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究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与对血清铁蛋白、叶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4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7,常规治疗)与观察组(n=57,大剂量EPO治疗),观察两组贫血指标、铁代谢指标与叶酸水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贫血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与叶酸水平显著升高(P <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 <0.05);两组铁代谢指标[血清铁(SI)、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血清铁蛋白(SF)]水平显著升高(P <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 <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剂量EPO可有效纠正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状态,有利于血液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增强硫酸亚铁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 000年1月-2 0 02年5月收集的60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40),观察组给予中药联合口服硫酸亚铁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亚铁,共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肾功能(血清肌苷Scr和尿素氮BUN)以及血清铁蛋白.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较明显好转(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RBC、Hb、HCT、肾功能和血清铁蛋白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药方剂能显著增强硫酸亚铁治疗肾贫血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左旋卡尼汀纠正贫血的效果及贫血纠正对逆转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 MHD伴贫血[血红蛋白(Hb)<90 g/L]患者40例,每周血透后予EPO(A组)或EPO 左旋卡尼汀(B组)治疗,为期24周,监测血压、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红细胞压积(Hct)、网织红细胞(RCT)、血清白蛋白和肉碱浓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LVH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Hb均明显升高(P<0.05),且B组比A组更明显(P<0.05);白蛋白、肉碱浓度A组略有升高(P>0.05),B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高于A组(P<0.05或P<0.01).结论 EPO 左旋卡尼汀治疗能明显提高MHD患者Hb水平,同时可部分逆转LVH.  相似文献   

4.
探讨慢性心衰患者不同心功能阶段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的变化及EPO与心功能、EPO与BNP、hs-CRP、TNF-α之间的关系,从而寻找慢性心衰早期诊断的新生物标志物。选取2013年4—10月入住我院心内科及干疗科的临床诊断为慢性心衰的患者74例为观察组,以同期住院的30例无心血管病的人群为对照组,测定相关指标。观察组EPO水平明显升高 (P<0.01);观察组EPO水平随心功能分级(NYHA)增加而显著升高,各心功能分级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组EPO与BNP、hs-CRP、TNF-α呈正相关关系,与LEVF呈负相关关系;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组BNP与TNF-α呈正相关,与hs-CRP呈正相关。血清EPO水平在慢性心衰患者中明显升高,且随心衰的加重而明显增加;慢性心衰患者EPO随BNP、TNF-α、hs-CRP水平升高以及LVEF的降低而升高;血清EPO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心衰病情评估的一个指标,检测慢性心衰患者EPO水平对心衰患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心肌酶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0例冠心病患者按对照研究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调节血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均持续治疗14 d.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心肌酶谱、SOD、MDA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LDH、CK、CK-M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LDH、CK、CK-MB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LDH、CK、CK-MB水平明显降低(均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OD、MD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清SOD较治疗前略有升高(P>0.05),MDA水平较治疗前略有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SOD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MD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黄芪多糖注射液可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MDA水平,升高SOD水平,从而调节机体氧化与抗氧化平衡,并明显改善患者心肌酶谱,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观察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治疗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情况;进一步了解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人体的影响。方法 选择32例诊断为中重度OSAHS患者在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治疗1月及治疗3月后行多导睡眠监测、血清EPO及血流变检测,分析治疗前后不同时间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患者血清EPO及血流变水平变化,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结果 ①治疗3月后OSAHS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积聚指数、RBC、Hgb、HCT、MCH、MCV、血清EPO、LSaO2比治疗前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上述所有指标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1月后OSAHS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积聚指数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患者RBC、Hgb、HCT、MCH、MCV、LSaO2及血清EPO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3月及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③相关性分析显示OSAH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PO水平与Hgb浓度、RBC均呈正相关(均P<0. 01) 。治疗前后AHI与血清EPO水平呈正相关(均P<0. 01) ,夜间LSaO2与血清EPO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OSAHS患者缺氧可诱发促红细胞生成素升高,血液粘度增加,通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缺氧程度,使促红细胞生成素降低,降低血液粘度,所以早期检测并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以缓解气道阻塞对于防治OSAHS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贫血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其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将76例CRF贫血患者分为RDW≥13.0%组(n=43)和RDW<13.0%组(n=33),用免疫学方法和生物检测技术测定CRF患者EPO、血色素、白蛋白、血清铁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DW≥13.0%组肾性贫血患者的EPO水平较RDW<13.0%组相对低[O/P比值:(0.351±0.12)vs.(0.167±0.57),P<0.01],并且RDW与血清Alb、Fe水平呈负相关(r=-0.42,-0.37).结论 RDW可以作为监测CRF贫血患者EPO水平的预测指标,高水平的RDW提示CRF患者EPO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在成人Still's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诊断试验的研究方法.研究样本为60例"发热"患者,将患者分为成人Still's病组、感染性发热组和其它发热性结缔组织病组.检测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 成人Still's病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与其它发热性结缔组织病和感染性发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二者血清铁蛋白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检测血清铁蛋白,对诊断成人Still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鸡血藤总黄酮对血虚小鼠IL-3、EPO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鸡血藤总黄酮(STF)对化学因素所致的血虚小鼠血清IL-3、EPO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盐酸苯肼(APH)、环磷酰胺(CTX)复合造模,建立血虚模型小鼠,检测外周血及血清IL-3、EPO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模型小鼠的外周血、IL-3降低,而血清EPO升高(P<0.01),鸡血藤总黄酮各剂量组的外周血、IL-3水平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EPO水平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鸡血藤总黄酮可以通过促进机体分泌IL-3促进红系造血,与EPO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择血液透析伴肾性贫血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EPO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蔗糖铁联合EPO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及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8%高于对照组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Hb、RBC、HCT、SF及TSA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时,首选蔗糖铁联合EPO治疗,可有效为善贫血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血清尿酸和铁蛋白水平与脑出血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归为试验组,分别于入院当天,入院第3、7、14天检测试验组所有患者的血清尿酸和血清铁蛋白水平;选取60例健康居民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尿酸和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 脑出血患者预后较好组血糖、白细胞、NIHSS1、NIHSS2、年龄、24 h出血量及舒张压与预后较差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RS评分发对试验组在发病90 d后的情况进行评价, 34例患者MRS评分≤2分,属于预后较好;有26例MRS评分>2分,属于预后较差;预后较差患者中有2例患者死亡.