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呼吸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鼠脑缺血和再灌注后脑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改变,以及应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G位硝基左旋精氨酸(LNNA)后对线粒体呼吸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30分钟再开放,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模型(134只鼠),测定脑缺血及再灌注1、3、6、24、48小时线粒体呼吸3、4态,呼吸控制率(RCR)和磷氧比(P/O比值),评价线粒体呼吸功能(MRF);并观察不同时间给予LNNA后MRF的改变。结果脑缺血30分钟MRF受抑制,RCR特别是呼吸3态明显下降;再灌注早期MRF有所恢复,呼吸3态升高,而再灌注后期呼吸4态明显上升,RCR再次下降。再灌注1小时后给予LNNA可降低呼吸4态,RCR高于再灌注对照组;再灌注时给予LNNA对MRF无影响。结论再灌注后MRF进一步受损,无效耗氧增加,内源性一氧化氮的过量产生对线粒体具有毒性效应,且于再灌注1~2小时后出现;LNNA对再灌注后MRF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硝普钠、7-硝基吲唑(7-NI)和AMT对急性脑缺血后海马神经元细胞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组,按照不同给药时间和给药方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待全脑缺血15 min后再灌注,第5天行多聚甲醛灌注,石蜡包埋,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存活情况.结果 在脑缺血再灌注后5 d,单次应... 相似文献
3.
局灶性鼠脑缺血时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在鼠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区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用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鼠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脑组织一氧化氮的变化规律及可能作用进行探讨。结果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可加重局灶性脑缺血性损害,而选择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aminoguanidine,AG)具有明确的脑保护作用。结论不同类型的一氧化氮合酶所产生的一氧化氮在脑局灶性缺血性损害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阿司匹林对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一氧化氮合酶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保护作用及其与脑内一氧化氮合酶及一氧化氮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沙土鼠短暂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27只健康雄性蒙古沙土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和阿司匹林治疗组,观察缺血7min再灌注24h后沙土鼠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以及一氧化氮合酶与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沙土鼠脑缺血7min再灌注24h后海马CA1区缺血性损害明显,脑组织内一氧化氮合酶及一氧化氮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阿司匹林治疗组沙土鼠的病理损害较轻,一氧化氮合酶与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阿司匹林可显著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一氧化氮合酶与一氧化氮水平上升有关。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合酶及其抑制剂与脑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氧化氮合酶(NOS)在脑缺血中具有双重作用,nNOS介导缺血早期神经元损伤,iNOS介导缺血晚期神经元损伤,eNOS则介导神经保护作用。对NOS抑制剂,尤其是选择性nNOS和iNOS抑制剂的研究,无疑将为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氧化氮合酶(iNOS)在PACAP脑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PACAP组,在大鼠脑缺血2h后进行24h、48h再灌注,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iNOS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与假手术组比较,iNOS的表达量显著增加,阳性细胞数分别为60.02±4.23、80.36±6.24,P<0.01;应用PACAP后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iNOS表达的峰值明显降低,分别为30.47±5.24、40.56±4.84,P<0.01.结论 PACAP能抑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iNOS的表达,这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合酶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双重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短暂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内3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表达及作用,为脑缺血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3型NOS的多克隆抗体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15min及22h NOS在脑内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15min,在脑缺血边缘区的血管壁及神经细胞出现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上调表达;脑缺血2h再灌注22h,在脑梗死区内表达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mitric oxide synthase,nNOS)的神经细胞减少,并出现表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胶质细胞,同时梗死边缘区血管及神经细胞出现eNOS及iNOS的上调表达。