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体胸腰椎段椎骨显微骨硬度的分布特征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选取3具新鲜成人尸体标本,取出其T11~L2椎骨后剔除软组织。将每一个椎骨分为椎体区和附件区,经高精慢速锯切割成若干厚约3 mm的骨组织切片,12块椎骨标本共计产生72个骨组织切片。应用维氏显微硬度测量仪测量骨组织切片不同区域皮质骨和松质骨的显微硬度值,每一个区域选取5个有效显微硬度值,全体有效值的平均值作为该区域的硬度值。结果 12块椎骨共进行660次有效压痕实验并取得显微硬度值。(1)胸腰段椎休总体硬度为11.6 ~48.3 HV,其中皮质骨硬度为13.8~48.3(31.62±5.66) HV,松质骨硬度11.6~44.9 (29.62±5.38) HV;(2) 胸腰段椎体区和附件区皮质骨硬度分别为(29.99 ±5.27)HV和(32.92 ±5.63) HV,松质骨硬度分别为(28.44 ±4.79) HV和(30.81±5.71)HV,附件区均高于椎体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98、2.011, P值均<0.05);(3)椎体区皮质骨硬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下终板(33.94±4.31)HV、上终板(29.76±4.35)HV、外周终板(28.13±5.07)HV,下终板皮质的骨硬度高于上终板、外周终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附件区皮质骨中,硬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椎弓根皮质(34.78 ±5.30)HV、上关节突(33.73±5.68)HV、椎板(33.15±5.28)HV、横突(31.69±5.37)HV和下关节突(31.26 ±5.91)HV,其中椎弓根皮质骨硬度与横突和下关节突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本实验首次应用维氏显微硬度方法对人体胸腰椎段椎骨显微硬度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发现胸腰椎段椎骨附件区皮质骨、松质骨骨硬度分别高于椎体区皮质骨、松质骨骨硬度,胸腰椎段T11~L2之间、不同标本的胸腰椎段的骨显微硬度存在差异,但分布规律相对一致,是微观结构、力学承载共同作用的结果,符合人体正常生理及负重功能。本研究结果可为3D打印制备具有梯度硬度的人工椎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体距骨显微硬度的分布特征。方法 自河北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标本库中,纳入年龄>40岁、既往身体健康、无慢性病史的新鲜冰冻尸体标本3具,取其右侧距骨。以距骨颈基底部为界将距骨分为距骨头颈和距骨体两部分,并将距骨头颈部纵向平分为内、外两部分,将距骨体分别沿横向和纵向平分为前、后两部分和内、外两部分。用慢速锯沿距骨长轴进行切割,将骨骼制成若干厚3 mm的骨组织切片,并用砂纸打磨。应用维氏方法测量骨切片骨皮质和骨松质不同区域的硬度值。采用50 g力加载50 s、维持12 s标准操作方法测定,同一区域选取5个有效值,全体有效值的平均值作为该部位的硬度值。结果 本研究共制备18个骨组织切片,测量180个位点。三具标本距骨总体骨硬度为(36.70±5.77)HV。距骨头颈部硬度为(37.68±5.22) HV,距骨体硬度为(36.20±5.99)HV,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4, P>0.05);距骨头颈部内侧硬度为(38.60±5.17) HV,略高于其外侧的(36.76±5.19) HV,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6, P>0.05)。距骨体内侧硬度为(37.78±5.23) HV,高于外侧的(34.63±6.32) HV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1, P<0.01);距骨体前、后两部位硬度值分别为(36.38±5.50) HV和(36.03±6.49) H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5, P>0.05)。结论 本研究首次报道应用维氏硬度方法分析人体距骨维氏硬度的分布规律:距骨头颈部与体部硬度无明显差异,距骨体内侧骨硬度大于外侧,是匹配内侧的高应力的结果,符合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体腓骨体部骨组织显微硬度分布特征。方法 纳入3具新鲜冰冻成人尸体标本(62岁男性、58岁男性、45岁女性),均排除骨骼慢性疾病病史。