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朱晓红  刘斌  余永强 《安徽医药》2017,38(6):766-768
目的 探讨乏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瘤(RAML)与透明细胞癌(ccRCC)的MSCT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1例乏脂肪RAML患者和15例ccRCC患者,分别作为病例组与对照组,统计分析MS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图像的影像学特点及各期CT值。结果 病例组患者病灶平扫的CT值为(51.61+13.42)HU、对照组为(38.29+6.46)HU,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扫描病例组病灶在皮质期与对侧正常肾皮质CT值比值为(0.67+0.13)、对照组为(0.98+0.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在单/多发、有无囊变影像征象上存在差异。结论 联合肾脏病灶的影像特征及平扫及增强扫描皮质期的强化特点有利于临床更好的鉴别肾脏肿瘤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孙宇  尹群  孙祝  赵玉魁 《安徽医药》2018,39(8):918-922
目的 比较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静态调强放疗(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1例LA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IMRT组(33例)和3D-CRT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放射性损伤发生率、靶区剂量和放疗剂量-体积相关参数。结果 IMRT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3D-CRT组比较(91.89%vs 8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MRT组的Ⅲ-Ⅳ级放射性食管炎和Ⅲ-Ⅳ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于3D-CRT组(6.06%vs 25.00%;3.03%vs 2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靶区平均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IMRT在靶区的不均匀指数和靶区的适形指数均优于3D-C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IMRT组患肺的V5、V20和V30数值均高于3D-C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IMRT治疗LANSCLC,可获得与3D-CRT相似的临床疗效,IMRT靶区剂量分布优于3D-CRT,放射性损伤发生情况较少,安全性较高,但低剂量区照射体积增大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3.
吴陈新  徐萍  强铭  魏方  蔡树华 《安徽医药》2016,37(10):1217-1221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肿瘤中心就诊的72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患者。观察组在接受3D-CRT后3个月内给予CIK细胞治疗2次。治疗后3个月,依据肝脏CT、甲胎蛋白(AFP)、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3D-CRT联合CIK细胞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3个月后,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0.6%,高于对照组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肿瘤直径和AFP指标监测数据显示,观察组[(4.17±1.65)cm和(348.5±127.2)ng/mL]明显优于对照组[(5.32±1.63)cm和(464.9±134.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T细胞、CD4+CD8+T抑制/细胞毒性细胞及CD16+CD56+NK细胞均不同程度增加(P<0.05)。结论 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三维适形放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可以提高疾病的控制率、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可行性,可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猛  陈亚明 《安徽医药》2018,39(8):990-992
目的 探究肾透明细胞癌CT强化特征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病理核分级将其分为高分化组(Ⅰ级+Ⅱ级)23例,低分化组(Ⅲ级+Ⅳ级)12例,分析和比较瘤体CT值或对应的差值与病理核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CT平扫及瘤体CT扫描增强后,高分化组瘤体皮质期高强化区、皮质期低强化区、髓质期高强化区及髓质期低强化区CT值均大于低分化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肾皮质的皮质期、髓质期强化CT值与其病灶高低强化区之间的差值比较,高分化组CT值低于低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平扫CT值、高强化区髓质期CT值及低强化区皮质期CT值,与Fuhrman核分级呈负相关(r=-0.422,-0.381,-0.326,P=0.033,0.044,0.048),皮质期肾皮质强化CT值与皮质期病灶高强化区的差值、髓质期肾皮质强化CT值与髓质期病灶高强化区的差值、髓质期肾皮质强化CT值与髓质期病灶低强化区的差值与Fuhrman核分级呈正相关(r=0.434,0.325,0.379,P=0.013,0.045,0.038)。结论 肾透明细胞癌低强化区各CT强化特征值与肾透明细胞癌Fuhrman核分级有密切关联,可供术前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刚  卢宗尚 《安徽医药》2018,39(8):981-984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次数不同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CT分级的影响,为临床多次TACE的治疗价值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行TACE治疗的10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最终TACE术治疗次数不同分为6个组,其中治疗3次组6例、治疗4次组24例、治疗5次组32例、治疗6次组19例、治疗7次组16例及治疗8次及以上组5例。各组末次TACE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6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CT分级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TACE治疗次数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分级的关系。结果 6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肝硬化CT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治疗次数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等级、肝硬化CT分级呈正相关(r=0.247,P=0.013;r=0.226,P=0.032)。结论 随着TACE术次数增加,肝癌患者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硬化CT分级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6.
