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产儿发生贫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在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病房住院的306例早产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发生贫血,将306例早产儿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的对照组两组。以其母亲先兆子痫、母亲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史、母亲围产期感染史、羊水异常、胎膜异常、脐带异常、胎盘异常、胎儿宫内窘迫、分娩方式、胎龄、出生体重、性别、是否双胎、新生儿窒息、RDS、机械通气、新生儿感染、住院期间抽血量、住院天数等19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个危险因素与早产儿发生贫血的相关性。结果 306例早产儿中121例发生早产儿贫血,发生率为39.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先兆子痫、胎儿宫内窘迫、胎龄、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机械通气、住院期间抽血量、住院天数等与早产儿贫血结果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先兆子痫、胎儿宫内窘迫、机械通气、住院期间抽血量、住院天数是早产儿发生贫血的危险因素,胎龄、出生体重是早产儿发生贫血的保护因素。结论胎龄越大、出生体重越高,早产儿贫血发生率越低;存在母亲先兆子痫、胎儿宫内窘迫、机械通气、住院期间采血量越多、住院时间越长,早产儿贫血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万爱英  何方 《临床肺科杂志》2013,(12):2292-2294
目的 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高危因素.方法 分析18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病例资料,比较BPD组(n=45例)和非BPD组(n=137例),分析BPD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VLBWI在胎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持续呼气末气道正压通气(CPAP)给氧时间、总吸氧治疗时间、吸氧浓度〉40%时间、动脉导管未闭、院内感染及宫内感染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宫内感染、吸氧浓度〉40%时间、总吸氧治疗时间及动脉导管未闭均为BP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针对BPD的高危因素采取各项有效防治措施,可明显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BPD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内科》2017,(1)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且行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治疗的116例新生儿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71例),对两组患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气管内吸引次数、1 min Apgar评分、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时间、插管次数、1 min Apgar评分为新生儿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在救治患儿的过程中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VAP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NICU收治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273例及同期收治的300例非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NICU医院感染的单因素及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结果提示出生体重、分娩方式、胎龄、Apgar评分、羊水浑浊、侵入式治疗、PICC计划拔管、穿刺时间、新生儿窒息、机械通气、静脉营养及穿刺次数是导致NICU新生患儿感染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分娩方式、羊水浑浊、侵入性治疗、肠外营养、胎龄及低体重是导致NICU患儿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分娩方式、羊水浑浊、侵入性治疗、肠外营养、胎龄及低体重是导致NICU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相关独立因素监控,降低NICU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影响因素和发病情况,寻求预防新生儿VAP发生的措施。方法对133例使用呼吸机治疗48 h以上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58例VAP患儿为研究组,75例未患VAP患儿为对照组。分析新生儿VAP的发病率及与出生体重、胎龄、插管次数、机械辅助通气时间的关系,引起VAP的病原菌。结果在使用呼吸机治疗48 h以上的新生儿中VAP发病率为43.6%;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病原菌;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插管次数越多及机械辅助通气时间越长的患儿,VAP发病率越高。结论减少机械辅助通气时间,避免多次插管,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对原发病进行积极处理,可以降低新生儿VAP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89例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后的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自2003年6月至2017年6月间行动脉导管结扎手术的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的围术期相关的临床资料,并选择18项临床资料进行预后相关的单因素、多因素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89例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中,男50例,女39例,出生体质量(1 410±460)g,手术时年龄(33.3±19.3)d,手术时体质量(1 770±517)g。术后死亡7例,病死率为7.8%。虽然单因素分析显示出生体质量、手术日龄、术前合并肺炎、术前机械通气等危险因素与死亡无明显相关,但对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手术日体质量、术前机械通气和急诊手术与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相关;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手术日体质量、术前机械通气与住院时间明显相关。进一步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相对其他危险因素,患儿的手术日体质量与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都明显相关。结论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是相对安全的,手术日体质量与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立极低出生体重儿红细胞输注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探讨独立危险因素数量与红细胞输注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出生体重≤1500 g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红细胞输注,将患儿分为输血组和非输血组。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检查结果、临床并发症和住院期间的治疗措施,以确定红细胞输注的危险因素,并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输血危险因素数量与红细胞输注发生率的关系。结果:7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44例接受红细胞输注,输注率为62.9%,输血组与非输血组比较,患儿的出生体重、住院身长、住院天数、妊娠天数、妊娠并发症总数以及5 min Apgar评分<7分、机械通气、肺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脓毒血症、颅内出血、住院天数>40 d的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机械通气、5 min Apgar评分<7分和妊娠并发症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红细胞输注的独立临床预测因素,极低出生体重儿输血危险因素数量与红细胞输注发生率的关系呈正相关。结论:新生儿成熟度和临床严重程度相关的临床特征与极低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病原学分析。方法回顾分析95例接受机械通气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VAP的感染率为36.84%(35/95)。不同胎龄、出生体重和通气持续时间与VAP发生有关( P<0.05或0.01)。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75.6%),其中前三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26.8%),大肠埃希菌(22.0%)和鲍氏不动杆菌(12.2%),多为耐药菌。结论 VAP发生率高,应减少和监控危险因素,依据病原学及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8年5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发生VAP的患儿56例(VAP组)、同期治疗未发生VAP的患儿11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新生儿的各项生理指标、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探讨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VAP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分娩孕周、分娩方式、窒息缺氧情况、遗传缺陷情况、使用丙种球蛋白的情况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内吸引次数、合并败血症、血清白蛋白水平、基础疾病类型、发生胃内容物反流的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时间增加、气管内吸引次数增多、合并败血症、发生胃内容物反流是机械通气新生儿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增高是机械通气新生儿发生VAP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发生VAP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及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CCU收治的579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感染发生情况,将病人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将年龄、性别、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机械通气、入院心功能(Killip分级)、留置导尿管、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梗死部位和吸烟史等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可能导致感染发生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CCU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579例CCU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现院内感染51例,感染发生率为8.8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共26例,占50.98%;51例感染病人送检标本55份,共检出41株病原菌,检出率为74.55%;检出病原菌最多的是肺炎克雷伯菌,占29.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人年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糖尿病史和吸烟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和吸烟史与院内感染的发生有紧密联系,是其危险因素。结论 CCU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留置导尿管、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和吸烟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