取右侧腓骨体部,垂直于腓骨体部长轴将其切割为6等份,再使用高精度低速锯于每段标本中部取骨组织制成3 mm厚的骨骼标本,并将每个标本分为前侧、内侧、后侧、外侧4个区域。应用维氏硬度测量系统对每个区域进行5次有效显微硬度测量并取得硬度值,分析腓骨体部不同层面及同一层面的前侧、内侧、后侧、外侧4个区域的显微硬度分布特征,比较不同层面、不同区域的显微硬度差异。结果 3具腓骨体部标本共制备18个骨骼标本,选取72个区域共计测量了360个位点的有效硬度值。3具腓骨体部标本前侧、内侧、后侧、外侧区域总体硬度值分别为(46.81±4.51)HV、(49.69±4.05)HV、(51.19±4.19)HV和(50.44±4.10)HV,其中前侧皮质硬度最低,后侧皮质硬度最高,不同区域总体显微硬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590, P<0.01);腓骨体部1~6层面总体显微硬度分别为(48.63±4.88)HV、(49.66±4.19)HV、(49.50±4.67)HV、(51.07±4.08)HV、(49.96±4.24)HV、(48.39±4.63)HV,其中腓骨体部第4层面硬度最高,第6层面硬度最低,不同层面间总体显微硬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30, P<0.05)。同一区域不同层面间显微硬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一层面内,1~4层面不同区域间显微硬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第5、6层面不同区域间显微硬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腓骨体部不同层面和不同区域骨组织显微硬度分布存在差异。了解不同区域、不同层面间骨显微硬度差异,可帮助骨科医生在自体腓骨移植中,正确选择腓骨植入时放置的方向,减少移植物疲劳骨折的发生,还可以为制造更高精度的3D打印仿生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测量并分析肱骨干不同层面和方位显微骨硬度分布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新鲜成人尸体标本3具(62岁男性、45岁女性和58岁男性),取其右侧肱骨干部分,垂直于肱骨干长轴水平,使用金刚石慢速锯在每一段精确切取厚3 mm的骨组织标本共7层,分别标记为第Ⅰ~Ⅶ层,进而区分为肱骨干上段(Ⅰ、Ⅱ层)、中段(Ⅲ~Ⅴ层)、下段(Ⅵ、Ⅶ层),并将每层划分为前、后、内、外四个区域;应用维氏金刚石显微硬度压头在标本表面进行硬度测量并分区统计,进而分析不同区域肱骨干显微硬度分布规律。结果 共获得肱骨干84个测量部位420个测量位点的有效测量值。分析显示,肱骨干总体硬度(47.52±6.01)HV,肱骨干中段整体硬度大于肱骨干上段及下段(F=11.594, P<0.01)。肱骨干7个分层中,Ⅳ层硬度最大(51.34±7.01)HV、Ⅶ硬度最小(45.72±6.25)HV;肱骨中段Ⅳ层内侧部分硬度最大(53.77±8.70)HV,肱骨干下段Ⅶ层后侧区域硬度最小(42.02±7.47)HV。肱骨干后侧整体硬度(45.28±6.47)HV,小于肱骨外侧(49.12±5.22)HV、内侧(48.28±6.10)HV、前侧(47.40±5.55)HV硬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47, P<0.01)。结论 肱骨干骨皮质不同层面及方位骨显微硬度存在差异,该分布规律数据可指导设计适应生理状态下骨骼应力传导特性的3D打印仿生内置入物。亦可对模拟生理状态下骨骼生物力学性能的骨骼建模及有限元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体跖骨显微硬度的分布特征。方法 选取年龄>40岁(性别不限)、既往身体健康、无慢性病史的新鲜冰冻成人尸体3具,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取出全部右足,剔除软组织。用高精慢速锯于第1~5跖骨基底、跖骨干、跖骨头3个节段,垂直于其长轴进行切割,将骨骼制成若干厚3 mm的试样,并用砂纸打磨。应用维氏方法测量标本跖、背、内、外侧不同区域的硬度值,在跖骨头和跖骨基底标本测量松质骨的硬度值,在跖骨干标本测量皮质骨的硬度值。采用50 g力加载50 s、维持12 s标准操作方法测定,同一区域选取5个有效值,全体有效值的平均值作为该部位的硬度值。结果 选取45个骨骼区域,共制备45个骨组织试样,测量900个位点。跖骨硬度分布规律基本保持一致,跖骨硬度为(36.35±7.43) HV,其中第三跖骨硬度最大为(38.95±9.01)HV;跖骨干硬度高于跖骨头和跖骨基底,分别为(40.95±6.65)、(34.86±6.68)、(33.25±6.64)H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831, P<0.01),而跖骨跖侧、背侧、内侧、外侧的硬度分别为(36.11±7.05)、(36.32±7.49)、(36.69±7.79)、(36.28±7.42)H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46, P>0.05)。