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尿是小儿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单纯性血尿又称无症状性血尿,患儿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本文对44例单纯性血尿患儿行肾活检,以探讨单纯性血尿的病理类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1-06—2006-1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单纯性血尿患儿44例,男21例,女23例;年龄2~14岁;起病年龄最小1岁,其中1~5岁4例,~8岁9例,~14岁31例。肾穿刺前病程3个月至10年,其中3个月至1年21例,~3年17例,3年以上5例。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或反复性镜下血尿17例,镜下血尿伴发作性肉眼血尿27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单纯性血尿的诊断标准:(1)离心尿,…  相似文献   

2.
血尿患儿尿和肾组织中巨细胞病毒抗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血尿患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状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地氧化物酶连结法,检测55例血抗CMV-IgM阳性的血尿患儿尿中巨细胞病毒早期抗原(CMV-EA),并对其中6例行肾穿刺活检,进行肾组织中CMV-EA检测。结果 单纯性血尿组患儿尿CMV-EA阳性率为80%(32/40)。非单纯性血尿组患儿尿CMV-EA阳性率为20%(3/15)。对照组尿CMV-EA阳性率为19%(10/53)。单纯性血尿组尿MCV-EA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单纯性血尿组和对照组(P<0.005,P<0.05)。6例肾组织CMV-EA检测5例阳性(83%)。肾组织CMV感染细胞多为皮质区小管上皮细胞。结论 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是单纯性血尿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3.
68例小儿单纯性血尿2—14年随访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1989年2月以前对在本院就诊并长期随访的68例单纯性血尿患几作了随访观察,结果在22例经肾穿刺活组织检查中,随着病程的延长,有11例(50%)血尿症状有所好转,仅2例血尿消失;而未经肾穿刺检查的33例拟诊为小球性血尿中,有22例血尿好转,其中14例血尿消失,多在病程2年内消失。随访观察血尿患儿的肾功能,发现血尿症状无好转者,其内生肌酐清除率值较之血尿症状好转者为低,因此对单纯性血尿患儿应定期随访并注意其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无症状尿检异常患儿的肾脏病理,了解无症状尿检异常患儿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内肾脏科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172例无症状尿检异常患儿临床资料,根据尿检结果分为单纯性血尿组(149例,86.6%)、单纯性蛋白尿组(7例,4.1%)和血尿合并蛋白尿组(16例,9.3%),所有患儿排除感染、结石、肿瘤及继发性肾炎并进行肾活检作光镜、免疫病理和电镜检查。结果 172例患儿的病理分型显示:肾小球轻微病变115例(66.9%)、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22例(12.8%)、IgA肾病13例(7.6%)、局灶球性肾小球硬化11例(6.4%)、薄基膜病4例(2.3%)、其他7例(4.1%)。血尿合并蛋白尿组中肾小球轻微病变占31.3%,IgA肾病占50%。单纯性血尿组中肉眼血尿患儿的肾脏病理中肾小球轻微病变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分别占56.3%和25.0%。结论幼儿园入园尿检和入学尿检有利于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疾病。尿检异常中单纯性血尿需要密切随访,血尿合并蛋白尿和肉眼血尿患儿的应尽早进行肾组织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5.
小儿血尿与特发性高钙尿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发性高钙尿症(Idiopathic hypercalciuria,IH)在小儿单纯性血尿中较多见,尤其多见于非肾小球血尿的患儿,IH在小儿单纯性血尿中的发病率为28%~35%,若不予干预,2年~15年后72%的患儿有泌尿系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单纯性血尿患儿肾组织免疫病理变化及肾小管CD40的表达,探讨免疫炎症反应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7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并行肾活检的单纯性血尿患儿32例。全部患儿肾活检后,取部分肾组织经快速冷冻切片,进行常规病理和免疫荧光分析。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肾小管CD40表达情况,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拍摄数字图像。采用Image-Pro Plus 5.02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计算各处理组肾小管CD40阳性表达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临床类型的单纯性血尿患儿肾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系膜增生性改变,其中轻度增生和弥漫性增生分别占全部患儿的37.50%和46.88%,伴局灶/阶段性细胞增生、坏死、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者5例(占15.63%),未见膜性肾病和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病例。不同临床类型、病理类型的患儿均见IgA和(或)IgM沉积,其中系膜区以IgA沉积为主者占全部患儿的62.50%,且常伴IgM和(或)IgG沉积,单纯表现为IgA沉积者仅1例。以IgM沉积为主(不伴IgA)者占全部患儿的37.50%,其中仅有IgM者9例,占全部患儿的28.13%,伴IgG沉积...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5年来我科收住的51例儿童血尿的病因进行分析。方法2002年1月~2006年5月我科收住的51例血尿患儿,根据血尿鉴别程序首先鉴定血尿来源于肾小球或非肾小球,肾小球性血尿继续分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疾病,非肾小球性血尿进一步查泌尿系感染,血管及代谢因素。结果51例血尿患儿中,肾小球性血尿39例,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有过敏性紫癜病史和药物性血尿比例较高。非肾小球性血尿12例,以胡桃夹现象为主。结论儿童血尿病因以感染性为主,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肾炎呈增多趋势。对于单纯性血尿患儿,应尽早作肾活检以明确病因,且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8.
本文测定了IgA肾病(IgAN)患儿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免疫粘附功能,并进行比较研究。报告如下。研究对象:IgAN组为上海市儿童医院1999年8月至2000年6月收治的24例IgAN患儿,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4~14岁,平均9.3岁。IgAN患儿均经肾穿刺病理证实,病理诊断分型按肾小球疾病病理分类(WHO1995):系膜增生程度均为中度;临床诊断按全国小儿肾脏疾病协作组2001年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均为单纯性血尿,其中肉眼血尿8例,镜下血尿16例,不伴有其它免疫系统疾病;血压、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肾功能等均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随机抽取同时期门诊…  相似文献   

