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PELD)治疗单节段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40例单节段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 18~52岁,平均 32 岁。病变节段:L3/4 4例,L4/5 29例,L5/S1 7例。腰椎间盘突出的严重程度按照Lee分型标准,Ⅰ型3例,Ⅱ型7例,Ⅲ型21例,Ⅳ型9 例。40例患者均接受PELD ,其中采用椎间孔侧入路34例,椎板间入路6例。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1个月及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6个月复查MRI了解有无髓核再脱出情况,并采用MacNab 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9~72.0(59.8±12.5)min,术中出血量均<18 mL。术后椎间孔侧入路手术患者出现椎间隙感染1例,椎板间入路手术患者出现症状残留1例。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8.2±2.7)个月。术后第1天、1个月、6个月疼痛VAS 评分分别为(2.3±0.7)、(0.8±0.3)、(0.3±0.1)分,ODI分别为21.3%±3.4%、11.9%±2.9%、3.1%±1.5%,均低于较术前的(7.2±1.3)分、62.8%±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812、8.750, P值均<0.05)。术后6个月复查MRI,1例椎板间入路手术患者存在脱出髓核残留,其余患者均未见髓核残留及复发。术后6个月按MacNab 标准评定疗效,优36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95.0%。结论 PELD治疗单节段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但头、尾端高度脱垂移位的患者对手术者来说仍是一项挑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3D打印骨骼模型在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PEL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32~67岁,平均52.3岁。病变节段均为L4/5节段,其中旁中央型椎间盘突出18例,侧方型椎间盘突出40例,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4例;合并侧隐窝狭窄8例。采用WSPS V1.0医学影像处理软件处理影像学检查数据,生成3D打印机可识别的GCODE格式文件。使用聚乳酸材料,用3D打印机打印出完整的病变节段腰椎骨骼模型。依据病变部位将两侧椎间孔分为患侧组与健侧组,在骨骼模型上确定“5点2线”解剖标志,测量椎间孔的“3距1角”(椎间孔宽度、椎间盘后缘高度、椎间孔高度以及上关节突腹侧倾斜角)。患侧均行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并根据术中是否行椎间孔成形术,将患侧组椎间孔又分为成形组与未成形组。比较骨骼模型患侧组与健侧组椎间孔的3距1角,以及成形组与未成形组患者患侧椎间孔的3距1角。结果 62例打印模型中,患侧组椎间孔宽度、椎间盘后缘高度、椎间孔高度以及上关节突腹侧倾斜角分别为(6.30±1.71)mm、(4.88±1.63)mm、(21.07±3.78)mm、16.28°±1.13°,健侧组分别为(7.27±1.86)mm、(5.31±1.71)mm、(18.57±3.34)mm、25.72°±1.03°;患侧组椎间孔宽度、上关节突腹侧倾斜角均小于健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33、2.877,P值均<0.05),而椎间盘后缘高度、椎间孔高度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行椎间孔成形38例,行椎间孔成形24例。成形组患侧椎间孔宽度、椎间盘后缘高度、椎间孔高度以及上关节突腹侧倾斜角分别为(4.77±0.83)mm、(4.97±1.35)mm、(16.23±2.02)mm、11.50°±2.15°,未成形组分别为(7.42±1.24)mm、(5.19±1.88)mm、(16.63±1.94)mm、22.22°±4.28°。成形组的椎间孔宽度及上关节突腹侧倾斜角均小于未成形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81、8.001,P值均<0.05);而椎间盘后缘高度、椎间孔高度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采用3D打印骨骼模型,术前可以精确测量椎间孔形态的各项参数、建立试行通道、选择手术入路和方式、预判椎间孔成形、预估手术难度,对经皮脊柱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术中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腰椎三维磁共振重建技术在经皮侧路椎间孔内窥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皮侧路椎间孔内窥镜手术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对照组,术前行腰椎MRI平扫,观察组术前行腰椎三维磁共振重建扫描,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结果置管时间和镜下操作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两组腰椎功能JOA评分差异均不明显,P0.05;术前、术后1 d两组的VAS疼痛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三维磁共振重建技术为经皮侧路椎间孔内窥镜下手术提供准确的病变三维结构信息,精准定位,设计科学合理的穿刺点、路径等,避免误穿等情况,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012年3月~2013年12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32个间盘)。