结论 本研究首次报道了人体跖骨显微维氏硬度的分布特征;了解不同部位间的骨显微硬度差异,可帮助骨科医师在该部位骨折内固定手术中,正确选择钢板放置的位置,置钉的密度和方向等,从而获得更加合理的固定效果。本研究结果还可为未来设计硬度和弹性模量与人体生理特点更加接近的接骨板、螺钉、人工骨等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体耻骨上、下支显微硬度的分布特征。方法 由河北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3具新鲜冰冻成人尸体标本(标本A为62岁男性、B为45岁女性、C为58岁男性),取出耻骨支并剔除附着之软组织。使用微型台锯及高精慢速锯将耻骨上、下支各分成3等份,每份进行均分切割,将骨骼制成厚3 mm的骨组织切片,固定在载玻片上并进行标记。依次用800、1 000、1 200、2 000、4 000目碳化硅粒砂纸打磨标本。应用德国KB-5型显微维氏硬度仪测试标本不同区域的硬度值,采用50 gf力加载50 s、维持12 s的标准操作方法进行硬度值测定,每一个区域选取5个有效显微硬度值,全体有效值的平均值为该区域的硬度值。结果 A、B、C 3具标本耻骨上支骨硬度值分别为(27.99±6.03)HV、(29.93±4.86)HV、(33.42±5.15)HV, 耻骨下支骨硬度值分别为(33.99±3.10)HV、(37.95±5.39)HV、(36.19±3.87)HV,3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上支=9.540、F下支=12.890, P值均<0.01)。3具标本耻骨下支骨硬度值均高于上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3.432、tB=4.280、tC=3.874, P值均<0.01)。结论 人体耻骨下支显微骨硬度高于耻骨上支。这一耻骨显微骨硬度分布特征的首次发现,可辅助阐释耻骨支骨折的损伤机制,为研发符合该部位骨硬度特点的内固定物,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临床试验注册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号为ChiCTR-TNC-17010818。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国人健康成人颈椎和腰椎体积骨密度值(vBMD)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2014年12月—2016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招募770名健康志愿者,其中男329名,女441名,年龄21~59岁。志愿者按年龄分为4组:A组(21~30岁)142人,B组(31~40岁)262人,C组(41~50岁)263人,D组(51~60岁)103人。采用日本TOSHIBA 128排CT机对志愿者行颈椎和腰椎定量CT扫描,并使用Mindways骨密度测量软件测量C2~C7、L2~L4椎体的vBMD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比较颈、腰椎中vBMD在不同性别、年龄组、节段的分布情况,男性、女性颈腰椎间各椎体vBMD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男性志愿者C2~C7和L2~L4椎体vBMD分别为(288.40±60.63)、(275.71±56.33)、(283.91±59.62)、(278.95±53.76)、(253.38±49.99)、(217.94±44.96)和(151.64±31.74)、(145.22±31.77)、(147.16±35.81)mg/cm3,女性志愿者分别为(329.24±74.34)、(313.88±67.86)、(328.54±73.40)、(323.22±72.53)、(286.44±66.36)、(251.53±58.63)和(168.50±37.10)、(160.78±37.00)、(162.81±37.10)mg/cm3。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颈椎及腰椎的体积骨密度值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性志愿者同一年龄组内比较:C2~C7不同椎体的vBMD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L2~L4不同椎体的vB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性志愿者同一年龄组内比较:C2~C7不同椎体的vBMD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组L2~L4各椎体的vBMD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年龄组vB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无论是男性或女性志愿者,在任何年龄组,颈椎vBMD均>200 mg/cm3,腰椎vBMD值均<200 mg/cm3,颈椎vBMD值均高于腰椎(P值均<0.01)。