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了解合作市售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的状况,为预防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检测标准(GB5009.33-2010)盐酸萘乙二胺法。结果:所检测的82份肉制品,检出亚硝酸盐的有62份,其中3份亚硝酸盐残留量超过了国家标准,超标率为3.6%。结论:合作市售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情况仍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为预防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发生,应加强食品卫生检测,并加强对各食品行业的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2.
大理州市市售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当前大理州市售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监督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其潜在危害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大理州有代表性的农贸市场及超市采集各类肉制品样品45件,根据GB/T 5009.33-2010《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选用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抽检的45件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合格率为95.56%,各类肉制品中硝酸盐含量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93,P〉0.05),超过限值(≥30 mg/kg)为2件,占4.44%。结论大理州市市售肉制品的生产加工中普遍使用亚硝酸盐基本规范,不过仍存在一定问题,有关部门还需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当前我州市售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监督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其潜在危害进行风险评估。方法:采用多级分层抽样,选择我州有代表性的农贸市场及商店(超市、便利店、专营店)采集各类肉制品样品41份,根据GB/T 5009.33-2010《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选用离子色谱仪进行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风险评估。结果:本次抽检的41件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检出率为63.41%,各类肉制品中硝酸盐含量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5,P0.05),超过限值(≥30mg/kg)为5件,占12.20%,不合格率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P0.05)。结论:我州市售肉制品的生产加工中亚硝酸盐使用现象较普遍,依然存在超标使用和不合理使用亚硝酸盐的状况,有关部门需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4.
张进 《华夏医学》2002,15(3):387-388
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 ,国家标准 [1 ]明确规定允许在肉制品中使用 ,但现实加工过程中超标滥用的情况时有发生。我市曾于 1 998年对市售 53份腊肉制品进行监测 ,亚硝酸盐检出率 1 0 0 % ,超标率 1 3.2 % ,最高达 1 66.2 mg/ kg[2 ]。为了解我市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添加情况 ,笔者于 2 0 0 1年 3~ 1 0月对全市 2 3个菜市场内 1 30户个体工商户所售熟肉制品的亚硝酸盐残留量进行了卫生调研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样品来源直接从本市四个城区的 2 3个菜市场计 1 30个熟肉制品零售摊点现场随机采集熟肉制品样各 1份 ,每份重 50 0 g,…  相似文献   

5.
肉制品是人们经常食用的食品之一,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常使用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而加入过量的亚硝酸盐可引起急性中毒,人体长期摄入的亚硝酸盐与食品中的胺类化合物相结合可产生亚硝酸按,而亚硝酸胺是早已确认的致癌物质。因此应严格控制食物中亚硝酸酸盐的含量,以保证群众的食用安全。2005年10~12月,为了解我市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加强肉制品的卫生监督管理,控制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发生,我们对187件肉制品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样品来源与数量本市的肉制品加工单位和部分销售点,其中加工单位42个,销…  相似文献   

6.
我国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监测及其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在食品中使用微量硝酸盐或亚硝酸盐是合法的,在肉类制品中,其使用甚至是常见的。但亚硝酸盐有一定毒性,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现就其毒性和我国近期有关食品中亚硝酸盐的研究和报导、含量监测情况概述如下。l 亚用酸盐在食品中的作用及其毒性1.1 作用 在食品工业中,亚硝酸盐作为食品发色剂被广泛应用。亚硝酸盐和肉制品中的肌红蛋白反应生成亚硝酸基肌红蛋白[1],使肉制品的颜色在热加工后保持红色,保持肉制品的商业价值。 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对梭状芽胞杆菌及形成的肉毒杆菌具有抑制作用[2],可作为防腐剂使用,以防…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靖江市 1998~ 1999年 2 97份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的监测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97.6 %的熟肉制品中添加了亚硝酸盐 ,2 5 .3%的熟肉制品亚硝酸盐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 ;提示 :需加强对亚硝酸盐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8.
牛肉制品生产经营者不按《食品卫生法》规范要求,滥用食品添加剂,超量使用硝酸钠腌制肉发色。曾检出牛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高达300—1500mg/kg致数十人食物中毒的报道。提示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严格对牲畜屠宰加工经营的规范管理。我县2000年元旦春节期间,对20家个体经营牛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监测,结果只有9家未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仅占45%(9/20)。  相似文献   

9.
定型包装肉制品因食用方便、经济实惠而深受群众喜爱。近年来,定型包装肉制品的卫生问题较多。为了解我市市售定型包装肉制品的卫生状况,2004年12月对招远市城区销售的定型包装肉制品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亚硝酸盐作为一种良好的发色剂被广泛应用于灌肠类和肉制品中,而且因其具有抑制肉毒梭状芽胞杆菌的效力,在肉制品的保藏过程中发挥有益作用[1]。但由于亚硝酸盐是致癌性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对其进行监测十分必要。其测定方法很多,如催化动力学法、氧化——还原法等,  相似文献   

