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丽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0):71-72
目的研究综合干预前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能够准确反映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DDDs/100人天对我院2012年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医院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后,全院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第一季度的94.70下降为第二季度65.48。结论通过综合干预措施的干预,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干预前后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变化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该院干预前(2010年)和干预后(2012年)出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记录,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对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回顾性调查,评价干预前后各项数据以验证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明显,由69.73 DDD/100人/天下降到43.37 DDD/100人/天,尤以手术科室下降明显。头孢类是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主体,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明显。结论该院采取的干预措施有效、可行,可明显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使用日趋合理,但仍存在个别品种过度使用、不合理使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某院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对比分析,提高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10年9月—2011年3月为干预前、2011年4月—2011年8月为第1轮干预阶段;2011年9月—2012年3月为第2轮干预阶段。计算分析3个阶段住院患者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结果:某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三个阶段分别为88.88、76.68、40.97。各阶段各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排名第1位的是第3代头孢菌素。手术科室经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比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非手术科室干预前后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类切口手术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比干预前呈极显著性下降(P<0.01)。结论:通过系统干预管理,有效地降低了某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说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干预措施有效但仍需加强并使之成为常态化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本院实施会诊干预制度前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促进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7~2019年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用量、销售金额、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等相关指标;对比会诊干预制度实施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住院患者的常见病原菌.结果:本院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1年来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对本院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期间所有住院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品种42个,使用品规63个,抗菌药物金额占西药总费用13.58%,占药品总费用12.3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4.5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24.62,按DDDs排序前十名以β内酰胺类为主。结论: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各项指标均符合卫生部84号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要求,作为中医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很低,但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略有不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脊柱骨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期为医院持续改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09-2012年我院脊柱骨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数据为分析对象,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利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和综合干预前后对比分析。结果:脊柱骨科住院患者2009-2012年的年用药强度分别为69.17、51.24、36.61和22.35 DDDs/100人/天。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后,脊柱骨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AUD)呈下降趋势,抗菌药物的整体用药趋于合理。但仍存在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及疗程不规范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推进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在药学干预前后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变化。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计算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并进行分析。结果:药学干预前、后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AUD分别为61.90DDD/100人/天、47.54 DDD/100人/天;药学干预前,我院二代头孢菌素、硝咪唑类、三代头孢菌素的AUD列前3位,干预后二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硝基咪唑类的AUD列前3位;我院AUD排列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为奥硝唑注射液、头孢呋辛钠、头孢唑肟钠、头孢美唑钠、头孢西丁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药学干预后大部分临床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下降。结论:药学干预前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用药剂量过大、用药疗程过长、选药不当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和比较药学干预对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成效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期间诊治的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的400例患者资料,按药学干预前后将其分为干预前组200例和干预后组200例;干预前组患者给予采用常规抗菌药物管理,干预后组患者给予采用药学干预下抗菌药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及其费用的差异。结果:干预后组患者治疗期间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低于干预前组,抗菌药物费用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干预前组(P<0.05)。结论:在患者治疗期间采用药学干预促进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且确保了患者抗菌药物临床治疗的合理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干预前后骨科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变化趋势,为临床上科学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DDs/100人天对2010年~2013年间骨科常见抗菌药物(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预防使用强度的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干预措施包括成立干预小组,制定干预目的、方法以及预期结果,定期考核制度等。结果通过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干预,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4年间,第一代头孢菌素使用强度DDDS/100人天分别为3.52、4.63、4.97、7.84,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第二代头孢菌素4年内DDDs/100人天分别为5.69、8.40、15.27和23.54,第二代头孢使用强度升高明显;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药物4年内DDDS/100人天均呈逐年递减趋势。结论通过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干预,骨科抗菌药物使用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改善致病菌耐药性现状。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分配方式。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10-12月全院出院病历进行基础调研,收集病历中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数据,包括抗菌药物的用法用量、使用频次、疗程、联合用药等,计算并分析抗菌药物AUD,得出实际AUD为56.28 DDDs/100人/天、经过评判后的AUD为38.91 DDDs/100人/天。