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为病人建立随访档案,并于出院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了解病人心理状况、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情况及复诊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出院6个月对两组病人心理状况、遵医行为情况及病人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出院后6个月两组病人焦虑及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病人治疗依从性、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病人出院后定期实施电话随访能稳定病人情绪,提高病人出院后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