9.
061529单纯性血尿患儿尿微量蛋白系列检测的意义探讨/方晓燕…∥中国临床医学.-2005,12(5).-888~89082例单纯性血尿患儿中薄基低膜病52例(63.4%),IgA肾病18例(22%),IgA肾病组尿微量蛋白系列总阳性率高于薄基底膜病组,但无显著性。2组间尿蛋白(ALB)、IgG、转铁蛋白(TRF)阳性率差  相似文献   

10.
泌尿系感染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仅有血尿症状者往往不易及时诊断。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儿单纯性血尿与泌尿系感染的关系的探讨,强调对单纯性血尿患儿应重视泌尿系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单纯性血尿患儿肾组织免疫病理变化及肾小管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VEGF在单纯性血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04年1月-2007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并行肾活检的32例单纯性血尿患儿,均于肾活检后,取其部分肾组织经快速冷冻切片行常规病理和免疫荧光分析.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其肾小管VEGF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临床类型的单纯性血尿患儿肾组织病理主要表现为系膜增生性改变,其中轻度增生和弥散性增生分别占37.50%和46.88%,少数伴局灶/节段性细胞增生、坏死、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不同临床类型、病理类型的病例均可见IgA和(或)IgM沉积,其中系膜区以IgA沉积为主者占62.50%,且常伴IgM和(或)IgG沉积;以IgM沉积为主(不伴IgA)者占37.50%,其中仅有IgM者9例,占28.13%,少数伴IgG沉积.与对照组比较,各单纯性血尿组患儿肾小管VEGF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不同病理类型间弥散性系膜增生(Ⅲb级)患儿肾小管VEGF阳性表达率略低于轻微改变(Ⅰ级)患儿,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伴局灶/节段性改变(Ⅱ级)的患儿肾小管VEGF阳性表达率均较Ⅰ级和Ⅲb级患儿降低,其中Ⅱb加Ⅲb与Ⅲb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级与Ⅱb加Ⅲb和Ⅱa加Ⅲb级间,及Ⅲb级与Ⅱa加Ⅲb级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a<0.05);Ⅱa加Ⅲb级无症状血尿组肾小管VEGF表达率低于Ⅱb加Ⅲb组,二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单纯性血尿患儿肾组织主要表现为系膜增生性改变,伴IgA和(或)IgM沉积,提示免疫炎性反应在本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各组病例肾小管VEGF表达降低,肾脏保护因素减弱,可能也是单纯性血尿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小儿特发性高钙尿症与血尿:附8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85例单纯性血尿患儿24小时尿钙定量,空腹尿Ca/Cr及钙负荷后尿Ga/Cr比值,24例为特发性高钙尿症(5.15±1.07mg/kg·24h),占单纯性血尿的28.2%,其中肾性16例,吸收性为8例。17例表现发作性肉眼血尿,其中12例伴镜下血尿:单纯镜下血尿7例。肾组织活检3例,钙染色沿小球囊壁及部分间质有钙盐沉积;另1例示系膜增生性肾炎。14例随访6~19月,尿钙测定13例恢复正常,1例仍高;血尿消失9例,仍有血尿5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以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55例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且根据不同的条件分组进行网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分型中以血尿和蛋白尿最多,为22例(40.0%);肾病综合征型次之,16例(29.1%);单纯性蛋白尿或单纯性血尿型、急性肾炎型和急进性肾炎型占少数,分别为6例(10.9%)、4例(7.3%)和1例(1.8%).伴有消化道症状的紫癜性肾炎患儿,临床上较无消化道症状的患儿易有肾病水平蛋白尿(P<0.05).伴肉眼血尿患儿比镜下血尿者易出现肾病综合征(P<0.05).根据ISKDC标准,HSPN病理分级以Ⅱ级和Ⅲ级最多,分别为27例(49.1%)和16例(29.1%).免疫荧光检查显示IgA+IgG+IgM型为32例(58.2%),伴C3沉积41例(74.6%),病理分级主要在Ⅲ级以上.免疫沉积类型、C3沉积与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0.05).临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型或单纯性蛋白尿型的HSPN病理损害较轻,7例(58.3%)为Ⅱ级;血尿和蛋白尿型的病理分级以Ⅱ级和Ⅲ级多见,分别为12例(54.5%)和5例(22.7%);肾病综合征型的病理分级多见Ⅲ级以上,为10例(62.5%).结论 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以血尿和蛋白尿型及肾病综合征型为主,病理分级以Ⅱ级和Ⅲ级最常见,免疫沉积物类型与C3沉积和病理分级有相关性.HSPN临床症状和病理损伤程度基本一致;消化道受累程度越重,出现蛋白尿的比例越高;肉眼血尿与肾脏损害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应用B超诊断胡桃夹现象的探讨:附28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本文报告我院应用腹部B超诊断胡桃夹现象28例,其中单纯性血尿(非肾小球性血尿)19例,蛋白尿9例。本症可见于健康小儿及某些肾小球病变患儿,故强调诊断应结合临床及其它实验室检查,以评价B超检查结果,以及随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高钙尿症 (idiopathichypercalciuria ,IH )是一种与小儿单纯性血尿 ,尿路结石密切相关的疾病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本文对 1996~ 2 0 0 1年我院儿科门诊和病房收治的表现为单纯性血尿、尿频、尿急、尿痛、遗尿、尿路结石等症状的患儿筛查随意尿尿钙和尿肌酐 ,计算尿钙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70例HSP患儿,其中无肾脏损害32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38例。HSPN中单纯性血尿15例,蛋白尿23例。健康对照儿童100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ACE基因型。结果 1.HSP患儿与健康对照组ACE基因型分布比较无差异(P>0.05);2.非肾脏损害患儿32例与伴单纯性血尿HSPN患儿15例ACE基因型分布比较亦无差异(P>0.05);但与23例伴蛋白尿HSPN患儿ACE基因型分布比较,缺失型(DD),型者发生蛋白尿频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HSPN蛋白尿发生与ACE基因多态性相关,DD型者发生蛋白尿机会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单纯血尿型及血尿和蛋白尿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的患儿和临床表现为血尿和蛋白尿的患儿68例随机分组,分为雷公藤多苷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计算患儿用药1个月和3个月后尿中红细胞降为3个/HP以下的例数和尿蛋白定量的降低情况.结果 单纯血尿及血尿和蛋白尿患儿雷公藤多苷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雷公藤剂量1.5mg/(kg · d)降尿蛋白的作用好于常规剂量1mg/(kg · d)(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单纯血尿型疗效确切,与口服泼尼松合用治疗血尿型和蛋白尿型疗效明显好于单用泼尼松.  相似文献   

