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疾病采用腰椎融合术治疗对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骨科接受腰椎内固定融合手术的9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2年内随访患者,对比腰椎前凸角( LL)、腰椎矢状垂直轴( SVA)、骨盆入射角( PI)、骶骨倾斜角( SS)、骨盆倾斜角( PT)等参数数值,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及日本骨科学会( JOA)评分,评估术后疗效。结果脊柱骨盆参数SVA、LL、SS及PT手术后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VAS、ODI及JOA 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椎融合手术可以恢复腰椎生理前凸,对于维持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和提高手术疗效,改善术后症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影响正常人群骨盆入射角调节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正常人群骨盆入射角调节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8年1月至6月门诊筛选正常人群全长脊柱X线片106例,测量骨盆入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腰椎前凸角(LL)、胸椎后凸角(TK),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研究人群按不同骨盆姿势分为38例高SS/低PT组:PI和LL均值各为(50.85±10.01)°,(49.41±9.84)°,回归方程LL=0.571PI+20.395,68例低SS/高PT组:PI和LL均值各为(49.14±12.00)°,(39.17°±10.98)°,回归方程LL=0.531PI+13.079。组内显示PI与SS、LL,SS与LL正相关,呈线性回归,组间显示PI无统计学差异,SS、PT、LL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1)PI不能单纯确定LL变化,必须考虑骨盆姿势的影响。(2)相同PI下,骨盆越前倾,LL越大;相同骨盆姿势下,PI越大,LL越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盆入射角(PI)和腰椎前凸角(LL)失匹配时,机体维持矢状面平衡的代偿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以“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矢状面平衡”“代偿机制”和“pelvic incidence”“ lumbar lordosis”“sagittal balance”“compensatory mechanism”为中英文关键词,查阅2000年1月—2017年10月有关PI和LL关系的研究文献,对PI与LL失匹配机体维持矢状面平衡代偿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结果 脊柱-骨盆矢状面力线参数主要包括LL、PI、骨盆倾斜角(PT)、胸椎后凸角(TK)等,各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的量化关系,但因种族、年龄等差异,不同群体间参数的量化关系存在差异。PI值存在性别、种族差异,适合国人的PI-LL差值的范围尚有争议。PI和LL失匹配矢状面失平衡的代偿机制主要包括胸椎段过伸代偿、骨盆后倾代偿、膝关节屈曲代偿。矢状面失平衡时,三种代偿机制相继进入代偿状态,并相互作用,共同维持机体的矢状面平衡。结论 PT和LL失匹配时脊柱、骨盆、下肢三者共同维持机体矢状面平衡。然而脊柱参数、骨盆参数及下肢参数之间的具体量化关系尚未明确。适合国人的PI-LL差值范围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
骨盆矢状面解剖参数对人体矢状面平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发现,骨盆矢状面解剖参数在腰椎滑脱的发生、发展、转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骨盆矢状面解剖参数在腰椎生理弯曲重建方面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简述骨盆矢状面解剖参数及其相关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骨盆倾斜角及与腰椎前凸角,第一腰椎骶骨水平距等,在联系临床的基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EOS影像系统测量无症状骶椎腰化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解剖学参数,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评估弯腰情况下骶椎腰化患者下腰椎的受力情况.方法 共纳入经EOS影像系统检查的44例受试者,其中骶椎腰化患者11例,依据性别及年龄且按照1∶3的比例纳入正常受试者33例.两组患者均测量并比较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腰椎前凸角(...  相似文献   

6.
