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抑郁症研究的深入,抑郁症的相关成因已经被逐渐发现。抑郁症是一个成因复杂、且识别率很低的疾病,了解抑郁症的相关致病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识别抑郁症,从而降低抑郁症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是现代医学病名,是一种情绪障碍.中医虽无"抑郁症"的病名,但根据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的"郁证"、"癫证"范畴,反应性抑郁症、继发性抑郁症属郁证,内源性抑郁症属癫证.  相似文献   

3.
浅议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毅 《新中医》2010,(7):143-144
<正>1抑郁症的定义抑郁症指的是一大类心理障碍,一般统称为"情绪障碍"。这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这种障碍可能从情绪的轻度不佳到严重的抑郁,它有别于正常的情绪低落。情绪障碍包括许多不同的障碍,其中主要有:重性抑郁症和慢性抑郁症。其他有如,抑郁性神经症、反应性抑郁、产褥期抑郁症、季节性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狭义上的抑郁症是指重性抑郁症。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情感性精神病.情绪低落以及与之相关的认知和行为障碍,构成了抑郁症的心理学症状.除此之外,抑郁症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即抑郁症的躯体化生物学症状.而抑郁症中有一部分患者往往以躯体不适为突出的主诉,认为自己患了某种躯体疾病.有的患者在抑郁症明确诊断之前,四处求医,久治不愈,进行各种各样的检查,始终得不到明确的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将这种类型的抑郁症称之为隐匿性抑郁症.该病是一种不典型的抑郁症,指的是将抑郁症状"隐藏"起来,不易被人发现的抑郁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日益增大,隐匿性抑郁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心身健康,并逐渐困扰人们的正常生活.目前抑郁症在世界十大疾病中排位第四,据WHO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上升为第二大疾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对预防抑郁症复发和自杀的作用,为抑郁症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该院追踪治疗的68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程式组,总结治疗1年后抑郁症复发情况、自杀求助情况和自杀率,并对WHOQQL-BREF得分进行评价。结果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可有效降低抑郁症复发率,提高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求助率。数据表明,治疗后,程序组抑郁症复发率和自杀求助率分别为8.82%和20.59%,对照组为44.12%和5.88%;两组数据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有效降低抑郁症的复发,降低自杀风险,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抑郁症患者2.2亿,世界上约有1/5人口生活在抑郁症中,其中美国将近20%的妇女和约10%的男性患有抑郁症。不过,因为男性往往宁愿独自忍受抑郁症而不求助于医生,因此专家认为男性抑郁症患者其实不止l0%。所幸,一旦确诊为抑郁症,有多种方法可以治疗,以便摆脱抑郁症的困扰。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起因若是各种因素致阳气损耗,或抑郁症初期非阳虚症状但抑郁症日久,病机演变,损耗阳气可呈现阳虚症状等均可按照阳虚症状分证论治。然而,抑郁症的分证论治很少涉及阳虚证型,更具体细微治疗的方药也是缺乏统一有效的标准用于指导临床。文章旨在通过查阅、分析、和总结古今文献关于温阳法具体治疗抑郁症的原因和临床研究资料,对温阳法具体治疗抑郁症进行回顾总结和归纳。期望从五脏阳虚角度论治抑郁症,将能进一步推动当前治疗抑郁症和今后抑郁症的深远研究。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属中医学"郁证"范畴,病始在肝,与脑相关。本文基于抑郁症"肝郁气滞"基本病机和"脑失神明"的病机关键,立足"肝脑相关",提出"脑郁"病机理论,并通过对原发性抑郁症、糖尿病并发抑郁症、乳腺癌并发抑郁症、卒中后抑郁和焦虑性抑郁症中医病机特点及治法方药的系统性研究,体现抑郁症"脑郁"病机理论的合理性,为抑郁症辨证论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抑郁症是一种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心理疾病,直到近些年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一般分为重型抑郁症、心境恶劣和亚临床抑郁症[1].中医治疗抑郁症有上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医证型对疾病的辨证论治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抑郁症病例进行中医证候资料的分析有利于抑郁症的深入研究.与此同时,在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患者家属存在着不同的应对方式,也使患者家属的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受到影响.本研究调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旨在为临床合理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和抑郁症均为难治愈慢性疾病,二者相生相伴,临床上称之为糖尿病抑郁症共病.大量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已证实,糖尿病与抑郁症交互,导致糖尿病抑郁症共病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现有临床治疗糖尿病抑郁症共病的方法大多将糖尿病与抑郁症作为两个独立的疾病进行治疗,存在显效率低不良反应强等诸多缺陷.中医治疗糖尿病抑郁症共病...  相似文献   