男性、女性颈腰椎不同椎体间vBMD值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男性=0.509~0.968, r女性=0.658~0.976, P值均<0.01);男性中,r颈椎间=0.667~0.928,r腰椎间=0.850~0.968,r颈椎与腰椎间=0.509~0.675;女性中,r颈椎间=0.754~0.933,r腰椎间=0.956~0.973,r颈椎与腰椎间=0.658~0.752;颈椎间或腰椎间vBMD相关系数均高于颈腰椎之间相关系数。结论 颈椎和腰椎vBMD在不同性别、年龄、节段分布存在差异,但各椎体vBMD均存在中-强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临床监测骨质疏松、评估骨折风险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制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壳聚糖水凝胶的新型HA/ZrO2多孔泡沫陶瓷人工椎体,并观察其修复beagle犬椎体骨缺损的能力。方法 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水凝胶作为rhBMP-2的缓释载体,扫描电镜下观察其微观形态,检测其载药量、包封率及缓释速率。将HA/ZrO2多孔泡沫陶瓷人工椎体复合rhBMP-2壳聚糖水凝胶,构建新型HA/ZrO2多孔泡沫陶瓷人工椎体。将12只beagle犬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均采用手术造成半径9 mm、高23 mm的半圆柱状L4椎骨缺损模型,其中A组植入复合rhBMP-2壳聚糖水凝胶的新型HA/ZrO2多孔泡沫陶瓷人工椎体,B组植入复合空白干燥壳聚糖的新型HA/ZrO2多孔泡沫陶瓷人工椎体,C组植入实验犬自体髂骨。术后6、12、24周对实验犬行大体观察、X线影像学观察;术后24周取实验犬椎体标本行离体Micro CT新生骨量检测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制备所得壳聚糖水凝胶扫描电镜下呈3D网状结构,内部均匀分布壳聚糖微球,其负载rhBMP-2后包封率达91.88%±1.53%,载药量为(39.84±2.34)ng/mg;释放率第1天为28.32%±3.01%,第3天为48.92%±6.27%,第12天为74.40%±6.29%。术后6周C组动物平均活动度恢复较A组和B组快(P值均<0.05),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周B组与C组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6、12、24周X线影像学观察显示,A组椎体置换术后骨痂生成逐渐增多,植入材料与宿主骨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至24周时人工椎体周围新生骨与自体骨融为一体;C组在24周时出现明显非承重部位的骨吸收,出现较快的自体骨塑形;B组椎体置换术后人工椎体与自体骨的融合速度慢于A组和C组。术后24周标本Micro CT新生骨量检测结果显示,A组(145.38±18.52)mm3,B组(86.30±15.60)mm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79, P<0.01)。术后24周A、B、C组手术节段椎体标本抗压强度分别为(14.03±1.67) MPa、(8.62±1.24) MPa、(13.79±1.43) MPa,A组和C组椎体极限抗压强度均高于B组(P值均<0.01),而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rhBMP-2壳聚糖水凝胶新型HA/ZrO2多孔泡沫陶瓷人工椎体能有效修复脊柱骨缺损,有望代替自体髂骨移植运用于临床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成人正常胸、腰椎体双源双能CT虚拟去钙(VNCa)骨髓成像的量化标准值。方法 对2016年8—1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0名正常体检者进行前瞻性胸、腰椎双源双能量CT扫描,按年龄、性别分为<45岁的男性和女性组以及≥45岁的男性和女性组,4组各50人。