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巩膜瓣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对15例20只眼行小梁切除时采用巩膜瓣松解缝线法,术后3~14天拆除缝线,前房在24小时内形成19只眼(95%),远期限压均值1.71±0.38kPa(1kPa=7.5mmHg),功能性结膜滤过泡17只眼(85%)。前房恢复时间、远期眼压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0.001)。该手术方法具有促进术后早期前房形成,辅助长期滤过作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改良的角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应用改良的角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对 33例 (37眼 )原发性青光眼行手术治疗 ,与传统的小梁切除术的 37例 (40眼 )进行对照。结果 新手术组远期眼压控制率为 97 3% ,功能性滤过泡为 72 5 % ,均优于传统手术组 ,P <0 0 1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改良的角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优于传统手术 ,类似于角膜切口小梁切除术 ,但操作更简单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小梁切除术改良制做巩膜瓣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8年以来,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采用一次性向上弯曲的新月型隧道刀制做巩膜瓣18例24眼,其效果优于现行手术方法,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18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6例,女12例,年龄41~73岁。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4例18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例6眼。常规术前准备,球后及瞬目麻醉,开睑,固定上直肌,以穹窿为基底做结膜瓣,用隧道刀之侧刃,距角膜缘4mm,水平切开巩膜的1/3~1/2厚度,切口宽3mm(根据术前眼压的高低选择巩膜瓣的厚薄及大小),隧道刀由此向前进行板层分离,一直…  相似文献   

5.
燕尾式巩膜瓣小梁切除术临床疗效观察董勤黄山市屯溪眼科医院(245000)虽然近年来抗青光眼显微手术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滤过性手术后二年内的失败率仍高达15%~30%,其主要原因是手术滤过道瘢痕形成〔1〕。而再次行滤过性手术失败率会更高〔2〕。如何防止...  相似文献   

6.
巩膜瓣松解线缝线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巩膜瓣松解缝线技术是近代小梁切除术的主要改进之一。术中紧密缝合巩膜瓣,可减少低眼压,浅前房等术后并发症。一定时间拆除缝线,指压按摩,有利于形成和维持滤过滤。操作简单灵活,适应证广。本文综述几种缝线技术的具体做法,效果和有关事项等。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改良巩膜瓣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9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分为 2组 ,改良组 40例 43眼行改良巩膜瓣小梁切除术 ,对照组 48例 5 3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 ,观察两组术后浅前房、眼压及滤过泡等情况。结果 浅前房发生率改良组 4 65 % ( 2 /4 3 ) ,对照组 2 0 75 % ( 11/5 3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眼压控制在 2 1mmHg以下者改良组42眼 ,对照组 45眼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Ⅰ、Ⅱ级功能性滤过泡改良组 40眼 ,对照组 40眼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改良巩膜瓣小梁切除术可明显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 ,并能理想地控制眼压。  相似文献   

9.
黎一 《眼科新进展》1996,16(2):127-127
小梁切除术巩膜瓣的错位缝合疗效东风汽车公司中心医院眼科黎一青光眼滤过术在抗青光眼手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尤以小梁切除应用较多.但2年后失败率在15~25%‘”.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手术区癫痕形成,伤口愈合.因此,如何保证术后滤道的通畅是手术成败的关键.现就我...  相似文献   

