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影响临床颈部淋巴结阴性(cN0期)舌癌术后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cN0期舌癌术后缺损36例,术后对舌癌生长方式、T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隐匿性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12-36个月,7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5例死亡.术后颈淋巴结转移与隐匿性淋巴结转移(P<0.05)和病理分化程度相关(P<0.01),而与舌癌的生长方式(P>0.05)和T分期不相关(P>0.05).结论 cN0期舌癌颏下岛状肌皮瓣修复术后颈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及隐匿性淋巴结转移有关.该手术适用于cN0期高、中分化舌癌术后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江万仓 《安徽医药》2019,23(7):1373-1375
目的 探讨临床N0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术后病理检查为N1-2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行解剖性肺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治疗的T1aN0M0期NSCLC病人270例病例资料,统计术后病理确诊为淋巴结转移的比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N1-2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270例病人中,术后病理证实,32例出现N1-2期淋巴结转移,占11.85%。性别、年龄及吸烟与N1-2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无统计学关联(P>0.05),肿瘤直径、病理分型、癌胚胎抗原(CEA)肿瘤部位、病变位置与N1-2期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关联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1[KG-*3]~2 cm、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CEA>5 μg/L水平是临床N0期NSCLC病人出现N1-2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1aN0M0期NSCLC病人可能出现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直径、IMPC、CE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影响pT4aN0M0期胃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分期为pT4aN0M0的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病理特征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pT4aN0M0期胃癌患者发病年龄多≥60岁,男性多于女性,BMI多低于24 kg/m2,肿瘤部位多位于胃中上部;肿瘤大小≥5 cm、阴性淋巴结数目≥15个、术后辅助化疗、肿瘤分化程度与pT4aN0M0期胃癌预后相关(r=0.266,0.478,0.971,0.515,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阴性淋巴结数目、术后辅助化疗、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肿瘤大小、阴性淋巴结数目、术后辅助化疗、肿瘤分化程度可能与pT4aN0M0期胃癌患者预后有关,其中术后辅助化疗是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徐正涛  何新苗  汪岭 《安徽医药》2019,40(5):528-53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或术后病程确诊的意外胆囊癌(IGB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为IGB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8年8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普外科诊治的LC术中快速病理或术后常规病理提示的56例IGB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术前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及术中或术后病理资料。通过对患者术后生存情况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IGBC患者的病史多在1年以上;其术前诊断多为胆囊息肉或胆囊结石,少数合并有肝内胆管或胆总管结石、黄疸、胆囊腺肌症等。患者术前肿瘤标志物异常的仅占3.57%;IGBC患者Nevin分期中Ⅳ期和TNM分期中T3N0M0最多,即癌细胞大多已侵犯胆囊壁全层及周围组织,尤以胆囊颈部淋巴结多见;成功随访的43例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为4~7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其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72%、30.23%、16.27%。43例IGBC患者术后10个月内生存率为93.02%;生存曲线结果表明,患者术后第10~40个月生存率几乎呈直线下降趋势,40个月后的生存率下降缓慢,基本呈水平走形;手术切除程度、肿瘤分化程度、肿瘤Nevin分期或TNM分期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结论 IGBC患者预后极差,早期R0切除是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隐匿性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隐匿性甲状腺癌患者72例,男13例,女59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高频彩超检查,25例术前行细胞穿刺,对拟诊断隐匿性甲状腺癌患者行常规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所有患者均接受患侧甲状腺全切术及峡部切除术,根据诊断结果加行其他手术方式。结果72例患者经术后慢速病理显示皆为隐匿性甲状腺癌,行影像学及细胞穿刺学检查,拟诊断隐匿性甲状腺癌患者69例,诊断准确率95.83%。术后71例患者至今健在,1例早期诊断已出现颈淋巴结转移患者死亡。讨论高频超声、细胞穿刺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能有效地提高隐匿性甲状腺癌的诊断率,首次手术应行患侧甲状腺全切术及峡部切除术,有淋巴结转移者加行颈清术。  相似文献   

6.
张强  张仑  张文超  姚晓峰  徐本义  陈可欣 《天津医药》2011,39(12):1120-1122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临床淋巴结阴性(cN)0患者手术方案选择。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月127例cN0PT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临床分期及术中冰冻病理分期,113例行选择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44例,扩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13例,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56例。分析比较淋巴结转移情况和各组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结果:清扫淋巴结病理检查示隐性转移率30.1%(34/113);不同肿瘤侵犯范围和年龄的Ⅵ区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及体质量指数的Ⅵ区淋巴结转移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Ⅳ区淋巴结转移与Ⅵ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存在相关性(r=0.610,P<0.01)。结论:cN0PTC患者应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对高危转移患者可考虑扩大中央区行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7.
