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55例肺功能改变与临床表现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对该院哮喘门诊1998年8月至1999年9月收治的5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进行肺功能测定与临床表现分析。方法 对该组患儿进行变应原试验及肺功能测定,并与15例哮喘儿童(哮喘组)及1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肺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咳嗽变异性哮喘组肺功能FEV1.0,FEV50,PEF值分别为79.6±14.3,63.1±17.4,81.4±16.5;对照组为98.9±8.6,89.6±14.7,103.4±9.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4.59,4.59,4.61,均P<0.01。而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误诊的原因主要为对CVA缺乏认识,未做肺功能测定及变应原试验,CVA与哮喘有相同的病理基础,部分CVA可发展为典型哮喘。  相似文献   

2.
7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肺功能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患儿肺功能改变。方法 对 71例CVA患儿检测肺功能 ,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 (FVC)、第一秒时间肺活量 (FEV1)、最大通气量 (MVV)、最大呼气流速容量 (PF , V75, V50 , V2 5)。结果 大部分CVA患儿存在不同程度肺功能损害 ,其中以FVC ,MVV和 V75最常见 ,并以轻度损害为主。在肺功能基本正常的患儿中 ,仍有 6 3%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其结果与肺功能损害组相同 ,二者 V50 、 V2 5阳性率最高。结论 CVA患儿存在一可逆气道阻塞性改变 ,特别以小气道明显 ;对长期反复咳嗽者 ,临床疑诊CVA应做肺功能检查和支气管舒张试验以帮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患儿吸入硫酸特布他林前后肺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MS -IOS肺功能仪对 31例CVA患儿进行肺功能测试 ,并与吸入硫酸特布他林后肺功能比较。结果  31例CVA患儿均存在肺功能损害 ,最大呼气峰流速 (PEF)较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更敏感 ;吸入硫酸特布他林后大部分CVA患儿肺功能有改善 ,改善 >10 %以上FEV1较PEF敏感。结论 吸入硫酸特布他林有利于改善CVA患儿肺功能 ,并可用于支气管舒张试验 ,作为诊断CVA的辅助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肺常规通气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 5月至2011年5月确诊为哮喘或CVA的患儿140例,分为哮喘急性发作组(发作组,50例)、哮喘缓解组(缓解组,50例)和CVA组(40例);同期正常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4组儿童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25%流速(FEF25)、用力呼气50%流速(FEF50)、用力呼气75%流速(FEF75)、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25)等7项肺功能指标。结果:发作组患儿各项肺功能指标如大气道指标FVC、FEV1、PEF、FEF25及小气道指标FEF50、FEF75、MMEF75/25的实际值/预计值平均水平均<80%,且以FEF50、FEF75、MMEF75/25等小气道指标下降为著。CVA组患儿小气道指标FEF75、MMEF75/25实际值/预计值的平均水平<80%。发作组各项肺常规通气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缓解组、CVA组FVC、FEV1、FEF25及 MMEF75/25实际值/预计值的平均水平低于对照组;发作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缓解组和CVA组;CVA组与缓解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存在大小气道功能障碍,以小气道功能障碍为主;CVA患儿以小气道功能轻微障碍为主,与哮喘缓解期相似。  相似文献   

5.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气道反应性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气道反应性特点。方法对38例CVA患儿、42例典型哮喘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进行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测定。结果 CVA组和典型哮喘组患儿的气道反应性测定中的初始阻力值(Rrs cont)、基础呼吸传导率(Grs con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最小诱发累积剂量(Dmin)、传导率下降斜率(SGr)和特异性气道传导下降第35百分位(PD3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A与典型哮喘患儿气道敏感性和气道反应性高于正常儿童,存在气道高反应。气道反应性测定可成为鉴别诊断慢性咳嗽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支气管激发试验及小气道功能改变的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在三家医院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儿353例,年龄(7.45±2.58)岁,分别进行常规通气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及问卷调查,对比分析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及阴性患儿肺功能的差异。结果在353例慢性咳嗽患儿中,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并符合CVA诊断的患儿200例(56.66%)。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患儿夜间咳嗽及剧烈干性咳嗽的比例明显高于阴性组,而晨起/日间咳嗽及湿性咳嗽的比例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患儿有特应性皮炎和鼻炎病史比例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组反映小气道功能的FEF75(%)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气道高反应性和小气道功能下降是CVA重要的病理特征,支气管激发试验及常规肺功能检测对CVA的诊断及慢性咳嗽病因的相关性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和支气管炎等不同呼吸系统疾病气道反应性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Astograph法气道反应性测定技术,对42例哮喘患儿、3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36例支气管炎患儿及30例健康儿童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分别对反映气道敏感性和气道反应性的Dmin、SGrs、PD35等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评估。结果哮喘组、CVA组和支气管炎组患儿的Dmin、SGrs、PD35等指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CVA组与支气管炎组患儿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哮喘组与CVA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病、CVA和支气管炎等不同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气道反应性及气道敏感性均高于健康儿童,而不同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气道反应性、气道敏感性变化也各不相同,以此可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治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6  
咳嗽变异型哮喘 (coughvariantasthma ,CVA)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 ,慢性持续性干咳常是本病的唯一临床症状。 1972年Glauser最早提出CVA这一概念[1] ,此后又有其他名称如咳嗽型哮喘 (cough typeasthma)、隐匿型哮喘 (hiddenasthma) [2 ] 。目前尚无公认的CVA定义 ,大量研究表明慢性持续性干咳是CVA唯一的临床症状 ,可持续数月到数年 ,咳嗽发生于白天或夜间 ,运动、冷空气或上呼吸道感染可使咳嗽加重 ,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CVA的病理生理表现与典型哮喘相似 ,以可变性气流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2 ] 。多数研…  相似文献   

9.
