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Capgras综合征在临床上较为少见 ,我院 1997年 2月~2 0 0 1年 6月收治住院患者中共有 12例 ,对此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2例均符合CCMD 2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其中男 4例 ,女 8例。年龄 2 3~ 6 0岁 ,平均 39 7岁。已婚 9例 ,未婚 2例 ,离异 1例。文化程度 :大专 2例 ,高中 7例 ,初中 2例 ,小学 1例。病程 :2月~ 35年 ,平均 13 9年。住院次数 :5次 1例 ,4次 1例 ,2次 3例 ,1次 7例。家族史有 6例阳性。脑电地形图检查广泛轻度、中度异常各 1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对资料进行分析。2 结…  相似文献   

2.
Capgras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症状。最早由法国精神科医生Capgras做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加以描述,后来称之为Capgras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患者认为与其关系密切的人或熟悉的人等,被另一个与其极为相似的人所取代。二者在各方面都很相象,但已不是原来的那个人。对此患者坚信不移。 文献报道此综合征以女性多见。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情感障碍等。此综合征临床上不多见,现将所见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apgra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对11例Capgra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进行分析,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Capgras综合征可以出现在多种精神疾病的不同时期,替身对象大多数为亲属,其治疗没有特殊性,预后与基础疾病有关。结论:Capgras综合征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妄想症状,对治疗和预后没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4.
5.
Capgras综合征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apgras综合征 ,又称冒充者综合征或替身综合征。现报告 1例如下。患者男性 ,2 2岁 ,初中文化 ,未婚 ,因疑被害 ,冲动伤人等 ,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患者自幼娇生惯养 ,固执依赖性强 ,1998年 5月无明显诱因起病 ,表现孤僻不合群 ,易激惹 ,后出现自语 ,傻笑 ,在家中有不安全感 ,认为自己才能非凡 ,可以做国家领导人。经氯丙嗪治愈。 2 0 0 0年10月因停药复发。怀疑有人议论 ,拒绝吃家中的饭 ,认为自己的母亲与别人鬼混 ,终日担心母亲会离开家 ,抛弃他 ,某日看见有人 (实为其母 )走进他的房间 ,并在不停地翻东西 ,称此人与母亲相貌相…  相似文献   

6.
Capgras综合征     
Capgras综合征,又名"替身错觉".其特点是对一个熟悉的人的身份,予以妄想性否定.患者认为一个同他关系密切的人已被"替身"取代.虽然他并不怀疑被误认为替身的人同熟悉的人极端相似,然而他还是认为他们实际上是不同的.由于Capgras综合征罕见,且临床表现令人印象深刻,许多作者对这类病历的描述表现了科学的好奇心,但很少系统地研究这个内容丰富多采的综合征.本文对11例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认为神经生理学或其他器质性因素可能在发病机理方  相似文献   

7.
Capgras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893年 Magnan 就报导了有关亲人被替代的妄想。10年后 Janet 又报导了类似病例,当时未被人们注意。1923年法国学者Capgras 及基同干描述了一例慢性偏执性精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36例符合DSM-Ⅲ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s disorder)标准的患儿进行了分析,发现有19.4%的患儿分娩时异常;母亲孕期有躯体疾患和重大生活事件者分别占16.7%和13.9%;有33%的患儿发病前有心理社会紧张紧张刺激;有46.7%的患儿EEG有异常。提示本症可能与遗传、先天性脑器质性损害及后天心一社会紧张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关。  相似文献   

9.
抽动_秽语综合征临床及预后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272151)刘立芬陈洪王健苏中华抽动_秽语综合征是儿童较常见慢性神经精神障碍之一,Itard于1825年首先报告。本症是以多发性运动性抽动伴有不自主发声为主要特征[1]。虽然本症少见,但它对儿童的...  相似文献   