结果本组中无术中硬脊膜撕裂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50min(30~90 min),平均下床时间5h,平均住院时间8d(5~16d)。平均随访时间1~9月,平均6.5月。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优点。该技术是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脱出、游离型椎间盘突出症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中肌电图监测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09年10月对16例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治疗的患者进行术中肌电图监测,共18个节段,66枚椎弓根螺钉。椎管减压和椎间植骨融合时应用自发肌电图监测,经皮置入椎弓根螺钉时应用电刺激诱发肌电图监测。患者术后均行CT检查螺钉位置。结果所有患者在减压过程中无异常肌电反应,2例在置入椎间融合器后出现间断性自发肌电活动。23枚螺钉﹙34.8%﹚在置入开路锥的过程中,相应的监测肌肉引出至少1次有意义的肌电活动。3枚攻丝尾部检测<10mA,取出调整后重新置入。术后均无新的神经并发症。术后CT提示上述3个椎弓根皮质骨内侧破裂和1枚穿破外侧皮质骨。结论术中EMG监测在微创TLIF中是一种监测神经根功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急慢性损伤的疗效。方法 2007年7月-2010年10月应用双侧椎板部分切除减压后行TLIF融合固定,治疗腰椎间盘急慢性损伤10例共12个节段,男6例,女4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51岁。腰椎退行性变伴神经根管狭窄1例,慢性腰椎滑脱3例,急性外伤性腰椎滑脱伴双侧神经根损伤2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失稳4例。结果全部患者均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平均随访10(6~48个月)个月,根据Denis疼痛分级、JOA评分法,术后平均改善率90%。结论 TLIF方法可在充分减压的前提下获得脊柱的即刻稳定同时完成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用于腰椎间盘急、慢性损伤中、短期随访临床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汝州市骨科医院 2020年 6 月至 2023年 2 月收治的 92 例LDH患者,随机分为PTED组和MIS-TLIF组,各 46 例,分别行PTED术和MIS-TLIF术.术后 3 m,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和围术期指标;术后 1 d和术后 3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术后 1 m和术后 3 m,采用疼痛数字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椎功能;术后随访 3 m,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 3 m,PTED组手术优良率高于MIS-TLIF组(P<0.05);PTED组术中失血量少于MIS-TLIF组,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术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短于MIS-TLIF组(P<0.05);术后 1 d、3 d,PTED组血清TNF-α、PCT、CRP水显低于MIS-TLIF组(P<0.05);术后 1 m、3 m,PTED组ODI、NRS评分均低于MIS-TLIF组(P<0.05);PTED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MIS-TLIF组(P<0.05).结论:PTED术治疗LDH患者疗效更好,可优化围术期指标,减轻炎性反应和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MRI的脂肪闭塞象限分级系统(象限系统)在椎间孔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DH)患者椎间孔狭窄(IFS)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3月—2021年6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和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85例单节段FLDH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45例、女40例, 年龄34~82(60.7±9.8)岁。病变椎间盘位置L2/3 2例, L3/4 7例, L4/5 30例, L5/S1 46例。85例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手术组41例, 保守组44例。85例患者治疗前均行MRI检查, 在矢状面T1WI、T2WI上, 分别采用Lee系统及象限系统, 依据脂肪闭塞特征对IFS程度进行评估分级。观察指标:(1)观察2种系统评估IFS程度的一致性;(2)比较2种系统对IFS程度分级的识别情况;(3)观察象限系统评估的IFS级别与临床治疗方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Lee系统:2位观察者内Kappa值分别为0.684、0.659, 一致性均高;观察者间Kappa值为0.482~0.598, 一致性均中等。象限系统:2位观察者内Kappa值分别为0.909、0.945, 一致性均极好;观察...  相似文献   

9.