结论 在短暂脑缺血再灌注早期,缺血区周围可能有eNOS相关的保护机制;亚急性期eNOS及iNOS的保护及损伤机制并存;因此,在短暂脑缺血早期恢复灌注后予选择性iNOS抑制剂及促进eNOS活性有可能减少迟发性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预处理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皮质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健康ICR小鼠被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依达拉奉3 mg/(kg.d)和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共7 d,然后建立小鼠IR模型;缺血1 h、再灌注24 h时应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量各组脑梗死体积,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皮质神经元型、、诱导型和内皮型NOS(nNOS、iNOS、eNOS)阳性细胞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小鼠皮质nNOS、iNOS和eNOS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依达拉奉组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皮质nNOS和iNOS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eNOS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预处理可以影响IR小鼠皮质nNOS、iNOS和eNOS的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异丙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静脉麻醉药异丙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50 mg/kg异丙酚和100 mg/kg异丙酚组,每组12只.后3组大鼠均制备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模型,恢复灌注后分别经腹腔内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和50、100 mg/kg异丙酚.再灌注24 h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TTC染色观察脑梗死的范围,化学比色法检测脑组织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的改变.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50、100mg/kg异丙酚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低,脑组织线粒体SDH、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0mg/kg异丙酚组[(45.9±25.1)U/mg pro,(5.24±0.85)分]比较,100mg/kg异丙酚组SDH活性[(96.1±20.8)U/mgpro]较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40±0.79)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促进线粒体SDH、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的恢复、保护线粒体功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脑缺血再灌流对脑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血可引起中枢神经细胞严重损伤。组织学研究证明,脑缺血缺氧细胞损伤的最早期表现是脑线粒体肿胀,内部结构的破坏,从缺血脑分离出的线粒体呼吸功能明显降低。但不少学者对短暂脑缺血后再灌流脑线粒体呼吸功能的恢复还观点不一。本文旨在探讨短暂脑缺血对脑线粒体呼吸功能抑制的程度,再灌流能使线粒体呼吸功能改善抑或恶化,并分析其可能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缺血预处理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沙土鼠脑缺血及再灌注后脑组织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制成全脑缺血模型(缺血20分钟,再灌注30分钟)。动物随机分为预缺血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预缺血组给予两次(各2分钟)缺血预处理(间隔48小时)。用氧电极法测定呼吸功能和呼吸链的氧化酶(NADH氧化酶、琥珀酸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结果 缺血模型组动物的呼吸控制率、磷氧比及氧化磷酸化效率均较假 相似文献
12.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变化及知母总皂苷对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3型—氧化氮合酶(NOS)在脑内表达的变化,了解知母总皂苷(SAaB)对它们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灌胃给药7d,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损害,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脑组织中3型NOS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神经元型NOS(nNOS)含量明显升高,内皮型NOS (eNOS)仅轻度升高。SAaB低、高剂量治疗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较轻,同时脑组织中nNOS表达明显降低,而eNOS的表达增强,经图像分析比较后显示各组表达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型NOS的表达变化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推测SAaB因其减低nNOS表达同时增加eNOS表达的作用,而表现出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鼠全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区NOS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大鼠4血管关闭方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流模型。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缺血10min组、再灌注1、2、3d组。测定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区NOS活性的变化。结果:全脑缺血曹澡注后海马组织NOS活性被激活上调。结论:NO可能参与了海马CA1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高浓度外源ATP对脑缺血再灌注线粒体编码基因表达具有影响这一研究结果,应用可能作用途径的拮抗剂对其作用途径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颈动脉分流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缺血时间设置为5分钟,再灌注时间为2小时。采用Fernandez-Silva的细胞器体外3H-UTP掺入法建立标准脑线粒体体外RNA转录体系(腺苷1mmol/L)。体系分为标准体系腺苷浓度lmmol/L,腺苷2mmol/L,腺苷2mmol/L+腺苷受体拮抗剂CGSl5943,腺苷2mmol/L+腺苷脱氨酶抑制剂Deoxyoformymine。用PCR仪对RNA转录体系产物进行PCR扩增及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在腺苷浓度2mmol/L的情况下线粒体编码基因-Coxl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腺苷浓度1mmol/L时的相对表达量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在实验腺苷浓度2mmol/L+Deoxyoformymin1umol/L的情况下线粒体编码基因-Coxl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腺苷浓度2mmol/L再灌注相对表达量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别,前者高于后者(P>0.05)。在腺苷浓度2mmol/L+CGSl5943lumol/L时再灌Coxl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腺苷浓度2mmol/L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差别(P>0.05)。在实验腺苷浓度2mmol/L的情况下线粒体再灌注编码基因-CoxⅡ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腺苷浓度lmmol/L时的相对表达量相比有降低(P>0.05)。