10.
Capgras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鉴定人男,34岁,已婚,初中文化,农民。1997年6月28日晚6时突然手持铁钯,将同村一老年妇女击倒在稻田里,赤脚医生上前劝阻亦被其用铁钯打倒,随后,被鉴定人高举铁钯冲向呼救的2名妇女,并将其中1人砸倒,造成3人当场死亡,1人精神失常。我院受司法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中学生精神病风险综合征(PRS)的临床转归和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小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利用精神病前驱期问卷16条目(PQ-16)在中山市中学生中进行精神病筛查,对59例符合PRS诊断标准的阳性者使用精神病风险综合征定式访谈(SIPS)评估基线和1年后的临床精神病理学特征,并分析PRS 1年的自然转归特征和临床精神病理特点。结果:45例完成1年后随访(76.3%),脱落14例。其中,11例转化为精神障碍,纳入转化组,转化率为24.4%;18例(40.0%)维持PRS诊断,纳入维持组;16例(35.6%)缓解,纳入缓解组。转化组比维持组和缓解组求助于精神心理机构更多、学校适应性更差、学习成绩更低和同伴关系更不良(P均0.05)。转化组精神病风险症状量表(SOPS)各因子分与总分均高于维持组和缓解组,功能整体评定量表(GAF)总分低于维持组和缓解组(P均0.05)。结论:中学生PRS 1年后转化为精神障碍风险较高,精神障碍转化者的社会功能损害和风险症状均较严重,需要早期识别和干预。  相似文献   

12.
13.
对Tourette综合征相关症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综述了Tourette综合征相关的行为和情绪症状的种类发生频率和临床特点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15.
抗精神病药致恶性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轻微精神病综合征(attenuated psychosis syndrome,APS)患者的精神病理学症状和社会功能特征.方法 在全国7家研究中心筛选入组76例APS患者(APS组),同期在社区招募62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用精神病风险症状量表(Scale of Psychosis-Risk Symptoms,SOPS)、蒙哥马利-艾森伯格抑郁量表(Montgomery-(A)sberg Depression Rating Scale,MADRS)和功能整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ing,GAF)评估APS患者的精神病风险症状、抑郁症状和社会功能,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探讨临床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 APS组与对照组相比,SOPS总分[(26.25 ±11.73)分与(1.48±1.66)分]和分量表评分[阳性症状:(8.75±3.69)分与(0.31±0.56)分,阴性症状:(8.06±6.15)分与(0.33±0.59)分,瓦解症状:(3.67±2.84)分与(0.36±0.66)分,一般症状:(5.76±3.40)分与(0.48±0.67)分],以及MADRS评分[(12.42 ±9.39)分与(0.39±0.98)分]和GAF评分[(62.28±13.25)分与(88.61±4.74)分]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0.08、10.29、9.19、8.10、8.93、9.69、9.94,均P<0.01).APS最常见的精神病风险症状是思维内容异常(68.4%,52/76)、猜疑被害观念(56.6%,43/76)和心境烦躁(48.7%,37/76).51.3% (39/76)的APS患者伴发抑郁症状,并与阴性症状(r=0.444)和一般症状(r=0.571)呈正相关(均P<0.01).GAF与精神病风险症状(r=-0.377~-0.700)和抑郁症状(r=-0.370)呈负相关(均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阳性风险症状(t=-3.19,P=0.002)和阴性风险症状(t=-3.81,P<0.01)对GAF的预测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阳性风险症状、阴性风险症状和社会功能损害是APS的3个主要核心症状,抑郁症状和其他非特异性症状也较常见.  相似文献   

17.
Klinefelter综合征,又称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是1942年Klinefelter最先报道的,发病率占男性1‰,占男性精神发育迟滞的10%.以精神症状就诊的Klinefelter综合征较为少见,现将我们收治的一例典型病例报告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Capgras综合征又名替身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是伴发于其它基础疾病的一种特殊妄想,其特点是坚信自己的熟人已被一个与熟人相同的替身所顶替。此综合征国内报道不多,作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1病例患者男性,29岁,因"敏感多疑、言语紊乱3年余,加重1月",2014年1月7日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渐出现兴奋、话多,乱发脾气,认为自己能力很强,能赚大钱,前后找几份工作都嫌工资太低不能坚持下去,偶有孤僻,喜欢独自呆在家中,不愿与人接触,生活懒散,不注意衣服穿着和个人  相似文献   

20.
恶性综合征的防治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华 《上海精神医学》2008,20(5):316-318
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NMS)由法国精神病学者Delay于1960年首次报道,是指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一种少见的、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其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肌强直、自主(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明显的精神症状。从1960年到1980年代初期,全球约只有200例的病例被报道,但近20余年来,因为随着精神药物的广泛应用,该综合征的报道与研究越来越多,已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