余强  周明银  张颖 《安徽医药》2019,23(2):307-309
目的 探讨进展期远端胃癌第12亚组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在临床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信阳市中心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137例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中清扫第12组淋巴结的进展期远端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37例进展期远端胃癌第12组淋巴结总转移率为16.06%(22/137)。沿肝动脉(12a)、沿胆总管(12b)、沿门静脉(12p)亚组转移率分别为12.41%、1.46%和2.19%,其中12a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12b组(χ2=10.32,P=0.001)和12p组(χ2=8.45,P=0.001)。高—中分化者第12组淋巴结转移率为5.13%(2/39),低于低分化者的20.41%(20/98)(χ2=4.97,P=0.021);浆膜受侵者第12组淋巴结转移率为21.79%(17/78),高于浆膜未受侵者的8.47%(5/59)(χ2=4.57,P=0.031);肿瘤直径≤5 cm者第12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14%(4/56),低于肿瘤直径>5 cm者的22.22%(18/81)(χ2=5.59,P=0.018)。结论 进展期远端胃癌D2根治术行第12组淋巴结的清扫是合理必要的,第12组淋巴结转移在三个亚组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有助于术中指导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8.
朱亮  姚寒晖  吴杨 《安徽医药》2016,37(12):1547-1549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术后病理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安徽省立医院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994例胃癌患者,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NLR及术后病理情况,比较不同病理NLR的差异,并分析术后病理与术前NLR间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浸润深度、不同淋巴结转移数、不同肿瘤大小及不同TNM分期的胃癌患者术前N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上述病理指标与术前NLR呈正相关(P<0.05)。结论 胃癌患者肿瘤浸润越深、淋巴结转移数越多、肿瘤直径越大及TNM分期越晚术前NLR越高,利用术前NLR可为胃癌患者进展程度的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赵冉  张磊 《安徽医药》2018,39(4):445-449
目的 分析下咽癌的临床特点、手术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07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94例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下咽癌解剖亚区为梨状窝者占78.35%,咽后壁占17.01%,环后区占4.64%。患者临床分期:Ⅰ~Ⅱ期占10.31%、Ⅲ~Ⅳ期占89.69%;肿瘤中、低分化占40.21%,高分化占59.79%;肿瘤TNM分期:T1~2期占29.90%、T3~4期占70.10%,N0期占25.77%、N1~3期占74.23%。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74.23%;行手术切除后,淋巴结转移率31.44%,复发率21.65%。患者总生存期(39.45±21.87)个月,无瘤生存率37.11%,局部并发症发生率21.65%,死亡率42.24%。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和第二原发癌是影响下咽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下咽癌肿瘤多为梨状窝癌,恶性程度高,术后易转移、复发,预后较差。肿瘤T3~4期、N1~3期和第二原发癌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手术前后临床与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B超、CT及CA125诊断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至2006年3月间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0例,术前行诊断性刮宫,确定病理诊断、临床分期,同时行阴道B超、CT检查及测CA125,其中51例行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行术后病理分期,并对手术前后诊断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分期误差率,Ⅰ期9.1%,Ⅱ期64.3%;以血CA125检测是否宫外扩散符合率64.3%;临床Ⅰ期淋巴结转移率6.1%,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6.1%,深肌层浸润者63.6%;Ⅱ期淋巴结转移率64.3%,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50.0%,均有肌层浸润。结论子宫内膜癌临床Ⅰ期、高分化、B超检查病变局限内膜及浅肌层、CT无淋巴结异常显示的患者术前与术后分期有很好的相关性,可缩小手术范围:术前CA125测定对检测宫外扩散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和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其规律。方法对161例行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淋巴结转移率为61.50%,胸中段癌的淋巴结转移呈现双向性,胸上段癌向上转移和胸下段癌向下转移及部分跳跃性转移(P〈0.05);低分化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P〈0.05);食管小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率高于食管鳞癌。肿瘤浸润至深肌层和外膜后,其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部位、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明显相关。不同部位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具有区域性,部分呈现跳跃性转移。食管小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率高于食管鳞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预后及复发的临床病理影响因素。方法口腔鳞癌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后3年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预后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获得随访,除了年龄因素(χ2=2.30,P〉0.05)和病灶位置(χ2=1.22,P〉0.05)因素之外,病理分级结果(χ2=6.68,P〈0.05)、淋巴结转移情况(χ2=12.21, P〈0.05)等因素均是影响口腔鳞癌治疗预后的因素。结论低分化、术前已经出现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患者具有较差的治疗预后,在治疗计划的拟定过程中需加强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鳞状细胞癌抗原与ⅠB1~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某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ⅠB1~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128例,进行SCCAg与宫颈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治疗前血清SCCAg滴度升高与肿瘤直径大小、盆腔淋巴结转移、深肌层浸润显著相关(P<0.05);SCCAg滴度正常并且盆腔淋巴结无转移患者与SCCAg滴度升高并且盆腔淋巴结无转移患者比较,其5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复发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CCAg滴度升高并且盆腔淋巴结无转移患者的复发风险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田禾  吴波  陈乾美 《贵州医药》2009,33(1):17-18
目的观察喉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B)的表达,探讨CB在喉鳞癌组织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喉癌组织标本41例(其中有淋巴结转移者18例)和20例正常软腭粘膜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探测CB的表达情况。结果喉癌中CB表达阳性率为78.05%(32/41),显著高于正常软腭粘膜组织的阳性率15%(3/20);CB在癌中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未见与组织分化、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O.05)。结论CB在癌组织中的高度表达可能在喉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叉头框蛋白C2(FoxC2)和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至2021年1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4例原发性皮肤鳞状细胞癌病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FoxC2、LYVE-1的表达情况,LYVE-1的表达情况用微淋巴管密度(MLVD)表示。结果 FoxC2在皮肤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组、中低分化组的高表达率[88.88%(8/9)、88.88%(16/18)]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高分化组[42.85%(15/35)、26.92%(7/26)](均P<0.05)。