10.
巩膜瓣可调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小梁切除术的长期效果主要是依赖滤过作用,术后大多数并发症是由于浅前房所致。现研究能使小梁切除术保持长期效果的缝合方法。方法 小梁切除术巩膜瓣暂时可调缝线用于25例患者。分析了术后情况,观察了术后前房深度和滤过泡情况。结果 巩膜瓣可调缝线可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滤过 形成良好,结论 小梁切除术巩膜瓣可调整缝线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可拆式巩膜瓣缝线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了解可拆式巩膜瓣缝线是否能有效地减少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以65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05眼)为对象。前6个月,34例病人(48眼)接受标准小梁切除术;后6个月,31例病人(57眼)接受可拆式巩膜瓣缝线小梁切除术。术后一天、七天、一月及一年,检查比较两组滤过泡、前房深度、眼压、视力和眼底情况。结果:在可拆式巩膜瓣缝线小梁切除术组,术后早期Ⅱ—Ⅲ度浅前房和视力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3.51%和10.53%;而在标准小梁切除术组,为16.67%和29.17%(P<0.01)。而且,术后前房轴深减少值与术后一天眼压成直线负相关关系。结论:小梁切除术后超滤过是前房形成迟缓和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的主要原因。可拆式巩膜瓣缝线小梁切除术能有效控制术后滤过水平,从而减少因超滤过所引起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防止小梁切除术后巩膜瓣粘连,保持滤道通畅.方法60例青光眼术中采用双层逆向返转式巩膜瓣,相当于瓣下加一个支撑垫.结果 术后随访1~4年,平均1年10月,视力稳定或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平均眼压16.72±3.82mmHg,C值0.25±0.008.结论 该术式对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C值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改良深层巩膜活瓣式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报告了20例(20眼)原发性青光眼采用改良深层巩膜活瓣式小梁切除术,术中和术后无特殊并发症。本术式创伤小,降压效果好且稳定,因此对于那些难治的青光眼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討結膜下麻醉進行小梁切除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對260例青光眼患者上方球結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0.2-0.3ml後完成小梁切除手術全過程.結果260例患者術中無疼痛感覺,眼球制動理想,術眼及全身無并發癥發生.結論結膜下麻醉對于小梁切除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滤过泡疤痕形成,我们对14例患者17只青光眼采用角膜、结膜联合径路作小梁切除术,明显减少了巩膜瓣表面球结膜的刺激和损伤。术后随访22—24个月,所有眼均形成功能性滤过泡,在未使用降眼压药的情况下,眼压稳定在19.5mmHg以下,表明这是一种可行的青光眼滤过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可调整巩膜瓣缝线法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自 1999年开始 ,陆续随机地在部分抗青光眼手术患者中 ,使用可调整巩膜瓣缝线法小梁切除术 ,术后 6个月内对其视力、眼压、前房、滤过泡及并发症进行了密切的观测 ,截止到 2 0 0 2年 3月共获得 41例 ( 44只眼 )患者的临床资料 ,以此为治疗组。以同期的常规小梁切除术为对照组 ,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术后第一天 ,3 5 %患眼视力保持不变和增进 ,眼压均值为 2 .0 2± 0 .73 k Pa( 1k Pa=7.5 mm Hg) ,未见有浅前房和并发症发生 ;术后 6个月 90 %患眼视力保持不变和增进 ,眼压均值为 1.96± 0 .5 2 k Pa,并形成功能性滤过泡。结论 可调整巩膜瓣缝线法小梁切除术较传统的小梁切除术可使前房尽早形成、视力尽快恢复、且减少术后炎症反应和并发症 ;并能够使眼压得到有效地控制 ,形成功能性滤过泡  相似文献   

17.
隧道刀制作巩膜瓣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隧道刀制作巩膜瓣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分组法 ,将 49例 ( 63只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分为治疗组 2 4例 ( 3 0只眼 )和对照组 2 5例 ( 3 3只眼 ) ,前者为隧道刀制作巩膜瓣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后者为常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随访 12个月。结果 术后 1年 ,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 ,视力有显著差异 (χ2 =4.5 8,P <0 .0 5 ) ;功能性滤过泡经 t检验 ,有显著差异 ( t=3 .88,P <0 .0 5 )。治疗组的完全成功率和条件成功率分别为 90 .2 3 %和 97.3 6% ,对照组的完全成功率和条件成功率分别为 76.8%和 83 .2 7% ,两组有显著差异 ( u=2 .3 6,P <0 .0 5 )。结论 隧道刀制作巩膜瓣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显著延长了滤过泡的功能 ,有效降低了眼压 ,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防止青光眼滤过术后房水引流不畅和术后浅前房。方法 我们设计并开展了自体巩膜条翻转引流术,在常规小梁切除术的巩膜瓣后,再做一板层巩膜条,翻转后植入巩膜瓣下,两侧做密闭缝合。结果 治疗78只眼术后早期观察前房形成良好,眼压正常。随访2年,1只眼滤过泡消失,手术失败。77只眼滤过泡保持功能滤过泡,眼压正常。结论 自体巩膜条翻转引流术对长期保持滤过功能及防止并发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