结果:五官科科室使用的不合理AUD比率最高,妇产科其次。结论:通过调研,评判出每个科室应消耗的较合理AUD,能为医院各科室分配具体的AUD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我院采取药学、行政等多项干预措施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及干预效果,以便为今后制订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采取多项干预措施前后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用药频度(DDDs)、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我院抗菌药物AUD总体呈下降趋势,2009-2012年AUD分别为44.8、42.2、37.9、38.7 DDDs/100人/天;人均抗菌药物使用金额从2009年的980元下降到2012年的641元;平均住院时间从2009年的19.0 d下降到2012年的14.2 d;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09年的69.7%下降到2012年的50.0%。结论: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在具体品种的选择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今后应根据存在的不足制订出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使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指导宫缩抑制剂的临床规范用药。方法:制定各宫缩抑制剂的限定日剂量(DDD),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阳光用药模块,参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计算的操作原理,设置相应参数。汇总我院2009-2012年宫缩抑制剂的用药频度(DDDs)和AUD。结果:利托君、阿托西班、硫酸镁和硝苯地平的DDD分别为40 mg、165 mg、7.5 g和80 mg。我院硝苯地平和阿托西班的DDDs远低于硫酸镁和利托君,单一患者AUD差异大,全院AUD逐年上升。结论:DDDs和AUD等分析单位的引入,有助于宫缩抑制剂临床合理应用水平的提高,并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但亟需各级卫生部门制订可供参考的合理AUD范围。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评价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特点和趋势。方法:收集该院2011年抗菌药物的应用资料,对其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使用强度(AUD)等进行分析。结果: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构成比排序列前3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类(54.18%)、青霉素类(13.62%)、硝基咪唑类(8.29%)。抗菌药物应用率为65.56%,AUD达60.72DDDs/100人/天,高于卫生部规定的60%和40DDDs/100人/天。抗菌药物应用率排序列前10位的科室中除呼吸科外,其余9个均为手术科室;手术科室抗菌药物应用率达78.96%,高于非手术科室的47.89%。结论:该院某些科室存在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下一步整治重点可以放在手术科室,继续加强对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监管,以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用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某医院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提供耐药预警和用药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使用WHONET 5.6分析其临床分布与耐药率,使用SPSS 17.0分析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Pearson相关性。结果共分离肠杆菌科细菌3 193株,占分离菌的68.93%。分离率排前4位的肠杆菌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和聚团肠杆菌。检出率前3位的科室是呼吸科、消化科和神经外科。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在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检出,在呼吸科、消化科和重症医学科检出率最高;产碳青霉烯酶在聚团肠杆菌等7种菌株中检出,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和神经外科。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较肺炎克雷伯菌严重;最新数据显示,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哌酮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均>75%,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75%。常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有较复杂的相关性。结论肠杆菌科细菌在该院检出率高、耐药率不断变迁,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有相关性。医院应加强耐药数据监测,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延缓耐药进程,提高抗感染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专项整治对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从医院信息系统中导出2011年7月-2012年6月(第1次整治)和2012年7月-2013年6月(第2次整治)全院抗菌药物应用数据,利用Excel对抗菌药物的品种、品规数、消耗量及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指标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继续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AUD从15.75 DDDs/(100人·天)降到11.93 DDDs/(100人·天),下降了24.25%;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比例从2.67%降到2.16%,下降了19.10%;门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从1.73%降到0.85%,下降了50.87%;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从19.71%降到16.99%,下降了13.80%;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从9.38%降到9.00%,下降了4.05%;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从1.69 d降到0.83 d,下降了50.89%;介入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从17.74%降到13.22%,下降了25.48%。结论:连续有效的行政与药学干预措施可提高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情况,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调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2015年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AUD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为48.2,AUD排名前3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耳鼻喉病房和泌尿外科病房;排名前3的抗菌药物种类分别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硝基咪唑类,其AUD值分别为21.41、11.99、4.29;排名前3的抗菌药物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和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其AUD值分别为11.34、4.9、4.52。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偏高,应继续加大干预力度,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2011~2014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2014年病区检出的820株大肠埃希菌及药敏试验结果和各年度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对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和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虽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但4年来从53.20%降为41.03%,降幅达12.17%,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与抗生素的使用呈现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及AUD存在相关性,临床应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15-2017年咸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保障用药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调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咸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相关数据,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用药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使用强度(AUD)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7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均低于60%,使用强度控制欠佳。用药品种更倾向于选择疗效确切、抗菌谱广、安全性高的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的DDDs连续3年排名第1位,其次是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药物。使用金额排名前3位的均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使用金额和DDDs均居于第1位。结论 2015-2017年咸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部分问题,需引起全员重视,进一步细化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继续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