仝莉  巢惠民  王劲武 《安徽医药》2018,39(5):564-567
目的 比较不同病理危险度分级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特点,评价CT在预测GIST病理危险度分级方面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合肥第一人民医院35例病理资料完整的GIST患者资料,按病理诊断危险度分级分为3组:低危险度9例,中危险度12例,高危险度14例。比较3组患者肿瘤的发生部位、大小、形态、生长方式,有无囊变坏死、脂肪间隙情况、侵犯转移情况、动态增强扫描特点、有无肿瘤血管等CT影像学征象。结果 3组GIST患者在肿瘤发生部位、大小、形态、有无囊变、周围脂肪间隙、侵犯转移情况、动脉期强化程度、肿瘤血管等CT征象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肿瘤生长方式上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结论 术前分析GIST患者的CT影像学征象,可以预测肿瘤的病理危险度级别,给临床手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王玲  张曼  邵璇璇 《安徽医药》2018,39(4):437-44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与患者癌及癌旁组织内HBV DNA、cccDNA水平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2015年解放军第105医院96例接受肝癌切除术HBV相关HCC患者血清及其癌和癌旁组织,用荧光探针法检测HBV DNA和cccDNA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eAg水平,比较不同感染阶段HCC患者血清及组织HBV DNA水平及cccDNA的差异,分析HBeAg与肝细胞HBV DNA及cccDNA的关系,并使用血清学指标构建HBV DNA及cccDNA回归模型。结果 HBeAg(+)/HBeAb(-)组血清HBV DNA、癌旁组织HBV DNA及cccDNA水平高于HBeAg(-)/HBe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HBeAg与癌旁组织HBV DNA(r=0.476,P<0.05)和cccDNA(r=0.549,P<0.05)存在相关性。不同TNM分期HCC患者HBeAg与癌旁组织内HBV DNA及cccDNA均相关(P<0.05)。使用血清学指标构建的回归模型预测癌旁组织HBV DNA及cccDNA的变化R2值分别为0.549及0.542(P<0.05)。结论 肝癌患者血清HBeAg与癌旁组织中HBV DNA及cccDNA存在相关性,且不受分期影响,血清学指标回归模型可用于肝癌患者组织HBV DNA及cccDNA的辅助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种CT征象对胃癌浆膜外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进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的173例患者的术前CT检查资料。根据手术病理结果有无浆膜外侵犯分为浆膜外侵犯阳性组96例(阳性组)和浆膜外侵犯阴性组77例(阴性组),对比分析亮线征、浆膜面毛糙、索条、膨隆、结节、脂肪浑浊及血管异常等CT征象在两组患者中的差异。结果 阳性组中亮线征、浆膜面毛糙、索条、膨隆、结节、脂肪浑浊及血管异常等CT征象的出现率分别为35.42%、96.88%、86.46%、64.58%、40.63%、68.75%、26.04%,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胃癌浆膜外侵犯的CT征象中,亮线征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97.40%、94.44%,浆膜面毛糙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96.88%、93.88%,浆膜面索条的符合率、比值比和ROC曲线下面积最高,分别为83.24%、12.767、0.828(P<0.001)。多种CT征象联合诊断胃癌浆膜外侵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7(P<0.01)。结论 亮线征、浆膜面毛糙、索条、膨隆、结节、脂肪浑浊及血管异常等CT征象对胃癌浆膜外侵犯有诊断价值。浆膜面索条的诊断性能较好,多种CT征象联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高军  马胜银  郝丽 《安徽医药》2018,39(9):1096-1099
目的 研究远红外线联合喜疗妥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118例H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6例)、喜疗妥组(30例)、远红外线组(30例)和喜疗妥联合远红外线组(32例),对患者内瘘血流量、内瘘穿刺疼痛和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喜疗妥组、远红外线组、喜辽妥联合远红外线组透析后内瘘血流量呈上升趋势,透析后3个月喜疗妥组、远红外线组、喜辽妥联合远红外线组内瘘血流量上升趋势,组内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喜疗妥组、远红外线组内瘘血流量在透析后3个月、透析后6个月高于对照组,喜辽妥联合远红外线组在透析后1个月、透析后3个月、透析后6个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内瘘穿刺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内瘘并发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疗妥联合远红外线组患者发生感染、皮肤瘀斑、血肿以及局部出血比例低于对照组,但与喜疗妥组、远红外线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红外线联合喜疗妥治疗可有效改善AVF的功能,减轻穿刺部位疼痛感,疗效优于远红外线或喜疗妥治疗。  相似文献   

10.