背景:相关临床研究显示,脊柱相关退行性疾病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特征性变化。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及其在脊柱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分析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测量参数与测量方法及在成人脊柱疾病诊治中的量化及重要参数,以及各参数与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评价脊柱疾病矫治后效果及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在脊柱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结果与结论:脊柱矢状面形态与骨盆参数密切相关,脊柱矢状面曲线分型也采用骨盆参数,骨盆矢状面参数与脊柱矢状面参数存在明显的统计学的相关性,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是评价脊柱疾病及治疗预后的重要指标,评价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变化时应包括对骨盆和脊柱形态等参数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背景:很多研究表明髋-脊柱综合征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后腰痛会改善,然而关于置换后腰痛改善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的关系研究较少,此次研究旨在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目的:探讨髋-脊柱综合征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后腰痛改善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3例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且合并腰痛的终末期髋关节疾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置换前及置换后1年随访时于腰椎侧位X射线片上测量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和腰椎前凸角的差值,记录患者置换前及置换后1年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根据患者置换后1年目测类比评分变化是否达到腰痛治疗最小临床重要性差异分为2组,其中腰痛未改善组45例,腰痛改善组48例,对比两组患者置换前一般资料、置换前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差值、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侧别、体质量指数、病因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②两组置换前目测类比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置换后1年腰痛改善组目测类比评分低于腰痛未改善组(P<0.01);③置换后1年,腰痛未改善组的腰椎前凸角较置换前明显减小,而腰痛改善组的腰椎前凸角较置换前减小较少(P<0.01);同时,腰痛未改善组的骨盆入射角和腰椎前凸角的差值不匹配较术前增大,而腰痛改善组骨盆入射角和腰椎前凸角的差值不匹配较术前减小,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其余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④两组置换前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置换后1年腰痛改善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腰痛未改善组,且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腰痛未改善组(P<0.05);⑤提示髋-脊柱综合征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后腰痛改善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有关,表现出腰椎前凸角减小以及骨盆入射角和腰椎前凸角的差值不匹配减小,且术后腰痛改善患者的功能评分更好,说明全髋关节置换改善了脊柱排列及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对于髋-脊柱综合征患者,在腰椎疾病出现之前行全髋关节置换会对腰椎产生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BACKGROUND: Due to different pathogenesis of degenerative and isthmic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the differences in sagittal spino-pelvic morphology and life quality between them are still unclear.  相似文献   

9.
背景:腰椎减压融合是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最有效的手术方式。近几年来脊柱矢状面平衡被广泛认为是调节脊柱手术患者结局的关键因素,能够影响脊柱矢状面平衡的因素间接影响手术疗效和预后。目的:归纳并总结因退变性腰椎滑脱行减压融合术时可以影响脊柱矢状面平衡相关危险因素,对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起到一定参考作用。方法:以“腰椎滑脱,脊柱矢状面平衡,手术治疗,危险因素”为中文检索词,以“lumbar spondylolisthesis,sagittal balance,risk factor”为英文检索词,分别检索PubMed、Springer、ScienceDirect、万方、维普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主要为2010年1月至2023年1月,同时纳入少数经典远期文献。通过阅读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排除中英文文献重复性研究、低质量期刊及内容不相关的文献,最后纳入67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1)退行性腰椎滑脱是造成椎管狭窄和腰椎不稳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产生下腰痛和间歇性跛行的主要病因。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切实有效的方法。(2)以往的减压融合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重点在于彻底神经...  相似文献   

10.
背景:老年人群腰椎管狭窄症是脊柱最常见的退变性疾病,其症状和术后疗效与局部序列和整体平衡均相关,而关于该人群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合理范围尚未可知。目的:探究并验证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前后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匹配范围。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76例,根据倾向性匹配评分原则,按照(2-3)∶1的配比分为先导组(n=276)与验证组(n=100),在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时进行影像学检查,获取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包括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和矢状位垂直距离,上述参数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获得,其中|骨盆入射角-腰椎前凸角|、骨盆倾斜角和矢状位垂直距离为主要参数。以Oswestry生活障碍指数为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将手术前后Oswestry生活障碍指数取值范围分为轻度、较轻度、较重度、重度4个区间,手术前后Oswestry生活障碍指数所对应的矢状位参数合理阈值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进行双重判定。验证组主要对先导组结论进行验证。结果与结论:(1)先导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Oswestry生活障碍指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在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继发性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研究现状。方法 在万方数据、PubMed 数据库以“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查阅2009 年1 月—2015 年9月收录的与DDH、骨性关节炎、THA相关的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DDH患者骨与软组织解剖个体差异较大,涉及的解剖异常包括髋臼异常、股骨侧畸形及软组织改变三大方面。