在虚拟去钙技术下,测量获得T3~L5各椎体的骨髓CT值,再根据测得的各椎体的骨髓CT值的相近程度分成T3~T5、T6~T9、T10~L1、L2~L5 4部分并取均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上述测量参数在不同年龄分组及性别分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45岁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29.00±10.62)HU、(-35.81±12.36)HU,均高于≥45岁组的(-41.67±17.16)HU、(-44.81±14.35)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26、-4.746,P值均<0.01)。<45岁女性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27.76±9.55)HU、(-37.56±9.05)HU,均分别高于≥45岁女性组的(-37.80±15.97)HU、(-45.45±14.04)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18、3.339,P值均<0.01);<45岁男性组胸、腰椎的骨髓CT值分别为(-30.73±12.16)HU、(-33.91±14.64)HU,均分别高于≥45岁男性组的(-46.07±17.42)HU、(-44.68±14.84)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05、3.653,P值均<0.05);<45岁组的男、女性的胸椎骨髓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45岁组的男、女性的胸椎骨髓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4,P<0.05);<45岁组和≥45岁组的男、女性间腰椎的骨髓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对象胸、腰椎体的骨髓CT值均与年龄呈负相关(r=-0.463、-0.402,P值均<0.01)。对于T3~T5、T6~T9、T10~L1、L2~L5 4段椎体平均骨髓CT值而言,<45岁组的各段骨髓CT值均高于≥45岁组的骨髓CT值(P值均<0.01);不同性别间比较,仅≥45岁组的T6~T9、T10~L1椎体节段骨髓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7、-2.326,P值均<0.05)。本组检测者CT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分别为4.53~18.79(8.73±2.98)mGy和117.34~1678.42(421.53±230.85)mGy·cm,有效辐射剂量为(6.35±3.43) mSv。结论 正常人胸、腰椎双源双能VNCa骨髓成像的量化CT值较为稳定,可为椎体疾病的诊断提供客观的量化标准值,且其辐射剂量值并未增加甚至降低。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下颈椎椎弓根是脊柱后柱的主要应力部位,对人体重心稳定的维持及减轻振荡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其内部骨小梁特征、椎弓根与关节突及椎体的连接部位的特征研究鲜有报道,迫切需要了解椎弓根的精细解剖结构及其各部分关系和功能。目的:通过Micro-CT扫描下颈椎椎骨标本以观测椎弓根显微解剖学形态,测量和分析正常下颈椎椎弓根内骨小梁的微结构和形态计量学参数以评估颈椎的安全性能。方法:选取31套干燥成人下颈椎骨骼标本C3-C7进行Micro-CT扫描,通过对椎弓根内骨小梁感兴趣区的勾选与重建,观察下颈椎椎弓根内骨小梁的形态特征及走形方向,检测骨微细结构参数,并分析比较C3-C7椎弓根骨微细结构的差异性。结果与结论:(1)Micro-CT图像显示下颈椎椎弓根的蜂窝样骨小梁呈复杂的网状微结构,靠近皮质骨的骨小梁呈板层状,结构相对致密,并向前方椎体部和向后方关节突椎板部延伸;板状骨小梁向髓腔伸展转化为网状结构,再转化为杆状骨小梁,髓腔内杆状骨小梁分布稀疏;(2)骨小梁各形态参数统计结果显示,C4、C5椎弓根的骨小梁骨体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涉及C2水平的长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症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对2011年5月—2014年11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42例涉及C2水平长节段OPLL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龄56.2岁。依术式不同将其分为A、B两组,A组21例行单纯C3~7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B组21例行C3~7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加C2椎板下缘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及评分改善率、颈椎曲度及C2~3椎体间活动度。