实验腺苷浓度2mmol/L+Deoxyoformyminlumol/L的情况下线粒体编码基因-CoxII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腺苷浓度2mmol/L的相对表达量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别,前者高于后者(P>0.05)。在腺苷浓度2mmol/L+CGS159431umol/L时,Cox-Ⅱ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实验腺苷浓度2mmol/L的情况下CoxⅡmRNA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差别(P>0.05)。线粒体编码基因-CoxⅢmRNA缺血再灌注后腺苷浓度1mmol/L时相对表达量为1.05。腺苷浓度2mmol/L时相对表达量为1.00。腺苷浓度2mmol/L+Deoxyoformymin1umol/L时相对表达量为1.04。腺苷浓度2mmol/L+CGSl59431umol/L时相对表达量为1.03。四者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线粒体编码基因-ATPase6mRNA在缺血再灌注腺苷浓度1mmol/L时相对表达量为0.42。腺苷浓度2mmol/L时AT-Pase6mRNA相对表达量为0.56。后者比前者有明显升高(P<0.01)。腺苷浓度2mmol/L+Deoxyoformyminlumol/L时ATPase6mRNA相对表达量与腺苷浓度lmmol/L时相对表达量相比亦有明显升高(P<0.05)。其与腺苷浓度2mmol/L时相对表达量相比也有提高(P<0.05)。腺苷浓度2mmol/L+CGSl59431umol/L时与腺苷浓度2mmol/L时ATPase6mRNA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差别(P>0.05)。线粒体编码基因-ATPase8mRNA在缺血再灌注腺苷浓度1mmol/L时相对表达量为0.76。腺苷浓度2mmol/L时相对表达量为0.74。腺苷浓度2mmol/L+Deoxyoformymin1umol/L时相对表达量为0.77。腺苷浓度2mmol/L+CGSl59431umol/L时为0.75,四者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高浓度ATP对缺血再灌注脑线粒体编码基因的正常表达有负影响,这种影响会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ATP影响缺血再灌注脑线粒体编码基因的表达是通过腺苷胞内代谢产物途径而不是通过膜受体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NNMS(3-硝基-N-甲基水杨酰胺)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减少线粒体氧自由基产生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体外线粒体产生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在2h脑缺血再灌注前静脉注射NNMS,观察在再灌注不同时期缺血脑组织线粒体产生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的情况。结果在2h局灶脑缺血后再灌注5~40min,缺血区脑组织线粒体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显著增加,在相应的NNMS给药组,线粒体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较假处理组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再灌注前静脉注射NNMS可以减少再灌注过程中线粒体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中线粒体钙,钙调素,兴奋性氨基酸,丙二醛的动态变化。研究探索其变化时相,为阻抑其自稳平衡紊乱的发生提供科学的时间效应点。方法;采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4VO),测定假手术组,缺血30min再灌注1h,6h,12h组大 皮层,海马组织MCa,CaM,EAA,MDA的含量。结果:缺血30mih再灌注1h鼠大脑皮层,海马组织MCa,CaM,MDA含量显著升高,EAA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线粒体通透性转化在脑缺血后处理干预下的改变情况。方法采用SD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设立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及延迟缺血后处理组。于大脑中动脉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后检测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和线粒体通透性转换的改变情况,再灌注24h后检测脑梗死面积。结果脑缺血后处理组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5),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减少(P<0.05),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减轻(P<0.05);延迟脑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无明显改变。结论脑缺血后处理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但其保护作用有时间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n=8):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葛根素预处理24h 100mg组、葛根素预处理24h 200mg组和葛根素预处理24h 400mg组,其中葛根素预处理24h组于脑缺血前24h给予相应剂量葛根素腹腔注射行单次预处理,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90min,再灌注24h后,测定缺血侧海马线粒体内游离MDA、SOD、Na+-K+-ATP酶及Ca2+-ATP酶活性。结果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葛根素预处理-24 h100mg组、葛根素预处理-24h 200mg组及葛根素预处理-24h 400mg组大鼠脑线粒体内MDA含量明显下降,SOD、Na+-K+-ATPase、Ca2+-ATPase活性明显升高(P<0.05),而在葛根素预处理3个剂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损伤具有非剂量依赖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局灶性脑缺血和再灌注期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和局部脑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和再灌注期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和局部脑血流量的动态变化。用改良Koizumi’s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和再灌注模型及改良Bredt和Snyder’s法测定了缺血和再灌注期缺血侧脑组织一氧化氮合成酶总活性,并同步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缺血周边区局部脑血流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20.
缺血再灌注期间大鼠脑线粒体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脑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过氧化氢 (H2 O2 )产生量和脂质过氧化水平 (MDA含量 )的影响。方法 酶学方法 ,荧光法和比色法。结果 缺血 2 h后复合物 的活性即有明显下降 ,再灌注 30 m in至 4h均无恢复。酶重复合物 活性缺血时无明显变化 ,再灌注 30 m in开始下降 ,一直持续到再灌注 4h。酶复合物 活性在缺血与再灌注期间均无明显变化。缺血再灌注 1h时脑线粒体过氧化氢产生量明显上升 ,再灌注 2 h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 MDA含量则是在再灌注 2 h开始明显增高 ,4h时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 缺血再灌注可造成脑线粒体本身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