11.
银川市2003-2004年市售熟肉制品亚硝酸盐残留量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市售熟肉制品亚硝酸盐残留量情况。方法:利用2003-2004年我市市售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监测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两年各种熟肉制品亚硝酸盐检出率平均为75.9%,其中,枪出率最高是灌肠(火腿肠)达100.0%,其次是牛、驴肉为80.0%,最低是鸡、鸭肉及猪头肉,平均为69.2%。(2)两年各种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合格率平均为91.1%,其中猪头肉和牛、驴肉合格率明显高于鸡、鸭肉及灌肠(火腿肠)。(3)熟肉制品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占检出为11.9%。结论:市售熟肉制品亚硝酸盐残留量均值不同,部分制品亚硝酸盐含量偏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市售肉类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张超英1张东峰1鲁晓晴1纪新强1刘玉兰2为了解青岛市市售肉类制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防止居民中毒,我们对市售的灌肠类及其它类熟肉制品的亚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样品来源本次检测样品均为青...  相似文献   

13.
国标法测定肉制品中的亚硝酸盐需要分步加入重氮化试剂和偶氮化试剂。对于批量样品的分析,该方法比较费时。近年来,国外在采用混合试剂法(重氮化-偶氮化混合试剂一步加入待测溶液中)测定环境水中亚硝酸盐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活跃,但用混合试剂测定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方法未见报道。本文提出用4-硝基苯胺-盐酸萘  相似文献   

14.
饮食中亚硝酸盐摄入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秀杰 《中外医疗》2010,29(26):136-136
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着硝酸盐,水和食物中也都有一定数量的硝酸盐,在细菌代谢作用下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和蛋白质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类,经检测6种主要食物的亚硝酸盐含量,结果为:鱼肉制品最高(8.28mg/kg),腌莱类较高(3.52mg/kg).鱼肉制品中香肠舍量(12.5mg/kg),肉制品(6.00mg/kg),鱼制品(3.50mg/kg).由此估计,每人每日摄入亚硝酸盐要超过标准,因此要改变现代饮食结构,减少亚硝酸盐摄入量,尤其要控制鱼肉制品的有效时间或改变发色剂的种类,加强对亚硝酸盐的监督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南通市市场上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卫生监管的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市场上抽检的295份样品中亚硝酸盐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检测熟肉制品共计295份,亚硝酸盐含量检出181份(61.36%),合格283份(95.93%),超标12份(4.07%),占检出样品6.63%。定型包装合格率高于非定型包装,定型包装的合格率100%,调查中亚硝酸盐最高含量达3 200 mg/kg,超过国家限量标准100倍。结论:市售熟肉制品中存在普遍使用亚硝酸盐情况,部分样品超标严重应加大监督力度,以提高熟肉制品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误食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硝酸盐通常被用作鱼、肉制品的发色剂和防腐剂,亚硝酸盐中毒临床称为"肠原性青紫症",是因大量食用含有亚硝酸盐高的食品引起的中毒,此病发病急骤,病情发展也很快 .本文报道一起发生在我市首例规模之大的误食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7.
陈颖  刘盈 《实用医技杂志》2012,19(7):782-783
正亚硝酸盐,俗称"硝盐",主要指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是一种白色不透明结晶的化工产品,形状极似食盐。亚硝酸盐是剧毒物质,成人摄入0.2~0.5 g即可引起中毒,3 g即可致死。亚硝酸盐中毒是指由于食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而引起中毒,或者误将  相似文献   

18.
亚硝酸盐中毒又称肠原性发绀症,亚硝酸盐是微黄色结晶,味咸颇似食盐,常误认亚硝酸盐为食盐使用而致中毒,也可因食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苦井水、蒸锅水及变质的蔬菜而引起中毒。亚硝酸盐中毒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抢救、治疗、护理,常因组织器官严重缺氧、循环衰竭导致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名亚硝酸盐中毒致死病例和由此引起的41名心因反应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和尸体解剖检验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无误,应区别对待,建议加强对肉制品行业亚硝酸盐的管理与监督,加强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桶装纯净水中亚硝酸盐氮和微生物指标进行动态监测,了解桶装纯净水在饮用期间微生物指标的变化以及经反复烧开后亚硝酸盐氮含量变化,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亚硝酸盐氮均低于方法检出限5.0μg/L,菌落总数逐渐增加.结论 目前市售纯净水反复烧开后的亚硝酸盐氮含量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