背景:既往文献报道融合器与原位置相比移位超过2 mm即认为融合器后移。目前临床观察发现导致融合器移位的因素较为复杂,这些因素与融合器后移的关联目前还无法明确。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后融合器后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采用椎间融合器行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手术的200例患者,根据术后(拔除引流管第2天)及术后1,3,6,12个月椎体融合器后缘距椎体后缘距离,将患者分为融合器后移组(≥2 mm)与融合器未后移组(<2 mm),对可能影响融合器后移的因素如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骨密度、手术时间、出血量、终板损伤、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cage置入深度、cage大小、节段性前凸角等进行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1)15例发生融合器后移(15/200);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单因素分析结果为椎间隙高度差、佩戴支具时间、节段性前凸角差、骨密度、年龄与融合器后移有关;(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为cage大小、终板损伤情况及cage置入的位置是融合器后移的危险因素;(4)结果说明,融合器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显微镜辅助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微创手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160名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0例行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为对照组,80例行显微镜辅助下MIS-TLIF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X线照射时间、术后椎间植骨融合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 (3.7±0.8) cm和(8.2±1.5) cm ,手术出血量分别为 (63.2±30.3) mL和(170.6±21.4) mL,术后引流量分别为 (22.1±10.7) mL和(80.2±20.3) mL,X线照射时间分别为 (26.1±3.7) s和(16.5±4.2)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3.680、25.902、22.651、15.343, P值均<0.0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VAS分别为(0.68±0.41)分和(1.95±0.64)分,ODI分别为7.29%±3.60%和12.70%±4.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4.950、8.664,P值均<0.01)。观察组的神经根损伤、硬膜囊撕裂、马尾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1/80)、0、0,低于对照组的13.75%(11/80)、10.00(8/80)、11.25%(9/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297、6.447、7.535, P值均<0.05);而椎间植骨融合率100.00%(80/80)则高于对照组的83.75%(6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57, P<0.01)。结论 显微镜辅助下MIS-TLIF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疗效好、安全性高,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显微镜辅助下经固定通道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4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8~77(46.49±6.60)岁;病变节段L2/3 3例, L4/5 24例,L5/S1 16例。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后均采用显微镜辅助下固定通道手术治疗。通过观察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末次随访时应用改良MacNab评定标准进行治疗效果判定。结果 43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8(14.49±1.98)个月,无脑脊液漏、感染、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按照改良MacNab评定标准,本组疗效优16例、良23例、可4例,优良率为90.7%(39/43)。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VAS及ODI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术后3个月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显微镜辅助下固定通道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满意,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腰椎椎弓峡部裂患者的椎间盘退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腰椎椎弓峡部裂患者的椎间盘退变程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对73例腰椎椎弓峡部裂行腰椎MRI检查。在正在中矢状面MRI图像上根据T2加权像椎间盘信号强度判定相邻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程度。结果:73例中椎间盘退变程度0级22例,1级17例,2级13例,3级14例,4级7例。椎间盘退变程度与年龄相关性非常显著,但与腰椎滑脱程度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术前MRI检查有助于判定椎瞳盘奶变程度并选择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显微镜辅助下经固定通道治疗巨大游离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7年4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采用显微镜辅助下经固定通道治疗36例巨大游离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1~58岁。病变节段:L3/4 7例,L4/5 19例,L5/S1 10例。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腰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9)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0 mL,术中平均X线机透视3次。患者术后腰腿痛,肌力减退、感觉减退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1、3、6个月腰痛VAS分别为(5.8±1.2)、(1.8±0.8)、(1.2±0.6)、(0.6±0.3)和(0.5±0.3)分,腿痛评分分别为(7.8±1.2)、(2.8±0.6)、(1.7±0.4)、(0.7±0.2)和(0.6±0.1)分;术前及术后1、3、6个月ODI分别为52.57%±9.21%, 34.27%±7.58%, 24.45%±6.78%和12.56%±5.21%;术前与术后各时点腰VAS及OD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评价疗效,优良率94.4%(34/36)。结论 显微镜辅助下经固定通道治疗巨大游离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中透视少等优点,其近期疗效确切,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分析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联合治疗组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后路椎间融合器(PLIF)并椎弓根螺钉系统进行治疗;常规治疗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传统常规开窗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根据手术前后X线片、CT检查、Macnab评分,判定该2种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联合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的术后总体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同时住院时间少于常规治疗组,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后路椎间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提高优良率和骨性融合率,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体外生物力学实验评价腰椎矢状面固定角度对相邻节段应力强度的影响。