18.
彩色超声引导联合聚桂醇灌注治疗小儿单纯性肾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引导联合聚桂醇灌注治疗小儿单纯性肾囊肿临床疗效,寻找小儿单纯性肾囊肿有效的治疗方法及合适的应用药物.方法 回顾2011年5月至2014年10月我院经彩色超声、CTU明确诊断为单纯性肾囊肿患儿51例,其中28例为聚桂醇治疗组,采用彩色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并注入聚桂醇,无水乙醇灌洗法23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1年两组疗效情况.结果 51例患儿均穿刺注药成功,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均获彩色超声随访,聚桂醇治疗组治愈率为85.7%,有效率为92.9%,均高于无水乙醇组的60.9%和6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桂醇治疗组患儿异常哭闹及面红例数均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聚桂醇治疗组无一例肉眼血尿发生,对照组有6例治疗后出现肉眼血尿,辅助应用止血药物后,均在3d之内消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桂醇治疗组患儿仅1例出现穿刺后发热,对照组治疗后9例出现发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穿刺点渗血及呕吐例数均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桂醇治疗组二次穿刺例数及手术例数均较无水乙醇组少.结论 彩色超声引导联合聚桂醇灌注治疗小儿单纯性肾囊肿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应作为小儿单纯性肾囊肿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儿童薄基底膜肾病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薄基底膜肾病 (TBMN)的临床、病理特点 ,本文对我院肾内科病房近 3年肾活检确诊的 4 0例TBMN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对象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4月在我院肾内科住院并经肾活检的患儿 2 19例 ,其中单纯性血尿 133例 ,确诊为TBMN的患儿 4 0例 ,男 2 1例 ,女 19例 ,男∶女 =1 10∶1。年龄 4~ 14岁 ,平均 8 8岁。肾活检前病程 1个月至 6年 ,平均 2 2年。所有病例经详尽检查均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乙肝病毒相关肾炎、泌尿系感染及泌尿外科疾病 (如结石、结核和肿瘤等 )。方法 :观察尿红细胞形态 ,取患儿新…  相似文献   

20.
单纯性血尿病因诊断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告123例儿童单纯性血尿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单纯性血尿在小儿泌尿系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占19.2%)。123例中单因肾性血尿46例(占37.4%),单因非肾性血尿67例(占545%),两种病因并存者10例。系膜增生性肾炎,薄基底膜病和轻微病变是肾性血尿的主要病因;特发性高钙尿症和“感冒通”所致的药物性血尿是非肾性血尿的主要病因。提示肾活检电镜检查在行性血尿病因诊断中及尿钙测定在单纯性血尿病因诊断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