THA术前对DDH患者的解剖异常的正确评估和术中髋臼、股骨端及软组织的得当处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结论 DDH患者的THA需要谨慎的术前计划,个体化地选择合理的治疗策略,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非瘫痪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4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12例非瘫痪侧因DDH行THA的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35~52岁,平均40.2岁;CroweⅠ型6髋,CroweⅡ型5髋,CroweⅢ型1髋。患者均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对比手术前后患者Harris 髋关节评分和疼痛VAS变化,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本组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1~91(64.9±11.0)min;术中出血量203~347(282.7±44.4)mL,术后急性失血量353~485(414.2±51.6)mL;术后住院时间4~9 d。术后无感染、骨折、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均获得一期愈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期间,患者下地行走良好,无假体脱位及假体松动发生。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较术前明显增加,分别为(62.8±7.52)和(90.2±2.64)分;末次随访VAS较术前明显降低,分别为0.00(0.00, 0.00)分和4.00(3.00, 6.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13、Z=10.864,P值均<0.05)。术后髋关节Harris 评分评定:优10髋,良2髋。结论 通过对髋关节假体安放位置进行合理设计,采用THA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非瘫痪侧DDH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多模式血液管理策略在初次单侧膝、髋关节置换术(TKA/THA)围手术期应用对减少患者围手术期输血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纳入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关节外科行初次单侧TKA/THA,应用多模式血液管理策略的403例患者资料为观察组(TKA 285例、THA 11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收集2014年6月—2015年10月行初次单侧TKA/THA的582例患者资料为对照组(TKA 393例、THA 189例)进行对照研究,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术前血常规检验结果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均接受TKA或THA,术中均取1 g氨甲环酸行关节内注射;观察组患者另在围术期行多模式血液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输血率、Hb最大下降值、手术失血量、引流量,以及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及其他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输血率分别为1.2%(5/403)和8.2%(48/582),两组中TKA患者输血率分别为0.7%(2/285)和6.9%(27/393)、THA患者输血率分别为2.5%(3/118)和11.8%(21/1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2.962、15.353、7.402, P值均<0.01)。TKA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Hb最大下降值分别为(29.62±11.36)g/L和(34.37±12.88)g/L,THA患者分别为(33.29±11.56)g/L和(37.14±9.42)g/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78、3.042, P值均<0.01);两组TKA患者手术失血量分别为(91.35±58.79) mL和(157.90±71.35) mL,THA患者手术失血量分别为(172.42±65.64) mL和 (246.12±87.89)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271、8.378, P值均<0.01)。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组为0.74%(3/403)、对照组为0.85%(5/5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9, P>0.05)。结论 采用多模式血液管理策略可明显降低初次膝、髋置换患者的术后异体输血率,提高患者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并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动学对线(KA)-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与机械学对线(MA)-TKA手术前后下肢对线影像学参数的变化,分析术后残余内翻的原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0年6月—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接受TKA患者36例,其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58~82岁。TKA术中采用KA技术的18...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结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疗效。 方法选取赤峰市医院骨关节科2018年1月至11月收治的KOA患者2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加速康复组(n=108),遵循围手术期应用ERAS理念,严格执行加速康复程序;对照组(n=112),沿袭传统手术管理模式。制定相同的出院标准,比较2组患者术后早期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术后输血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口渴、饥饿发生率,达到出院标准的时间,术后2周的满意度评分,术后3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结果术后12、24、48 h,加速康复组术后早期疼痛NRS评分分别为(2.13±1.21)、(2.42±1.11)、(2.83±1.18)分,低于对照组[(3.24±1.45)、(3.35±1.23)、(3.78±1.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498、3.7689、3.7088,P=0.0002、0.0003、0.0004);加速康复组术后输血率6.5%(7/108),低于对照组[27.7%(31/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887,P<0.05);加速康复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4.8%(16/108),低于对照组[38.4%(43/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741,P<0.05);加速康复组术后口渴、饥饿发生率为12.0%(13/108),低于对照组[41.1%(46/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163,P<0.05);加速康复组达到出院标准的时间平均为(2.9±1.3) d,少于对照组[(5.7±1.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301,P<0.05);加速康复组术后2周的满意度评分为(9.8±1.2)分,高于对照组[(8.9±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42,P<0.05);加速康复组、对照组术后3个月HSS膝关节评分分别为(88.2±13.2)、(87.7±16.6)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85,P=0.8744);加速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3/108),低于对照组[9.8%(10/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79,P=0.0324)。 结论采用人工TKA结合ERAS理念治疗KOA,可以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SuperPATH微创技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应用与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8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金堂医院骨科行THA的153例(160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其中男79例、女74例,年龄25~86(60.81±10.55)岁。