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中1例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A组中1例、B组中2例术后出现轴性疼痛,予相应处理后痊愈。术后随访6个月~4年,平均随访2.1年。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B组JOA评分及评分改善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203、6.644,P值均<0.01)。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颈椎曲度及C2~3椎体间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对于涉及C2水平长节段颈椎OPLL症患者,若K线阳性,行C3~7后路椎管扩大成形加C2椎板下缘减压术,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人工植骨结合二次球囊扩张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术中骨水泥外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单侧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发现造影剂外渗15例(T11 3例,T12 3例,L1 5例,L2 2例,L4 1例,L5 1例),将人工骨压成粉末,调成稠糊状,使用骨水泥推注器将其注入椎体中,二次行球囊扩张后,在X线机透视下将牙膏状骨水泥缓慢注入椎体内。术后观察有无骨水泥外渗,以及后凸畸形Cobb角和疼痛视觉模拟 (VAS)评分改善情况。根据疼痛缓解程度评定疗效。结果 15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术后第3天复查X线片显示各病椎体高度恢复良好,椎体内骨水泥充填良好,分布均匀,无椎间、椎旁及椎管内骨水泥外渗。后凸畸形Cobb角平均矫正10.1°±2.4°, VAS评分平均降低(6.2±0.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Cobb角=16.299,tVAS评分=120.062,P值均<0.01)。术后15例获随访4~24周,平均19周。术后4周复查X线片显示各病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邻椎无新鲜骨折,患者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可正常行走,其中疗效优2例、良13例。结论 人工植骨结合二次球囊扩张可有效预防球囊扩张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术中骨水泥外渗,其术后远期临床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背景:现今临床上常用的自体植骨材料多为髂骨、胫骨、腓骨等部位的松质骨块或骨碎块。采用胸骨柄松质骨作为植骨材料融合稳定颈椎未见报道。 目的:测量国人胸骨柄标本及无明显退变的颈椎X射线侧位片,探讨胸骨柄内松质骨结合钛网植骨在颈椎前路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为自体骨移植开发一个新的植骨材料来源。 方法:测量40具胸骨柄标本的胸骨柄长、胸骨柄最大宽、胸骨柄最小宽、胸骨柄厚、胸骨柄前皮质厚及胸骨柄后皮质厚,计算胸骨柄体积。将胸骨柄长、胸骨柄最大宽、最小宽每边减去4 mm,胸骨柄前、后皮质骨减去1 mm作为胸骨柄内松质骨取骨区(以下简称供区)边界,计算胸骨柄内供区的体积。选择106例无明显退变的中立位颈椎侧位X射线片,测量C2~3至C7~T1椎间隙和C3~C7椎体高度。计算常规颈椎前路术中单间隙、双间隙、三间隙椎间盘切除,1个椎体+2个椎间盘及2个椎体+3个椎间盘切除所需钛网长度和钛网内所需植骨体积。验证供区内松质骨是否满足临床需要。 结果与结论:胸骨柄体积为(17 735.51±    5 231.93) mm3;供区松质骨体积为(8 982.83± 2 437.56) mm3。颈前路术中使用钛网最短和所需植骨量最小为单间隙植骨,所需钛网最长和所需植骨量最大为2个椎体+3个椎间隙切除。颈椎前路常用的任意一种术式中,钛网内所需盛骨体积均明显小于供区体积。提示胸骨柄内松质骨结合钛网支撑可满足大多数颈椎前路融合过程中的植骨需求。与自体髂骨植骨相比,操作更简单方便,不影响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和负重行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