儿童慢性咳嗽与鼻窦炎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方法对咳嗽时间1个月以上的106例2~14岁儿童作临床观察,根据鼻窦片、胸片、螨尘皮试、支气管扩张试验及疗效,将其分为鼻窦炎组21例,鼻窦炎合并咳嗽变异性哮喘(CVA)21例,CVA或哮喘44例,支气管炎等20例.同时做诱导痰细胞学检查.结果慢性咳嗽儿童中39.6%(42/106)有慢性鼻窦炎;鼻窦炎合并CVA组与CVA或哮喘组相似,螨皮试阳性率和支气管扩张试验的阳性率均达40%左右,诱导痰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含量增高,与单纯鼻窦炎组显著不同.结论上下呼吸道是一个整体,对儿童慢性咳嗽应注意鼻窦炎的伴发,而过敏原皮试阳性、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及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和(或)肥大细胞增多是CVA或哮喘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咳嗽儿童肺功能,探讨慢性咳嗽病因与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相关性。方法慢性咳嗽患儿140例,根据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或最大呼气流量(PEF)分成二组:运动试验组93例,舒张试验组47例。二组分别予运动和舒张试验。检测二组患儿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VC)、FEV1、PEF、用力呼吸50%及75%肺活量时瞬间流量(FEF50及FEF75)。结果运动试验组阳性30例,其FEV1及PEF变异率分别为(18.30±10.50)%及(18.78±9.44)%;舒张试验组阳性35例,FEV1及PEF变异率分别为(30.36±27.27)%及(36.13±26.83)%。结论FEV1、PEF可用于评价CVA儿童的呼吸道阻塞程度。肺功能可客观评价慢性咳嗽呼吸道反应性及炎性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区分咳嗽变异性哮喘与其它原因的慢性咳嗽。方法对两组学龄期患儿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以观察有何不同。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O.01)。结论提示小儿肺功能测定有辅助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本地区儿童哮喘过敏原,为哮喘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0年9月一2002年4月对本院呼吸门诊372例患儿采用皮肤点刺过敏原皮试测定。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分成3组,儿童哮喘组、咳嗽变异型哮喘组(CVA)、慢性咳嗽组;观察各组过敏原阳性率,并对其中.162例检测血清总IgE,探讨其相关性。结果哮喘组192例,过敏原一个以上阳性161例,阳性率83.85%;CVA组98例,阳性72例.阳性率73.46%;慢性咳嗽组82例,阳性18例,阳性率21.96%。哮喘组、CVA组与慢性咳嗽组相比,差异相当显著(P<0.01),而哮喘组与CVA组无差异(P>0.05)。哮喘组与CVA组主要过敏原为粉尘螨、屋尘螨,阳性率分别为59.3%、67.2%,其次为蟑螂43.71%。血清总IgE测定数值高低与过敏原皮试阳性有相关性。结论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可以作为哮喘的辅助诊断,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与临床疾病相关性好、安全、重复性好,几乎无风险,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哮喘的一种特殊形式,临床上主要以长期、反复咳嗽而无明显喘息为主要表现,极易被误诊。我科于1996年3月至2002年3月6年间收治慢性咳嗽患儿120例,符合CVA诊断标准的75例,其中32例(42.7%)误诊。  相似文献   

14.