左侧68例,右侧78例,双侧7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其中采用SuperPATH微创入路(SuperPATH组)69例(72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传统手术组)84例(88髋)。对比2组患者围术期一般情况、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SuperPATH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量分别为(112.09±21.93)min、(8.45±1.10)cm、(243.18±66.00)mL、(186.36±65.80)mL、(84.07±51.69)mg/L和(46.95±19.58)mm/1h,传统手术组分别为(94.69±13.13)min、(14.69±1.41)cm、(290.38±69.31)mL、(240.38±61.68)mL、(134.72±57.51)mg/L和(64.05±27.17)mm/1h。两组间比较,SuperPATH组手术时间大于传统手术组,而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小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36、16.703、2.822、3.069、2.922、2.339, P值均<0.05)。153例(160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31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假体周围骨折、感染、脱位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假体均未见松动下沉,未见透亮线及骨溶解发生;SuperPATH组屈髋和髋外展角度分别为118.18°±7.64°和42.95°±3.67°,大于传统手术组的110.77°±10.55°和38.08°±5.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81、3.022, P值均<0.05);而VAS、Harris评分、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perPATH组1例(1髋)股骨柄轻度内翻,传统手术组股骨柄均为中立位植入,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手术比较,采用SuperPATH微创入路行THA,尽管手术时间偏长,但可在术后最大限度地保留髋关节周围动力结构,减少手术创伤,增加关节活动度,符合目前髋关节外科微创化发展和加速康复理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与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2年3月—2015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88例行TKA或UKA治疗单间室骨关节炎并获得随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TKA组48例(48膝)和UKA组40例(40膝)。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第1天、3天、1周血红蛋白水平和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较术前的下降量,以及末次随访时关节活动度和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顺利,88例患者获随访6~36个月,平均20.25个月。TKA组手术时间(85.77±7.61)min多于UKA组的(80.50±6.82)min,术中出血量(103.54±17.68)mL多于UKA组的(74.75±11.82)mL,术后引流量(420.21±68.80)mL多于UKA组的(241.75±53.0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89、t'=8.787、t'=13.411,P值均<0.01)。两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KA组术后第1天、3天、1周血红蛋白均低于UKA组,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较术前的下降量高于UK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UKA组术后膝关节屈曲至90°所需时间为(7.33±3.02)d,短于TKA组的(12.63±3.10)d(t=8.086,P<0.01);末次随访UKA组患者膝关节屈曲角度为116.98°±13.71°,大于TKA组的125.13°±15.95°(t=2.576,P<0.01)。TKA组和UKA组HSS评分优、良、可、差者分别为25、19、3、1例和23、15、2、0例,其优良率分别为91.67%(44/48)和95.00%(38/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03,P>0.05)。两组患者中仅TKA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经介入治疗后痊愈;其余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UKA与TKA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UKA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目的探讨国产手术导航系统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赤峰市医院骨关节科2021年5月至9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拟接受THA的患者42例,通过中央随机化系统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19)与对照组(n=23)。2组患者入院后常规行患侧髋关节X线、全骨盆CT等术前相关检查,试验组患者术中应用国产手术导航系统辅助完成THA,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手术方法完成THA。2组患者术后常规预防感染、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并行髋关节功能锻炼。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个月,通过影像学检查测量髋臼假体角度并计算2组患者髋臼假体角度位于Lewinnek安全区的比例。术后1个月,比较2组患者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估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SF-36健康调查评分、髋关节活动度、关节脱位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 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为(107.7±25.3) min,较对照组[(80.2±21.7) min]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1,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为(281.6±151.1) mL,与对照组[(233.9±117.7) 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9,P=0.257)。术后1个月,试验组髋臼假体角度位于Lewinnek安全区的比例为94.7%(18/19),与对照组[60.9%(14/23)]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9,P=0.010。术后1个月,试验组组患者WOMAC量表评估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SF-36健康调查评分分别为(13.8±7.3)、(80.9±6.8)、(602.6±69.4)分,与对照组[(14.8±8.3)、(80.3±7.9)、(588.8±114.7)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09、0.276、0.458,P=0.257、0.685、0.784、0.650)。术后1个月,试验组患者髋关节内收(15.3±4.6)°,外展(33.3±7.7)°,内旋(13.7±4.4)°,外旋(23.9±14.4)°,屈曲(100.0±10.8)°,与对照组[内收(15.7±4.6)°、外展(32.8±7.0)°、内旋(12.6±4.7)°、外旋(19.1±8.5)°、屈曲(95.4±12.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74、0.146、0.759、1.348、1.251,P=0.785、0.885、0.452、0.185、0.218)。术后1个月,试验组患者术后无关节脱位发生,对照组患者关节脱位率为4.3%(1/2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1%(4/19),与对照组[13.0%(3/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7,P=0.782)。 结论国产手术导航系统辅助THA较传统THA髋臼假体角度更加精准,安全性更高,但是手术时间相对延长,术后早期临床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动学对线全膝关节置换(KA-TKA)术中外侧滑车截骨面覆盖不全与下肢对线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7月在北京朝阳医院行KA-TKA手术治疗的48例(54膝)患者资料,其中男12例、女36例,年龄57~85(69±6.7)岁。23例(23膝)使用个性化截骨工具辅助手术,25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