11.
闫金海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5):107-107,117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大,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抑郁症的病名,但在许多古籍中可以看到有关抑郁症的记载,为现代中医治疗抑郁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基础.本文将主要探讨中医古籍中与抑郁症相关的理论,以及当代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从肺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建  颜红 《天津中医药》2011,28(3):230-231
中医治疗抑郁症通常从心肝脾论治,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抑郁症亦可从肺论治,经对抑郁症和肺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此论证抑郁症从肺论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精神障碍性疾病,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临床一线治疗以西药为主。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抑郁症靶点覆盖面广,优势明显,逐渐成为临床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从“一体两翼,疏调气机”思想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出发,结合近年中西医对抑郁症机制研究成果,以及肝、脾、肾与抑郁症的相关性,分别从单胺类神经递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肠道菌群失调、线粒体结构异常4个方面进行探讨,同时结合西医对抑郁症生理、病理、发病机制的研究,阐述疏肝、健脾、补肾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作用靶点,为中医治疗抑郁症提供更为全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杨娟  李志刚 《世界中医药》2014,9(6):736-739
抑郁症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病症,越来越多的人承受着抑郁症带来的身心双重折磨。中医治疗本病历来多从肝论治,认为其核心病机在于肝气郁结,作者结合中医传统理论及抑郁症的临床表现,认为肾阳虚是抑郁症的重要病机,并结合中医身心医学相关理念,论述了肾阳虚与抑郁症的发病关系,阐述了重视肾阳在治疗抑郁症中的作用,强调在中医辨治抑郁症时需重视振奋肾阳,为临床辨治抑郁症提供新思路,以期更好地改善抑郁诸病,缓解患者身心痛苦。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古代医家及现代医家对抑郁症的认识,提出肾阳不足为抑郁症的核心病机,少阳相火不足为抑郁症发病的中间环节,而导致抑郁症临床诸症。  相似文献   

16.
抑郁症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精神综合征,是全球致残的主要原因。抑郁症神经环路的研究是国外研究热点,用以揭示抑郁症发病机制。通过近年国内外文献检索对比发现,国内对抑郁症神经环路的研究缺乏重视,文章介绍了中医关于抑郁症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指出中医抑郁症病因病机缺乏神经生物学依据,未来应研究中医抑郁症相关脏腑心、脾、肾与脑中枢的关系;西医学关于抑郁症神经环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以塞斯的认知神经生物学模型为基础的神经环路、帕佩兹环路和单胺-非单胺长反馈神经环路,提出抑郁症神经环路存在抑郁症相关脑区说法不一及未来研究应抓住关键脑区与回路。  相似文献   

17.
以往对抑郁症的治疗中往往只从某单个方面进行研究,抑郁症症状多变的发病特点决定了这些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或者会顾此失彼。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中医认为的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整体观不谋而合,只有从整体进行调节才能有望进一步提高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并提升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未来对抑郁症的治疗也将会从单一靶点、单一药物向多靶点、复方药物转变。进一步挖掘归脾汤对抑郁症的治疗机制或许能揭示抑郁症各个靶点之间的关系,甚至找到新的靶点,将更加有助于指导抗抑郁症药物的研发。  相似文献   

18.
抑郁症作为世界上最易致残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之一,近年来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对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深入,抑郁症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药物治疗逐渐成为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本文拟就蒙西药物治疗抑郁症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升降理论探讨从整体认识抑郁症及其辨证。方法:从①抑郁症的痛位在脑;②阴阳升降与抑郁症;③脏腑升降与抑郁症;④抑郁症的病理性质、抑郁症失眠症状的病理实质进行讨论。结论:阳气升之不及是抑郁症的病理关键,脑腑阳虚(阳气不足)为抑郁症的病理实质。  相似文献   

20.
儿童抑郁症的中医学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文林  梅晓云 《陕西中医》2002,23(11):1011-1012
儿童抑郁症属情感障碍性精神病 ,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但目前不论是儿科学还是精神病学几乎都未明确列专篇论述本病 ;查阅众多医学期刊所见的少量报道中 ,儿童抑郁症 (2~ 1 2岁发病 )常与青少年抑郁症 (1 3~ 1 6岁发病 )相提并论 ,且多偏于青少年抑郁症 ,只将儿童抑郁症一带而过 ,对儿童期抑郁症的发病未予以足够的重视。而中医在儿童抑郁症这方面研究的文献资料更是少之又少。但鉴于临床上儿童抑郁症患病率的上升 ,且对儿童的身心损害极大 ,有时抑郁症在儿童期只是隐匿性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 ,至青少年期 ,成年后逐渐发展严重 ,最终会引起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