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儿童如持续咳嗽超过4周就要考虑诊断为慢性咳嗽[1].研究表明,哮喘特别是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及相关性疾病是导致儿童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外的研究报告CVA占儿童慢性孤立性咳嗽(我国诊疗常规称之为"非特异性咳嗽")的17%~40.1%[2-3].国内对儿童的研究显示,CVA占慢性咳嗽的34%[4],而成人的研究表明,CVA是成人慢性咳嗽的最主要原因,占62.3%[5].由于CVA缺乏明确的客观诊断指标,临床上往往存在诊断过度和误诊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和口服白三烯调节剂(LTM)对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疗效,探讨儿童CVA的最佳治疗方案,并探讨CVA发展为典型哮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84例年龄(3.9±1.2)岁(2~6岁)的CVA患儿随机分为ICS组(42例)和LTM组(42例).ICS组患儿通过定量气雾剂+储雾罐规律吸人二丙酸倍氯米松200 μg/d维持治疗,LTM组患儿每晚口服孟鲁司特5 mg维持治疗,治疗时间6个月,停用试验药物治疗后继续随访18个月.结果 ICS组平均止咳天数为(14±9)d,LTM组平均止咳天数为(13±9)d,两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2,P=0.25).在24个月的研究观察期间,ICS组出现喘息的比率(7.1%)明显低于LTM组(33.3%)(x2=8.92,P=0.003).喘息组患儿湿疹和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分别为47.1%和58.8%,明显高于无喘息组(分别为19.4%和31.3%)(x2分别为4.16和4.40,P均<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湿疹和变应性鼻炎是CVA发展为典型哮喘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7.668和3.855(P分别为0.002和0.049),而规律吸入ICS是有效的保护因素,其OR值为0.128(P=0.008).结论 CVA患者可转化为典型哮喘,接受ICS治疗的患儿出现喘息的比率低于接受LTM治疗的患儿,湿疹和过敏性鼻炎是CVA发展为典型哮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妥洛特罗经皮给药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CVA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程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妥洛特罗贴剂经皮给药,总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儿咳嗽明显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平均治疗时间,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咳嗽明显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平均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妥洛特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CVA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妥洛特罗经皮给药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CVA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疗程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妥洛特罗贴剂经皮给药,总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儿咳嗽明显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平均治疗时间,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咳嗽明显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平均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妥洛特罗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CVA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CVA患儿50例为观察组,50例同期就诊、年龄相仿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应用颗粒凝集法测定两组患儿MP IgM。结果观察组MP IgM阳性19例,阳性率38%;对照组阳性6例,阳性率为12%,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9.013P<0.01)。观察组MP IgM滴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滴度≥1∶320者占47.4%(9/19例),而对照组较低,仅1例最高滴度为1∶320。19例CVA并MP感染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齐霉素口服,总有效率84.2%(16例),随访6~24个月,无1例出现哮喘发作。结论CVA与MP感染关系密切,对CVA患儿应常规检测MP以排除MP感染,阳性者在按哮喘常规治疗同时予抗MP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咳嗽变异性哮喘与儿童慢性咳嗽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之一,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的临床症状,存在气道反应性增高或呼气流量的变异率异常。支气管舒张剂对咳嗽治疗的有效性是该症的基本诊断条件,肺通气功能和气道高反应性检查则是诊断的关键方法。在临床上应注意CVA与其他疾病的鉴别。使用抗炎药物的早期干预,有利于预防典型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体外过敏原与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在学龄前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作用。方法:哮喘急性发作组(哮喘急性组)44例,哮喘非急性发作组(哮喘非急性组)4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组(变异性组)46例,正常对照组35例儿童纳入本次研究。对各组进行血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筛查和尘螨特异性IgE检测,同时检测血总IgE和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并进行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结果:哮喘急性组、哮喘非急性组、变异性组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阳性率、总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个病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变异性组血ECP水平低于哮喘急性组(P<0.01),与哮喘非急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测显示变异性组、哮喘急性组,哮喘非急性组的呼吸总组抗(Zrs)、总呼吸黏性阻力(R5)、中心气道黏性阻力(R20)、周边气道黏性阻力(R5-R20)、共振频率(Fre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变异性组、哮喘非急性组的Zrs、R5、R20、R5-R20、Fres均明显低于哮喘急性组(P<0.01)。变异性组、哮喘非急性组Zrs、R5、R5-R20、Fres与血ECP呈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血过敏原、ECP、脉冲振荡肺功能有助于了解学龄前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炎症变化及气道阻塞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