王彦飞  王倩  常亮  赵英莉 《安徽医药》2016,37(9):1121-1123
目的 分析CT冠状动脉造影不同对比剂用量对冠状动脉及冠状静脉窦强化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榆林市北方医院诊断为冠心病的低心率患者150例,根据体质量分为3组,体质量<75 kg为A组(50例),体质量≥75 kg,依照随机信封法将患者分为B组(50例)和C组(50例)。A组以0.7 mL/kg注射对比剂,B组以0.7 mL/kg注射对比剂,C组以0.8 mL/kg注射对比剂。观察并比较延迟时间、冠状动脉血管强化程度、图像质量,检测患者造影前后肌酐(Cre)、血清胱抑素C(CysC)及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变化。结果 3组患者的对比剂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延迟时间、扫描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左回旋支近段、右冠状动脉近段、左前降支近段、左前降支远段、冠状动脉左主干、冠状静脉窦的CT值显著高于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冠状动脉血管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前3组患者的Cre、CysC、G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检查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体质量调整CT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剂的用量是可行的,有利于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应用腹腔镜技术与传统开腹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 选择铜陵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27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92例行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为腔镜组,181例行开腹胃癌D2根治术为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康复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率及手术效果指标(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远近切缘距离)。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全胃切除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端胃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肿瘤远近切缘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技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短期疗效与手术风险无明显差异,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与A1298C基因多态性在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CRC)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诊治CR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经病理诊断确诊的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50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MTHFR C677T与A1298C基因多态性检测,观察不同基因型之间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差异。结果 MTHFR C677T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6%、40%、14%,TT基因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有效率高于CC与CT基因型,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FR A1298C的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0%、34%、6%,CC基因型腹泻发生率高于AA与AC基因型,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HFR A1298 C中各基因型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THFR C677T与MTHFR A1298C基因多态性在卡培他滨治疗CRC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但MTHFR A1298C与药物治疗有效率无关。  相似文献   

13.
田珺  权循凤  王秀梅 《安徽医药》2016,37(7):798-801
目的 探讨晚期肺腺癌患者癌组织中miR-192的表达水平与PC方案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qRT-PCR法检测2015年1月至2015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及化疗科收治的44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癌组织中miR-192的表达水平,同时选取相匹配的癌旁组织标本15例作为对照。所有患者接受PC方案化疗,并评价其近期疗效。分析肺腺癌患者癌组织中miR-192的表达水平及癌旁组织中miR-192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PC方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癌组织中miR-192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Z=-2.641,P=0.039),癌组织中miR-192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ECOG评分、癌组织分化和肝转移无相关性。44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无完全缓解病例、14例部分缓解、20例稳定、10例进展,客观缓解率为31.8%,疾病控制率为77.3%,miR-192的表达水平与化疗疗效呈负相关(rs=-0.125,P=0.027)。结论 miR-192水平可以预测晚期肺腺癌患者一线PC方案化疗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程阳  田君  姚学权  周亮  刘学敏  顾瑞香 《安徽医药》2020,41(9):1022-1025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TEC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12例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将接受新辅助化疗的53例患者作为治疗组,未接受新辅助化疗的5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乳率及术后复发转移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1.15%,对照组为3.39%,治疗组患者手术保乳率为31.19%,对照组为11.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5例患者出现病情进展,两组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不良反应、手术相关并发症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治疗组患者肿瘤局部复发率(22.64%)高于对照组(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远处转移率(3.77%vs 5.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可缩小肿瘤,增加乳腺癌患者保乳率,但增加术后局部复发率,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思考及验证。  相似文献   

15.
胡婷婷  刘莉华  马胜银  高军  宫峰 《安徽医药》2020,41(9):1009-1012
目的 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彩超引导下的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肾内科收治的动静脉内瘘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共7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DSA组43例,彩超组35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1天狭窄处内径、血液透析血流量、肱动脉血流量的变化,观察术后1、3、6、9个月时患者内瘘初级通畅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狭窄处内径、血液透析血流量、肱动脉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天与术前狭窄处内径、血液透析血流量及肱动脉血流量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26、1.594、0.527,P>0.05)。两组术后第1、3、6、9个月的初级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和彩超引导下的PTA对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治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对患者鳞状上皮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惠州市惠东县妇幼保健院实施化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20例,研究对象收集时间2013年1月—2015年7月,根据化疗方案分为A组(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60例、B组(丝裂霉素+顺铂+5-FU治疗)60例,两组患者均经行3~5个疗程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化疗前、化疗结束后2周患者血清CYFRA21-1、SCCAg的水平,并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缓解率为84.21%,B组为67.86%,A组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49%与B组患者的92.86%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A组和B组患者的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P<0.05);且A组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低于B组(P<0.05)。术后1、2、3年生存率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29.0个月显著的长于B组患者的22.0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优于丝裂霉素+顺铂+5-FU,但是对患者远期生存率的提高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TFAP2E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与食管癌患者诊断及基于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搜集101例病理学明确诊断的食管癌组织及50例癌旁正常组织,通过荧光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组织甲基化率。对其中75例晚期(IV期)患者接受基于氟尿嘧啶药物为基础化疗的疗效进行评价,并分析TFAP2E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和临床病理资料及化疗疗效间的关系。结果 肿瘤组织中TFAP2E甲基化的发生率高于正常组织(P<0.05)。TFAP2E甲基化率和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TFAP2E甲基化状态和化疗疗效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低甲基化TFAP2E患者化疗效果明显优于高甲基化患者(OR=2.89,95% CI:1.57~5.37;P<0.05)。结论 TFAP2E基因CpG岛甲基化和接受基于氟尿嘧啶化疗食管癌患者疗效相关,可能成为预测化疗效果的有效生物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