试验组入院当天、入院第3、7、14天的尿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较好组和预后较差组的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预后不同的2亚组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趋势一致,从入院当天至入院第7天均呈上升趋势,在入院第14天时有所下降,但整体水平仍相对较高;预后不同的2组血清铁蛋白水平在各时间点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入院第3、7、14天的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血清铁蛋白及NIHSS1是影响脑出血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发现两个独立危险因素间存在相关性,患者入院第3天的血清铁蛋白水平与NIHSS1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铁蛋白水平是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去铁酮(DFP)与去铁胺(DFO)对早期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血清铁蛋白(SF)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早期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随机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输血治疗和去铁治疗,病例组给予去铁酮进行去铁治疗,对照组给予去铁胺进行去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脑纳肽(BNP)水平及心输出量(CO)。结果治疗1年后,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铁蛋白水平分别为(714.4±251.4)、(797.4±218.3)μg/L,均低于治疗前的(1341.3±253.6)、(1387.3±227.7)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1年后血清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脑纳肽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两组脑纳肽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输出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两组心输出量均略高于本组治疗前,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铁酮和去铁胺在地中海贫血的早期治疗中疗效相当,均具有去铁和维持心功能的作用,因此需要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药物,如经济困难的儿童可以选择相对价格低廉的药物,经济条件好的儿童可以选择使用方便舒适的药物,但是两种药物均不能完全根治地中海贫血,需要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在尿毒症血透患者体内的代谢。方法尿毒症贫血血透患者2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多糖铁复合物和高通量血透,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右旋糖酐铁和低通量血透。两组均于治疗16周后观察相关贫血和生化指标及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变化。结果观察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升高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7d内各项血清指标浓度稳定,注射16周后各项指标无进一步改变。结论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多糖铁复合物和高通量透析能更有效的改善尿毒症血透患者的缺铁和贫血,且大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长间隔治疗可使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维持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相关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以及感戴倾向的效果。方法选取115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治疗。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样本,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研究对象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21的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研究对象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观察组不同时间段与对照组血清miR21以及炎性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感戴倾向。分析观察组不同时间段血清miR21与炎性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水平的相关性、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TNF-α水平进一步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时,观察组血清miR2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血清miR21水平均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诊时血清miR21与IL-6呈正相关(r=0.668, P<0.05), miR21与TNF-α呈正相关(r=0.876, P<0.05), miR21与IL-8无明显相关性(r=0.005, 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血清miR21与IL-6和TNF-α均呈正相关(r=0.576、0.528, P<0.05), miR21与IL-8无明显相关性(r=0.003, P>0.05)。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感戴深度、感戴密度、感戴频度、感戴广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感戴深度、感戴密度、感戴频度、感戴广度评分与对照组基本持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能够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情况,降低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疾病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观察组)、31例其它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及28例健康人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含量.结果:血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冠心病(CHD)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的CHD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42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8例。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上述对象血清hs-CRP、HCY和IL-10水平。结果 CHD患者血清hs-CRP和HCY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L-10水平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和SAP患者血清hs-CRP和HCY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ACS患者血清IL-10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SAP患者血清IL-10水平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患者血清hs-CRP和HCY水平较SAP患者显著增高,而IL-10水平则较SAP患者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血清hs-CRP、HCY和IL-10水平与CH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评估CHD病情,尤其对急性冠脉事件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的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黄芪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ALT和总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与总胆红素水平变化、HBe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LT、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LT、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BeAg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BV DNA转阴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黄芪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ALT和总胆红素水平,提高HBeAg转阴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媛 《药品评价》2021,(5):312-314
目的:探讨归脾丸联合复方硫酸亚铁颗粒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IDA)临床疗效,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IDA患儿,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口服复方硫酸亚铁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归脾丸联合复方硫酸亚铁颗粒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铁代谢指标[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及总铁结合力(TIBC)]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I、S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TIB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丸联合复方硫酸亚铁颗粒治疗小儿IDA可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改善铁代谢指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阿立哌唑和氨磺必利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59例首次发作的绝经前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30例)和氨磺必利组(29例)。阿立哌唑组采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氨磺必利组采用氨磺必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的血清泌乳素(PRL)、孕酮(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月经周期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泌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12周,阿立哌唑组血清泌乳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氨磺必利组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12周,阿立哌唑组血清泌乳素水平(10.545±5.675)、(9.358±7.807)、(6.366±3.587)ng/ml低于氨磺必利组的(153.405±56.225)、(170.204±65.227)、(226.702±80.43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第4、8、12周,两组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卵泡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周,氨磺必利组卵泡刺激素水平低于治疗前及阿立哌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黄体生成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周,氨磺必利组黄体生成素水平低于治疗前及阿立哌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月经周期规律患者比例高于氨磺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水平及月经影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