方法9具成人新鲜尸体腰椎标本L1~S2用于实验。完整脊柱测试后,在每个标本的L3、4、5用椎弓根螺钉随机顺序地进行矢状面三种角度的固定:①原位(前凸10o);②后凸位(后凸5o);③超前凸位(前凸25o)。每组分别进行加载,记录相邻节段L2/3、L5/S1椎间盘和关节突的应力强度,并加以比较。结果在前屈试验中,所有固定组的相邻节段应力强度均显著高于完整脊柱组(P<0.05),后凸位固定组的应力强度最高。在后伸试验中,后凸位固定的应力强度显著高于其他固定组(P<0.05);但原位固定和超前凸固定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侧屈位试验变化规律与后伸试验相似。结论脊柱固定可导致相邻节段的应力强度增加,并且矢状面异常固定角度更破坏其生物力学环境。在腰椎稳定重建同时,应该获得正常腰椎前凸角。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椎体之间和椎体内不同区域骨密度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年1月—202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其中男、女各50例,年龄21~69岁。10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5个年龄组,均接受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在L1~S1椎体CT正中矢状位影像选择松质骨范围最大的区域测量其HU值,进而将L1~5椎体自上而下三等分,分别测量每一等份内松质骨的HU值;基于腰椎MRI,采用Pfirrmann分级标准评估椎间盘退变程度。对比5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不同年龄组间及同一年龄组内L1~5不同椎体间的松质骨HU值,分析同一腰椎节段上、中、下不同区域椎体松质骨HU值;观察不同Pfirrmann分级的腰椎间盘上位与下位椎体松质骨HU值的变化趋势。结果 各年龄组间患者的性别分布、体质量指数、病变节段、术前腰椎侧凸角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骨密度HU值在L1~5各椎体之间并未表现出梯度差异,随着年龄增长L1~5椎体HU值表现出下降趋势。L1~5椎体内部存在骨密度梯度变化,上、中、下1/3椎体松质骨HU值依序增大,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00例500个椎间盘中,Pfirrmann分级Ⅰ级4例、Ⅱ级204例、Ⅲ级186例、Ⅳ级93例、Ⅴ级13例;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松质骨HU值随着椎间盘退变分级的升高而减小,而上、下位椎体松质HU值差值则逐渐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46、5.25、20.39,P值均<0.01)。结论 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不同椎体之间骨密度无梯度差异,而各腰椎椎体内部骨密度HU值表现出从头端向尾端增加的趋势。骨密度下降以及上下相邻椎体松质骨骨密度梯度的较大差值对于椎间盘退变可能具有病因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前路、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单钉棒内固定治疗腰椎单间隙感染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7例采用经前路、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单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19例;年龄19~59岁,平均(49.9±11.0)岁。观察对比患者术前与术后3天、2周、3个月、末次随访时体温、血常规(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VAS评分情况,对比术前与术后7天、2周、3个月、末次随访时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术后定期复查腰椎病变节段正侧位X线片,观察椎间植骨融合情况。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患者VAS评分及X线片复查情况行疗效评价。结果 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术后细菌培养结果,均符合椎间隙感染诊断。所有患者切口达到一期愈合。术后3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6~177个月,平均(120.7±30.8)个月。患者术后3天、2周、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体温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术后3天WBC高于术前,术后2周、3个月、末次随访时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术后7天、2周、3个月、末次随访时ESR、CRP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3个月评定疗效:优25例,良11例,可1例,优良率97.3%(36/37);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均达优。结论 经前路、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单钉棒内固定术是一种疗效明显、经济实用的手术方式,对于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症状严重的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显微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SLD) 、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TD)和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三种微创方式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接受MSLD、PETD或PEID治疗的227例L5/S1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MSLD组85例、PETD组65例和PEID组77例。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例数,观察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6和12个月的腿痛VAS、ODI、生活质量状况(SF-36)评分、肌酸激酶水平等;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组内比较。术后12个月采用MacNab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PETD组和PEID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MSL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均随访12个月。术前、术后1、6和12个月MSLD组VAS分别为(7.0±1.8)、(2.4±1.5)、 (2.3±1.1)和(1.6±0.7),ODI 为33.6%±7.9%、11.3%±2.6%、7.0%±2.5%和4.8%±2.4%,SF-36 评分为( 47.6±19.5)、(50.2±19.8)、(51.3±20.2)和(54.3±19.4)分;PETD 组VAS分别为(7.2±2.2)、(2.2±1.3)、(2.1±1.3)和(1.5±0.5)分,ODI为32.3%±8.6%、10.8%±3.6%、6.6%±2.6%和4.7%±3.5%,SF-36 评分为(48.4±20.0)、(51.3±20.2)、(51.3±21.9)和(53.4±18.6)分;PEID组VAS分别为(6.9±1.7)、( 2.0±1.4)、(2.0±1.4)和(1.5±0.9)分,ODI为32.6%±9.7%、10.6%±2.7%、6.2%±1.9%和4.7%±2.8%, SF-36评分(47.4±18.24)、(52.4±22.91)、(52.2±19.9)和(54.0±20.9)分;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的VAS、ODI及SF-36评分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三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24和48 h,不同时间点的肌酸激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SLD组术后复发2例,PETD组6例,PEID组8例,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1, P<0.05)。术后12个月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MSLD组优65例、良8例、中7例、差5例,PETD组优50例、良6例、中6例、差3例,PEID组优58例、良8例、中7例、差4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42, P>0.05)。结论 三种微创术式治疗L5/S1腰椎间盘突出均达到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但三种术式各有其优缺点和适应证,外科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为恰当的术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