LYVE-1在皮肤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组、中低分化组的表达(13.31±6.23、14.28±4.42)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高分化组(8.67±4.33、6.39±2.09)(均P<0.05)。FoxC2、LYVE-1的表达情况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长径无关(均P>0.05)。FoxC2与LYVE-1的表达呈正相关(r=0.55,P<0.01)结论 FoxC2及LYVE-1参与调控皮肤鳞状细胞癌生长及淋巴结转...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舌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 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手术切除的40例舌鳞状细胞癌标本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40例正常舌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COX-2、VEGF、MMP-9和Bcl-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舌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4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COX-2、VEGF、MMP-9和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1).COX-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P<0.05);VEGF、MMP-9与Bcl-2在有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Ⅲ+Ⅳ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Ⅰ+Ⅱ期的组织(P<0.05).COX-2、VEGF、MMP-9、Bcl-2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 <0.05,P<0.01).结论 COX-2、VEGF、MMP-9和Bcl-2蛋白参与舌鳞状细胞癌的生长、转移与侵袭,且四者间可能存在相互协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段食管鳞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在进行食管次全切除联合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后生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93年1月至2007年3月我院进行单纯根治性食管切除联合三野淋巴结清扫手术的胸段食管鳞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共计590例,分析术后生存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590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29.6%,其中N1、N2与N3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1.2%、23.1%和8.9%(χ2=61.557,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和N分期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全组术后总复发转移率36.6%,血道(62.0%)、中上纵隔淋巴结(44.9%)、颈部淋巴结(35.2%)转移最为常见。结论胸段食管鳞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三野根治术后生存与肿瘤部位、N分期密切相关。颈部、中上纵隔与血道在术后复发转移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讨论MT-3基因在食管胸中段鳞癌中的表达、术后病理及患者预后指标中的关系.方法 对2009至2011年手术切除的96例食管胸中段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T-3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使用χ2检验判断相关性、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判断生存差异性,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行多因素分析判断独立预后因素.结果 96例标本中,伴有MT-3基因阳性表达41例,占总例数的41.28%.食管胸中段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3的阴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P=0.029)、T分期(P=0.001)和淋巴结转移个数(P=0.005)相关.97例病例中3年生存率为45.9%,其中MT-3基因表达阴性患者为20.1%,MT-3基因表达阳性患者为52.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以及MT-3基因阴性表达是食管胸中段癌术后的预后危险因素.结论 在食管胸中段癌中MT-3基因的表达降低,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个数相关.MT-3基因表达阳性较阴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明显提高.MT-3基因可能作为评估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预后的分子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19.
Occult metastasis of the cervical lymph nodes was examined as a prognostic factor for T1 and T2 tongue carcinoma. The T classification and thickness of tongue carcinoma as well as histological malignancy were assessed respectively as clinical and histopathological factors related to metastasis. Sixty-eight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partial glossec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T1 or T2 tongue carcinoma were studied. Occult metastasis of the cervical lymph nodes occurred in 15 out of 68 patients (22.1%). It occurred in 18.4% of T1 patients and 26.7% of T2 patients. Although the incidence of metastasis was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larger tumor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not observed. Examination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tongue tumors revealed a mean value of 3.5 mm in patients without metastasis versus 5.5 mm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sis, which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amination of histological malignancy showe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attern of invas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occult metastasis to the cervical lymph node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otal score of the group without occult metastasis (12.8 points) and that of the group with metastasis (14.4 points). Improvement of the prognosis might be possible through elective neck dissection if occult metastasis to the cervical lymph nodes could be predicted.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WWOX、p53及Bcl-xl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高分化鳞癌、28例中分化鳞癌、14例低分化鳞癌及5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WWOX、p53及Bcl-xl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WW0X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WWOX的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肿瘤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P〈0.05),在低分化鳞癌中的表达低于高、中分化鳞癌。p53(突变型)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二者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肿瘤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P〈0.05),以上两种基因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Bcl-xl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其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WWOX基因与p53基因及Bcl-xl基因的表达均呈负相关。结论 WWOX在食管鳞癌组织呈低表达,p53(突变型)及Bcl-xl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呈高表达。三基因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